庐隐小说中的女性形象

2023-06-12 01:00蒋红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女性形象小说

蒋红

内容摘要:庐隐,原名黄淑仪,又名黄英,是“五四”时期与冰心、林徽因齐名的著名女作家。她的作品主要以自己或周围人的亲身经历为原型,其作品的主人公大多也是以知识分子女性为主。在这些知识分子女性当中,有对前途迷茫无措的,有对爱情充满渴望的,还有期盼独立自主的。这些女性形象是当时的时代缩影,也是女性意识觉醒后的女性对自我的认知,在文学史上具有研究意义和价值。

关键词:庐隐 小说 女性形象

作为“五四”成长起来的女性青年,庐隐的小说中也充满着“五四”文化要素和新时代女性对自身命运的思考与探索。反应在小说中,有迷茫的女性形象、追求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大胆追求爱情的女性形象,她们都是时代的缩影,从她们身上可以看到时代潮流的发展脉络,具有研究意义和价值。

一.迷茫的女性形象

“五四”期间,民主、自由、平等、科学的思想席卷整个中国大地,对中国的传统思想进行了猛烈的冲击。受新文化、新思想的影响,中国的知识分子们开始觉醒,渴望摆脱封建道德礼仪的束缚,但同时又深受封建礼教的压迫,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知识分子都找不到出路,呈现出一种迷茫无措的状态,女性也亦如此。庐隐是五四期间成长起来的女性知识分子,深受五四文化影响,钱理群在《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里这样评价:“庐隐比任何别人都更具有‘五四性质,她的小说是纯‘五四式的。”再加上庐隐深受西方妇女解放运动思潮的影响以及她不幸的童年和爱情婚姻遭遇,她笔下的知识分子女性大多数都呈现出对前途、爱情的迷茫状态。

1.对前途的迷茫

“五四”的青年是封建制度结束后,受西方文化思潮影响觉醒的一代。在五四文学影响下,女性也获得和男性一样平等受教育的权利,女性有实现主体意识觉醒、自我价值的渴望和追求。女性知识分子们急于凸显女性的价值和地位,但是在价值取向上并没有完全摆脱传统道德价值观的束缚。在新旧思想的冲突下,就衍生出女性知识分子对自己未来前途迷茫的镜像。

庐隐的代表作《海滨故人》中,知识女性们对未来充满困惑,现实与理想巨大的差距造成她们生活中尖锐的矛盾和痛苦的徘徊,露莎叹道:“十年读书,得来只是烦恼与悲愁,究竟是知识误我?我误知识?”云青也说道:“真是无聊!记得我小时的时候,看见别人读书,十分羡慕,心想我若能有了知识,不知怎样的快乐,若果知道越有了知识,越与世不相容,我就不当读书自苦了。”《海滨故人》里面的女性知识分子们,有自己的理想和期盼,渴望和男性一样实现自己的社会价值,但到最后因为家庭或社会的原因,他们未能实现自我价值,正如最后云青所叹:“海滨故人!也不知何时才能赋归来呵!”在追求解放的一类新女性看来,她们渴望自尊自爱,追求经济独立,期望不为身边的诱惑所动,依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取报酬,她们试图完全走出家庭,但是出走后又陷入了对前途和未来的迷茫。《前尘》里的伊,渴望爱情和婚姻,同时受女性独立思想的影响,她也期望自己能在社会上有事业,有所作为。当朋友问伊是否爱自己的另一半,“伊起初含羞悄对,继有想起,从此担子一天重似一天,什么服务社会?什么经济独立?不都要为了爱情的果而抛弃吗?”伊的表哥也对伊说道:“女孩子何必读书?只要学学煮饭、保育婴儿就够了。”伊在周围众人的言语和思想压力之下,压迫得痛苦,她不知道自己的未来是如何,自己的前途在哪里,对自己是否能作一个合宜家庭又合宜社会的人产生了严重的怀疑,对自己人生的精神归宿和价值产生了无限的迷茫。《胜利以后》里的文琪更是直接在书信中求助道:“我想我们豪气犹存,还是向前努力吧。我们应该怎样图进取?怎样预定我们的前途呢?我甚希望你有以告我,并有以指导我呵!”此刻的文琪心里不仅仅只有爱情,还有女性很少言及的事业和前途,女性在这期间渴望实现自我,但在现实社会中又难于突破社会的束缚,对事业和前途呈现出渴望又迷茫的状态,这迷茫背后,更多的是女性自我认知的觉醒和不断成长的体现。《曼丽》里的少女曼丽,积极投身于社会政治运动,在理想与现实的冲突中精神抑郁以致入院治疗,最后问出“我怎么就绝望呢?”这绝望背后是女性对自我前程何去何从迷茫的真实写照。

2.对爱情的迷茫

在封建社会中,女性受制于“三从四德”的束缚,从出生到死亡都依附于父亲、丈夫、儿子,女性的价值需要通过好女儿、好妻子、好母亲的角色来实现。婚姻更是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女性没有追寻和选择爱情和婚姻的权利。“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女学的传播,改变了传统的社会观念,女性走出家门,走向社会的同时也要求爱情自由,婚姻自主。但在彻底走出父门后,受新文化思想和传统思想的双重冲击,女性对爱情的追寻又是迷茫无助的。

《海滨故人》中,露莎和有妇之夫梓青产生了爱情,面对梓青的追求和表白,露莎也曾心动,对露莎而言,“若果人类生活在世界上,只有吃饭穿衣服两件事,那末我早就葬身狂狼怒涛里了,岂有今日?”露莎是重视精神世界的女性,她渴望追寻真爱,但爱情来临的时候,她给梓青是书信中写道:“其实我生平是讲精神生活的,形迹的关系有无,都不成问题,不过世人太苛毒了!对于我们这种行径,排斥不遗余力,以为这便是大逆不道,含沙射影使人难堪,而我们又都是好强的人,谁能忍此?因而我的态度常常若离若即,并非对你信不过,谁知竟使你增无限苦楚。”从露莎的言语中可以看出,露莎对于爱情渴望的,但同时也是迷茫的,她想要追寻内心真挚的爱情,但又对世俗的眼光有所畏惧,因此,小说中的露莎情绪是低沉的,迷茫无措的。除了露莎外,云青也是如此,面对和蔚然的情投意合,云青也渴望自由恋爱,但“云自幼受礼教之熏染,及长已成习惯。纵新文化之狂浪,汩没吾顶,亦难洗前此之遗毒。况父母对云又非恶意,云又安忍与抗乎?乃近闻外来传言,又多误会,以为家庭强制,实则云之自身愿为家庭牺牲,付能委责家庭。愿露沙有以正之。”最终,云青不愿意为了自由恋爱和家庭决裂,于是放弃了自身的幸福,最后选择终身未嫁。《何处是归程》中的玲素,面对婚姻,结婚也不好,不结婚也不好,歧路纷出,到底何处是归程?不仅叹道“好复杂的人生!”《或人的悲哀》里,亚侠看到了梅生和昭仁的定婚和离婚,认定了“人事是作戲,就是神圣的爱情,也是靠不住的,起初大家十分爱恋的定婚,后来大家又十分憎恶的离起婚来。一切的事情,都是靠不住的。”于是亚侠和心印都有了游戏人间的想法,这游戏人间的态度是当时女性们找不到爱情出路的迷茫呈现。《时代的牺牲者》中,丈夫为了不赔偿损失和背负罪名,花言巧语欺骗自己的妻子秀贞,待到秀贞听信丈夫发话和他离婚后,她才幡然醒悟这只是丈夫为了不给赔偿的计谋,看着自己深爱的人和坚信的爱情,秀贞对自己的坚守和爱情产生了巨大的怀疑和迷茫,到底自己的宽容和忠贞能给自己换来什么呢?《跳舞场归来》里的美樱,为了从事社会工作,决定实行独身主义,但当她看到自己以前的男友和好朋友都有了家室,而自己青春已逝,却依然孤独一人,对未来和爱情都产生了深深的懊悔和迷茫,发狂的深深自省“难道结婚就不能再为上帝和社会工作吗?”深陷爱情与事业的迷茫之中。露莎、云青、玲素、亚侠等知识女性们,她们在时代的潮流中开始自我觉醒,渴望获得对等的爱情,但当爱情和婚姻到来时,在自我认知觉醒和封建社会传统思想束缚的双重冲击下,她们又表现出巨大的苦恼和压力,这些苦恼和压力是女性们在当时社会对爱情迷茫的体现,也是自我成长过程中的迷茫和无措。

二.追求独立自主的女性形象

“五四”新文化运动,女性作为“人”的发现,惊醒了女性。妇女运动先驱陈衡哲认为女性的解放有三点:“一是个人的解放:从几千年的阴暗霉臭的古老奴牢里跳将出来,铲除奴性,光明磊落地做一个人,做一个自尊与独立的人。二是人格的解放:重在自我的上进,不问他人的优待与否;重在奉献、给予,不问受取;重在志愿的吃苦,不在浅薄的享受。三是潜能、才干的解放:只有充分发展女性的天赋才能,才可能使她们更成为有益的社会势力,并达到男女真正平等。”庐隐在《今后妇女的出路》中就提出过:“所以我对于今后妇女的出路,就是打破家庭的藩篱到社会上去,逃出傀儡家庭,去过人类应过的生活,不仅仅作个女人,还要作个人,这就是我唯一的口号了。”封建旧社会,女性全部的个人欲望、情感、价值、个性都湮没于家庭生活的内部,完全没有个体的自主性可言。“五四”时期,受新思想的影响,女性们渴望参与社会发展,努力摆脱封建旧思想的束缚,不断践行着自己的文化与个性追求,有着实现自己独立自由的梦想。

在追求独立自主的道路上,由于中国传统社会中女性长期受男性社会价值的压制,所以新时期的知识分子女性在创作上题材大多以反抗男权为主。庐隐的小说也是如此,小说中的女性追寻独立自主主要体现在对包办婚姻和男权的反抗上。《兰田的忏悔录》中,兰田在得知自己的父亲给自己安排了一门婚事,在得知自己即将嫁的人已经娶了三个夫人,她在病中逃走了,用自身的行动对包办婚姻进行反抗,对旧制度礼教的痛斥,开始追寻自由的恋爱;《女人的心》中女大学生素璞在意识都丈夫对女性自主不满及根深蒂固的封建思想后,最后勇敢的走出了家门,离开了丈夫。庐隐的小说中,女性的独立自主还体现在女性对自我价值和独立人格的追寻。《兰田的忏悔录》中兰田说道:“我是醉心妇女运动的人,我不能为了衣食而牺牲了我的志趣和人格,是我空落落的身心,没有依靠。”小说《胜利以后》中更是直接指出女性面对家庭和事业的两难选择问题:“女子进了家庭,不作社会事业,究竟有没有受高等教育的必要”,并给出了答案,女子要独立自主,自尊自爱,在社会上和男性享有一样的权利和地位。《幽弦》里的倩娟,面对张尚德的追求,“她不禁忏悔她昨天和张尚德说的话。她曾应许他,作他唯一的安慰者,但是她现在觉得自己太藐小了,怎能安慰他呢?同时觉得人类只如登场的傀儡,什么恋爱,什么结婚,都只是一幕戏,而且还要牺牲多少代价,才能换来这一刹的迷恋”。倩娟对恋爱和婚姻的抵触,是“五四”时期女性在认识到“人”和“女人”这两个概念后,不再将婚姻和爱情作为女性唯一的追求和幸福,更多的是渴望取得和男性一样的平等社会地位。

三.大胆追求爱情的女性形象

“五四”时期的女性们,在新旧文化的冲突分裂和整合中,逐渐建立起了女性身份的自我认同。女性渴望在当时获得成长和独立,渴望突破儒家伦理思想对女性身份的束缚与限制。于是,很多女性作家在作品中对自我进行言说,不断地寻找自我在社会中和生活中的位置。庐隐小说中对于他者的叙写是与自我的省察同时进行的,她的自我寻找和自我认可在小说中体现在对封建婚姻的反叛,对自由爱情的向往。正如庐隐在《花瓶时代》里面所说:“不能再妄想从男人们那里求乞恩惠,如果男人们是心胸,能如你们所想象的,伟大无私,那么,这世界上的一切幻梦,都将成为事实了!而且男人们的故示。”庐隐的小说中对爱情的大胆追求主要体现在对同性之间恋爱的认可和追寻,从其作品的叙写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五四”女性话语迥异于传统社会女性话语的锋芒。

对于同性之间爱情的追寻与肯定,实际是女性个体自我身份的高扬,以及自我言说与表达的方式,他们渴望在时代的洪流中找到自我的位置与定义。《丽石的日记》叙写的就是同性之间的爱情。处于“五四”浪潮中急于與旧世界划清界限的女性,将自身自由的希望完全寄托在爱情上,甚至忽视爱情与自由是否等同的问题。她们看到了封建婚姻给女性带来的不幸,小说中的雯薇,本是一个活泼的女孩,自从结婚后整个人就变得憔悴了,丽石回忆到雯薇的病情写道:“我想起雯薇的病因,多半是由于内心的抑郁,她当初作学生的时候,十分好强,自从把身体捐入家庭,便弄得事事不如人了——好强的人,只能听人的赞扬,不幸受了非议,所有的希望便要立刻消沉了。其实引起人们最大的同情,只能求之于死后,那时用不着猜忌和倾轧了。”丽石在雯薇的身上看到的是婚姻带给女性的束缚和伤害,再加上“五四”渴望独立和自主的女性意识,丽石不愿意也害怕和异性之间有爱情,正如她说:“我自从病后,一直不曾和归生通信,——其实我们的情感只是友谊的,我从不愿从异性那里求安慰,因为和他们——异性——的交接,总觉得不自由。”但和沅青不一样,“沅青她极和我表同情,因此我们两人从泛泛的友谊上,而变成同性的爱恋了。”丽石对沅青大胆的同性之爱,不仅仅是爱情,爱情对丽石而已仅仅是一个归宿,这种爱情后面更多的丽石对自我的追寻和自我性别的认可,也是“五四”女性对自我认可的追寻和肯定。

参考文献

[1]尼莎·从庐隐“问题小说”审视“五四”时期传统女德的现代转化[J].科学·经济·社会,2020,4.

[2]李燕·论庐隐小说的女性意识[J].包头职大学报,2020,1.

[3]陈柯颖·浅析民国青春女性的浪漫情怀———以庐隐《海滨故人》为例[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21,4.

[4]作品原文引用皆出自中国现代文学馆编庐隐代表作《海滨故人》[M].华夏出版社,2011年1月第5次印刷.

(作者单位:南充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女性形象小说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阿尔比作品《动物园的故事》“厌女”可能性分析
“看”与“凝视”中的美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浅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在商业化运作下的作用
文化视野下日本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探究
明代围棋与小说
我是怎样开始写小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