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永 李树彪 王军锋
[摘 要]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对乡村全面振兴意义重大。教育理应承担起乡村文化振兴这一重大责任。社区教育作为囊括最广泛学习者的教育类型,应该在乡村文化振兴中建功立业。本文根据对陕西省府谷县部分社区居民进行的“陕北乡村传统文化走进社区教育”问卷调研的分析,提出社区教育如何进一步推动乡村文化振兴的建议。
[关键词]社区教育;乡村文化振兴;府谷县
[中图分类号] G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8-4649(2023)01-0031-05
Investigation and Research on Community Education Participating in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Culture in Shaanxi
Zhang Xiaoyong1,Li Shubiao2,Wang Junfeng1
(1.The Open University of Shaanxi ,Xian 710119;2.Fugu County Continuing Education Center,Yulin 719000)
Abstract: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culture is the "soul casting" project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which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overall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areas. Education should shoulder the great responsibility of revitalizing rural culture. Community education, as an educational type that covers the widest range of learners, should make contributions to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cultur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of "Northern Shaanxi Rural Traditional Culture Enters Community Education" conducted by some community residents in Fugu County, Shaanxi Province,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suggestions on how community education can further promote the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culture.
Key words: Community education ;Revitalization of rural culture; Fugu County
乡村振兴是我国新时期推进“三农”工作的抓手。乡村振兴须乡村产业、乡村人才、乡村文化、乡村生态和乡村组织五个方面全面振兴。乡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铸魂”工程,事关乡村全面振兴全局。2018年12月教育部曾发布《高等学校乡村振兴科技创新行动计划(2018—2022)》,要求高等学校应发挥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合作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参与乡村振兴战略,就有对高等教育参与乡村文化振兴的要求。[1]笔者认为参与乡村文化振兴不仅仅是高等教育的责任,应该是整个教育界的共同责任,尤其是囊括最广泛学习群体的社区教育更应该勇于承担起这一使命。陕西省作为教育大省,社区教育发展情况良好,但笔者一直思考以下問题:社区教育参与陕西乡村文化振兴的情况如何?社区群众需要的乡村传统文化是什么?如何让社区教育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为了搞清楚以上问题,笔者组织了调研组,对陕西省社区教育成绩突出的府谷县进行了调研。张小永,等.社区教育参与陕西乡村文化振兴调查研究[J].陕西开放大学学报,2023,(1).
一、调研情况
1.前期准备
2022年3月至4月,调研组对府谷县部分社区居民以上门走访的形式进行了访谈,了解了陕北乡村传统文化走进社区的情况,充分征求了他们的建议和意见。课题组在前期查找资料的基础上,结合本次访谈情况,编制了有针对性的问卷,并提请社区教育专家对问卷提出修改意见。经过不断修改和集体研讨,最终形成了“陕北乡村传统文化走进社区教育调查问卷”。本问卷共有14道题目,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为被调查者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基本信息;第二部分为社区居民对陕北乡村传统文化走进社区教育的知晓度、满意度及意见建议。
2.问卷调查
2022年4月至5月,调研组在府谷县府兴路便民服务中心、河滨路便民服务中心、富昌路便民服务中心、府谷镇、孤山镇、新民镇等6个乡镇20多个社区采取抽样的方式对部分社区居民开展问卷调研。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问卷280份,其中有效问卷233份,问卷有效率为83.21%。
二、数据分析
1.调查对象的基本特征
统计结果显示,在被调查的233人中,有女性140人,占总调查人数的61.8%;有男性93人,占总调查人数的38.2%。可见,本次调查女性人数占绝对优势,这种情况符合我们调查的主题,陕北乡村传统文化优秀代表陕北秧歌、陕北民歌、陕北剪纸、二人台、陕北面艺等均为女性较为感兴趣的项目。
被调查对象的年龄构成为:60岁以上59人,占比为25.3%;40—60岁73人,占比为31.3%;30—40岁为64人,占比为27.4%;20—30岁34人,占比为14.6%;20岁以下3人,占比为1.3%。可见,本次被调查对象年龄主要是集中在3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这与中老年居民受到的地域传统文化熏陶较多,易于接受并传承地域传统文化的特征完全相符。因此可以判断,本次调研的调查数据较为符合实际情况。
2.社区教育知晓度和参与情况
统计结果显示,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知晓度数据为:非常了解占比12%,一般占比9%,听说过占比72%,不了解占比7%。可见,大部分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了解程度不够,听说过社区教育占绝大多数,但完全不了解的人也非常少,仅占7%。
社区居民参加社区教育的活动情况为:参加过社区教育组织的培训人数占比23%,参加过社区教育组织的各类讲座占比47%,参加过社区教育组织的文体活动的占比17%,到社区学校图书馆阅读的占比7%,参加过社区教育组织的其他活动的占比6%。可见,社区居民参与度最高的活动为各类讲座和培训,其他活动参与情况不乐观。
考虑到人的兴趣爱好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对社区居民兴趣爱好和设置课程需求的调研问题设计时,我们设计成多项选择题。通过调查数据显示,社区居民普遍喜欢运动和旅游。分性别统计,我们发现社区女性居民大都喜欢舞蹈、剪纸、手工技艺等;社区男性居民大都喜欢棋牌、文学欣赏、绘画书法等。结合这一兴趣爱好特点,建议府谷县社区教育应多开设棋牌、传统文化艺术、音乐舞蹈、手工技艺类的课程和培训。
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开课时间的调研情况为:希望周六周日白天参加社区学习的,占比38%;希望周一至周五白天参加社区学习的,占比33%;希望周六周日晚上参加社区学习的,占比17%;希望周一至周五晚上参加社区学习的,占比12%。可见,社区居民绝大部分愿意白天参加学习,晚上能够家人团聚享受天伦之乐。
3.社区居民参与传统文化教育情况
对社区居民知道陕北乡村传统文化情况的调研,我们设计成多项选择。通过对数据整理显示,社区居民对陕北民歌、陕北秧歌、陕北剪纸、二人台、陕北面艺、农民画等陕北优秀乡村传统文化均很熟悉,尤其对陕北民歌和二人台有浓厚的兴趣,部分参与调研的老年人甚至可以随口清唱一段曲目。
社区居民对府谷县社区教育开设过的乡村传统文化课程和培训的调研,我们也设计成多项选择。数据显示,社区居民普遍反映府谷县社区教育开设过陕北民歌、陕北剪纸、二人台的课程和培训。而据我们了解,府谷社区教育还开设过陕北面艺、农民画等课程,但居民知晓度较低,可能与居民感兴趣程度及课程宣传力度不足有关。
社区居民参加过的陕北乡村传统文化课程情况调研,我们也设计成多项选择。通过数据整理显示,参加过陕北乡村传统文化课程的社区居民以老年退休人群和无业人员为主。在性别构成上,以女性居多,他们主要参加老年大学在社区开展的培训班学习过。参加培训的课程方面,参加陕北剪纸和二人台培训的居多,而参加陕北面艺和农民画学习的人较少。
社区居民传承陕北乡村传统文化的方式调研,我们设计为多项选择。根据对问卷数据统计显示,社区居民普遍要求社区教育开展传统文化类课程的培训班或讲座。另外,他们强烈要求政府部门多组织诸如剪纸、面艺、二人台等传统文化展示活动或评比活動。
是否会将自己学习了解的陕北乡村传统文化知识告诉自己的孩子,通过数据统计,所有参与的调研者均选择会,表明府谷县广大人民群众对陕北乡村传统文化认可度很高,愿意肩负起一代代传承的任务。
最后一个调研题目是开放性题目,主要调研府谷县人民群众对社区教育开展乡村传统文化教育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整理,他们从自身出发提出诸多建议和意见,其中较为集中的建议有以下几条:(1)建议政府应该加大这方面的宣传力度。他们提议政府应多开展陕北乡村传统文化展演和评比活动,应该组织人力物力编写陕北乡村传统文化方面的通俗读物,在地方电视台多播出陕北乡村传统文化方面的节目。通过这些宣传活动,能让更多人了解陕北乡村传统文化,愿意投身陕北乡村传统文化传承中去。(2)教育领域应该在陕北乡村传统文化传承方面有所作为。他们认为学校应该认识到传承陕北乡村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应该在学校广泛宣传,并开设诸如传统手工艺方面的课程,在学校就开始培养青少年对陕北乡村传统文化的兴趣。(3)政府应该保护和扶持陕北乡村传统文化的代表性传承人,让他们传承工作无后顾之忧。(4)社会多给陕北乡村传统文化提供展示舞台,应经常性组织陕北乡村传统文化评比活动,进一步提高陕北乡村传统文化的知晓度,不断引导社区居民对陕北乡村传统文化的兴趣。
三、对社区教育参与陕西乡村文化振兴的建议
1.各级地方政府应高度重视乡村文化振兴工作
习近平总书记一直非常重视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工作,早在2013年12月12日召开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就提到“记得住乡愁”这一概念,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多次谈及“乡愁”这个词。党和国家在这一精神引领下,非常重视优秀乡土文化传承工作。十九大召开之时,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强调我国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中央还提出七条“振兴之路”,其中一条提出:“必须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化,走乡村文化兴盛之路。”2018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山东代表团讨论时再次指出,农耕文化、农耕文明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的重要贡献,是乡风文明的根和魂,而乡风则是维系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重要纽带。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指出,优秀农耕文明源远流长,寻根溯源的人文情怀和国人的乡村情结历久弥深,现代城市文明导入融汇,乡村振兴具有深厚文化土壤。[2]
长期以来,地方政府在地方建设中形成了重视物质文明建设,以完成经济指标为重,对精神文明建设有所忽视的惯性。虽然自十九大以来,党和国家一直强调乡村文化振兴,各地政府也在乡村文化建设上做了很多努力,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要改变长期形成的惯性,达到党和国家的要求需要一个过程。从本调研可以看出,广大社区居民对陕北乡村传统文化了解度还不够高,在他们的建议中要求地方政府多开展乡村传统文化的展演和评比活动,多编写出版通俗易懂的乡村传统文化读物,多通过电视节目展示本地传统文化,给社区居民更多了解和参与陕北乡村传统文化的机会。还建议政府保护乡村传统文化传承人,大力支持他们的传承工作。可以看出地方政府在推动传承乡村传统文化方面与社区居民的需求还有不少差距,也表明了地方政府对乡村传统文化传承工作重视度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地方政府应该深刻理解乡村振兴的内涵,乡村文化是乡村的根和魂,只有实现乡村文化振兴,才能正真实现乡村振兴。
2.社区教育自身应加强宣传力度
府谷县社区教育工作在全省都算佼佼者,早在2012年便被授予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2021年被授予省级社区教育示范区。目前已建成社区学院1所,社区学校23个,社区教学点187个,基本覆盖了全县城乡,成绩非常突出。但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发现府谷县社区教育宣传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调研数据显示,府谷县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非常了解仅占12%,而听说过占比竟高达72%,说明社区教育宣传力度还不够。本调研组认为,府谷县社区教育应该抱有“酒香也怕巷子深”的认识,积极行动起来,做好社区教育宣传工作,让更多社区居民深入了解社区教育,能够积极参与社区教育。
此外,应该加大社区教育教学内容尤其是陕北传统文化教学内容的宣传工作。陕北地区位于农牧交错带,传统文化既有农耕文化又有草原游牧文化,文化积淀非常深厚。府谷县社区教育在传承陕北优秀传统文化方面下了一番功夫,编写出版了《府谷剪纸》《府谷面花》《府谷堆绣》《艺之韵.府谷之光》等4部传统文化宣传册;先后组织开展优秀傳统文化宣讲活动20多场;组织地方习俗、文艺演出等展示活动10余次;在社区教育中也设立陕北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但通过本次调研表明,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开展过陕北民歌、陕北秧歌、陕北剪纸、二人台等陕北优秀乡村传统文化学习记忆犹新,而对社区教育开展过陕北面艺、农民画等课程知之甚少。笔者考虑可能是社区教育对开设的传统文化课程宣传力度不够,课程开设后也缺少相应的宣传报道。因此,加强授课前课程开设情况宣传和开课后情况宣传报道是不容忽视的问题。
3.社区教育应设置丰富的陕北传统文化教学内容,满足不同受众需求
本次调研涉及的人群职业情况非常复杂,有产业工人、事业单位人员、公务员、农民、企业管理人员、外来务工人员、下岗失业工人、退休人员等,基本涵盖了所有人群。通过数据分析,各类人员对开设传统文化课程需求不同。其中事业单位人员和公务员一般文化水平较高,他们对开设传统文化课程层次要求较高,陕北秧歌、二人台这种课程对他们吸引力不大,社区教育应该开设诸如书法、陕北面艺这样的课程。调查结果也显示,农民、下岗失业人员、外来务工人员,他们文化水平通常较低,对理论性较强、需要文化积淀较深厚的课程不感兴趣,对他们应该因地制宜开设陕北秧歌、剪纸等操作性强的课程,通过老师手把手多做辅导示范,让他们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最终掌握课程内容。此外,我们还应该考虑另一类特殊人群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是一代代接续传递的过程,青少年学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未来传承者,因此社区教育也应该考虑到青少年学生的学习需求,开设与学校校本教材能够对接的教学内容,让青少年学生在社区教育中也有提升自己的机会。
4.社区教育应科学安排传统文化课程学习时间
如上所述,本次调研活动涉及的调研对象职业情况几乎涵盖了所有社区群体,他们闲暇时间均不相同,因此社区教育在安排传统文化课程时要充分考虑各类人群的时间要求。通过调研数据分析,要求周六周日白天参加社区学习的最多,占比38%;要求周一至周五白天参加社区学习的次之,占比33%;要求周六周日晚上参加社区学习的,占比17%;要求周一至周五晚上参加社区学习的,占比12%。数据显示,要求白天参加社区学习的占绝大多数,占比70%以上,可能与我们调研对象中中老年人数占绝对优势有关,他们中许多人已经退休,闲暇时间较多,白天参加学习不影响晚上与家人团聚。在要求白天学习的群体里,要求周六、周日白天学习的略占优,表明这部分人可能大都为在职人员,只能周末有闲暇时间参加学习,还不愿占用周末晚上家人团聚的时间。因此,笔者认为,在传统文化课程学习时间安排上,应该考虑人群特点,科学合理安排,周一至周五白天可以安排老年人选课比较集中的课程,周末白天可以安排所有类型人员都感兴趣的课程。同时,也应该考虑周末晚上适当开设一定量的传统文化课程,以方便特殊人群学习,同时也可以吸引周内学习任务繁重的青少年学生参加此时段学习。
四、结语
府谷县是陕西省社区教育工作开展非常突出的县市,尤其在参与乡村文化振兴,推动乡村传统文化传承方面做出了卓越成绩。通过本次调研,调研组收获颇丰,府谷县反映出的问题应该是全省县市在社区教育参与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可以作为共性问题进行探讨。调研组通过数据分析认为:在乡村文化振兴过程中,地方政府应该高度重视,树立乡村文化振兴是“铸魂”工程,引领乡村振兴工作,只有乡村文化振兴,才能最终实现乡村振兴的理念;社区教育应该加强宣传力度,加深本县域居民对社区教育了解,同时也应下大力气宣传社区教育中开设的乡村传统文化课程,提升居民对社区教育学习参与度;社区教育应结合本县域人群的分类特点,有针对性设置丰富的传统文化课程内容,满足不同类别人群的多样化学习需求;社区教育应根据不同类型人群的闲暇时间特点,科学合理规划所开设传统文化课程的学习时间,便于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社区教育是受众最广泛的教育,在全民终身教育中大有可为,只有紧密结合国家重大战略,才能实现深度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小永,等.社区教育助力乡村文化振兴探析[J].陕西开放大学学报,2022(3):24—29.
[2]包美霞.乡村文化兴盛之路:传承发展提升农耕文明[M].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北京:红旗出版社,2019.
[责任编辑 张宇龙]
[收稿日期]2022-11-30
[作者简介]张小永(1975— ),陕西省汉中市人,陕西开放大学科教育研究中心教授,历史学博士。李树彪(1968— ),陕西省府谷县人 ,府谷县继续教育中心主任,高级教师。王军锋(1971— ),陕西省扶风县人,陕西开放大学科教育研究中心教授,教育技术硕士。
*[基金项目]2021年度陕西开放大学校级重点研究项目“社区教育参与陕西乡村文化振兴研究”(项目编号:21KD—A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