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燕
【摘要】
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地讲是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能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钻研、学习知识、掌握知识,教师在一旁引导辅助,算是教学中的外在诱因。而学生是内在诱因,应该是教学课堂的中心,也是教学活动的中心角色,教师、教材、教学策略都应该为学生而服务。“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近几年逐渐成为重要的教学研究领域,本文将主要以化学教学为载体,探讨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
教学方式,化学教学,学生主体
【正文】
“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已经在部分学校有所开展,然而在我们大多数的学校中,还是传统地将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中心,忽视了在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从哲学上讲,主要矛盾是内因,决定事物发展的走向与结果。对于教学课堂来说,教师、教材、课件、教学手段等等都是外在因素,不起决定性作用,只有学生本身才起决定性作用,再高明的教师也无法替代学生学习。
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依然开展起来举步维艰,我认为其主要原因有两方面:一方面,这对学生素养的要求稍高,有时并不是学校不愿意开展,而是开展地不顺利,学生的层次差距很大,无法都适应这种新方式,成绩甚至退步,受到了来自上级、家长各方面的巨大压力,只能作罢;另一方面,这种方式的开展受限于人们的接受度、学校的水平等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正如我所了解的某地市采用这种方式授课的学校不足5%,面临严峻的升学压力和成绩竞争,让我们不得不采用最高效又最原始的“教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式,以求得最好的结果。在此特别说明,本文并不是忽视种种因素,去探讨这种方式如何必须开展,而是在参考这些因素的基础上,探讨这种方式的最佳之处,加以借鉴适当采取,同时也是希望教学方式可以百花齐放,迎来新的春天。
无论何种教学方式,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学生要树立积极的学习观。新课标要求教师要摆正自身的引导者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与积极性,确立学生本身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有意识地促进学生发挥自主性,主动学习。
1.营造出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
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需要一种和谐民主的外部环境,学生能够感受到如沐春风的自如,愿意成为课堂的主人,进而萌生强大的学习动力,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从前“教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育方式,一直营造的是一种不均衡不平等的尊卑等级关系,在这样的环境中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给予学生时间和空间的充分自由度
学生作为主体,是学习中的自主参与者、实践者,需要在时间和空间上有充足的自由。化学教学是侧重于知识转化为能力,重点是在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能够组织好学生进行知识的学习,可以采取小组探究的方式、分类思考的方式调动学生多种感官,这样不仅是知识的学习,也是能力的提升过程。同时重视习题的精讲精练,可以适当地将课堂交给学生,上台讲题,帮助同学们梳理知识脉络,随时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从实验中学习知识也是高中化学教学的主要特点,在实验课上,我们更应把学生看作主体,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探究实验思路,自主设计实验步骤,积极学习实验方法,为达到实验目的而不懈努力,从而掌握丰富的知识和提升动手能力。教师应尽可能将化学知识生活实际化,让小组合作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采用一些奖惩措施提高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3.以人为本,教给学生如何发挥主体作用的学习方法
曾有一位中学教师,在开展“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中成绩突出,效果显著,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这位教师说:“我们并没有非常高的水平,只是我们作为教师应该教给学生如何发挥主体作用,教给他们学习方法,而不是等着学生灵光一现开展得很出色。”一语中的,平常的教学活动中好像忽视了课程标准中最重要的“以人为本”的要求,我们需要让学生掌握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更有效地提升学习,体现自己的主体地位,从而自觉主动快乐的学习。
首先,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应该有自我激励的学习动机,有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树立一个短期容易达到的阶段性目标,逐步开展学习进程制定学习计划,明确学习要求,努力达到自己的目标,收获成功的快意。再者,化学学习重要的是知识掌握尤其是细节的掌握,梳理知识脉络,整理平时的錯题都不可或缺,明确这一点,教师的指导作用在于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帮助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思维,相信学生很快能取得不错的成绩。最后,学生要找寻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或者创新学习方法,是“知识记忆+习题巩固”,还是“在题目中梳理提高”,一定找到适合自身的学习方式,才是最重要的。
4.善于总结,教师与学生都要随时进行反思
这项教学方式的最后一步在于教师与学生时常的总结与反思,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闪光点,与学生的沟通记录,作业批改情况等等需要被完整的总结下来,形成整体,这非常关键。此外,学生的配合度,完成情况,小组讨论情况以及他们对这种教学方式的思考,希望老师如何处理知识的展示梳理,如何更好地处理习题,还有什么新颖的想法,这些也应该时常交流整理下来,为进一步的优化做足准备。同时也应加强与老师们、家长沟通,保持持续的更新和调整,更好地完成每一节“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课程,真正把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动价值发挥出来。
总之,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在教学中有着重要作用,在教学中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师起到引导领航作用,需要教师学生的双向“奔赴”,让教师的“教”真正服务学生的“学”。
【结语】
学生应该是我们课堂的主人,作为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能动作用,认真思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的顺利开展,让教与学乘着轻盈的风帆愈行愈远,让课堂真正变成教书育人锻炼自己的舞台。这同时要求教师转变思维,开拓创新的教学策略,让学生真正喜欢化学课程,热爱化学实践。
【参考文献】
[1]李世发.以学生为主体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探析[J].高考,2021(35):97-98.
[2]傅旭波.以学生为主体的高中化学教学实践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19(46):120-121.
[3]张雷.以学生为主体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J].新课程(下),2019(10):54.
[4]钱后慧.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高中化学教学模式[J].新课程(中学),2018(08):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