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友伟
摘 要:心理社会能力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密切相关。关注心理社会能力的提升,有助于学校更好地实现以人为本的教育。当前心理社会能力的研究对象基本上是儿童及大学生,对高中阶段学生涉及不多。本文以高中生为研究主体,以劳动教育为载体,对如何提升高中生的心理社会能力进行了实践探索。
关键词:高中生 心理社会能力 劳动教育
心理社会能力是指个体有效处理日常生活中各种需求和挑战的能力,以及在与自己、他人、事件、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适应和积极行为的能力。这一概念的提出可以追溯到心理学家兼社会学家克劳德·莱维-斯特劳斯。他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社会能力”的概念,该概念旨在描述人类如何有效地与其他人互动和合作。在此基础上,心理社会能力的概念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和细化。中学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敏感期和可塑期,同时也是心理社会能力发展的关键期。相比较于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等间接因素,心理社会能力直接作用于学生的心理问题。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工作者越来越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在此阶段,虽然学生的身体机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但是心理机能的发展相对滞后。据统计,目前我国17岁以下的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且该数据呈上升趋势。[1]除此以外,心理社会能力差直接导致学生不健全的人格,不良的行为和心理的偏差。
心理社会能力是积极心理品质的表现,是适应环境变化的基本保障,提升心理社会能力是一个系统的综合问题,如何找到一个载体,为学生的心理社会能力的提升提供适宜的土壤呢?笔者发现,劳动教育的沉浸式体验的特征可以实现这一目的,同时劳动教育也将为学生之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的身心基础。但劳动教育实践中也经常出现缺乏理论指导、目的性不明确等情况。因此,笔者作为高中一线教师,针对这些问题做了一些有益的研究和尝试。
一、心理社会能力的概念界定及目前研究状况
心理社會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涉及人与社会和环境相互作用过程中的各个方面,其更多地反映了个体的社会学特性,主要与非理性因素有关[2],它由情绪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认知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四个方面组成。国外研究表明,通过干预、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社会能力,可以有效地预防健康危险行为的发生,这进一步表明青少年的心理社会能力与他们的身心健康密切相关。[3-4]
目前,国内关于青少年心理社会能力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提升这方面能力的实践也比较匮乏。2001年,周凯等学者对北京市城区1171名初中一年级学生的心理社会能力和危险行为进行了研究,为青少年行为干预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5]他们的研究表明,通过早期针对学生心理社会能力的有针对性干预,可以使学生在人际交流、情绪调节等方面得到有效改善,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2009年,王凤清等人对177名高二学生进行了心理社会能力的调查研究,调查结果发现控制力强、能够换位思考的学生往往表现出良好的社交能力,并且对自己的生活质量有较高的评价,建议心理社会能力的培养应当全面,不仅要教会学生如何解决问题、控制情绪,还要注重提高学生同理能力、创新思维能力等。[6]北京师范大学的伍新春教授在2019年提出了关于培养儿童心理社会能力的重要性,同时提出了一些在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等方面的实施途径。2021年,张彦君从“社会心理服务视阈”角度对大学生心理社会能力的干预进行了研究,发现无论是量化的研究数据,还是质性的观察记录、作业分析和深度访谈,实验组被试者的人际沟通能力比控制组显著提升,这说明团体心理辅导能够显著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社会能力。[7]
相较于儿童和高校大学生社会心理能力的研究,有关高中生心理社会能力的研究还不够充分。事实上,高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敏感期和可塑期,也是心理社会能力发展的关键期。相对于儿童,高中生已经具备了更高的思维能力和认知能力,但是在情感和社会技能方面仍然存在许多挑战。高中生的身体机能得到了充分发展,但心理机能的发展还相对滞后,因此提升高中生心理社会能力是必要且可行的。 [8]另外,研究表明,相较于大学生,高中生心理社会能力的培养需要更加重视个体的内在品质的构建。高中生正处于性格形成的关键阶段,他们的自我意识、情绪调节和社交能力等方面都有待进一步加强。因此,从高中阶段就开展提升心理社会能力的教育,对于青少年身心成长具有重要的价值和现实意义。[9]同时,高中生的心理社会能力发展对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具有预防作用。[10]大学生在高等教育的初始阶段,通常缺乏自我认知和自我探索能力,而心理社会能力的缺失是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必然因素。因此,从高中阶段开始对心理社会能力进行培养和提升,不仅能够帮助高中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生活和学习,同时也能够为他们的未来大学生活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劳动教育视域下的社会心理能力提升
劳动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个体的自我实现和主体的全面发展,劳动帮助学生发现世界、探索世界,增强自我认识,挖掘自身潜力。学生在劳动实践中获得的自尊心和自豪感,会帮助他们正面评价自己,发现自己存在的价值,认同自己的能力,最终愉快地接纳自我。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通过劳动,进一步拓展与世界、与他人的关系,提升职业认同感和社会责任感,寻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11]2020年7月发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劳动教育“具有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内容,直接决定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劳动精神面貌、劳动价值取向和劳动技能水平”,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由此可见,劳动教育已成为当今实践教育的热点。目前,学界关于劳动教育本身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但将劳动教育实践与学生心理发展相结合的研究却少之又少。
培养学生的心理社会能力最关键的是要找到合适的载体,有研究表明,团体辅导干预对大学生心理社会能力的培养具有显著作用;结合侧重团体影响和侧重内化知识、升华体验的两种干预模式,对大学生心理社会能力的培养更为有效和合理。[12]其中提到的团体辅导干预和团体影响,都是基于团体体验的基础之上,而劳动教育恰好完美地契合这一要求。在劳动教育中,学生在真实的体验场域中亲历,在处理问题时加深自我认知,在与他人的交流合作中提升了沟通和社会适应等能力。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13]因此,要实现个体的全面发展,就离不开劳动教育,心理社会能力中所强调的人际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可以在劳动教育中得以提升。劳动教育过程中,学生通过亲历体验,增强主动改变世界的意识,实现立德增智的教育目的。劳动形塑人的本质,劳动也是实现人与外界交往对话的重要媒介,人们正是通过劳动实现了社会关系的建构。在劳动教育过程中,为了高质量地完成劳动,同伴间需要进行协作,此时就需要进行良好的沟通、默契的配合,而在沟通与配合的过程中,学生会变得自信、自强,也懂得尊重他人和劳动成果。 [14]在劳动教育实践中,学生不知不觉地提升了自己与他人的沟通能力以及适应社会的能力,这些正是心理社会能力提升的体现。
从个体个性化发展的角度来看,有效的劳动教育要允许每个个体发挥自身优势,个性化地选择劳动方式,达成劳动目的,在劳动中学会合作与分享,实现经验的积累。在劳动中,学生可以全身心地沉浸其中,寻求最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而不断寻找适切模式的过程就是个性发展的增值过程,也是完成自我成长的生长过程。心理社会能力中的自我认知能力和情绪管理能力正需要劳动教育这种个性化培育环境的支持。劳动教育之所以拥有无穷的魅力,就是因为它将劳动知识融入认知性劳动过程中,让学生得以舒展地成长。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言:“人生育人,而劳动则把人造就成真正的人。”[15]要培养具有心理社会能力的人,劳动教育是不可或缺的。
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人具有社会属性,没有人可以脱离社会而独自存在。心理社会能力的培养离不开社会性的协同教育,而劳动教育正满足了这一需求。要真正实现对人的教育,当今的教育必须将人置于社会的大背景中,用科学的方法塑造个体的品质、提升个体的能力,以此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学校,学生参与劳动活动能够与老师、同学建立良好的沟通交流,在亲身体验中感受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并发挥同伴的榜样力量,学习他人长处、弥补自身不足,实现环境育人;在家庭,学生参与劳动教育能增加与父母互动的机会,增加对父母的了解,消除与家人的隔阂,有利于亲子关系的良性发展;在社会,教师可通过社区、企事业单位等社会资源的助力,让学生走出校园,借参加劳动之际接触真实的社会,明确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因此,学校应该充分调动家校社协同教育的力量,让学生在多样化的学校劳动教育和社会劳动教育形式中,培养劳动意识,增强劳动能力,从而实现身体、心理、认识、情感、意志等要素的协调统一和高度融合,这种融合正是提升社会心理能力的最终目标。
三、利用劳动教育班会课提升心理社会能力的尝试
劳动教育是学生身心共同发展的实践链接点,也是五育联动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将劳动教育与提升心理社会能力相结合,是推动学生身心双向发展的一种有益尝试。笔者作为一名高中教师,在班级实施了一系列的劳动教育课程,并从中发现了提升学生心理社会能力的一些方法和途径。在班会课中,笔者以劳动教育为载体进行了活动的设计,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来实现对学生心理社会能力的培养。
(一)了解劳动教育的意义
开展以劳动教育为主题的班会课,通过看视频、图片展示、辩论、讨论等形式,教师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劳动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劳动意识和情感。在心理社会能力培养过程中,视听觉信息系统的加工相较于单独视觉加工更为有效。[16]由此可见,观看视频、图片再进行讨论的模式可通过视听觉的刺激提高学生的自我认知能力。
(二)开展劳动实践
劳动实践是劳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实践作为一种载体和场景,为提升高中生的心理社會能力提供了恰当的条件。通过实际的劳动实践,学生可以沉浸其中,并从中获得愉悦感,以劳强体、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励志。笔者组织学生参与校内劳动实践活动,如学校功能室的打扫、学校主干道的清理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劳动的过程和成果,培养学生对劳动的兴趣和热爱,同时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技能。学生要在真实的劳动中处理现实问题,小组合作遇到问题时,通过换位思考,让学生产生共情,进而认识悦纳自我的重要价值,提高自我认知能力[17],并提高人际沟通能力。
(三)实行家校社协同合作
劳动教育是一个综合性的教育活动,需要家校社区的共同参与和支持。在班会课的最后,笔者组织家长和学生一起走进学校附近的社区,打扫社区卫生,开展垃圾分类活动,让学生接触实际的社会事务,在真实的劳动情境中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在小组合作时学会团队协作,学会解决与同伴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培养情绪管理、人际沟通和社会适应能力。教师通过积极组织和协调家校社区的资源和力量,共同推进劳动教育的开展和实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实践劳动教育的理念和要求。
实施劳动教育课程后,笔者对部分学生进行了调查和访谈,发现近70%的学生对于劳动表现出的态度更加积极,近80%的学生觉得在劳动中可以提升自己的团队协作能力、情绪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四、结语
在教育实践中,中学生心理社会能力的培养是一个被忽视的重要方面。本文介绍了结合劳动教育和心理社会能力培养的实践方法,挖掘了劳动教育中提升学生心理社会能力的积极因素。通过协同合作,有计划、有意义地开展实践活动,能够最终实现中学生心理社会能力的提升。这种做法不仅能促进学生身心双向的发展,还能充分发挥劳动教育的育人功能,实现心身并重的教育目标。实践证明,该方法能够提高学生对劳动教育的认同度和参与度,对促进学生心理社会能力的提升有所裨益。
参考文献:
[1] 徐勇.儿童青少年常见的心理卫生问题[J].中国学校卫生,2006(5): 458-460.
[2] [5] 周凯,叶广俊.1171名中学生的心理社会能力及其危险行为的研究[J].中国公共卫生,2001(1):82-84.
[3] Botvin G. L. Prevention of Adolescent Substance Abuse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Personal and Social Competence[J].NIDA Research Monograph,1984(47):115-140.
[4] M. T. Errecart,H. J. Walberg,J. G. Ross,et al. Effectiveness of Teenage Health Teaching Modules[J].The Journal of School Health,1991(1):26-30.
[6] 王凤清,马迎华,高莉,等.177 名高二学生的心理社会能力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09 (16):3085-3087.
[7] 张彦君.社会心理服务视阈下大学生心理社会能力干预研究[J].河南社会科学,2021(2):107-117.
[8] 陈明,王艳双.大学生心理社会能力特征及其影響因素分析[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2):129-137.
[9] 陈明.从心理社会能力视域谈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J].鸡西大学学报,2015(11):38-41.
[10] [12] [16] 陈明.团体辅导与视听刺激干预:大学生心理社会能力培养路径研究[J].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105-112.
[11] 刘红玉.在劳动教育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J].湖北教育(政务宣传),2021(8):31-32.
[1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2.
[14] 蔡圣平,黄以盛. 基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中学劳动教育实施路径[J].才智,2022(36):95-98.
[15] [苏]苏霍姆林斯基.苏霍姆林斯基选集:第1卷[M].蔡汀,王义高,祖晶,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624.
[17] 张俊山.共情陪伴对儿童心理社会能力的影响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1(33):47-48.
基金项目:南京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重点课题(LZD/202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