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光华 尹同录
[摘要]智能时代的到来正引发大学生就业的深刻变革。智能化程度深化、水平提升影响就业的替代效应、创造效应、重塑效应日益显现,既挤压了传统就业空间,也创造了大量新的就业机会,还引发就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据相关研究机构公布的就业数据显示,近几年大学生整体就业难度加大,但在智能产业就业的比例上升,智能化专业毕业生就业更易。提出智能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困境的消解路径:保障人才有效供给,缓解智能化技术对就业的替代效应;激发社会用人需求,放大智能化技术对就业的创造效应;加强人才供需对接,弥合智能化技术对就业的重塑效应。
[关键词]就业;智能化;大学生;替代效应;创造效应;重塑效应
[作者简介]俞光华(1979- ),男,湖南益阳人,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博士,硕士生导师;尹同录(1998- ),男,湖南邵阳人,南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硕士。(湖南 衡阳 421001)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9年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新时代人民幸福感的生成逻辑与提升策略研究”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9YBA290)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23)11-0100-08
近年来,以大数据、5G技术、区块链、云计算、物联网及AI等智能化技术为核心的新一轮技术革命正在席卷全球,被称为第四次科技革命。智能化技术已经成为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产力跃升的新引擎,同时也推动就业结构新格局的形成。就业问题是重大民生问题,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劳动被智能化技术替代的范围不断扩大、程度日益加深,智能化技术加剧劳动者失业的言论也甚嚣尘上,不可避免地对实现“保就业”“稳就业”目标造成冲击。大学生群体是就业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就业问题不仅影响大学生个人的发展,也映射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进步,更关系到国家的安全、社会的稳定和民族的复兴。因此,了解智能化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现状,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并提出对策,不仅十分必要,而且相当急迫。基于此,本文根据相关研究机构公布的大学生就业数据,分析智能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的特征及就业难的原因,并尝试就相关问题提出对策。
一、智能化影响就业的三大效应
技术进步对就业市场的影响向来是学者们探讨和争论的焦点。纵观历史,从第一次科技革命开始,每次技术进步都会对劳动者就业产生深刻影响。当前智能化技术正深度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给劳动者就业带来替代效应、创造效应和重塑效应等多重影响。
1.替代效应:挤压传统就业空间。智能化影响就业的替代效应是指智能化机器替代完成本该由劳动者完成的工作,使得这部分工作岗位消失。技术进步通常通过改进劳动工具、改善劳动方式、改变劳动流程提高生产效率,不断减少对体力劳动者的需求,致使体力劳动岗位不同程度地减少,形成技术和资本对劳动的替代效应,挤压劳动者的就业空间,并导致“产业后备军”“相对过剩人口”①的形成。智能化技术是一种通用型较强的技术,相较以往的技术进步,智能化技术对就业的影响速度更快、范围更广、程度更深。
一方面,智能化技术极大提升程序化体力劳动的劳动效率。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大量替代机械性、重复性体力劳动,大规模挤压低技能人才的就业空间。随着智能化技术和产业的进一步融合发展,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发生变化,使得部分传统的就业岗位迅速被淘汰。闫雪凌等人的一项研究显示,“工业机器人保有量每增加1%,就业岗位就会减少约4.6%”②。另一方面,智能化技术的深度发展对规则性、程序性的脑力劳动的替代也逐渐增强,冲击高技能劳动者的就业,造成中高技能结构的劳动者也面临失业风险。并且强智能技术发展对中高技能结构劳动者就业的冲击,将来甚至可能还会超过对低技能结构劳动者就业的冲击。当前,一些领域的智能机器已经能够替代部分脑力劳动者甚至创造性工作者进行脑力劳动,导致数据交易、会计核算、数据计算等行业脑力劳动者的劳动岗位逐渐被智能机器替代。
2.创造效应: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智能化影响就业的创造效应是指智能化发展创造出新的产业、新的劳动形式或新的劳动关系而产生新的劳动岗位需求。正如马克思所言,工人是“不断被排斥又被吸引”③的,技术进步在带来负向替代效应的同时,也会创造出新的行业、新的岗位,形成增加劳动需求的正向创造效应,进而扩大就业。短期来看,智能化技术的产业应用会对传统行业产生替代效应,减少甚至消灭部分就业岗位;但长期来看,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和智能化社会的深度发展会促进产业变革,使高技能劳动者的需求增加,进而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
一方面,智能化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就业产生补偿性创造效应。传统行业通过智能化技术赋能产业转型升级,进一步加强对产业链的资源整合,有效推动上下游产业的规模扩大和发展,以及就业岗位的线性增长,进而需要大量高技能劳动者的供给。例如,机器人的数量每增加一个,至少可以带动与机器人生产有关的四类劳动岗位,从而增加劳动者的就业机会。另一方面,智能化社会的深度发展对就业产生拓展性创造效应。随着智能化技术向纵深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催生出大量新兴职业,如机器人工程技术员、数字孪生应用技术员和信息系统适配验证师等,为劳动者拓展了就业新空间。
3.重塑效应:引发就业转型升级。智能化影响就业的重塑效应是指智能化发展改变劳动者的就业结构,并深度调整劳动者的知识技能结构。相较以往的技术进步,智能化技术对就业的影响除了替代和创造效应外,更突出的是对就业的重塑效应。具体呈现为:第一,由于技术进步的替代效应,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劳动者就业被迫向智能化水平高的产业集中。第二,由于技术进步的创造效应,许多新智能、新业态、新就业形态出现,劳动者就业向智能产业集中。第三,由于技术进步对劳动方式和劳动过程的形塑,大量“人机协同”型工作岗位出现,劳动者就业向“人机协同”型产业部门集中。并且,智能化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还不断形塑劳动者的知识技能结构,让劳动者不得不持续更新知识和技能,深度参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与互动,同时还不得不持續调整就业策略,扩展就业领域,甚至不断转换就业,以免被时代抛弃。
技术进步影响就业市场的净效应主要取决于创造效应和替代效应的差数,即创造效应促进就业和替代效应抑制就业并存的情况下,技术进步整体上是促进就业的还是抑制就业的,主要取决于创造效应创造的岗位和替代效应替代的岗位谁更多一点。目前,由于智能化技术发展和产业智能化升级创造或替代岗位的具体数目犹未可知,智能化对就业市场的影响是积极的抑或消极的,暂时也难以评估。但与以往的技术革命相比,以智能化为核心的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就业重塑效应,即促进劳动者就业结构调整、知识技能转型升级的影响已日益凸显。
二、智能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市场的表征
在智能化技术进步给就业带来替代效应、创造效应和重塑效应的背景下,从麦可思研究院公布的近五年大学生就业情况数据来看,主要呈现整体就业难度加大,就业领域由传统行业向智能化相关产业和行业转移,智能化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落实率更高等特征。
1.智能化的替代效应显著,大学生就业整体难度加大。自1999年扩大招生规模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化”阶段转变到“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的供给数量逐年大幅度增加。根据教育部公布的数据,2022年高校毕业生总数高达1076万人,同比增加167万人,该数量和增幅均创造了历史新高。智能化技术催生了大量知识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工作岗位,就业市场上对高技能水平劳动者的需求增加,理应会推进大学生就业率提升、就业质量提高。但事实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状况并不乐观,“就业难”问题日益突出,主要表现在:
第一,大学生在一些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智能化技术深度应用的产业就业的人数比例日益降低,变化率十分显著。从麦可思研究院公布的大学生就业的主要行业数据来看,2017—2021届高校毕业生五年的就业行业变化趋势明显。在一些传统行业,如房地产开发及租赁业,高职毕业生就业人数比例的五年总增幅是-25.8%,本科毕业生也有-17.4%,五年内下降幅度較大。而在智能化技术深度应用的产业,大学毕业生就业人数比例的变化率更甚,如在金融业就业的高职毕业生人数比例的五年总增幅是-39.4%,本科毕业生是-20.0%;在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就业的高职毕业生人数比例的五年总增幅是-22.2%,本科毕业生则达到-45.8%。
第二,相较于普通劳动者,大学生整体失业率也比较高。麦可思研究院的调查数据显示,高校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未就业率持续上扬,其中2021届高职和本科毕业生毕业半年后未就业率分别为9.4%和12.2%,数倍于全国城镇登记失业率。同比2017届高职毕业生和本科毕业生半年后未就业率,五年的增幅分别高达25.3%和74.3%,反映出高校毕业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就业形势。显然,随着智能化技术的突飞猛进,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技术进步对就业的替代效应日渐加深,不仅低技能体力劳动岗位被替代,高素质大学生的部分就业岗位也被替代,大学生就业的整体状况不容乐观。
2.智能化的创造效应显现,大学生在智能化相关产业就业的比率上扬。当前,随着智能产业的不断发展,大批新业态涌现,灵活就业、弹性工作日益盛行。国家信息中心分享经济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共享经济发展报告2021》显示,在2017—2020年,我国参与共享经济活动的人数从7亿增长到8.3亿。大学生作为新业态的推动者和参与者,就业整体呈现由传统产业向智能产业或智能化技术深度应用的产业集中的趋势。
一方面,大学生在新兴的智能产业就业人数比例日益增长。例如,在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五年来高职毕业生就业人数比例的增幅达到11.8%,本科毕业生也有8.2%。另一方面,大学生在智能化设备制造业及上下游产业就业人数的比例和增幅均显著上升。例如,在初级金属制造业就业的高职毕业生人数比例的五年总增幅达到42.9%,本科毕业生也达到20.0%;在医药及设备制造业就业的高职毕业生人数比例的五年总增幅为23.5%,本科毕业生为50.0%;而在“其他制造业”就业的高职毕业生人数比例的五年总增幅则高达200.0%,本科毕业生也有116.7%。可见,智能产业逐渐成为高校毕业生就业时的“香饽饽”,拓宽了毕业生的就业空间。
尽管大学生在部分行业的就业人数比例变化受到疫情、经济形势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不能否认高校毕业生在智能产业和传统行业的就业变化具有显著差异,变化幅度呈现鲜明对比。社会的智能化水平提升对智能产业的就业影响显著为正,促进就业的创造效应占主导地位,而对传统行业的就业影响更趋于负面的替代效应,抑制了传统行业的就业。二者叠加,高校毕业生就业正在向智能产业和智能化水平要求高的产业集中。
3.智能化的重塑效应凸显,智能化相关专业毕业生更易就业。随着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职业结构中知识、技能要求高的职业占比加速上升,面向智能化技术的一些新兴学科和应用学科迅速发展,相应地,相关专业也受到了市场欢迎。例如,教育部公布的2019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中,高校新增数量最多的专业为人工智能、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智能制造工程、机器人工程等智能化专业。产业结构的变化推动各类人才需求的变化,导致各类学科、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发生变化,不同学科、不同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表现不一,主要呈现两类特征:
第一,智能化相关专业毕业生较传统专业毕业生的市场需求更大。麦可思研究院根据失业量、毕业去向落实率、薪资和就业满意度等因素划分并发布的红黄绿牌专业中,将需求增长型的专业称为绿牌专业。在2022届本科专业中,信息安全、信息工程、网络工程、数字媒体技术、微电子科学与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等与智能化技术相关度高的专业均为绿牌专业,其中信息安全、信息工程和网络工程等专业甚至已经连续三年被划分为绿牌专业,说明就业市场对智能化人才的需求持续走高。
第二,智能化相关专业毕业生较传统专业毕业生的就业落实率更高。从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落实率排名前50的专业来看,就业落实率在90%以上的专业主要是与智能化技术应用高度相关的工程类专业或与智能化技术直接相关的现代新兴专业,如信息安全、微电子科学与工程等专业的就业落实率分别达到95.8%和95.5%,远远高于全国本科毕业生87.8%的平均就业落实率。这既反映出智能化相关专业毕业生就业率更高,就业难度更小,同时也侧面说明智能化相关专业毕业生在薪资和满意度等方面较其他传统专业有更突出的表现。
三、智能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
就业是社会的“稳定器”,也是经济的“晴雨表”。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就业研究所和智联招聘联合发布的《2022年一季度高校毕业生就业景气报告》显示,2022年一季度高校毕业生景气指数(CIER)下探至0.71,同比下降0.63,环比下降0.17。诚然,大学生就业难与经济大环境有关,但根据以上分析,不得不说大学生就业难也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产生的结构性失业,以及高校和学生应对智能化发展不足紧密关联。
1.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产生结构性失业。结构性失业通常是指就业市场上由于劳动者的知识、技能、观念等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而导致失业的现象。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需要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人才作为第一资源、创新作为第一动力的作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进一步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但是,随着创新力度的进一步加大,产业智能化程度的进一步深化,大学毕业生面临“工作设备智能化、工作内容复杂化、工作关系协同化等颠覆性变革”④,其就业也受到巨大和持续的冲击。
一方面,岗位替代制造就业“鸿沟”。社会劳动的高技能需求与求职者的低技能供给,是横亘在就业市场上需求方与供给方之间的巨大“鸿沟”。长期以来,新技术创造的大部分新岗位的技能需求与劳动者现有技能之间不匹配成为劳动者就业面临的巨大难题。智能化社会,企业引进智能化设备和技术,使得低技能岗位的劳动者被智能机器所替代,而高技能岗位的技能要求呈现出技能水平高阶化、跨界技能多样化、人机协作与人际合作技能复杂化等特征。这就要求大学生不但要具备相关行业的学科知识,还要具备创新思维、批判思维、数字化思维等基础智能素养才能顺利就业。但大学生智能素养提升需要一个比较长的周期,不可能一蹴而就,时间上的“剪刀差”常导致就业市场上大学生就业困难,特别是智能素养低、动手能力弱的大学生短时间内难以跨越智能化带来的高技能需求与低技能供给的“鸿沟”,从而导致结构性失业。
另一方面,岗位升级抬升就业要求。伴随着产业结构升级,各领域、行业之间的交叉融合,产业部门对劳动岗位的技术技能要求开始“高移”,要求劳动者提升智能思维和创新能力等综合智能素养。尤其是智能化技术催生的新行业、新模式、新业态,需要劳动者具备良好的综合智能素养。在世界经济论坛发布的2018年、2022年、2025年的《未来就业报告》中,分析思维与创新能力、主动学习和学习策略能力、复杂的问题解决能力等与智能化思维和创新高度相关的能力,在各年的10项关键能力需求中均出现且排名靠前,说明智能素养在智能时代不可或缺。毫无疑问,智能化社会复合型、创新型的智能化人才将炙手可热,但当前我国高技能人才仅占就业人员的6.0%。教育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的《制造业人才发展规划指南》显示,制造业十大重点领域人才缺口在2025年将接近3000万人。从供给角度看,当前社会对人才技能需求的不断攀升与大学生智能素养有效供应不足的矛盾对大学生就业产生了重大影响。虽然大学毕业生人数连年增高,但满足社会需求的人才仍然短缺,大学毕业生和用人单位现阶段正面临“有人无岗”“有岗无人”的双向困境。大学生有效供给不足直接影响了企业的生产规模,间接制约了智能化技术的更新和发展,最终反映在就业市场上表现为用人单位招聘难和大学生就业难长期并存。
2.高校应对就业变化的智能素养培育预备不足。智能时代的到来,不仅改变了社会对人才能力的需求,也在重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就目前而言,高校培养的人才与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对接度还不够,高校应对就业变化的智能素养培育预备不足,主要体现在:
第一,基础智能素养培育不足,人才培养与智能化社会发展需求的匹配度不够。大学生就业的实质是高校人才供给与社会需求的供需匹配。随着智能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向着“智能、创新和多元”的方向发展,要求高校培养的大学生具备基本的智能素养。然而,近年来高校培养的人才与企业用人的需求存在明显差别,导致就业市场出现高校“培养人才过剩”和社会“人才短缺”的双重困境。尽管高校这几年在人才培养模式上进行了探索,但并没有摆脱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内容仍然偏重于知识理论,培养的人才主要面向特定行业、岗位,忽视智能技术技能的提升和基础智能素养培育,供给的人才智能化设备操作技能低、智能思维不开阔,未能较好地满足智能产业发展对人才的真正需求,造成高校毕业生的“滞压”。
第二,智能专业供给不足,专业人才与产业结构的契合度不够。科学的专业设置是保障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发展需求有效衔接的前提,只有及时对专业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才能适应社会需求。我国赋权高校可以依据《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对其专业结构进行新建、合并或取消等动态调整,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很多高校根据产业需求进行专业设置的意识不强,应变不足。一些高校虽然根据行业热度开设了“热门专业”,但教学内容更新过慢,许多新设专业仅实现了名称上与行业对接;部分高校没有深刻理解专业设置和改革的内涵,纷纷开设“热门专业”,跟风趋同导致部分专业设置同质化严重。市场需求信号识别困难、专业设置权限冲突、高校专业间的竞争压力大等问题凸显,致使动态调整的专业结构未能很好地契合社会对人才需求的变化,专业发展滞后于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人才供给与社会发展需求的契合程度反映在大学生就业上,就是大学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麦可思研究院公布的毕业生职业发展分析数据显示,近五年来高职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均维持在63.0%以下,本科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也从未超过73.0%,说明高校在专业设置上存在不足;同时,其数值变化不大,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高校的专业设置不仅滞后于社会需求,而且调整幅度不大,存在“闭门造车”现象。
3.大学生应对就业转型升级的准备不够。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很多,但大学生自身因素对其就业结果的影响最大。目前,智能化引领创新驱动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步伐加快,创造了大量新职业、新岗位。无论是区块链、物联网、AI等前沿技术领域的新职业,还是机器人工程技术员、信息系统适配验证师等与智能化技术相关的新岗位,对劳动者的要求都表现出知识更新快、专业度高等特征。联合国教科文組织调查发现,知识更新的周期已缩短至2~3年。技术更迭速度加快,行业之间的关联性越来越强,短期内可能会出现智能机器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挤出和替代。职业岗位之间的边界越来越模糊,职业能力的内涵和外延已发生重大变化,大学生自身对智能时代到来的思想和能力准备不足,是陷入就业困境的重要原因。
第一,思想准备不足。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的深度发展、广泛应用,智能化将涉及大学生就业的各个行业、各个领域。大学生应准确把握和判断就业形势,积极学习智能知识,训练智能思维,提高智能素养,以应对智能化社会的就业冲击。然而,一些大学生不能充分认识智能化发展对就业的广泛冲击和深度挤压,在校时的智能知识和能力准备不足,智能素养难以匹配职业需求,不仅导致就业困难,还导致紧张感、焦虑感和不安全感等负面消极情绪蔓延。
第二,能力准备不够。大学生要想在就业市场脱颖而出,自身能力最为关键。与社会需求较为快速的变化相比,高校毕业生的能力调整相对缓慢,存在一定的时滞,致使就业能力与岗位需求难以匹配。麦可思研究院公布的毕业生能力分析结果显示,2021届高职和本科毕业生毕业时掌握的基本工作能力水平分别为57.0%和59.0%,整体虽然呈现上升态势,但均远低于百分制“良好(80.0%)”的水平,并且在基本工作能力的重要度和满足度方面,一些适应智能化社会发展的主要能力,也是岗位急需的能力,如数字化能力、创新能力、技术能力等亟待提升。具体来看,电脑编程、设计思维、疑难排解三项能力在2021届本科毕业生的各项基本工作能力中重要度最高,但这些能力的满足度却相对较低。特别是麦可思研究院对高校毕业生的职业发展跟踪评价发现,高职和本科毕业生对终身学习能力的需求程度均为最高,但同比其他各项通用能力,终身学习能力的满足度却最低。
四、智能化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困境的消解路径
“生产力变革带来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颠覆性的改变与创新。”⑤麦肯锡管理咨询公司预测,到2030年全球将会有8亿多的工作岗位被智能化技术替代。我们要妥善化解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对传统产业的冲击,在培育新产业过程中创造新的就业机会。智能时代,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因素涉及多个方面,所以要实现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软着陆”离不开高校、大学生自身及用人单位的共同参与。为此,笔者提出以下建议:
1.保障人才有效供给,缓解智能化技术对就业的替代效应。智能时代,高校必须深刻认识生产方式变革引致的人才培养变化。高校既要为智能化的发展和应用提供足够数量的人才供给,又要使培养的学生质量能够满足智能时代对人才的新需求。
第一,转变理念,培养多元复合的高素质人才。一是人才培养理念的转变。在变革日益加速的智能化社会,传统的越“专”越好的单一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模式已经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高校应及时更新人才培养理念,树立复合型智能化人才培养理念,着眼于培养契合智能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二是教学理念的转变。智能化社会,应推进由“知识灌输”到“能力训练”的教学理念转变,构建以智能素养培育为核心的教学理念和教学内容。一方面,探索“人机协同”等教学新模式,注重学生创新思维提升,强化学生智能素养培育;另一方面,注重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的跨界培养,适当增加元技能课程和通识课程,注重高阶认知能力的养成。三是评价方式的转变。为确保人才培养理念、教学理念与评价方式相适应,要主动变革以知识考核为结果的单一评价方式,构建由表现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发展性评价等构成的多元化综合评价体系,注重对创新能力、应用能力、思辨能力等智能化综合能力的考核评价。
第二,优化专业,增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当前,学科之间的壁垒不断消融,专业的迭代升级速度加快,高校应顺应智能化发展趋势,以产业智能化转型为导向,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发展;利用智能化技术准确把握市场脉动,建立和完善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相结合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结合院校实际和专业特色,摒弃“短线思维”,“因校制宜”地根据市场需求和产业发展需要及时有效地进行专业调整,使学校的专业设置和专业调整与多元化的社会需求动态适应,避免学科专业“滞后性”问题。此外,高校还应加强对大学生,特别是文科类专业大学生基础智能素养的培养,以弥补部分专业毕业生智能化行业就业能力不足的缺陷,让人才培养更贴合社会需求。
2.激发社会用人需求,放大智能化技术对就业的创造效应。智能化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过程,我们既要正确认识智能化对大学生就业产生的即期影响,也要关注其长期影响。尽管未来智能化创造的新兴行业及衍生的产业链将对劳动就业结构产生重大影响,有利于推动就业发展,但由于智能化技术在各行业的广泛应用,不可避免地对传统产业形态和就业方式产生冲击,短期内可能对就业造成一定压力。为维护就业局势总体稳定,需全面维持就业市场稳定与智能化发展的平衡,稳步推进智能化与各类产业融合发展,构筑就业市场与智能化良性互促的生态系统。
第一,依托智能化技术驱动产业链转型升级,培育更多新兴产业和就业“新载体”。通过智能化技术赋能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的智能化水平,加快产品迭代和技术创新,完善和延伸产业链,引导释放智能化对就业岗位的创造效应,扩大用工需求带动更多的就业,从而以创造岗位平抑智能化技术对就业的替代影响。
第二,推动不同地区的智能化技术平衡发展,创造就业新空间。各地区智能化发展和应用水平不一,加大了就业需求的差异性。为保证智能素养供给与社会智能化需求相适应,应因地制宜采取相关措施,科学预判、提前布局智能化融合发展,制定差异化的智能化发展策略,通过政策支持减少各地区的智能化发展差距,从宏观政策层面有序推动产业梯度转移,防止智能化人才就业产生“马太效应”。
3.加强人才供需对接,弥合智能化技术对就业的重塑效应。智能化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已跨入不可逆转的高速进程。随着智能化技术的不断成熟,新的就业服务体系正在形成,无论是人才培养方、人才供给方,还是人才需求方,都应主动求变、多方联动,以实现人才供需的高效对接。
第一,人才培养方——高校,应统筹招生、培养、就业等多部门协同联动,以实现大学生高质量就业为目标,创建涵盖学习成绩、科研活动、实践活动及学科与创新竞赛等多维度的成长档案数据库,做到“一人一档”。第二,人才供给方——大学生,应主动适应智能化社会的发展要求,提升自身智能素养。第三,人才需求方——用人單位,应充分发挥资本优势,主动构建与校方人才数据库互联互通的用工需求信息集成平台。基于此,形成高校、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三向奔赴”的就业“云”局面,整合高校、大学生和用人单位等多方资源,以智能化技术为驱动力共同搭建“智能云”就业平台,畅通从人才培养到人才需求的对接通道。
通过“智能云”就业平台,管理者和学校可利用智能化技术对毕业生的就业信息进行深入分析,研究智能化技术发展动态、就业趋势,建立健全就业预测机制和失业预警机制,动态监测就业市场,优化专业设置和智能素养培育方案。大学生也可借助智能平台算法推荐,主动了解用人单位的崗位要求、工资等情况,从而更好地把握就业市场形势,拓宽求职渠道,节约就业成本。用人单位则可主动调阅意向人才的成长档案,提高匹配效率,增加招聘的成功率和线上渗透率,从而更好地实现大学生与用人单位的高效对接,提升毕业生的整体就业率和就业层级。
总之,智能化是当代产业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必然方向,其对就业的替代效应、创造效应和重塑效应均已在大学生就业市场得到验证。大学生培养单位、大学生自身和大学生使用单位都应充分重视智能化对就业的影响,齐心协力推动大学生智能素养的提升,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智能化转型,以消弭当代大学生的就业困境。
[注释]
①③中央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725,523.
②闫雪凌,朱博楷,马超.工业机器人使用与制造业就业:来自中国的证据[J].统计研究,2020(1):74.
④许艳丽,余敏.新智造时代技术技能人才发展定位与教育应对[J].中国电化教育,2021(8):9.
⑤孙雪,宋宇,赵培雅.人工智能对异质劳动力就业的影响——基于劳动力供给的视角[J].经济问题探索,2022(2):171.
[参考文献]
[1]徐思雨,杨悦.智能化发展对就业结构的影响研究[J].工业技术经济,2022,41(2):121-128.
[2]邓洲,黄娅娜.人工智能发展的就业影响研究[J].学习与探索,2019(7):99-106+175.
[3]麦可思研究院.2022年中国高职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
[4]麦可思研究院.2022年中国本科生生就业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22.
[5]杨伟国,邱子童.人工智能应用中的劳动者发展机制与政策变革[J].中国人口科学,2020(5):2-13+126.
[6]吕巍.拥抱人工智能——全国政协“人工智能发展对劳动就业的影响”专题调研综述[N].人民政协报,2019-12-30(8).
[7]徐晔,黄尧.智慧教育:人工智能教育的新生态[J].宁夏社会科学,2019(3):139-145.
[8]张勇,燕晓飞.我国高校专业动态调整困局及解困思路[J].江苏高教,2021(9):4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