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水云,赵贝
摘 要:高校学生评教是高校内部教育质量保障的关键环节,从实然角度出发探究国外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有助于缓解我国高校学生评教功利化和异化现实困境,推进高校学生评教有效实施和学生评教结果恰当运用。影响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主要有评教主体因素、评教客体因素、课程相关因素和评教设计因素。因此,要着眼具有可控性和可干预性的评教因素,对高校学生评教制度相关维度精准施策,以健全我国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关键词: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影响因素;教育质量保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3)06-0017-04
一、问题的提出
高校学生评教自1927年诞生于美国普渡大学以来,已成为目前世界范围内高校评估教师教学的一种常用方式,广泛应用于社会层面的高等教育问责、教师层面的高校教学评估和行政层面的高校教师管理。然而,对于高校学生评教是否真正能够保障和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争议悬而未决。已有研究中对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的批判声音众多:高校学生评教态度模糊,普遍高分评教和恶意低分评教现象屡见不鲜;高校学生评教沦为高校行政管理的附庸,高校教师人事管理“唯评教导向”;变味的学生评教导致高校教师服务员化,教师迎合与放纵学生的行为导致教师权威失落[1-3]。故而,探究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将切实提升高校学生评教结果运用的适切性,进而为高校学生评教变革提出可行性对策。
关于高校学生评教相关研究,我国学者多基于个案实证探索高校学生评教现存问题或影响因素,缺少对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及其影响文献的梳理,尤其缺乏对国外相关研究的系统总结。鉴于此,本文基于系统性文献综述法,全面梳理国外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的相关研究,以高校学生评教为研究单元,实然地审视与总结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的主要观点,系统地梳理和离析影响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的因素,以期从应然角度出发进一步推动我国高校学生评教变革与完善。
二、实然审视: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的争议与归因
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关乎高等教育内部质量保障的实施效果,本文从实然层面探讨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的两大问题:(1)高校学生评教是否有效。(2)影响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的因素包含哪些。为此,需要全面获取国外学生评教的实证性研究文献以深入探析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相关研究。
本文采用系统性文献综述的方法梳理相关文献,选定Web of Science、Research Gate和Eric三大主要文献数据库,以“student evaluation of teaching”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所检索文献发表时间截至2022年1月。为确保国外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相关期刊文献筛选的准确性,本文设定以下四个入选标准对初步获取的期刊进行筛选。(1)研究类型必须是实证研究。(2)研究情境必须为高等教育领域。(3)研究内容为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探讨或探究某一因素对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的影响。(4)研究文献必须为国外期刊文献。基于以上筛选条件,最终确定53篇文献为研究样本,深入剖析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的争议与成因。
(一)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的争议
目前,关于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的争议主要集中于探讨高校学生评教能否客观真实地反映教师教学水平和教学现状以提高高校教师教学质量。学界对该研究尚未形成定论,主要有三种观点:“improvement in teaching”(有效)“invalid in teaching”(无效)以及“questio-ned in teaching”(存疑)。
第一种观点认为,高校学生评教是评估教学效果的有效工具,对于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和高校教师教学水平大有裨益。(1)在高校学生评教制度环境层面,学生和教师之间突破传统的义务型师生关系转而成为服务型师生关系。作为高等教育消费者的学生群体享有评教的权利,在向大学和教师传达他们对“良好”教学的愿望和看法时,学生将变得更加直言不讳,因而,高校学生评教能够真正达到提升教育质量的目的。(2)在高校学生评教体系设计层面,具有多维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学生评教是评估教师教学水平可靠且稳定的工具。高校学生评教的调查问卷关注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的基本特征,如授课清晰度、教学大纲的适宜性、教材和阅读清单的质量等[4]。(3)在高校学生评教功能定位层面,学生评教能够为教师提供反馈,同时也能为教师团队发展指明发展方向[5]。对于自我教学评价明显高于学生评价的教师,高校学生评教结果反馈对其提升备课和授课、总结教学要点等教学能力的影响显著。
第二种观点认为,高校学生评教无法对教育质量改进提供有效的依据,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原因。
(1)从评教主體的局限性来讲,在学生评教过程中不可避免带有个体特征和情感色彩,同时高校学生在评估课程材料和评估方法的适当性方面存在局限性。学生评教结果往往反映出不同学生个体之间对于教师教学的认知差异,而非教师教学质量差异[6]。(2)从评教制度的局限性来讲,高校学生评教会损害教学自由[7],学生对课程、内容、评分和教学方法所产生的影响和控制将侵犯教师的教学主权,评教制度缺乏有效性。(3)从评教对象的复杂性来讲,教学作为极具复杂性的活动,用于衡量教师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因素是多维度的。高校管理者和学生所关注的教学维度往往并不能衡量教师真实的教学水平,评教维度和内容缺乏有效性。(4)从评教体系的局限性来讲,高校学生评教常采取问卷形式进行,但问卷所评估的内容仅是可量化、易表达的指标,并非是学生迫切需要评价的内容,评教指标体系缺乏有效性[8]。
第三种观点认为,高校学生评教由于评教主客体之间的交互作用无法客观准确反映出教师教学水平以达到提升教育质量的目的。高校学生评教具有天然的逻辑缺陷,在一定程度上形成教师和学生相互的“利益输送”,具体表现为分数膨胀和虚假评教。一是分数膨胀。高校学生评教分数与教师绩效工资、人事晋升密切相关,负向地激励教师将对高校学生评教有限的关注投射于可供衡量的量化结果[9],导致教师“为评价而教学”。二是虚假评教。在高等教育“学生即客户”时代,学生评教的本质是对客户满意度的调查[10]。高校学生评教致使课堂话语权和主导权掌握在学生手中,评教权极大地鼓励学生对教师教学进行干预,然而也在一定程度上消耗着学生评教的有效性[11-12]。
(二)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归因
关于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讨论悬而未决,究其原因在于高校学生评教影响因素众多。在四大主要因素——学生因素(课程参与率、学业成绩)、教师因素(教师特质、教师性别、教师种族、教师职称和教师年龄)、课程因素(班级规模、学科特质、课程安排和课程水平)和评教设计因素(评教呈现方式、评教指标设计和强制性评教)作用下(如图1),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相关研究难以达成共识。
1.評教主体因素。课程参与率对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的影响。高校学生课程参与率和评教结果之间存在非常强的线性关系,较高学生参与率与更好的评估结果相关联[13]。在学生评教期间仍然参与课程的学生显然对教师授课更满意,因此,这类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显著高于缺席的学生[14]。
学业成绩对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的影响。以前学业成绩对学生评教结果的相关性并不显著,而高校学生成绩和评教分数则呈现显著的正相关[15],教师严苛的学业成绩评价会造成学生评教分数降低。但是,教师过分重视评教得分从而放松课程要求和给分标准也会导致学业成绩分数膨胀。
2.评教客体因素。教师特质对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的影响。高校学生评教可能会受到教师特质的影响,从而忽略其实际教学效果。(1)个人魅力。学生对教师的评价主要取决于教师讲课时的个人魅力和内容的娱乐性[16]。(2)身体吸引力。身体有吸引力的教师得到的评教分数更高[17]。(3)人际关系。教师的人际关系特征会影响课堂互动,高校授课教师可能刻意利用幽默和热情等方式引诱学生给予其较高的评教分数[18]。
教师性别对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的影响。关于教师性别对学生评教结果的影响研究结论不一:(1)女性教师比男性教师在评教过程中更占优势,女性教师比男性教师的学生评教分数高[19]。(2)男性教师比女性教师在评教过程中更具优势。学生对教师的高预期致使女性教师评教分数较低[20],性别角色刻板印象也会对女性教师产生强烈影响。(3)评教分数与教师、学生两大评教主体的性别相关,学生对同性别教师的评价高于对异性教师的评价[21]。
此外,高校教师的种族、职称和年龄等因素均会对高校学生评教分数产生影响,会受到教授、讲师良好履历、知名度等方面的影响,教师职称与学生评教结果呈正相关[22],高校教师年龄与评教分数呈负相关[23]。
3.课程相关因素。大量研究发现高校学生评教结果的有效性与班级规模、学科特质、课程水平以及对学生要求等课程因素相关。(1)班级规模对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的影响。班级规模与师生互动呈负相关,采用小班规模授课的高校教师在某种程度上更受好评[24]。(2)学科特质对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的影响。学生对选修课程给予更高的评分是因为他们事先对该科目感兴趣[25]。(3)课程安排对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的影响。清晨课程或下午课程等获得最低的学生评教分数。学生评教分数的高低与学生认为课程需要投入努力的程度之间存在负相关[26]。(4)课程水平对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的影响。高级课程的评分可能高于低级课程,可能是由于高级课程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才得以顺利完成[27]。
4.评教设计因素。评教设计包括评教指标、评教方式和评教参与度等维度,评教设计因素往往对学生评教产生直接性影响。(1)评教指标设计对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的影响。部分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并非依据理论框架所创建,缺乏对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信度及效度的评估[28]。定量评教方式所得评教分数低于定性评估方式的数值,定性评教中惯用李克特量表,其“标签式”内容描述的差异可能会影响学生对教师教学的评价决策。(2)评教呈现方式对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的影响。线上评价在灵活性、匿名性参与以及减少教师干预等方面具有潜在优势[29],使用在线评教的教师比使用纸质评教的教师获得更低的分数。(3)评教强制性对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的影响。强制性学生评教导致学生在短时间作出可能缺乏理性的回应,而非强制性的学生评教回应率较低可能产生非典型性和非代表性的高校学生评教结果[30]。
综上,由于评教主客体、课程设计和评教设计等因素的影响,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仍然有待考量。高校学生评教结果仅能在一定程度上反馈教师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学生评教结果的实际运用应慎重商榷。教育内卷化时代,教师与学生均面临着量化的教育评价考核,在师生博弈过程中二者达成隐性协议相互购买“分数”,高校学生评教的改进应从制度层面解构“分数膨胀”负面效应。此外,高校学生评教的初衷在于“以评促教”,由于高校教师授课过程中存在主客观方面的不确定因素,对于高校学生评教结果的运用不能一概而论,一方面可将同规模、同类型、同学科的课程归类相较再加以结果分析,另一方面学生评教结果应与同行评议等教学评价相互印证,以此消解学生评教的负面影响。基于高校学生评教并非完全值得信赖这一理性认知,我国高校学生评教变革须着眼于改进高校学生评教方案设计和审慎使用高校学生评教结果两方面,以保障高校学生评教结果的真实性和高校学生评教运用的适切性。
三、应然变革:我国高校学生评教的改进与完善
从政策干预应然出发,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的诸多影响因素可分为可干预因素和不可干预因素,具有客观性和可操作性评教设计因素为可干预因素,而评教主体因素、评教客体因素和课程相关因素为不可干预因素,对可干预因素可直接施策以提高学生评教有效性,而对于不可干预因素仅能从高校学生评教顶层设计间接加以政策修正。基于此,本文将对评教呈现方式、评教指标设计和强制性评教在内的评教设计因素以及高校学生评教制度设计加以完善,探索我国高校学生评教变革路径。
(一)高校学生评教观念变革:加强评教宣传教育
加强高校学生评教的宣传教育有助于深化学生对评教工作的认知程度,以扭转评教取向,回归质量本位。线上评教呈现方式在保障评教匿名性的同时加剧消极评教行为,加之,国内部分高校为确保较高评教参与率,强制学生参与教师教学评价愈发导致学生对于评教工作产生反感和倦怠情绪,部分学生眼中评教已成为一项可以置身事外的行政评估任务。
推进高校学生评教的宣传教育对于革新高校学生评教观念至关重要。首先,高校评教行政部门应在学生新学期初始说明高校学生评教的价值取向、实施过程和结果呈现等内容,明确告知学生评教结果对于教师教学水平反馈和教育質量提升的重要价值。其次,应重视高校学生评教结果的展示与运用,以进一步宣传高校学生评教的实用性,可将学生评教结果作为教师教学奖项评定的准入条件,帮助学生充分认识高校学生评教的重要价值。
(二)高校学生评教指标变革:构建科学评教设计
改革高校学生评教亟需变革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的设计。(1)评教设计主体层面,多元评教利益相关者参与评教设计。高校学生评教须协调学生、教师和教学管理者三方利益,评教指标体系的设计可采取民主管理参与方式开展,由高校评教行政管理部门率先提供评教指标体系的基本方案,教师代表和学生代表提出修改意见形成高校学生评教指标体系的详细方案,进而高校行政部门通过官方渠道发布该方案,全体教师和学生均可对此提出异议,高校行政部门酌情采纳予以公示形成最终高校学生评教体系。(2)评教设计内容层面,须将评“教”和评“学”相结合。学生评教指标体系中应建立体现“以学评教”的学生评教指标体系,增加学生学习投入和学习收获等评价信息,从而提高学生对评教指标理解力及评教体系可操作性。(3)评教设计选项层面,定量评教与定性评教相结合。量化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能增加高校学生评教的客观性,质性评价则寻求全面反映评教主体内在价值观念与主观感受。高校学生评教指标可设计定量题型用于调研学生对教学评价是否符合评教指标体系所限定的要求,此外可设计定性题目以反馈非量化的学生评价。
(三)高校学生评教结果变革:优化评教分析运用
高校学生评教有效性包含评教结果真实性和目的性双重含义[31],评教结果的真实性是评教结果目的性的前提和基础。优化高校学生评教分析以学生评教结果真实性为导向,优化高校学生评教运用目的在于准确把握评教结果的目的性。(1)改进评教数据统计分析。目前,绝大多数高校采用加权平均值统计评教结果,即各门课程评教分数与评价人数乘积之和除以学生总人数[32],这种统计方式极易加剧恶意低分评教等评教行为的消极影响,导致评教结果偏差。改进高校学生评教结果统计分析可按照“数据清洗—数据计算”的步骤开展,也可直接建立PLS-S EM模型等进行量化分析。(2)审慎使用高校学生评教结果。为提升高校学生评教结果运用的适切性,高校行政管理部门须根据学科专业、课程类型和班级规模设置差异性高校学生评教分数“红线”,对于部分低于评教红线的授课教师应结合同行评教和专家评教等评教方式加以验证,削弱学生评教行政管理功能的负面影响,消解“分数膨胀”机制。
参考文献:
[1]周统建.国内高校学生评教的伦理困境及治理对策[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8(4).
[2]甘晓,程唯珈.变味儿的评教——科教界反思教学质量管理方式[N].中国科学报,2018-06-05(1).
[3]皮武.高校教师权威的失落——一项学生评教负向隐性功能的分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1(21).
[4]Michela B.,Marco P.,Michele P..Evaluating studentsevalua-tions of professors[J].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2014(5).
[5]Zuberi R. W.,Bordage G.,Norman G. R..Validation of the SETOC Instrument——Student Evaluation of Teaching in Outpatient Clinics[J].Advances in Health Sciences Educa-tion,2007(1).
[6]Rindermann H.,Schofield N..Generalizability of Multidimen-sional Student Ratings of University Instruction Across Courses and Teachers[J].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2001(4).
[7]Mutz.R.,Daniel.H.D..Nutzung von lehr evaluationsdaten fur die qualitatssicherung der evaluation sinstrumente am beispiel der unvierstat Zurich[J].Beitrage zur Hochschulforschung,2008(2).
[8]Mohammadi M..Dimensions of Teacher Performance Evalua-tion by Students in Higher Education[J].Shanlax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2021(2).
[9]Oliver G.Kayas,Costas Assimakopoulos,Tony Hines.Student evaluations of teaching:emerging surveillance and resistance[J].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2022(1).
[10]Lewis D. E.,Benson J. M..Studentsevaluation of teaching and accountability:implications from the Boyer and the ASA reports[J].Teaching Sociology,1994(2).
[11]Alnawas I..Student orient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develop ment of the construct[J].Journal of Customer Behaviour,2015(2).
[12]Cox S. R.,Rickard M. K.,Lowery C. M..The student evalua-tion of teaching:Lets be honest——who is telling the truth?[J].Marketing Education Review,2021(3).
[13]Bob U.,Dylan S..Student evaluations of teaching:teaching quantitative courses can be hazardous to ones career[J].PeerJ,2017(5).
[14]Tobias Wolbring,Edgar Treischl.Selection Bias in StudentsEvaluation of Teaching[J].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2016(1).
[15]Sánchez T.,León J.,Gilar-Corbi R and Castejón J-L.Valida-tion of a Short Scale for Student Evaluation of Teaching Ratings in a Polytechnic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J].Front Psychol,2021(12).
[16]Donald H..Naftulin,John E. Ware,et.The Doctor Fox Lec-ture:a paradigm of educational seduction[J]. Journal of Me-dical Education,1973(7).
[17]Daniel Hamermesh,Amy M.Parker.Beauty in the classroom: instructorspulchritude and putative pedagogical producti- vity[J].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2005(4).
[18]Felton J.,Koper P. T.,Mitchell J.,et.Attractiveness,Easiness,and Other Issues:Student Evaluations of Professors on Rate My Professors.com[J].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2009(1).
[19]Wolbring T.,Hellmann A..Attraktivitat,reziprozitatund leh-rveranstaltungsevaluation—eine experimentelle untersuch-ung[J].Kolner Zeitschrift fur Scziologie un Sczialpsychol-ogie,2010(62).
[20]Amani El-Alayli,Ashley A.Hansen-Brown,et.Dancing Backwards in High Heels:Female Professors Experience More Work Demands and Special Favor Requests,Particu- larly from Academically Entitled Students[J].Sex roles,2018(4).
[21]Simmons,S..Reflective faculty evaluation: enhancing teaching and determining faculty effectiveness[J].American Journal of Evaluation,1993(2).
[22]Basow S. A.,Silberg N. T..Student Evaluations of College Professors:Are Female and Male Professors Rated Differently [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87(3).
[23]Clayson,D.E..StudentsEvaluation of Teaching Effectiveness:Some Implications of Stability[J].Journal of Marketing Edu-cation,1999(1).
[24]DApollonia S..The dimensionality and validity of student ratings of instruction:two meta-analyses[J].school of grad-uate studies,1997(1).
[25]Feldman K. A..Course Characteristics and College StudentsRatings of Their Teachers:What We Know and What We Dont[J].Research in Higher Education,1978(3).
[26]Marsh,H.W..Factors Affecting StudentsEvaluations of the Same Course Taught by the Same Instructor on Different Occasions[J].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1982(4).
[27]Gigliotti R.J.,Buchtel F.S..Attributional bias and course evaluations[J].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1990(2).
[28]Ramlo,Susan.Improving Student Evaluation of Teaching:Determining Multiple Perspectives within a Course for Future Math Educators[J].Journal of Research in Education,2017(1).
[29]Curt J.Dommeyer,Paul Baum,Robert W.Hanna & Kenneth S.Chapman.Gathering faculty teaching evaluations by in-class and online surveys:Their effects on response rates and evaluations[J].Assessment &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2004(5).
[30]Arthur L..Evaluating student satisfaction-restricting lecturer professionalism: outcomes of using the UK national studentsurvey questionnaire for internal student evaluation ofteaching[J].Assessment & Evaluation in Higher Education,2019(3).
[31]李盼道,孟慶瑞.高校学生评教结果缘何失效——影响因素、逆向选择机制及其治理路径研究[J].教育学报,2020(2).
[32]于长英,高旭.基于标准分的高校学生评教数据统计分析与结果应用研究[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2).
[责任编辑 包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