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兆丽
摘 要 在统编版高中教材中,史传文占据相当大的比重,成为了高中文言文教学的重点。史传类文学作品是关乎历史的文学叙事,属于“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学习任务群。经典的史传类作品往往会在叙事结构、叙事节奏、叙事视角等角度有着独特性。本文笔者以统编高中语文教材选择性必修(中)第三单元为例,从叙事学理论的角度,引领学生读史、品人、悟理,探寻史传文的独特魅力,进而真正提升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审美鉴赏能力。
关键词 叙事学 史传文 阅读教学
统编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中)第三单元选取了《屈原列传》《苏武传》《过秦论》《五代史传伶官传序》四篇文本,旨在培养学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和文化自信。教学中,教师应立足史传文叙事的基本特点,明确历史叙事与文学叙事两者之间的关系,真正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下面笔者从《屈原列传》《苏武传》两篇史传文的叙事结构、叙事视角等角度切入,探讨文本的历史与现实价值。
叙事结构是一篇文章的基本框架,分为正叙、倒叙、插叙。史传文的叙事艺术主要表现在写人叙事上。《苏武传》和《屈原列传》分别选自班固的《汉书》和司马迁的《史记》。《汉书》继承了《史记》写人记事的传统,精于整理剪裁,叙述简练整饬,详赡严密。在教学中,教师要准确把握史传文的叙事结构,读出故事的历史性。
首先,理清叙事结构,把握情感倾向。叙事学将“叙述”作为文学作品的本质特征之一。所谓叙述就是讲故事,讲谁的故事以及谁在讲故事应该是研读的重点。其中,理清叙事结构也就是“怎么叙述”,这是深度解读文本的前提。史传类文本以写人叙事为主,在写作过程中,作者往往进行有意识的剪裁和精妙的构思,进而在历史事件中暗含作者的主观倾向。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梳理出叙述的事件,把握历史故事情节发展脉络,进而读出作者潜在的情感和价值取向。
比如,学习《苏武传》和《屈原列传》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梳理出传主的相关事件,进而把握作品的选材特色。
《苏武传》:苏武奉命出使——苏武因变被扣——苏武自杀殉国——卫律劝降——苏武幽禁大窖——苏武坚守北海——李陵劝降——苏武获救归汉。
《屈原列传》:屈原被重用——屈原被上官大夫离间——屈原被疏远。
在梳理脉络的过程中,学生不难发现:(1)叙述顺序有差异:《苏武传》按时间顺序来写,脉络清晰,选取人物发展的重要事件,详加描绘,表现人物的精神品质;《屈原列传》按照事件顺序,叙述了屈原一生的主要事迹,凸显其爱国思想品质;(2)叙事笔墨有轻重:《苏武传》注重叙述历史故事,以“情节”为主;《屈原列传》侧重评价历史事件,以“说理”为主。
其次,以情节为中心安排详略。史传类文本以历史为基础,但是又有一定的文学性。在叙事中,作者往往有意地制造波澜,让历史事件紧张而激烈,进而不断地将故事推向高潮和结局。比如,《苏武传》注重以“三次劝降”为主要事件,《屈原列传》以屈原被疏、被黜、流放统摄全篇,详略得当。两篇史传文都注重运用插叙、补叙的手段使文章摇曳多姿,极富可读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妨引导学生思考:(1)《苏武传》为什么没有采用编年纪事的方式叙述故事,而采用“文瞻而事详”的方式?(2)作者班固略写苏武两次自杀、两次拒降的事件能否省略?《屈原列传》结尾为何要补写屈原死后对楚国的影响,能否删去?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叙事的节奏上把握两篇史传文的叙事特点,进一步体悟史家笔法与文学语言的巧妙结合。比如,司马迁在《屈原列传》中有意淡化“屈原被离间”“屈原投汨罗江”等事件,而是从叙述楚国“三次被骗”“日渐败亡”的过程,充分体现屈原对楚国的重要性。《苏武传》着重写苏武出使匈奴遭遇谋反、诱降、威逼的过程。如,苏武出使匈奴时,有操生杀大权的单于和卫律,有贪生怕死的张胜,还有前来劝降的李陵。这些环境和局势描写为叙事营造了一定空间,进而让苏武的形象丰满起来,情节有张有弛,跌宕起伏,极富传奇色彩。
叙述视角是指在作品中叙述者或者人物以怎样的角度叙述故事。经典的史传文往往以特定的叙述视角展开叙事,进而让故事更具真实性、客观性。在史传类文本教学时,教师要准确把握叙述视角,读出历史的丰富内涵。
首先,品析叙述视角,体悟作品情感。全知视角是一种非聚焦性视角。作者往往站在上帝的角度,以一种全知全能的角度为主人公作“代言人”。在史传类作品中,作者往往采用全知视角进行叙述,自由灵活地呈现出历史的真相。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巧妙借助叙述视角,展开合理想象,弥补事件的空隙。比如,《苏武传》中,作者花费大量笔墨描写了李陵为苏武辩护的场景,却淡化了苏武的人物形象。《屈原列传》主体部分避开写屈原,却写楚怀王被秦国骗了多次。两篇文本的作者都有意避开主体对象,甚至用大量的文学性对话开展叙事。笔者抓住这一特点引导学生进行事件的“补白”,进而深入掌握中心人物的形象特征,体悟作者的“别有用心”。比如,学生抓住“李陵劝降”这一部分,对苏武与李陵告别的情形进行有效补充,从而发现作者班固对李陵的同情之心。
其次,透过叙事视角,明确作者立场。叙事视角是叙述者站在一定的位置上进行观察和讲述故事。在史传类作品中,叙事视角往往随着人物的视点变化,也表现出作者的基本立场。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转化视角,进行角色代入,进而深入体悟作品的深刻意旨。比如,在学习《苏武传》《屈原列传》的时候,教师不妨引导学生以“苏武”“屈原”(我)的有限视角叙述故事,设置如下情景任务:
为了迎接校园艺术节,高一年级将以“读经典,悟人生”为主题举办情景剧表演活动。你们班将以《屈原列传》和《苏武传》为素材,请你选取屈原或者苏武中的一个,还原屈原独步汨罗江畔或李陵劝降苏武的场景,撰写脚本。
由此,学生通过转换叙述视角,还原历史情境,比较作品前后变化的差异性,进而体悟出作品艺术特色。学生不难发现:(1)于叙事中寓论断:面对李陵的劝降,苏武并没有像对待卫律那样金刚怒目,而是以柔和委婉的态度,可见作者对待历史人物有一种“不虚美”“不隐恶”的态度。(2)寓情于叙事之中:司马迁灵活运用第三人称叙述视角,将屈原这一个体与楚国整个国家放在一起,凸显出了屈原对整个楚国命运的影响。全篇文章无一字表明司馬迁对事件和人物的态度,但是在一唱三叹的议论中表达了对屈原的敬重和敬仰。可见,史传类作品不但尊重史传的事实,而且站在更高的角度去评价历史。
总之,史传文注重质而非野的“实录”方式,同时,还强调事件结构的二次加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巧用叙事视角,还原历史故事,感悟“陌生化”的语言,进而深度解读作品。
[作者通联:江苏扬州高邮市临泽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