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背景下促进家庭劳动教育持续深入的探索

2023-06-12 01:12尹慧敏
广东教育·综合 2023年5期
关键词:劳动家庭技能

尹慧敏

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劳动教育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内容,要将劳动教育融入日常生活、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各个层面。《意见》提出,要建立新时期特色劳动教育制度,将家庭作为劳动教育的基本阵地,体现劳动教育在学生终身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对小学生来说,劳动教育担负着养成终身劳动习惯、激发劳动情感和树立正确劳动观念的重大职责,而这也属于小学生监护人的重要使命。目前,在劳动教育理念,劳动教育内容和劳动教育目标的理解与执行上,家庭和学校的认知存在一些偏离,因此探讨家庭劳动教育实践具有十分紧迫的必要性。

一、家庭劳动教育的背景和现状

家庭劳动教育是指通过家庭生产、家务、基本生活技能等实际活动,使儿童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促进其健康成长的一种教育方式。近年来,互联网、手机微信等新兴媒体的普及,加速了传统家庭劳动教育的变革和创新。但同时,伴随着都市化进程的加速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不少家庭忽视了家庭劳动教育,儿童缺乏参与生产、家务等活动的机会,导致他们出现生活自理能力不足、专注力差等问题。因此,如何促进家庭劳动教育的持续深入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二、建立“家校一体”格局,实现劳动教育常态化

1.夯实学校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学校需要在进行家庭教育引导的过程中先奠定劳动教育课程基础,可以设置不同的课程群和主题模块。基础性劳动课程应当涵盖家务劳动和校务劳动,其中家务劳动指的是应当在家庭中履行的劳动义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劳动能力,在专业人员指导下编写《劳动教育指南》和《家庭劳动分工表》,并对学生的实际行为进行督促。完成劳动活动后,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劳动技能、习惯、态度和价值认识进行评价。同时,父母应参与评价、进行多元综合评估,以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指导他们科学开展劳动教育。

2.构建家校沟通机制

“家校社”合作机制是当前提高家庭劳动教育的有效途径之一,该机制由家庭、学校和社会三方共同参与,搭建沟通与协作的桥梁,协同推进家庭劳动教育的开展。在家校合作方面,可以考虑广泛尝试不同的合作机制,其中包括建立三级家校合作机制,即家委会、家长学校和家长讲堂。这可以促进学校与家庭之间的联系与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在此基础上,学校可以定期组织家长培训活动,开展家庭教育指导课程,并编制相关的指导手册和教育指南;组织家长开放日、亲子交流活动等不同形式的家庭教育指导活动,进一步推动相关课程的规范化、科学化发展;通过家长会、家长微信群等方式,加强与家长的互动交流,积极宣传家庭劳动教育的重要性,鼓励家长参与孩子的生活和教育;在学校内部开展劳动教育种子班的试点工作,逐步推行上文所述的《家庭劳动分工表》,使学生在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引导下,劳动技能得到有效提升,真正体现劳动教育的价值与意义。

与此同时,社区、家庭应积极配合学校举办劳动教育志愿活动,为儿童传授相关劳动技能。

三、学校与家长有机互动,实现劳动教育全程化

1.系统设计家庭劳动教育内容

一个系统化的劳动教育体系对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以及促进良好的劳动习惯十分有益。然而,家庭劳动教育需要在家庭内部进行,缺乏具体而固定的教学流程和组织方式,因此学校需要组织引导,为家庭劳动教育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学校需要专门针对此项工作设立课题组和领导小组,促进二者的共同努力,完善劳动教育的指导方略,改进早期的劳动教育指导模式,制定更为清晰明了的家庭劳动清单,从而有针对性、有目的性地开展劳动教育指导。

第一阶段,寒假期间开展“基础为主,补齐短板”的劳动教育引导,需要搜集寒假劳动清单中的活动情况和相关作品,并進行推送。

第二阶段,开学初期开展“劳动实践,五育并举”主题活动,融入美育、智育、德育等不同领域的内容,促进家庭劳动教育的拓展延伸。如将劳动教育内容与不同的教育领域结合,分为三大模块,分别为“家务活做一做”“家庭美食秀一秀”“家用电器用一用”。在这三个模块中,锻炼学生学会完成基础家务、制作简单菜肴、正确安全地使用家用电器。

第三阶段开展“小小百草园”活动,这一阶段更加注重五育融合,要求融入更加丰富的实践活动。比如在科学实验、家庭种植任务等过程中,学生学会写观察日志,记录开展科学实验或种植任务的过程和自身体会。

第四阶段,以“AI时代我能行”为目标,学校借助现代科技手段开发视频微课程,从而达到彰显现代科技价值、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精神的目的。该微课程将学生所记录的内容进行具体化、形象化的解说,使学生更为深入地了解探究学科知识的过程,引导学生以项目化学习的方式参与科技劳动课程,比如制造简单的感应设备、设计智能感应灯、制作自动驾驶的巡线小车等,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科学意识和动手操作能力。

2.及时进行交流评价与反馈

针对拓展性和创新性的劳动课程,学校可以采用表演、比赛等形式来进行良性评价和有效鼓励,使学生产生亲身投入的动力与激情;也可以针对家庭劳动的完成情况开展评星活动,由学生自行投票选出优秀的完成者。另外,学校还可以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使学生在家的劳动取得良好的效果,并进行针对性评估。比如,实行评价主体多元化,搜集不同学生、教师和家长的意见,进行量化指标的综合性评价,体现劳动教育评价的公正性和合理性。

四、促进家校密切联动,实现劳动教育系统化

1.布置力所能及的劳动作业

学校要为学生布置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庭劳动作业,让学生自己动手,协助家长完成日常家务。以家庭为中心,设计家庭劳动计划,将家务类型进行归纳与分类,总结出各个年龄阶段可做的家务劳动,并将相似的工作分解为可操作的技能关键词,结合关键词,指导学生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开展动手操作。

第一周的技能關键词为“清洗”。从简单的“洗刷刷”开始,指导低年级学生清洗一些简单的小东西,要求高年级学生具备良好的清洁能力和独立清洗能力。

第二周的技能关键词为“分类”。在家务劳作中培养分类的逻辑思维能力,指导低年级学生有初步的分类认识,协助高年级学生正确科学地进行物品分类,建立相关概念。

第三周的技能关键词是“操作”。培养学生的精细动手能力,指导学生灵活操作日常琐碎的家务。

第四周的技能关键词是“烹饪”。从自我服务管理到为家庭服务,学生亲手制作可口美食,让家人享用,承担起身为家中一份子的职责。

在不同的技能体验中,学生们有了多样化的劳动体验,也感受了家务劳动的艰辛和快乐,逐渐从“会劳动”“勤劳动”到“爱劳动”“善劳动”。

2.记录劳动体验与心得

学校要发挥各个班级家委会的工作职能,鼓励家长分享家庭劳动教育方面的优秀经验,引导父母在劳动教育方面达成一致认识,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念,培养孩子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其实,通过观察孩子在家中的劳动表现,家长可以更加了解孩子,也可以更好地与孩子进行沟通互动。班主任可以鼓励家长采用录像和拍照的方式,记录孩子的劳动过程,在微信群里进行分享和沟通。

此外,班主任也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劳动经验与心得的分享。有一位学生在交流劳动心得时表示:“我在买菜做饭过程中,体会到了爸爸妈妈对我的爱。我一开始买菜时最先思考的都是什么菜做起来方便,一次听到买菜的叔叔阿姨说:‘多买点,孩子喜欢吃这个。我才突然想到我自己的爸爸妈妈一定也是这样的,都是按照我的口味来买菜的,但是我却好像从来没有在乎过他们喜欢吃什么,饮食上是否有什么禁忌。我在心中默默责备自己,也认识到一定要好好了解他们的喜好,好好学习做饭,做出他们喜欢的食物。”通过家务劳动,这位学生不但有了劳动启蒙认识,也对父母的爱与关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对他的自身成长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五、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

孩子往往需要外在动力来激励他们参与家庭劳动教育。因此,家长、学校、社区应该联合起来,建立实用的激励机制,提升孩子的家庭劳动教育参与度。具体措施包括:设立奖励机制,通过积分或奖品等方式激励孩子参与家庭劳动教育,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建立家庭劳动教育培训班,鼓励家长和孩子共同参与,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和技能,提高亲子亲密度;鼓励孩子参与社区和学校的志愿者活动,强化家庭劳动教育与社会责任教育等的联系,增强孩子的社会参与意识和责任感。

家庭劳动教育是孩子成长和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家校社”合作机制的促进下,家庭劳动教育的持续深入是可行的。本文提出了家庭劳动教育持续深入的策略,通过这些策略的实施,可以更好地加强家庭劳动教育与社会互动,让孩子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自信和成就感,从而更好地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总而言之,劳动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如果不热爱劳动,那么再好的梦想也难以实现。因为缺乏对劳动的热爱,所有的想法都是脱离现实的海市蜃楼;不勤奋劳作,所有的理想也都是虚无渺茫的梦。如果每一位家庭成员都热爱劳动,家庭氛围就会变得积极向上,而这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三者合力,营造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良好氛围,鼓励孩子以辛勤的劳动,勇敢追求自己的理想目标。

本栏责任编辑 王思静

猜你喜欢
劳动家庭技能
高级技能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家庭“煮”夫
热爱劳动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恋练有词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画唇技能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