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雅蓉
内容摘要:苏轼是宋代文学巅峰时期的伟大代表作家,他的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他的词“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开豪放派之先河。苏轼的诗词已经成为了我们血肉当中须臾不可分离的丰厚的文化养料。
关键词:苏轼 以诗为词 革新
苏轼是豪放派词人的主要代表之一。在文章方面与欧阳修合称“欧苏”;在词作方面与辛弃疾合称“苏辛”;在诗歌方面与黄庭坚的并称“苏黄”;在书法方面,其作《黄州寒食帖》被誉为天下第三行书,与蔡襄、黄庭坚、米芾并称宋四家;在绘画方面擅画枯木竹石。后代文人称其为“坡仙”“诗神”“词圣”等。他汇萃历史精华之流,深深地影响了后来的文人士大夫,成为后人心目中最具魅力和最感亲切的传统知识分子形象。[1]
当我们登高远望长江的时候,禁不住会唱出“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当我们走在庐山的风景里的时候禁不住会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了些不如意的事情,我们也禁不住用他的诗来宽慰自己“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当我们在一个中秋的月夜思念我们的亲人的时候,我们也禁不住要吟唱他著名的水调歌头“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苏轼的诗词已经成为了我们血肉当中须臾不可分离的丰厚的文化养料。它就像我们的血液一样,每天都流淌在我们的情感当中。林语堂说:“苏东坡死了,他的名字只是一段回忆,但是他却为我们留下了他灵魂的欢心和心智的乐趣,这些都是不可磨灭的宝藏。”[2]
一.苏轼的跌宕人生
(一)科举顺坦,首任凤翔
嘉祐元年(1056),苏轼(21岁)与弟苏辙中同榜进士,深受主考欧阳修赏识。嘉祐六年(1061)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苏轼26岁。
(二)反对变法,请求外任
熙宁二年(1069)王安石变法,因政见不同连续上书,两年后请求外调,先后任职杭州、密州(山东诸城)、徐州、湖州(浙江湖州)等地。
(三)乌台诗案,被贬黄州
元丰二年(1079),舒亶等人在苏轼诗文中断章取义,罗织罪状,从湖州任上逮捕入监,勘问诽谤朝廷之罪,谓之“乌台诗案”。后侥幸被释,谪贬黄州。五年后徙汝州(河南汝州)、登州(山东蓬莱)。
(四)反对旧党,再度被贬
元丰八年(1093)哲宗即位,因年幼高太后听政。起用旧党司马光执政,苏轼回朝,又与旧党发生分歧。
元祐四年出知杭州,后知颍州(安徽阜阳)、扬州、定州(河北定州)。
(五)再贬海南,卒于常州
绍圣元年(1094)哲宗亲政,新党得势,苏轼(59岁)又被再贬到惠州、儋州。“食芋饮水,著书以为乐”。
元符三年(1100,65岁)遇赦北归,次年七月卒于常州。
从经历可清晰看出持续半个多世纪的北宋党争给他带来的人生沉浮与迫害。经历了“放逐-回归-再放逐-再回归”的跌宕人生。
苏轼在去世前两月写下了:
《自题金山寺画像》
心似己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
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苏轼将贬谪黄州、惠州、儋州三地所作所为作为一生“功业”的代表,贬谪地是苏轼人生的最低谷,但是我们知道苏轼三十九岁赴密州知州任后,逐渐步入词体创作的重要时期,在黄州作词数量最多。这时文学艺术上取得较高成就,是因为他对内在思想、情感层面、行为方式等各方面,都进行积极的自我调适,在任何逆境中都能随遇而安,不悲观,不颓唐,永远保持一种旷达乐观的人生态度。苏轼在最低的境遇,活出最高的境界。
二.苏轼的诗词成就
(一)苏轼的诗
苏轼存诗2700多首,题材广泛,内容丰富。
叶燮《原诗》:“苏轼之诗,其境界皆开辟古今之所未有,天地万物,嬉笑怒骂,无不鼓舞于笔端。”苏诗的才气横溢,灵光四射,毫无陈腐气,文化底蕴十足,一向被认为是宋诗最高成就的代表。
1.政治讽刺诗
关心国计民生、同情百姓疾苦是苏轼诗歌的重要内容。与欧阳修、王安石一样,苏轼主张“诗须要有为而作”,反对“浮巧轻媚,丛错采绣之文”,创作了不少“悲歌为黎元”的诗篇。如《吴中田妇叹》,其将民声以及苏东坡对民情的体察充分地体现出来了。
《吴中田妇叹》
今年粳稻熟苦迟,庶见霜风来几时。
霜风来时雨如泻,杷头出菌镰生衣。
眼枯泪尽雨不尽,忍见黄穗臥青泥!
茆苫一月垅上宿,天晴获稻随车归。
汗流肩赪载入市,价贱乞与如糠秕。
卖牛纳税拆屋炊,虑浅不及明年饥。
官今要钱不要米,西北万里招羌儿。
龚黄满朝人更苦,不如却作河伯妇!
苏东坡所作的《吴中田妇叹》,其将民声以及苏东坡对民情的体察充分地体现出来了,苏东坡通过对天灾和人祸的描绘,把战争之苦、赋税之苦和阴雨之苦充分地结合起来,诗末写道田妇愿作“河伯妇”,将北宋中末期民不聊生的社会事实真实地反映出来了,将苏东坡的批判性充分地体现出来了。此类诗歌将文学创作、诗人情感、社会现实三者有机地联系在一起,是诗歌“托事以讽,庶几有补于国”。[3]
苏轼多年任地方官,每到一处他都尽力为百姓做一些有益的事。在杭州,修了“苏堤”;在密州,抗虫灾;在徐州,战斗在抗洪救灾第一线;基于深厚的生活基础和民本思想,苏轼的政治诗内容充实,题材多样,贯穿着忧国爱民的思想感情,格调浑厚健朗,平易自然,通俗易懂。
2.写景咏物诗
苏轼的诗歌中,最大量也最为人们喜好的是那些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抒发人生情怀之作:
《饮湖上初晴后雨二首》
其二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苏轼极善于观察与捕捉自然景物千变万化的不同特征,以生花妙笔去描写刻画,构成独特而新颖的意象和境界。值得一提的是,苏轼的写景诗不但善于观察与捕捉各地自然景物的风格特色,而且也能寓情于景,表现自己的哲思理趣和对事物的新颖见解。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北宋嘉佑六年,苏轼赴任陕西路过渑池。其弟苏辙难遣手足之情,写了首《怀渑池寄子瞻兄》寄赠。此诗为苏轼的和诗。全诗表达了对人生来去无定的怅惘和往事旧迹的深情眷念。首联两句,以雪泥鸿爪比喻人生,感发喟叹,令人深思,并挑起下联议论。次联两句又以“泥”“鸿”领起,并就“飞鸿踏雪泥”予以发挥,感叹人生、世事之无常。五、六句言僧死壁坏,故人不可见,旧题无处觅,加深人事无常之感受。尾联针对苏辙原诗引发的往事追溯,回忆当年旅途艰辛,有珍惜现在、勉励未来之意,艰难的往昔,化为温情的回忆。全诗悲凉中有达观,低沉中有昂扬,读完并不觉得人生空幻,反有一种眷恋之情荡漾心中。全篇圆转流走,一气呵成,涌动着散文的气脉,是苏轼的名作之一。
(二)苏轼的词
苏轼词在词史上的崇高位置,是由苏轼对词的革新而带来的。北宋陈师道《后山诗话》提出:“退之以文为诗,子瞻以诗为词,如教坊雷大使之舞,虽极天下之工,要非本色。”
苏轼的“以诗为词”,开创出了一种新词体——“东坡体”,使词的性质和抒情功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真正实现了“变伶工之词为士大夫之词”这一革命性的转变,事实上开创了词史上之“言志派”。
苏轼以诗为词的积极意义,在于改变了词的旧传统,增加了词的内容,丰富了词的体式,促使词发展成为独立的抒情诗样式。具体表现在词品、词境、词风、词律四个方面都推进了词的转型与革新。
1.提高词品
苏轼“以诗入词”,把词家“缘情”与诗人“言志”这两种倾向完美地结合了起来。严肃的道德文章与温柔的儿女私情,都可以在词中展现。从苏轼的词中,可以见出苏轼其人的完整面貌与印象,进而见出他的品味、胸襟和气魄。这样一来,词的品味与格调就有了完全不同的新面貌了。苏轼的《念奴娇》(大江东去)、《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些逸怀浩气之作中,词品与人品得到了高度的统一和融合。
2.扩大词境
苏轼词不仅格高韵远,而且境界阔大。苏词如诗如文,如天地间的奇观,他的词中蕴含了文人的情怀,流露出人格的魅力,折射着政治的变动和时代的风云,从而为词境拓土开疆。这种新的开拓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加以认识。
(1)雄放阔远的恢宏词境
词本“昵昵儿女语”,而苏词则出现了“划然变轩昂”的场景。《念奴娇》赤壁怀古词中所咏叹的历史上的英雄人物,与雄伟的江山相激荡,塑造了苏词中最为雄奇阔大的境界。词中从浩荡东流的长江、历史上的古战场,悬想当年风云际会的一时豪杰。从长江的滚滚东逝,感到时光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怀想起一代又一代的风流人物。眼底心头的江山、历史、人物一齐被推出,而又完全熔铸在一起。造成这首词的视野之大、境界之广,在词史上可谓空前。
(2)深邃的理趣词境
“理趣”为宋诗的重要特色之一,苏轼诗也擅于展现哲理。其“不及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琴诗》)等作品,均意在言外,理在事中。夏承焘先生曾指出苏轼是最早将“理趣”引入词中的,其《东坡乐府笺序》谓以理入词为苏轼首创:“杜、韩以议论为诗,宋人推其波以及词”。这些词作不但以情致见长,而且以理趣见长,形成“有理之趣”与“有趣之理”。
(3)悠远闲适的乡村词境
自东晋陶渊明以来,田园诗成为诗之大宗。但富于田园气息的乡村词,直到苏轼笔下才真正成型,成为词的新的表现领域。元丰元年(1078),苏轼任徐州知州期间赴城外石潭谢雨,作五首《浣溪沙》词以纪行。乡村风物入词,这是宋词中的第一次。其中两首最为著名: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软草平莎过雨新。轻沙走马路无尘。何时收拾耦耕身。
日暖桑麻光似泼,风来蒿艾气如熏。使君元是此中人。
词的描写触角延伸到了乡村,这是极其重要的变化。从晚唐五代以来,燕乐的繁衍也基本上是以都市为核心,词的传播、流衍、表演都是以围绕都市的,因此词一向是远离乡村的。苏轼的这五首《浣溪沙》虽只是偶一为之,但同样把乡村的生活环境、桑麻农事与淳朴民风等自然与人文景观,以及与自己在乡村环境中的感受,融为一体。苏轼所开创的乡村词这个新的主题,为后来南宋乡村词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3.转变词风
苏轼填词所处的时代,正值柳永词风靡一世之际。因此苏轼填词不能不以柳永词为参照。苏轼是有意地要与柳词拉开距离的。在苏轼以前,“诗庄词媚”,苏轼在婉约之外又树旷达与豪放两种风格,打破“婉约”词一统天下的局面。
(1)豪放词。将慷慨激昂、悲壮苍凉的感情融入词中,给人一种“曲中觉天风海雨逼人之感”,善于创制铿锵音调,《念奴娇·赤壁怀古》全词音调豪放,“须关西大汉,执铁板”而唱。代表作还有《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
(2)清旷词。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不以风雨为忧,不以晚晴为喜,在一种禅宗境界中得到超脱。有时通过归隐、麻痹自我达到解脱。有时又通过“清空”的艺术手法来表现。
(3)婉约词。如《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此词为悼亡之作,对亡妻的思念之情,置于生死两茫茫的人生空漠的叹喟中。
4.推进词律
词在唐宋时代是配合燕乐乐曲歌唱的,其格律比近体律诗更为严格。李清照在《词论》中要求詞“协音律”,不仅分平仄,还要分“五音六律”“清浊轻重”,她批评苏词“往往不协音律”。
(1)在用调方面,着重引入了不少慷慨豪放的曲调为词,如《沁园春》《永遇乐》《满庭芳》《念奴娇》《水调歌头》等词调。
(2)苏轼词形式要服从于内容,既要顾虑词的音律,又要打破严格的束缚,不过份拘守词调原有的词律或句法,在大体遵守音律的前提下,对词的句法进行个别变动。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文章中多处引经据典,生动传神,寓意深邃,极具启迪意义。习近平引用典故最多的古代名人是苏轼。习近平曾引用过苏轼的7个名句,并多次表示他很喜欢苏轼的一句话——“天下之患,最不可为者,名为治平无事,而其实有不测之忧。坐观其变而不为之所,则恐至于不可救。”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
苏试是“不可磨灭的宝藏”表现在他才华横溢的千古文章和独立特行的生活经历上,也表现在他生命、思想、人格、灵魂、情感、心理的力量张扬与震动上。他是这样一位立体结构的伟大历史人物,各个时期各个阶层的各类人物似乎都可以在苏东坡身上找到一个亮点,一个契合点,一种愉悦,一种慰藉。
参考文献
[1]朱靖华.拨开历史迷雾力塑万古风流[A].万古风流苏东坡[Z].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05.
[2]林语堂.苏东坡传[M].张振玉译.北京:上海书店,1989.
[3]冷成金.苏轼诗文悲剧意识的特质[J].社会科学战线,2010,(2):156-160.
(作者单位:陆军边海防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