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晓云 程楠 李文 黄昆仑
摘 要:实践基地是培养专业学位硕士的重要场所,实践基地建设是培育满足市场需求的高层次技术人才的基础工程。目前我国的校企联合实践基地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缺乏长效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合作机制、双导师制有待改进、缺乏有效的教学管理模式,因此探索出能发挥预期作用并能保证制度长期正常运行的长效机制至关重要。“产—科—教三位一体”模式是将产业需求、科研课题、研究生教育三位一体有机融合,优化实践基地建设,为长效机制的探索提供思路。
关键词:专业学位硕士;产—科—教三位一体;实践基地建设;长效机制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Practice base is an important place to train professional degree and master's degree,and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e base is the basic project of cultivating high-level technical talents to meet the market demand.At present,the main problems existing in China's school-enterprise joint practice base are the lack of long-term practical teaching base construction cooperation mechanism,the double tutorial system to be improved,and the lack of effective teaching management mode.Therefore,it is crucial to explore the long-term mechanism that can play the expected effect and ensure the long-term normal operation of the system.The "trinity of industry-science-education" mode organically integrates the trinity of industrial demand,scientific research topics and graduate education,optimizes th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e base,and provides ideas for the exploration of long-term mechanism.
Keywords:Master of professional degree;industry-science-education trinity;practice base construction;long-term mechanism
1 專业硕士实习实践基地建设改革的重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越来越高,各企业对于专业性技术人才的需求也相应加大,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更多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2009年,“全日制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新模式的提出,与学术型硕士培养偏重理论和学术研究不同,其培养以专业实践为导向,以综合素质较高的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为目标[1],在具有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的同时拥有较高水平的实践操作能力。然而,现如今各高校对于专业硕士的培养逐渐与企业、单位的用人要求脱节,亟须改变模式以满足就业需要。
1.1 有利于提升专业硕士培养质量和实践能力
在“校企联动、产教融通”的培养模式下,专业硕士在课堂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在企业进行实践锻炼,适应企业用人方式及工作强度和内容,从而提高自己的岗位服务能力。同时,由于企业的市场导向较强,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践有利于了解最新行业动向和企业需求[2]。校企联合培养模式成功实现了理论联系实际,将学生所学的系统专业知识与行业的实践技术相结合,实现理论知识向成果的转化[3]。在岗位实践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与不同部门的工作人员交流,共同完成各项工作任务,培养了学生的交流能力与心理素质,快速适应工作进度和氛围。经过短期的企业锻炼,提升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工作水平,加强了学生的专业素养与职业道德,使其未来能够胜任行业内相关领域的专业工作。
1.2 有利于提高企业的产品质量和科技水平
“十四五”规划和2035远景目标的提出,对创新做了更高层次的要求。学生作为年轻一代,获取新知识的渠道多,接受新观念的程度高,校企联合培养模式促进了高校和企业的合作,让学生深入企业,参与到企业产品的研发或测试过程中,将新知识新理论应用于实践,运用自身的创新思维帮助企业实现思路创新。在校企联合培养过程中,企业可与高校科研团队互惠互利突破关键技术和解决产品质量问题,进一步提升产品质量。在企业与高校的相互学习过程中,新知识源源不断的注入也会使企业的科技水平进一步提升。
2 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
2.1 缺乏长效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合作机制
目前,与高等农林院校共同建设实习实践基地的合作单位主要有食品药品检验所、检测中心、生物技术公司和食品生产企业等。近些年,国家愈加重视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方案(2020—2025)》明确提出,到2025年专业硕士比例将达到三分之二。随着专业型研究生在硕士层次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显著增长的专业学位硕士的规模对实习实践基地合作单位的需求更加迫切和严格。同时,由于受到实习资源和平台、导师和校友力量、生活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限制,能承担农科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实践教学任务的实践实习基地数量更显不足。长期、稳定的实践教学基地不仅为专业学位研究生提供良好的科研—实践平台,满足高校对农科专业硕士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同时能为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合作单位带来切实的经济效益,并达到一定的宣传作用。然而,由于高校与合作单位本身的性质和出发点不同,对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培养需求和目的等方面存在差异,难以真正实现合作共赢。专业硕士研究生成为高校和实践基地合作单位之间沟通和维系关系的重要纽带,高校和合作单位不仅缺乏有效的考核评估体系和管理条例,而且没有设立专门负责沟通、调配和维系的部门和人员。作为社会经验不足的学生,实习实践时间只有两到三年,必然影响共建双方顺畅交流沟通和良性互动。如果高校缺少对实践基地造成的物资损耗、人员流失、利益亏损做出及时补偿,势必会削减实习实践基地的合作积极性和长期稳定性,对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联合培养难以达到预期标准质量。
2.2 双导师制有待改进
《教育部关于做好2009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招生计划安排工作的通知》(教发〔2009〕6号文件)中规定在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培养的过程中必须实行“双导师制”。“双导师制”是一种适合在职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的导师聘用模式,可以使研究生将高校的理论成果有效地应用于企业的产品开发,实现了“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更好地适应了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多类型人才的需要。
然而,目前高等农业院校的“双导师制”不完善。最重要的原因是高校严重缺乏具备“双师”素质的师资力量,“老教师”教学和科研经历丰富同时更适应“单一导师”指导专业硕士研究生,与企业导师的沟通合作、联合培养模式需要较长时间适应;而青年教师实习实践经验往往不足,无法承担指导学生学习实践的工作。
2.3 缺乏有效的教学管理模式
调查显示,学生对通过实践基地提高实践能力的期望值存在较大差距,尤其对校外导师的满意度较低,这与缺乏有效的教学管理模式有很大关系。调查结果表明,专业硕士研究生对校外导师的职业素养和实践教学能力较为满意,但对其工作责任心的满意度很低。一些校外导师把实践教学与管理当作自身工作外的负担,而非分内工作[4]。另一方面,实习实践基地对专业硕士研究生的管理缺少完善的实践教学管理体系,部分研究生自控能力差,在实习实践培训过程中不认真,若没有严格、有效的教学管理体系,研究生的进取心和教学效果必定不理想。
3 实习实践基地建设及长效机制的探索
3.1 “产—科—教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建设基地
“产—科—教三位一体”的实践基地是中国农业大学与山东拜尔检测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校级专业硕士研究生校外实践培养基地。在实践基地建设和运行过程中,相关方具有不同的立足点,企业关注投入能否转化为生产力,教师关注是否符合科研课题和兴趣,学生关注毕业论文是否能顺利开展。如何协调好三方建立长效机制至关重要。“产—科—教三位一体”模式的创新在于将产业需求、科研课题、研究生教育三位一体有机融合,由黄昆仑教授担任项目负责人,贺晓云教授负责产—教融合研究,程楠教授负责产—科融合研究,梁志宏教授负责基地科—教融合研究。产业需求在于突破的关键技术问题与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及合作机制。科研课题建设的主要内容为基于企业需求发现关键科学问题,结合企业与高校的优势联合申请课题,奠定实践基地建设及长效机制基础。研究生教育需要尊重学习兴趣并注重培养目标,设定研究课题,利用专业优势,帮助企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供技术支持,完成成果转化。三者有机融合才能有利于实践基地的长期发展。
以提升企业对研究生实践基地建设与长效运行的意愿、提升专项研究生培养质量和实践能力的经验与做法为目标,使教师的科研与学生的学习能够更好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科研成果能够更好地为企业所用,探索出长效机制,建设更符合新时代需求的实践培养基地,为国家发展输送人才。
3.2 “引进来”和“走出去”结合优化教师队伍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需注意自身能力的提升,关注教育改革动态和发展,提高教育实践的研究。让高校内的教师“走出去”,多去实践基地考察,加强与实践基地的联系。首先,学院联系校外导师或见习基地,举办讲座、公开课、观摩课以及教研讨论会等使高校内的教师得到学习,获得更多的市场信息。其次,严格一线兼职导师遴选标准[5],把能够解决教育实践基地建设相关问题的优秀导师、教员“引进来”。二者结合,优化教师队伍,使双导师制发挥更大的作用。为此,实践基地聘请山东拜尔检测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刘清亮为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的校外导师,指导学生相关学习。“走出去”和“引进来”改变以前的实习机制,遵循因材施教原则,构建分类实习模式。
根据教师的不同专业领域,在优化教师队伍的过程中,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开展优化教师队伍工作。一是由相同专业领域教师自主组织的优化研讨,根据教育学习情况,从而进行个人阶段性反思和共同分享学习经验,提出在学习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并进行研讨、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二是由一线专业导师、优秀實践导师、教师队伍共同开展并集中讨论在开展优化教师队伍所遇到的教育现象、教学问题、学生问题。通过集中探讨,使教师能够更深层次地了解和认识教学实际问题,分析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得以加强。在学习结束后,再次举办集体总结交流会,让教师队伍在相互交流,共同分享中获得进一步的成长和提高。
3.3 优化实践基地管理机制
由于实践基地与学校分布区域不同,导致校内导师很难及时解决实践基地学生的实践问题。以项目作为牵引,建立高校与企业、导师协同共管的管理模式。双导师制度教学,高校内导师注重培养学生的基础理论,及时传授前沿科技,指导学生毕业论文写作,使研究生的分析与解决问题得到锻炼,写作能力得到提升;校外导师以传授实践与操作技能为主,结合市场需求锻炼研究生的实践操作与创新能力,使学生明确市场需求,提高解决实际问题与动手能力[3]。高校通过制定各种学科的教学大纲,并且让研究生在“双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个人专业规划,“双导师”充分发挥学校教师和企业导师在教学课程设计中的作用[6],加强沟通交流,使研究生的实践在规定时间内按时完成。
另外,研究生的论文课题可作为导师与学生的“合作项目”,共同研究探讨,论文成果共享,导师可在论文课题的基础上申报各级课题,使导师的积极性得以提高,能够激发对研究生的指导上的热情,这样会形成一个互帮互助,良性共赢的教育循环系统,激发基地研究热情与活力。在指导过程中,导师需要做好研究生指导的实践记录,该项记录会成为考察导师的一项教学指标。与此同时,成立督察小组,严格考核奖惩制度,从而建立一支优秀的导师队伍,为提高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质量添砖加瓦[7]。
结语
创新与实践能力是当前市场对专业硕士研究生的需求,实践基地是实践技能得以锻炼的最佳场所。在“新农科”背景下,加快高等农业教育改革的步伐,作为其中重要一环的实践基地改革刻不容缓。“产—科—教三位一体”的实践基地建设在原有的实践基地基础上,使产业需求、科研课题、研究生教育三者有机融合,为探索长效机制提供新的思路。每一次实践基地的改革,每一次长效机制的探索,都是研究生实践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笔。将来我们可以建设出具有长效机制的实践基地,培养出满足新时代需要的高端人才,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保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2009-3-19.
[2]史忠鹤,鉴冉冉,任峰,等.浅谈专业学位硕士工程实践基地实效作用发挥[J].科技风,2021(12):157-158.
[3]尤嘉阳.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校企联合”实习实践基地建设的探索[J].大学教育,2019(12):157-159.
[4]陈铖,刘望,刘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状况的调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17):162-164.
[5]邵光华,魏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能力培养改革探索[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9(10):29-34.
[6]刘玥伶.校企“双导师联动”打造信息化教学课堂——“商品品类管理”课程教学改革实践[J].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2018(01):93-96.
[7]陈铖,刘望,刘忠.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学实践基地建设状况的调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7(17):162-164.
基金项目:2021年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教改研究项目“产—科—教三位一体的实践基地建设及长效机制探索与实践”(JG202131)
作者简介:贺晓云(1981— ),女,汉族,山东烟台人,工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程楠(1991— ),女,汉族,黑龙江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食品安全研究;李文(1982— ),女,汉族,北京人,农业推广硕士,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研究生教育教学办公室专员,主要从事研究生教学管理。
*通讯作者:黄昆仑(1968— ),男,汉族,四川阆中人,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