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张静
摘 要:公共艺术教育蕴含丰富的育人资源,本文由浅入深充分挖掘其内在含蕴,探寻高校学生活动的融合育人机理,解决当前高校学生活动出现的活动质量低、学生参与积极性不高等问题,为高校活动育人找准创新路径,以落实高校育人使命。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 高校学生活动 育人
随着当代艺术发展,公共艺术教育被人们所熟知并接受,已经成了美育的主要手段。美育是素质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在高校中铺开公共艺术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讲究读书人需要习得的六种技艺“礼乐御射书数”,其中的“乐”为“乐舞”,这便是最早的艺术教育。
1988年4月,国家教委颁发《全国学校艺术教育总体规划(1989—2000年)》,这是我国第一个国家艺术教育的纲领性文件,明确了学校艺术教育的方针和任务。2003年2月,教育部颁布了《国家艺术课程标准》。2006年3月出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指导方案》,第一次正式将普通高等学校(非专业艺术院校)的艺术教育,冠以“公共艺术”的称谓。方案提出,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是为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而设立的限定性选修课程。
近年来,无论是顶层设计还是经济基础,都在大力推进与支持公共艺术教育的蓬勃发展。公共艺术教育工作对于提高审美素养,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塑造健全人格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公共艺术教育在高等学校学生活动也承担着重要的育人职责,通过学生活动营造良好氛围,完成正确价值观输出,帮助学生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拥有正确的理想信念,强化责任担当,做时代先锋。可是在学生活动落实之中,出现了活动趋于流程化、活动质量参差不齐等诸多问题,本文试图从公共艺术教育中入手,厘清公共艺术教育与学生活动两者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根据内在性质,探寻两者融合相洽的意义与价值,通过对问题症结分析找到公共艺术教育在高等学校学生活动中的育人路径。
一、新时期公共艺术教育在高等学校学生活动中的育人功能
(一)审美教育的提升:由内而外开启艺术人生
审美教育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载体,是理论结合实践的复合教育。对于达到人才培养目标来说,开展审美教育,提升审美教育质量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在2020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指出新时代背景下美育的具体内涵是:美育既是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心灵教育,也是丰富想象力和培养创新意识的教育。可见,审美教育地位之高之重。在高等学校之中,学生活动是实施各类教育的常见载体与最佳方式,学生活动可达到“润物无声”的理想效果,故在学生活动中铺垫审美教育,也可逐步达成审美教育目标,即提升学生审美水平,温润心灵,陶冶情操,养成学生健康稳定的良好心态。
公共艺术教育是实施审美教育的出口途径,培养人发现美、创造美、欣赏美。对于新时代下的人才来说,除了拥有知识的广度,更需要内在的深度。公共艺术教育本身就抛去了条框束缚,没有诸多条件与要求,更追求自由与内涵。我们发现在艺术课堂上或活动中,我们的学生普遍更加放松,更能表达他们自己的主见。公共艺术教育将美与艺术普适化、大众化,通过刺激视觉与听觉,解锁“阳春白雪”的高堂艺术,在普罗大众面前画好艺术画像,以提高公共艺术教育普及率,输出审美教育,将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二)人文教育蕴含其中:内外兼修追求精神境界
人文教育是让人成为“人”,成为有思想、有情怀、有格局、有精神的人,通过讲授人文知识、传播人文思想、发扬人文精神、内含人文品格,使人更有温度、风度、广度、深度。纵观高校现况,我们不难看到当前新闻报道中常出现的高校灰色事件,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成才发展,人文教育的实施与质量提升迫在眉睫。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素质逐渐提升,人们的精神需求越来越多,公共艺术教育近年来便愈发火热。各地政府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抓住地方特色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开展,各地高校积极响应号召,为高校学生这一庞大群体开展公共艺术教育。高校通过设立艺术节、电影节、戏剧节、文化节等,结合时下热点、民族节日与潮流,在高校中开展主题电影展播、高雅艺术进校园等系列活动,以音乐剧、电影、舞台剧、戏剧等形式开展丰富的公共艺术教育内容,活动满座率一直居高不下,在学生群体中受欢迎程度很高,育人成绩喜人。公共艺术教育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滋养,在公共艺术教育中落实人文教育目标具有高度可行性。例如,在公共艺术教育中,音乐鉴赏是高校学生喜闻乐见的,既没有过多知识的记忆要求,也没有频繁用脑的计算要求,学生喜欢这样“无压力”的课堂或活动,音乐鉴赏时氛围轻松愉快,悦耳的旋律带给学生纯净的听觉享受,以聆听音乐激发学生兴趣,进而带领学生了解音乐背后的创作背景、精神气节等人文内容,促使学生联系历史,聚焦音乐背后的故事,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将人文教育潜移默化植根于音乐鉴赏之中。
(三)弘扬传统文化美:守正创新,坚定文化自信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积淀下来的宝贵财富。习近平总书记曾在2014年10月的《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传统文化能够滋养人,更能滋养整个民族。随着全球化程度的加深,各类西方文化涌入国内,其中就有不利于高校大学生建立正确三观的思想,价值观、人生观尚未成熟的高校大学生需要正向的价值引导,迫切需要营造清朗的文化氛围,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是引领高校学生成长成人的一剂良药,其蕴含的革命精神、优良品格、智慧哲思等,有助于高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坚定文化自信。
我们要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炼传统文化内涵价值,建造传统文化再创作素材库,构建公共艺术教育与传统文化相融机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容丰富,是公共艺术教育取之不竭用之不竭的宝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现国学底蕴、深含技艺美学、徜徉气韵意境,这是提升公共艺术教育质量,增加公共艺术教育吸引力的法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形式多样,可塑性高,“文化+科技”模式越发成熟,代表作品火爆出圈,公共艺术教育的形式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歌曲演唱、沉闷的戏曲表演等。河南卫视春晚节目《唐宫夜宴》就成功吸引了观众,将大唐时代穿越千年搬到了观众眼前,打造出文物活态,上演了一出“博物馆奇妙夜”,将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学生活动之中,展学生活动风采之美,树学生活动创新之风,立学生活动教育之意。如面对不受年轻人欢迎的戏曲表演,可在高校中创立戏曲社团,以绚丽的服饰、曼妙的身段表演、悠扬的唱腔吸引大学生的活跃加入,培养并收割一批忠实戏曲粉丝,年轻大学生再以年轻人的视角在高校學生群体中传播戏曲艺术,可以采用“戏曲+流行唱腔”,与时俱进地增强戏曲艺术魅力,这既丰富了高校学生的业余生活,也使得戏曲这块瑰宝得以传承与发扬,使学生与戏曲双方皆收益。
二、公共艺术教育在高等学校学生活动中的育人作用机理
(一)创新活动形式,激发育人内生动力
公共艺术教育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的最佳载体,其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将教育贯彻到底,以活泼生动的形式将育人诠释淋漓。公共艺术教育不仅局限于声乐、器乐,还包含了建筑艺术、语言艺术、校园氛围等内容,我们可以通过一首红歌的聆听学习展开育人,也可以通过营造红色校园氛围对高校大学生进行环境熏陶式育人。纵观现有高校学生活动形式,大多以“娱乐”为主,形式大抵是“老样子”(唱歌、舞蹈、演讲、征文、书法等)。据调查显示,这些活动学生的参与率仅为58%,并呈现期待少、无所谓的态度,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不高。随着年级的上升,根据调查分析可知,大三学生兴趣浓度低于大一学生,对于学生活动的热情随着年级上升而逐渐下降。我们抛去学业考学、就业等原因,将关注点聚焦到学生活动本身上来,调查显示学生活动形式“俗套”已是导致学生活动参与率下降的最大原因。
公共艺术教育主要采取引导式的教学,通过课堂、讲座、展览等形式将公共艺术教育思想进行传播,并融入大众的知识结构,指导大众追求更高品质的生活方式、精神境界,利用美学概念推动大众生活理念的改革,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艺术教育精神。我们将公共艺术教育分成知识型、视觉型、听觉型、实践型,知识型主要是对艺术或艺术分支领域的知识了解,主要通过课堂传授;视觉型包括舞蹈作品赏析,艺术展览、博物馆等;听觉型包括艺术歌曲鉴赏、红色音乐欣赏等;实践型包括合唱比赛、工艺品制作、剧目排练等。这四种类型的教育对学生的吸引程度由大到小分别为视觉型、听觉型、实践型、知识型。学生更喜欢视觉型,因为视觉型主抓视觉,辅助其他声效、舞美等,是较为综合的艺术呈现形式,另外我们注意到对于视觉型当中的艺术展览等“无声”形式之所以受到欢迎是因为这些展览设计具有较高的艺术设计感,学生出于对高品位的追求以及打造高品质朋友圈的要求纷纷主动前去打卡,但是其中一部分学生对于展品意义、作品内涵、背后故事并没有主动了解,而是把重心放在了拍照打卡发圈上,参观展览藏馆流于表面形式,这样的艺术展览教育效果几乎为零。由此可见,学生活动形式除了追求外表高大上以外,更需要融入多种感官冲击,不偏于单一感官体验,全面全方位调动身体感官,利用声效、灯光效果、特效、剧情等多维手段提升学生活动氛围感、吸引力,达到活动现场学生反响强烈,一场活动有一场活动的育人效果,在学生热情之下潜移默化地开展艺术人文教育,不停留在展览打卡等观看欣赏这一形式,以活动实际内容激发艺术育人内生动力,实质性地激发育人活力。
(二)优化活动内容,增强育人实际价值
目前各大高校的学生活动存在如下问题。
一是活动数量泛滥,精品活动甚少。趁文化育人之风,高校设立文化艺术节、电影节、社团文化节等众多活动名头,繁多活动充斥在活动月中,其中不乏有些活动假借高大上名号,实办敷衍之事,走马观花草草了事。一方面,学生参与其中体验不到该活动的乐趣所在,更别提有物质和精神两重收获,另一方面,学生对该活动的失望会延续到其余活动以及往后活动之中,打击学生参与其他活动、往后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二是活动规模不合适,缺乏影响力。近年来,高校在文化活动层面的经费较往年大幅提升,现场奖品抽取等,相应地学生的积极性将得到提高;但活动大操大办使学生逐渐疲劳。久而久之,学生对“大型活动”免疫,不再感兴趣,认为“就那样”;学生参与活动的目的过于功利化,一心只为奖金或奖品,在活动过程中尽可能地投机取巧,活动目的流于形式。
为解决以上矛盾问题,我们需从以下两个方面采取措施。
一是利用公共艺术的丰富内涵以及公共艺术教育的方式增强高校学生活动的科学性。将近一半的高校学生活动由二级学院承办,在二级学院人才梯队之中,艺术类人才的占比并不能得到保证,这样一来指导学生开展活动的或许是理工科类教师,非艺术专业教师在艺术指导、活动指导方面稍有欠缺,导致活动在细节与内容上缺乏一定的艺术涵养。学校应为二级学院教师队伍配齐艺术类人才,或者为指导学生活动的教师开展一定范围、一定程度的艺术指导培训,提升指导教师自身艺术鉴赏能力、艺术品位、艺术指导水平,从而相应提高学生活动的艺术性,增强科学性。
二是学生活动精致化,塑造活动品牌。提高学生活动质量,除了创新的活动形式,精致的活动内容更是重要。利用公共艺术教育将学生活动精致化,将公共艺术融入学生活动中去,以艺术品位提升活动水平,以艺术内容指导活动内容,以艺术情感激发活动活力,以艺术形式融入活动形式,在活动中深入浅出地完成艺术浸润,提高参与学生的艺术修养与鉴赏能力,学会欣赏美、创造美,从而使学生的专注力得以提升,创造力得以唤醒,修炼学生的人性品格,锤炼其意志和精神,学生个人发展朝向完整的人这一目标愈来愈近。活动在有了良好开端后,更需要稳步向上向前,抓住时机打响活动品牌,将活动品牌化。塑造活动品牌无论对于活动自身还是参与学生来说,都是益处良多。活动宣传变成了学生的口碑,学生对于长期的品牌活动质量高低有了前后对比与个性建议,活动监管多了学生这个群体,有利于其稳定活动质量;品牌活动的高品质对于参与学生来说,除了情绪价值拉满,艺术收获、知识收获、技能收获也颇为丰富,对比之下,学生更愿意参与品牌活动,而不是为了应付上级任务的临时性活动,这样一来便提升了育人
价值。
(三)提升活动内涵,提高育人实效
面对学生活动无人问津的现实窘境,各大高校纷纷将目光聚焦在提升活动质量上,试图通过增加活动趣味性来解决问题难点,现实中的做法却是学生活动趋向网络化、低水平化,“阳春白雪”的学生活动越来越少,“文娱至上”的活动遍地开花。学生们参与活动的积极性看似卓有提高,但是细看活动内容,对于学生的思想价值引领、道德情操熏陶的作用发挥较少,含金量有待商榷,活动的育人价值不理想。实际上,“阳春白雪”不代表著高高在上,不好理解,“文娱至上”也不代表着毫无营养,两者可以做到相融相洽,利用公共艺术教育共同打出好玩又有教育价值的“活动组合拳”。
在公共艺术教育中,“真善美”是集于一体的,它可以治愈伤痛、修养品性、健全人格。对于学生来说,在公共艺术教育中,看到画家笔下的人世百态、听到音乐家演绎的动人细节、体会到艺术家勾勒的深远意境都是“间接人生经验”,知晓道理、通达万物,吸收百家之观点,便是成就自我之大道。公共艺术教育是人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的催化剂、营养液,公共艺术教育中蕴含着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的艺术思想,也彰显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风韵。对于此,我们可以将其融入高校学生活动之中,让艺术思想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熏陶学生的情操,让优秀传统文化感染学生,让思政元素融入学生活动之中,将学生活动艺术思政化。我们可以举以下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突出器乐之美,强调学生主体。以好上手的乐器为欣赏和教学对象,如尤克里里、口风琴,在乐器鉴赏会中演奏作品,激发学生的兴趣,选取一段现场教学,在一遍遍的练习中让学生感受乐器与心灵的结合,探索乐声连贯悠扬的欣喜,从聆听现场演奏的发现乐器之美,到现场观看乐器的欣赏乐器之美,再到一段乐曲能够完整演奏的创造之美,都让学生沉浸在艺术氛围之中,春雨润物般滋养心灵,较之现场听过便不再深入的模式,此种将公共艺术教育真正融入学生活动是真正提高了育人实效。第二个例子,充分发挥公共艺术教育的思政要素,以声带情、以景唤情、以物传情的方式嵌入学生活动之中,让学生通过视觉、触觉、听觉感官去了解特定历史时期,传递民族情感、增强爱国主义。学生活动围绕特定的历史时期(革命抗战时期等)或者特定的学习主题(爱国奉献主题等)展开,统一活动基调,全面铺开系列活动,一致宣扬特定情感,巩固特定思想。学生在这一时期所接受到的活动氛围、参加的活动内容、了解到的活动知识皆是学生活动艺术思政化的成果。这样的好处就在于集中时间给予学生特定的教育,避免了“啥都有但啥也不精”教育,活动内涵明显丰富起来,教育效果达到峰值。
三、公共艺术教育在高等学校学生活动中的路径
(一)不限制于传统课堂,搭建学生本体学堂
通过传统课堂将公共艺术教育理论知识部分传授给学生的做法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隨着时代的变迁及学生个性的变化,公共艺术教育在学生活动中的运用与体现也不止于此。我们应该以学生为主体,利用公共艺术教育的性质,并依托公共艺术教育的广博内容,拓展公共艺术教育与学生活动融合多样渠道,变化“灌输”为“引导”,塑造学生活动新样式,构建学生喜欢参加、学生愿意参加的新学生活动。我们应该搭建艺术社团、艺术兴趣第二课堂、艺术团等学生本体学堂。与“高雅艺术进校园”等学生非本位的艺术活动相比,此类学生本位的活动更能给予学生主动性,在琴瑟之间、音弦之中让学生快意享受、惬意领悟,艺术带来的身心愉悦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使学生在其中形成艺术学习、艺术探索、艺术升华一系列的闭环成长,充分发挥学生在艺术天地中的自由作为,以学生为本位,全程全方位地让学生成为舞台C位,激发他们主动学习、主动体悟,以适应现代高校学生发展成长所需。
(二)多学科共同联合,共话活动育人新场景
在泛娱乐的流行趋势下,各大高校更提倡学生活动与专业课程多结合,积极开展与专业内容相关的学生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同时提升专业技能,学生活动的“专业化”,将寓教于乐体现淋漓尽致。学科与学生活动的融合,专业学科、公共学科与艺术学科的融合,可以为公共艺术教育在学生活动中的运用助力添力。专业学科、公共学科与学生活动的融合不是简单地以专业知识为内容做成学生活动内容,而是学科与学科先融合,而后再与学生活动相融相洽。“课程思政”近年大热,其实“课程艺术”也大有可为。“课程艺术”并不是粗线条地将音乐、美术等运用到课程之中,而是课程精致化、课程艺术化的表现,课堂引入生动自然、课堂重难点的解决环节简洁有力、课堂内容传授过程深入浅出、提问环节的巧妙到位、课堂结尾精简关键共同谱写了一曲扣人心扉的乐曲,提高了学科授课质量。在此之下的课程艺术化与学生活动融合更为自然,公共艺术教育通过学科课程形式运用到学生活动之中。
四、结语
公共艺术教育在活动育人、审美教育、道德教育、人文教育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当前,公共艺术教育与高校学生活动的融合已初见荷角,需要高校领导人、学生活动负责老师、社会各界人士吹好这一股“夏天的风”,挖掘两者的可融之处,给予更多实践探索,在不断的组合实践中,摸索出课堂、校园、舞台、校外平台的融合路径,最终实现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成就学生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 刘艳霞. 通识教育理念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2] 徐望.论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华美学精神对中国公共艺术教育的滋养[J].艺术百家,2021(5):42-51.
[3] 王艺,葛仁霞,张芳.高校公共艺术教育战略模式探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9(27):62-64.
[4] 杨文燮.新时代公共艺术教育在高校立德树人中的价值意义与建设路径探究[J].艺术百家,2019(2):78-81,87.
[5] 杨春华,沈晓雯.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改革的困境及途径
探析[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31):89-92.
[6] 张迪.美育视域下高校公共艺术教育的改革研究[J].江苏高教,2021(11):86-89.
[7] 徐望.论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华美学精神对中国公共艺术教育的滋养[J].艺术百家,2021(5):42-51.
[8] 王昌景,孔皙蓝.当代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反思与构建
[J].江苏高教,2020(1):107-110.
[9] 胡智锋,樊小敏.从国家发展战略到人才培养模式——当代中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发展现状论析[J].艺术百家,2019(3):40-45.
[10] 胡燕,李海锋,王恬,等.美感即经验——“美学与大学生艺术素养”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与发展性教学评价[C]//素质教育与一流大学建设——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2017年年会暨第六届大学素质教育高层论坛论文集,2017.
基金项目:浙江旅游职业学院重点课题(2022SZZD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