文/王海轩
《书谱》,唐代孙过庭作,纸本,纵26.5 厘米,横900.8 厘米,全文3700 余字,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孙过庭(646—691 年),名虔礼,唐代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文学家。他出身寒微,于志学之年胸怀大志,留心翰墨,研习书法,专精极虑达二十年,终于成才。他好古博雅,工文辞,擅草书,取法“二王”,尤妙于用笔。孙过庭40 岁才做了“率府录事参军”的小官,又因操守高洁遭人谗议,辞官归家后抱病潜心研究书法,撰写书论。可惜未及完稿,就因贫病交困暴卒于洛阳之客舍。孙过庭的书法及书法理论水平在当朝就名声显赫。陈子昂曾把他比作三国时期的大书法家钟繇。
现存《书谱》确切地说应该叫《书谱序》。孙过庭曾著《书谱》二卷,遗憾的是早已佚失。现存《书谱序》通称为《书谱》。《书谱》可谓书论双绝,首先是一部法度严谨、方圆并用、气势非凡的草书大作;再细品其文,更是一部内容广博、见解独到精辟的书法论著。《书谱》奠定了中国书法理论的基本框架,揭示了书法艺术的本质及诸多重要规律。其中很多观点,一直指导着后人学书和创作的过程,是后人学习草书不可绕过的范本。
《书谱》分为溯源流、辨书体、评名迹、述笔法、诫学者、伤知音六个部分,内容文思缜密,言简意深。其中,学书三阶段揭示了书法家成功的规律,即“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楷书和草书须融合交汇的书法观,即“草不兼真,殆于专谨;真不通草,殊非翰札”,以及“古不乖时,今不同弊”的书法观,则奠定了中国书法美学的理论基础。
细观《书谱》墨迹全卷,其章法参差错落,浑然天成。开始一段用笔沉稳,中规中矩,气平意和;中段渐见兴起,笔势放纵,点画相连,钩弯牵引;后段则逸兴遄飞,笔下生风,波诡云谲,尽情挥洒,直至高潮,一气呵成。全卷意先笔后,翰逸神飞,达到了“心手双畅”的境界。这种境界还体现在全卷看似无拘无束、自然挥洒,却无一字失其法度,无一段臃堵、空虚,飘逸而沉着,俊美且刚健。
《书谱》的字体结构非常丰富,有的平正均匀,奇正共存,却没有呆滞之感;有的疏朗潇散,计白当黑,却没有懈怠之气;还有的错位相生,变化生姿,却没有生硬之态。
孙过庭的用笔既得二王笔法的真谛,又有弘扬创新。其笔法丰富,有中锋、侧锋、逆锋、露锋、搭锋,还有破锋。以中锋取劲为主,以侧锋取妍为辅,以露锋纵其神采,以藏锋掩其气势。方圆兼备,圆笔见柔美,方笔见刚健,流畅中求精微,精微中求变化,处处体现出书法的自然之美。
千百年来,《书谱》博得了众多书家的推崇。宋代著名书法家米芾曾评《书谱》:“凡唐草得二王法,无出其右。”清初文人孙承泽则评说:“唐初诸人无一人不摹右军,然皆有蹊径可寻。孙虔礼之《书谱》,天真潇洒,挥臂独行,无意求合,而无不宛合,此有唐第一妙腕。”此评多得后人赞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