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客运营组织课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与实施

2023-06-11 04:57:18杨柳柯姜岑郑亚红王磊范爱龙
高教学刊 2023年17期
关键词:教学方案问卷调查因子分析

杨柳 柯姜岑 郑亚红 王磊 范爱龙

摘  要:课程思政教育是目前专业课程建设必要进行的教学探索,建设交通强国背景下的旅客运营组织课程思政体系十分重要。旅客运营组织课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从确定课次思政教学目的出发,以“大战略”“小细节”“多领域”“低风险”“少排放”几个核心要点构思课程思政元素及融入点,并结合多资料展示实时互动交流式的课堂模式设计实施教学方案,开展问卷调查并使用因子分析模型进行课程效果评价。

关键词:旅客运营组织;课程思政;问卷调查;因子分析;教学方案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23)17-0173-04

Abstract: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s a necessary teaching exploration for the current professional courses construction, and it is very important to build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system of Passenger Operation Organization cours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ational strength in transportati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system of passenger operation and organization courses is based on the purpos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for each class, and the core points of "big strategy", "small details", "multiple fields", "low risk", and "low emission" are the core points to conceive the cours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eaching elements and integration points. At the same time, combined with the multi-data display real-time interactive classroom mode, the teaching plan is designed and implemented,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is carried out, and the factor analysis model is used to evaluate the course effect.

Keywords: Passenger Operation Organization;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questionnaires; factor analysis; teaching plan

2016年12月,習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理念逐渐进入公众的视野[1]。2017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指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2],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充分发掘和运用各学科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健全高校课堂教学管理办法[3]。2020年6月,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从建设内容、教学体系、课程分类、支持保障等方面对进一步深化课程思政改革创新指明了方向,形成了全面覆盖、类型完整、层次递进、保障有力的体系性建设意见[4]。

旅客运营组织课是交通运输本科专业课程,同时也是专业核心课程,该课程是专业体系中唯一的客运方面课程,对提升学生交通运输专业知识覆盖面具有重要作用。该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综合性较强的课程,研究结合交通运输学科与专业特点的课程思政元素及教学设计对提升该课程的应用实践性以及发挥课程的立德树人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大学立德树人的关键结果在于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以旅客运营组织为例,立足专业特色,尊重学生成才规律,加强思政理论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优化教学方式,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挖掘专业知识隐藏的思政元素,并加以弘扬,提高大学生的培养质量,使大学生在未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能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在实现自身利益时兼顾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

一  旅客运营组织课课程思政目标与主题

(一)  课程思政目标

旅客运营组织课课程思政建设旨在传授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紧密围绕家国情怀、个人品格、科学观进行设立,具体课程目标如下。

1)聚焦《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及各种旅客运输方式的中长期发展规划文件等为旅客运输指明发展方向的“大战略”,能够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发展。

2)聚焦轨道交通旅客运输、道路旅客运输、水路旅客运输和民航旅客运输的基础设施建设、载运工具运用情况、旅客运输计划、站务与乘务工作组织等“小细节”,具备工程思维方法和解决实际旅客运输组织管理问题的能力。

3)关注科技发展前沿,聚焦新能源在各类旅客运输载运工具上的应用,无人驾驶、自动驾驶技术、高铁技术和船舶的绿色智能技术等“多领域”创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4)关注旅客运输的安全问题与节能减排问题,聚焦“低风险”“少排放”的安全、绿色旅客运输系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二)  课程育人主题

结合交通运输学科与专业特点,研究符合课程特色的思政元素挖掘与凝练,将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旅客运营组织课程的教学之中,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帮助其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5],实现思政教育的协同育人。

二  旅客运营组织课课程思政方案与实施

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实现价值引领知识教育和能力培养有机统一[6]为旅客运用组织课程的教学理念,从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课程思政元素及融入点、授课形式与教学方法3个方面展开本课程建设思路与举措。

(一)  课程思政教学方案

旅客运营组织课的课程思政教学紧密围绕课程主线展开,结合多样化的教学手段,提升课堂参与度和教学效果。结合课程内容引入课程相关的科学知识与科研项目研究进展,以此培育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研兴趣。通过将课程内容与中国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相联系,培育学生的爱国精神和正确的人生观。通过将理论内容与实际应用、时政热点相结合,既增进了课堂互动、活跃课堂氛围[7],又能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引导其投身国家重点行业。此外,将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历史、体制改革与课程内容融合,既能增进学生对专业发展历史的了解,又能丰富课堂内容,引导学生全面发展。最后,通过学生问卷调研的方式,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进行检验。

(二)  课程思政元素和融入点

基于前述提出的课程思政建设目标,从“大战略”“小细节”“多领域”“低风险”“少排放”这几个方面构思课程思政元素及融入点,见表1。

(三)  授课形式与教学方法

在教师课堂讲授方面,以图片、视频/影像、文件等展示,配合教师讲述引导、学生思学并进,师生互动,思想火花碰撞。内容直观、形式多样,课堂生动、气氛自由,学生感官性强、积极性高、参与愿望强。在学生进行分组大作业方面,布置一些与最新旅客运输技术(如新能源汽车、无人驾驶、船舶绿色智能技术等)、最新基础设施建设成果、国家发展规划进展情况等方面相关的大作业课题,需要学生自发查阅资料文献并进行讨论,最后以文本、PPT形式提交并展开讨论,构建多资料展示实时互动交流式的课堂模式。借助大作业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问题敏感性等进行锻炼。

三  旅客运营组织课课程思政实施效果

(一)  问卷调查基本情况

为了对旅客运营组织课(以下简称“本课程”)课程思政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在课程结束后面向全体选课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该问卷由14个问题组成,题目1用于统计问卷参与者的基本信息,题目2—13用于统计课程思政的重要性程度和效果,题目14用于统计参与者的其他意见和建议。共收集有效问卷数据66份。题目2—13按照满意度问卷设计共分为3档(有作用/意义、有一定作用/意义、无作用/意义),其中题目13为本课程思政教育的总体效果。调查数据如图1所示。

由图1可知,参与本次课程思政教学的所有学生均认为课程整体教学效果产生了作用,其中认为作用非常显著的达87%,且其余各方面满意度均较高,特别是第8题教师的教学态度,所有同学均认为教师教学态度很好。也注意到5(节能环保)、7(与专业知识结合)、10(学业生涯规划)、12(融入课程思政)题目满意度稍低,课程建设需要在这几方面进一步完善。

(二)  信效度分析

采用SPSS25.0软件对旅客运营组织课课程思政问卷进行信效度分析。计算得到问卷的总体Cronbach's系数为0.926,大于0.8,说明本问卷的内部一致性与稳定性较好,此部分问卷数据结果可以被接受,可用于后续数据处理。同时,对问卷进行KMO测度和Bartlett球形检验,得KMO统计量为0.845,大于0.8,且Bartlett球形检验的P值为0.000,小于0.05,表明该问卷具有良好的效度。

(三)  因子分析

本次调查问卷针对课程思政教学效果在各个方面具体效果的差异,设计了有关于各个因素实际情况的问题。这些问题不相同但存在一定的联系,接下来通过因子分析法找出这些问题间的共性,将相似的问题进行归类,找到其中的关键因素。根据碎石检验原则,可知应提取前2个因子,提取2个主成分累计占比达到73%,占比较高,表明这11个问题呈现公共部分较多,所提取的2个因子具有代表性。具体结果见表2。

第一个公因子在问题2—7上权重较高,问题2—7大多都是与在添加了思政元素后课程知识学习效果,技能掌握程度有关,故命名为课程思政融入度因子。第二个公因子在问题8—12上权重较高,问题8—12与本课程思政教学开展具体工作,必要性和意义有关,故命名为课程思政必要性因子。

在课程思政融入度因子中,学生对问题3和问题7关注程度最高,上述2个问题均与专业课程知识应用有关,表明学生在对课程思政元素融入时最先考虑的是课程思政能否帮助更好的掌握专业知识。其次是问题2、4、6,这3个问题均为课程教学的具体知识点,表明学生在学习时对这几个知识点关注度也较高。关注度最低的是问题5,节能环保方面,表明还需进一步的提升。

在课程思政必要性因子中,问题9(科研思政结合)、11(思政教学开展必要性)、12(融入课程思政)关注度最高,这表明学生对于本课程融入思政元素是高度认可的,且对思政教育中科研项目的相关介绍很有兴趣。其次是问题10和问题8,这表明课程思政的必要性与教师工作态度关联性稍弱。

四  结束语

旅客运营组织课课程思政教学设计结合当下建设交通强国背景,以“大战略”“小细节”“多领域”“低风险”“少排放”几个核心要点构思课程思政元素及融入点,并结合多资料展示实时互动交流式的课堂模式设计教学方案。将“课程思政”全面融入到旅客运营组织课程中,挖掘交通运输专业课程的思政内涵,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帮助其树立积极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增强“四个自信”实现思政教育的协同育人。

参考文献:

[1] 韩小雅,张广.高校课程思政的内涵及完善路径[J].西部素质教育,2020,(5):28-29.

[2] 曹永平.高职专业课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2019,21(4):30-33.

[3] 胡光,秦宁怡,王远强.关于药学类专业“药物分析”课程思政相关内容的思考[J].科教导刊-电子版(下旬),2021(6):183-184.

[4] 陳海峰,谭石坚,孙伟.信息化背景下“嵌入式应用开发”课程融入思政元素的探析[J].中国新通信,2021,23(10):235-236.

[5] 彭悦.课程思政视域下基于文化智力差异性的大学新生跨文化能力培养研究——以广州美术学院为例[J].高教学刊,2022,8(1):184-188,192.

[6] 扈春香.探寻课程思政价值本源夯实思政课程教学实效[J].北京教育(高教),2020(9):93-95.

[7] 赵正元.积极心理学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教研版),2020(32):0156-0156.

猜你喜欢
教学方案问卷调查因子分析
现代中药制药工艺学的教学方法探索
未来英才(2016年3期)2016-12-26 12:51:45
O2O模式下电子商务教学方案的设计与实施
浅谈"互联网+"时代高职院校电子商务O2O模式的实践教学方案及应用考核
东方教育(2016年4期)2016-12-14 21:14:02
浅谈关于服装局部工艺制作的教学方案设计
基于主导产业视角的战略性新兴产业识别以及实证研究
企业导报(2016年20期)2016-11-05 18:54:42
基于问卷调查的防护头盔佩戴热舒适性研究
基于省会城市经济发展程度的实证分析
中国市场(2016年33期)2016-10-18 12:16:58
山东省县域经济发展评价研究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7:17:42
实证分析会计信息对股价的影响
商(2016年27期)2016-10-17 05:39:59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今传媒(2016年9期)2016-10-15 22:3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