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地铁里程最长的国家是哪个?
当然是中国了!难怪中国有“基建狂魔”的称呼呢。
中国能修这么多地铁,首先要提到一个大功臣、地下开路先锋——盾构机。是它,硬生生在地下坚不可摧的岩石中挖掘出一条条通途。
看看吧!盾构机就像一只巨蟹,伸出如同钳子的巨大刀盘,“咔嚓咔嚓”粉碎了坚硬岩石,然后将碎岩吸入管道,送出施工隧道。这个时侯,掏空的隧道随时都有可能垮塌,怎么办?工程师赋予了这个长达150 米、重达6000 吨的庞然大物“两大神功”:一边挖掘,一边修建。盾构机用高能深熔焊接技术将高能激光聚集到金属焊接区域,形成了摄氏2500 度的高温焊接熔池,在地下开拓出一条条坚固隧道。
寒冬腊月,人们都穿得厚厚的。可就是有一些人不怕冻,在冰天雪地里只穿一件单衣,看着好冷啊!
得了,别为他们操心了,人家穿上了“火龙衣”,根本就不怕冷,还浑身冒热气呢!
快来看看这款“火龙衣”啥样!原来,它是一件仿造鹅绒的衣服呀!
我们知道,冬天人体与外部低温环境存在着巨大的温差,这就造成热传导,即热量会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导到温度低的地方。如果在衣服中加入低导热系数的高蓬松保暖填充物,就可以阻止热传导,进而减少人体热量散失,达到保暖的目的。在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的防寒服就用这种仿鹅绒结构高保暖絮片作为填充材料,即使在完全浸湿的条件下,仍然能达到98% 的保暖率呢!
在茫茫大海上,只见一艘无人科考船正在搏击风浪,在惊涛骇浪中上下颠簸。
糟了,难道船员遇险弃船逃生了?
当然不是,这是一艘无人科考船,而且是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母船呢!它的名字也很好听——“珠海云”。
“珠海云”设计排水量约2000吨,最大航速18节,上面有宽敞的甲板,可搭载几十台空、海、潜无人系统装备,可以独自执行海洋测绘、海洋观测、海上巡检及部分调查取样等任务。
海上船只你来我往,“珠海云”轻巧地避开过往船只;前面突然出现了一座小岛,“珠海云”也聪明地绕岛而过。看来,“珠海云”独自完成任务一点问题都没有呢。
聽说过河北省雄安吗?它被称为“千年之城”,承担着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的重任。
最近,中国气象局宣布在雄安新区设立国家气候观象台。这是继2022 年11 月,中国气象局宣布设立秦岭国家气候观象台之后新增的国家气候观象台,是第27 个国家气候观象台。
国家气候观象台是干什么的?它干的可是长期工作,要对气候系统多圈层及其相互作用进行长期、连续、立体观测等综合气象观测。承担这么重要工作的气候观象台,黑科技可少不了:比如酸雨自动观测系统、气温多传感器标准控制系统、雨量自动测量仪,等等。
去年夏天,每一位西湖大学本科生都收到了别致的见面礼:入学留念牌上镶嵌的“飞秒激光无墨彩打”晶圆片小画,让每位学子终生难忘。
真是难以相信啊!小画图案包含了13 种色彩,竟然未用到一滴油墨。
这个杰作就是西湖大学仇旻团队完成的,以氮化钛和氮化铝钛两种超硬陶瓷材料组成的复合薄膜作为特殊“纸张”,在其表面利用超快激光进行微纳加工,从而实现“飞秒激光无墨彩打”。
这项技术是如何发明的?这可是人类又一次从大自然“偷师”学来的。具体来说,是受到昆虫翅膀和鸟类彩色羽毛色彩源启发学来的无墨彩打技术。
很多人都爱养狗,狗狗虽然可爱,可就是养起来太麻烦。
能不能养一只不那么麻烦的宠物狗呢?
最近,在2023年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上,宠物机器狗Loona 成为了焦点。Loona 的外形是一只带有四个轮子的机器狗,身长只有 21 厘米,看着小小的。
别看它小,却是个有灵性的机器人,拥有喜怒哀乐各种情绪。它的脸就是一块6.096 厘米的 LCD 屏,上面可以不断变换出各种表情。
时间真快,一晃儿,我国在2021 年2月10 日发射的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已经在火星上呆两年了。火星距离地球这么远,我们知道它在干什么吗?会不会失联?
说对了,“天问一号”确实有失联的时候。2021 年9 月下旬至10 月中旬,“天问一号”经历了首次“火星日凌”,由于和地球的通讯受到太阳电磁辐射干扰,信号出现不稳定甚至中断现象,跟地球失去了联系。
当然,这也并不全是坏事,在“火星日凌”期间,多国科学家利用国内外十多个射电望远镜,对两个探测器的信号受太阳影响情况进行了观测,获取了大量宝贵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