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在线开放课程满意度评价Online Open Courses Satisfaction Evaluatio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2023-06-11 14:55:31远亚丽
物流科技 2023年13期
关键词:在线满意度评价

远亚丽

摘  要: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各行各业都积极的相应号召。教育行业也改变现有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各大高校推进信息技术和课程教學的深度融合,建设过硬的在线开放课程。在线开放课程的满意度是值得关注的课题。文章利用因子分析(FA),提取在线开放课程满意度的关键影响因素,构建指标体系,利用灰色聚类法(GCM)对在线开放课程满意度进行评价,并分析评价结果,提出优化在线开放课程的对策,提高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质量。

关键词:在线;开放课程;满意度;评价

中图分类号:F253; G642    文献标志码:A

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3.13.037

Abstract: In 2015, Premier Li Keqiang proposed the plan of "internet+", and all trades and professions actively answer the call. The education industry has also changed the existing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 and made full use of Internet information technology to improve the teaching effect. Major universities promote the deep integration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ourse teaching, and build excellent online open courses. The satisfaction of online open courses is a topic worthy of attention. This paper uses Factor Analysis(FA)to extract the key influencing factors of online open course satisfaction, constructs an index system, uses Grey Clustering Method(GCM)to evaluate online open course satisfaction, analyzes the evaluation results, and puts forward countermeasures to optimize online open courses and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quality of online open courses.

Key words: online; open courses; satisfaction; evaluation

0  引  言

2015年,李克强总理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各行各业都积极的响应号召。教育行业也应改变现有传统的教学方式,充分利用互联网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果。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建设应用与管理的意见》中指出:促进在线开放课程的应用,推进在线开放课程学分认定。因此,高校教师应迎接教育的改革和挑战,推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教学的深度融合,打造质量过硬的在线开放课程。

我国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开始于2003年,经历了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在线开放课程三个发展阶段。2012年,美国一些著名大学开始建立在线学习平台,并提供在平台上的免费课程。关于在线开放课程的研究,国内外学者主要从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在线开放课程的影响因素方面进行了研究:孙莹[1]将精品课、精品资源共享课与在线精品课的特点比较,从模块化教学内容、精细化教学设计、交互化问题讨论、多元化学习评价、情景化实践教学五个方面归纳了在线精品课程的建设思路;温银萍[2]以《液压气压传动技术》为例,论述了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方案;俞国红[3]围绕在线共享课程的设计思路,提出了坚持联动协调建设机制,坚持评价创新、坚持公益性服务、坚持数字化建设、坚持课程资源共享性的课程建设理念;王胤丰等[4]、黄会群[5]、杨根福[6]提出了MOOC使用的影响因素,Guo, et al[7]研究了学习者参与在线视频课程的影响因素。关于在线开放课程的评价,谭园园等[8]构建了在线开放课程的评价指标体系;蒋志辉等[9]运用文献研究法,探讨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者满意度的内涵、发展、影响因素;向婧[10]运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学生的学习环境、学习过程、学习效果与学习满意度之间的影响机制。综上,关于在线开放课程满意度的定量评价比较少,本文利用因子分析(FA),提取在线开放课程满意度的关键影响因素,构建指标体系,利用灰色聚类法(GCM)对在线开放课程满意度进行评价,并分析评价结果,提出优化在线开放课程的对策。

1  因子分析

1.1  因子分析数学模型。基于众多的变量及其取值,从中提取出能够比较全面反映事物性质的若干个公共因子C和系数n。其中C表示基于若干变量抽象化的公共因子,而n反映公共因子对变量的影响能力,这就是因子分析。对于一个包含n个变量的数据集,假设n个变量依次为X,X,X,…,X,最终的公共因子为C,C,…,C,那么对于第i个变量X,可以表示成预设公共因子C共同作用的结果,可以表述为下列方程[11]:X=n*C+n*C+…+n*C+E。

1.2  因子分析过程。本文阅读相关文献,通过访谈建设在线课程的相关老师,确定在线课程满意度的影响因素,如表1所示:

表1中25个影响因素之间可能存在多重共线,本文采取因子分析法,对25个影响因素降维,从而排除影响小的因素,获得关键的影响因素。采取李克特五级量表法,进行调查问卷的编制,从湖南、上海、广东三省选取经济管理类、计算机类、土木工程类学生400名利用问卷星进行问卷调查,获取因子分析的数据。通过SPSS软件,得到检验结果如表2所示。

从表2得到,KMO值为0.706,显著性为0.000,适合做因子分析。对问卷调查得到的原始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各个主因子的特征值、累积贡献率如表3所示,从表3得到,有四个因子变量的特征值大于1,且经过最大方差旋转后它们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43.083%、24.562%、16.126%、12.340%,方差贡献率为96.111%。

由旋转后的主因子载荷矩阵得到,主因子F1在A1动画、A2视频、A3练习题、A12教学案例、A13实训方案、A14电子课件上有较大的载荷,定义为“资源因子”;主因子F2在A4在线教学技术掌握程度、A5教师对学生在线学习的掌握程度、A16教师教学的准备、A17师资队伍的稳定性、A18教学方法的多样性有较大的载荷,定义为“教学团队因子”;主因子F3在A6在线作业的布置情况、A7生生互动情况、A11师生互动情况上有较大的载荷,定义为“教学互动因子”;主因子F4在A8平台的稳定性、A9响应速度、A10是否提供资源的下载、A15兼容性上有较大的载荷,定义为“资源平台因子”。

1.3  在线开放课程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根据上文因子分析的结果,按照科学性、系统性、可操作性、动态性的原则,构建在线开放课程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如表4所示。

2  灰色聚类(GCM)模型的建立

2.1  在线开放课程满意度评价指标的评分等级。进行在线课程满意度的评价,需要将定性指标量化。本文将满意度评价指标分为五类,即满意度“非常低、低、一般、高、非常高”,分别赋值为1、2、3、4、5,若等级在相邻的等级之间,则赋值为1.5、2.5、3.5、4.5。

2.2  利用打分法建立满意度评价样本矩阵。

2.3  确定满意度评价灰类。本文假定在线开放课程满意度评价模型的白化权函数为直线型函数。评价灰色分为5类,满意度评价的结果分别为:“非常低、低、一般、高、非常高”,用p=1,2,3,4,5,则白化权函数如下:

2.4  在线开放课程满意度灰色评价系数的计算。

2.5  在线课程满意度灰色评价权矩阵的计算。

2.6  在线开放课程满意度综合评价。

3  在线开放过程满意度评价

从上可得,在线开放课程满意度综合评价值为2.742,按照评价标准可得满意度值在低和一般之间,满意度偏低,并且通过层次分析法求得课程资源得权重较高,可见课程资源是影响课程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应引起重视。

4  提升在线课程满意度的建议

近年来,教育部提出,推动高校在线课程的建设,教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学生利用网络信息平台随时随地进行学习。在提高课程数量的同时,如何保证建设质量,从学生的角度出发,提升在线课程的满意度是需要课程建设者关注的问题。结合上文的相关数据分析,提出以下提升在线开放课程满意度的建议:

第一,优化课程建设团队,重视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质量。在线课程以网络为平台,以视频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因此考虑学生的接受心理,视频必须短小精悍,精确地展示每一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这就需要在线课程建设之前,选择专业里优秀的教师组成团队,精心研读课程大纲,分解细化知识点,制作微课、动画,并根据讲解的知识点,设计相应的练习,方便学生加深巩固所学的知识点,从而实现学习-检测-巩固的闭环。以《运输管理实务》这门课中,不合理运输为例,首先选取对流运输、倒流运输、迂回运输、过远运输这几种典型的不合理运输形式制作动画,然后选取运输合理化的措施这部分内容制作微课,最后设置相应的练习如:案例分析、单选、多选、判断。在此基础上,再加入一些政策,以图片、视频、文字呈现,丰富课程内容。从上文的数据分析中,可知,课程资源是在线课程满意度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课程资源的建设应该得到首要重视。

第二,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要有很强的互动性,考虑生生互动、师生互动,改变单一的考核方式,进行多元化考核。为提高学习的效果,利用信息化教学手段,建设在线开放课程的时候,充分考虑00后学生的特点,加入网络社交元素,学生可以在线成立学习小组,进行小组之间的PK,PK过程计入成绩,作为期末考试的一部分。在上课的时候,教师可随时提出问题,学生抢答,随时布置课堂作业,学生当堂完成,每节课统计学生的课堂表现情况,计入总评。通过在线开放课程的数据分析,精准地监控学生自主学习以及课堂教学过程,及时掌握学生的学习状态,分析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效果,调整教学内容,这些都成功的弥补了线下教学的不足。

第三,提高平台交互页面的设计水平,保证网络的稳定性,加强平台使用的培训。目前的线上平台,当访问容量过大的时候,会存在网络的延迟性,会出现卡顿的现象,影响学习的连续性,当视频的播放量越大,卡顿的现象越明显,因此,在线开放课程质量提高的同时,应该加大力度进行课程平台的优化。同时,要加强平台使用的培训工作,很多老师和学生对平台的使用不熟练,只了解部分的功能,没有充分地利用在线课程的资源。

第四,学校制定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运行机制。学校成立在线开放课程的建设小组,出台相应的政策,提供技术服务团队,提供专项经费,鼓励教师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并在教学中进行使用。

参考文献:

[1] 孙莹. 精品课衍变对高职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启示[J]. 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6):51-53.

[2] 温银萍. 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方案探索[J]. 职业技术,2017(4):55-57.

[3] 俞国红. 基于CRP平台的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与应用研究[J]. 软件工程,2016(8):24-26.

[4] 王胤丰,闫强. 基于UTAUT模型的学生MOOC学习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J]. 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96-103.

[5] 黄会群. 基于结构方程模型的在线开放课程使用影响因素研究[J]. 广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16(10):121-124.

[6] 杨根福. MOOC用户持续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研究[J]. 开放教育研究,2016(2):100-110.

[7]  GUO PHILIP J, KIM J, R UBIN R. How video production affects student engagement an empirical study of MOOC videos[J]. ACM Learning at Scale, 2014(2):3-11.

[8] 譚园园,等. 在线开放课程评价研究[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3):142-143.

[9] 蒋志辉,等. 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者满意度研究:发展、影响因素与提升路向[J]. 现代远距离教育,2017(3):34-43.

[10] 向婧. 在线学习学生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探讨[J]. 教育观察,2020(2):70-72.

[11] 马秀麟,等. 数据分析方法及应用[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250-258.

[12] 单福彬. 基于灰色层次分析法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能力评价研究[J].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8):77-80.

猜你喜欢
在线满意度评价
多感谢,生活满意度高
工会博览(2023年3期)2023-04-06 15:52:34
SBR改性沥青的稳定性评价
石油沥青(2021年4期)2021-10-14 08:50:44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小康(2021年7期)2021-03-15 05:29:03
浅谈如何提升脱贫攻坚满意度
活力(2019年19期)2020-01-06 07:34:38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杂文月刊(2019年15期)2019-09-26 00:53:54
代表“在线”助力监督
浙江人大(2016年12期)2016-12-27 11:32:38
综合气象业务在线培训考试系统设计
在线检测分析仪表的新型测量技术
MOOC综述与高校图书馆应对策略
科技视界(2015年25期)2015-09-01 17:10:31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