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影 李寅初
内容摘要:《咸淳毗陵志》是现存最早的常州地方志书,初版于南宋末年。长期以来,对该志的修纂过程,尤其是编纂者史能之的研究甚少。本文首次较为详细地钩沉了该志的修纂过程、编纂者史能之的生平事迹,以期后来者进一步深化研究,充分挖掘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的价值。
关键词:《咸淳毗陵志》 史能之 常州 地方志
《咸淳毗陵志》是中国古代著名方志,与范成大《吴郡志》、施宿《会稽志》有宋代三大名志之誉。它于咸淳四年(1268)年问世,至今已有七百四十余年历史了,不仅是现存最早的常州地方志书,也是全国仅存的二十余种宋代官修府志之一。但是长期以来,对该志作者“史能之”,几乎无人留意。他是在何种情况下修纂《咸淳毗陵志》的?他的生平事迹如何?他修志的过程对后人又有何启发?等等疑难待解。本文在细读《咸淳毗陵志》文本的基础上,注重搜集利用了相关史著文献,尝试回答了“史能之是谁”这一关键疑难。
一.《咸淳毗陵志》概要
由宋代咸淳四年常州知州史能之主纂的《咸淳毗陵志》(三十卷),是我们所能见到的现存最早的常州地方志書,也是全国仅存的十余种宋修府志书之一。它主要记载了自春秋吴季子采邑延陵至南宋咸淳年间常州地区(辖晋陵、武进、江阴、宜兴)的地理、经济、政治、文化、宗教、军事、人口、风土、物产、人物、古迹等发展演变的大量史事,是一部能够为今人及后人系统了解和研究春秋至宋时常州历史的重要史书。其史料价值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一是保存了现有最早的常州版图,对我们了解宋时常州的行政区划、历史沿革具有重要帮助。二是保存了诸多至今已是唯一可据查考的原始史料。三是记载了很多历代有关常州的历史文献,其中有些佚文尤显其重要历史价值。四是其采用纲目式和图、表、文字并用记述的编纂体例和方法,成为后世修志的范本,并对至今修志仍有其深远影响。清郡人赵怀玉在重修时称其为“体例赅备,可称良志。”因此,该书是一部具有重要学术研究价值的方志史书的重要资料。
二.首位编纂者是宋慈
要回答“史能之是谁”这一关键问题,首先必须提及一个人:宋慈。后世提起《咸淳毗陵志》,大多直接将修纂之人署名“史能之”,这并没有错。因为《咸淳毗陵志》正是在史能之的亲自参与推动下,在他任内修纂完成的。实际上,《咸淳毗陵志》的编纂之路十分漫长、坎坷,如果读了史能之为之写下的“序”,就会明白这部名志能够成功问世离不开一个关键人物:宋慈。
宋慈(1186—1249),自惠父,建阳人(今属福建南平)。他被后世誉为法医学鼻祖,以《洗冤集录》名播海内。宋慈与常州有很深的渊源,他曾在常州任职七年,期间他不仅开始为编写《洗冤集录》搜集资料,也着手重修常州的地方志书。[1]在宋慈任前,常州已有一些成书年代较早的地方志书,比如成书在唐代的常州图经、北宋淳熙年间邹补之纂修的《毗陵志》,等等。但随着宋室南渡、江南开发的深入,常州日趋繁荣,地理、人口、物产已有很大变化,至淳祐年间,宋慈调任常州时,这些旧志已经不能全面反映当地的地情地貌,亟待重修。
宋慈是如何参与到常州地方志的修纂的?从《咸淳毗陵志》的“序”中可以得知,淳祐元年(1241),宋慈调任常州知州,即开始谋划重修旧志。他请来当地的贤达士子一起参与这项工作。但可惜的是,这一次重修旧志的工作并没有如期完成。个中原因,可能是因为卷帙浩繁,宋慈公务繁忙,没有找到得力之人协助,也可能是因为宋慈忙着编写《洗冤集录》,精力财力有限。总之,淳祐七年(1247),随着宋慈调离常州,重修旧志的事就搁置了。
虽然因为宋慈的调离,常州旧志的重修工作暂时搁置了,但宋慈却留下了“未竟之书”,为后来者史能之的修志奠定了一个良好的文献基础。其实,宋慈的作用还不仅于留下了“未竟之书”,他还是史能之修志的“启蒙者”。
宋慈在调任常州,启动修志之时,恰好新科进士史能之也被委派到常州武进担任县尉。两个人曾聊天谈到常州“旧志”,都觉得“旧志”太粗略,达成了重修的共识。[2]咸淳二年(1266),当年的常州武进县尉史能之升迁为常州知州。走马上任之后,他想起二十年前和宋慈聊天时说到的修志一事,于是找来旧志一看,发现竟然还是老样子,一点没变。史能之很是感慨,先是自问:“嘻,岂职守之遵绌不常而郡事之轇轕靡暇,是以久而莫之续邪?抑有待而然邪?”后又自答一番:地方官的一大职责就是“掌道地图,以诏地事,以办地物,以诏地求”,修志是为了后来者有所资鉴,常州历史变迁很大,现在局势也比较平稳,物产也丰富了,“非小弱也”的常州如果还没有一部完善的地方志,那将是一个非常大的缺憾。于是,身为常州一府首脑的史能之请来有“材识”的同僚和当地“博习”的士子,“网络见闻,收拾放失”,又找到二十年前宋慈留下的“未竟之书”,“讹者正,略者备,觖者补”,开始了重修之路。[3]
令人称奇的是,史能之的这一次重修之路进展很快,“旬月而后成”。一般说来,志书修纂,因为卷帙浩繁,人材难得,常常会耗时数年,甚至数十年。但史能之修纂《咸淳毗陵志》却是“旬月而后成”。从咸淳二年(1266)任职常州知州,到咸淳四年(1268)正月刊行《咸淳毗陵志》,满打满算也就两年时间。成书如此之快,很大程度上应归功于宋慈留下的“未竟之书”。以此推断,《咸淳毗陵志》的修纂最后功成于史能之,起步奠基却始于二十年前的宋慈之手。完全可以说宋慈是《咸淳毗陵志》的首位编纂者。
有趣的是,两人在后世的声名际遇却大不一样。宋慈以“法医学鼻祖”而闻名,成为影视剧追捧的热点,出生世族大家的史能之除了一部“志”之外,其他的文学事功却多已湮灭。
三.史能之的生平事迹
《咸淳毗陵志》的修纂最后功成于史能之。谈到他的经历,一般只有百字左右的简历,如此这般:史能之,字子善,四明人(今属浙江宁波),于宋理宗淳祐元年(1241)考中进士,任职常州武进尉。咸淳二年(1266)任职常州,为“朝散大夫、知常州军州、兼管内劝农事、节制诸项戍守军马”。[4]
除此之外,“史能之”是谁,生卒年何时,生平经历又如何?为什么会编纂《咸淳毗陵志》则是迷雾重重,可资考证的史料非常少。笔者通过史料里史能之的家族、父亲史弥巩以及《咸淳毗陵志》里留下的线索,尝试对他做出一个粗线条的勾勒。
首先,可以勾勒史能之在常州的文学事功。考之《咸淳毗陵志》,可知咸淳二年(1266),史能之调任常州知州之后,除了编纂《咸淳毗陵志》之外,还有一大事功:疏浚后河。
后河,是常州城的一条内河,对常州人有着特殊的意义。时人普遍认为这条河关系到常州的科举气运。后河淤塞,则科第不振,后河通畅,则人材辈出。这条河开河于北宋庆历三年(1043),时任知州李余庆主其事。此后两百余年间,后河时淤时畅,有宋一代在崇宁、淳熙、咸淳年间,经历过三次大规模的疏浚。主事第三次疏浚者即是史能之。在疏浚后河之后,史能之曾邀请王应麟为此事做记,为我们留下了关于史能之的一些历史信息。
王应麟是宋代大学者,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蒙学识字课本《三字经》,即是他的著作。他长期以“博洽多闻,在宋代罕其伦比”、直言敢谏而闻名。[5]王應麟对史能之的评价很不错,说他“学问文章世其家”,上任常州之后,“以儒雅饰吏事,釜沸丝棼,不数月而清理”。[6]
王应麟还写下了史能之疏浚后河的“初心”。早在武进担任县尉时,史能之即已注意到后河的淤积问题,“讲闻利病甚悉”。二十余年之后,他成了一州之长,“亟欲酬初志”“乃撙浮费以度工而民不扰,率伍籍以赋役而民不劳”,最终用了两个多月成功疏浚后河。“计功程七千八百有奇,费缗八千五百有奇”,重浚的后河“东西三百余丈”,比原来的还要“深七尺”。王应麟特别点出了史能之疏浚后河的意义:“义礼之学,如水浚而愈新,经纶之业如水流而不穷,异日传循吏着书曰:‘毗陵文风复兴自公始,岂不伟欤!仰公于是役也,将刻石通逵,念后之人继守成功俾勿坏,且戒厘市之氓无敢湮塞。”[7]
此外,从《咸淳毗陵志》中还可知史能之在常州任内兴建了不少大大小小的工程。他重葺了府衙里颓废弗治的当值司;还取意杜甫“香叶终经宿鸾凤”之句,在常州外子城东北角建了宿凤厅;还移建了匪懈堂。在通吴门外二里,重建了寅宾厅。
从上述有限的信息中,可以大致推断,史能之既是一个儒雅的文学之士,又颇能精明练达干实事。他出身于崇尚诗书、不附权贵的世家,宦海浮沉,相交的也是忠贞有识之士。
其次,从《宋史》可知,史能之出生于显赫的宁波“四明史家”,父亲是史弥巩。四明史家是南宋时期的世家大族。短短百余年间,从史家走出了28个进士,3个宰相,有超过200人在朝廷内外任职。在当地至今还有“一门三宰相,四世两封王”“满朝文武,半出史家”的说法。[8]虽然史能之出生于显赫的四明史家,父辈至亲走仕途的很多,而且柄国二十余年的权相史弥远还是他的族伯父,但这些很可能不但没有给他的仕途带来多少助力,反而牵累不少。《宋史》记载史能之的父亲史弥巩为人正直,因为在政治上反对史弥远专政,而常年在外地任职,“淹抑十载”。
史能之是次子,还有大哥“肯之”,弟弟“有之、胄之”。[9]史弥巩的兄弟子侄之中也大多因为看不惯史弥远一系的作风,而终身名位不显。史能之的仕途也很可能并不顺畅。以常理度之,出生于世家大族,又以进士之身授县尉,二十年后才迁至常州知州,仕途虽然不算坎坷,但也绝对算不上通达。
再次,在枝繁叶茂的四明史家中,史能之这一支家风不错。史能之的父亲史弥巩为人持论不阿,勇于任事,敢于担当。他曾在溧水、衢州、婺州等地都任过职,任内碰到过大饥荒、盗贼滋事、士兵哗变等棘手之事。他处置起来都很妥当,有“全活为口一百一十四万有奇”的显著之绩。致仕之后,绝口不谈时事,八十而终。当时的著名理学家真德秀评价他“不登宗衮之门者三十年,未仕则为其寄理,已仕则为其排摈,皭然不污有如此。”[10]了不起的是,在史弥巩这一辈,亲兄弟八人,有五人中了进士。他的儿孙中除了次子史能之之外,另外三个儿子肯之、有之、胄之,也“俱进士”。孙辈中,史肯之的儿子史蒙卿不仅是进士,还因为创立了“静清学派”而闻名后世。《宋史》称史蒙卿“为学淹博,著书立言,一以朱熹为法。”[11]仅从史弥巩论起,爷爷、儿子、孙子,一门三代六进士,即使在“四明史家”里,也堪称盛事了。
另据成书于南宋绍定元年(1228)的《宝庆四明志》记载,史能之曾“出继”。“出继”即是过继给别人做儿子。一般发生在同一宗族内,以契约文书或者口头承诺的方式来施行。史能之是否由史弥巩亲自抚养长大已经难考。因为在实际生活中,“出继”了并不一定就会离开亲生父母,也有可能只是具文而已,即使离开了一般也和原生家庭关系密切。
也许正是因为家风崇尚诗书、父辈不附权贵,所以史能之才能对修纂地方志如此上心,以至于二十年不忘。在《咸淳毗陵志》功成之后,仍能不贪功,不大言,不隐宋慈“未竟之书”,自述心迹“余岂掠美者哉?”感慨“事患不为,为而无不成。余之续之,所以成前人之志,而广异日至传云尔。后之揽者亦将有感于斯。”[12]
四.其他参与编纂者考述
宋人盛行修志,一般而言,志书修纂工程浩大,时间漫长,个人力量难以依靠,所以主事者会寻找士人、幕僚一起参与编修。《咸淳毗陵志》的修纂也是如此。除了宋慈、史能之两人之外,《咸淳毗陵志》的成功编纂,还有赖于多位当地官宦士子的参与,可称团队合作的成果。从该志所附纂修名录看,史能之集合的“同僚之材识”“郡士之博习者”至少有七人:李焘、俞千里、宋国珍、张会龙、黄恮、赵若伦、梅应发。
这些参与者大都文学素养较高,有仕宦经历。或者担任常州府州学直学、学宾、学正、教授等职,或者是“添差通判常州军、兼管内劝农提督”,各自分工,负责该志的编集、编校、撰集。[13]具体而言,李焘、俞千里、宋国珍、张会龙负责编集,即搜集资料进行编纂,相当于现在的编辑一角;黄恮、赵若伦负责编校,即编辑校对,进行勘误和补遗;梅应发负责撰集,即总纂,负责全志的组合和统揽,相当于现在的总编一角。
七人中,今可略考者有梅应发、张会龙。他生于宋端平元年(1234年),卒于元至大四年(1311年),广德人,宝祐元年(1253年)进士,曾官至直宝章阁、太府卿,任内为官清廉,酷爱藏书。宋亡之后,元廷屡次征召,皆以疾病辞。开庆元年(1259年),梅在庆元府任教授时,曾参与《开庆四明续志》的编纂,其著今存《艮斋馀稿》残本。[14]张会龙,生于宋绍定五年,卒于元打得二年。字季震,号东岩,是今浙江台州人。他是南宋咸淳元年(1265)乙丑科武状元。入仕之后,担任过殿中内侍监察御史,力主领兵抗战,与“主和派”反目成仇,后被贬为雷州通判。南宋灭亡后,归隐山林。[15]
另有,黄恮赵若伦等人,虽在存世文献中有惊鸿一现,但生卒事迹几乎已经完全湮没,无处详考。也正是因为编写团队阵容的强大,才保障了《咸淳毗陵志》的编纂质量,促成了一代名志的诞生。
长期以来,对《咸淳毗陵志》的修纂、刊刻和流传之路,尤其是编纂者史能之研究甚少。本文初步考述了该志的作者宋慈、史能之等人情况。本文认为,主要的编纂者之一史能之既是一个儒雅的文学之士,又颇能精明练达干实事,出生世家大族,热心地方志的编纂,在常州任上文学事功值得挖掘。《咸淳毗陵志》的修纂最后功成于史能之,起步奠基却始于二十年前的宋慈之手。尤其是宋慈的奠基作用,长期以来未得到充分重视。《咸淳毗陵志》其他参与者也大都有仕宦经历,且文学素养较高。编写团队阵容的强大,才保障了《咸淳毗陵志》的编纂质量,促成了一代名志的诞生。
参考文献
[1](宋)史能之撰.咸淳毗陵志[M].四川美术出版社,2005.
[2]南平建阳宋慈研究会编:宋慈文化[M].海峡文艺出版社,2016.
[3]姜海军著.宋代浙东学派经学思想研究[M].齐魯书社,2017.
[4]夏令伟.南宋四明史氏家族及其文学研究[D].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09.
[5](元)脱脱等撰;刘浦江等标点.宋史[M].吉林人民出版社.
[6]《安徽历史名人词典》编辑委员会编.安徽历史名人词典[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
[7]仙纪:风骨:仙居御史故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
注 释
[1]南平建阳宋慈研究会编:宋慈文化[M].海峡文艺出版社,2016,360.
[2][3][4][6][7][12][13](宋)史能之撰.咸淳毗陵志[M].四川美术出版社,2005, 1,1,466,322,323,1,466.
[5]姜海军著.宋代浙东学派经学思想研究[M].齐鲁书社,2017,344.
[8]夏令伟:南宋四明史氏家族及其文学研究[D].暨南大学博士论文,2009.
[9][10][11](元)脱脱等撰;刘浦江等标点.宋史[M].吉林人民出版社,8778.
[14]《安徽历史名人词典》编辑委员会编.安徽历史名人词典[M].安徽教育出版社,2008,315.
[15]仙纪:风骨:仙居御史故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0,85—87.
(作者单位: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常州市委党史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