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肿瘤患者筛查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开发与应用

2023-06-10 07:33屠国金刘姗娜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3年12期
关键词:肿瘤患者

屠国金 刘姗娜

关键词:肿瘤患者;筛查管理;信息集成平台

中图分类号:TP3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3)12-0039-02

0 引言

肿瘤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1]。随着全球经济的迅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也逐渐加剧,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肿瘤患者的筛查管理,是医疗活动的延续,是随访工作的前提,对肿瘤患者的病情追踪和治疗预后有着重要意义。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 统计,2016年恶性肿瘤死亡人数超过900万,已成为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2]。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及死亡率都保持一定程度的增幅,癌症负担仍然呈持续上升态势,形势非常严峻,见图1。大量的研究和实践已经表明,肿瘤筛查和早诊早治可以有效延长肿瘤患者的总体生存期,减少疾病的经济负担,因此建立肿瘤患者的筛查管理系统,对于早期发现肿瘤患者有着重要意义,有效地提高肿瘤患者治愈率。

随着医院业务量的不断增加,信息化程度日趋成熟,信息系统日益增多,需要通过各个不同的系统进行筛查肿瘤患者,人工查找耗时耗力,工作量巨大。

在大量的病案资料中筛查有随访价值的肿瘤患者及其病案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检查检验结果、用药、相关治疗等,查到特定病种的患者信息后进行手工记录,转交相应医生进行判断及后续的随访管理。该项工作任务量大且繁杂,人工筛查容易出错或错漏,工作效率低,并且给后期的统计及管理造成一定的难度,差错率高[3]。因此,通过信息化手段,使不同系统间的患者信息进行互联互通,梳理流程,设计肿瘤患者筛查管理系统[4],代替传统的人工筛查,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

1 系统设计

1.1 流程介绍

在医院开展肿瘤筛查防治公益行动中,移动CT 车主动下乡服务,进行肿瘤筛查并实时上传数据到医院信息平台。患者到医院就诊时,医生开立检查申请单,在医技检查科室(超声科、放射科、病理科、内镜中心)发现疑似或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由检查科室医生进行上报(包括肿瘤部位)。若已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则马上启动危急流程,系统推送危急短信至开单医生或对应科室负责人。对应科室确定是否有手术指征,明确后续治疗方案。筛查管理系统接收到上报数据后,对应科室可以通过时间段及疾病部位筛查出所有上报的患者。针对具体患者,可以查看患者基本信息、疾病情况、报告科室等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记錄。通过多种统计软件,实现对肿瘤患者信息的统计分析,并支持数据导出使用。后续可根据筛查管理系统实现对肿瘤患者进行随访追踪,对流失案例进行总结分析等。具体流程如图2所示。

1.2 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主要来源社区义诊采集与患者医院就诊筛查两种手段。

1) 社区义诊:对于偏远地区或健康意识薄弱的群众,缺乏常规体检,对身体疾病重视程度不足,开展义诊活动主动下乡筛查,可以帮助此类群众发现健康问题,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积极预防晚期肿瘤的发生。开展“5G移动数字医院”下乡义诊,聚焦全民健康。以移动CT车为基础,融合新医疗技术设备,让患者可以在移动车辆上完成CT、超声、心电图和快速检查等项目。通过5G+互联网技术将检查检验信息数据实时传输至医院信息平台,院内专家同步阅片,及时做出准确的临床决策。

2) 医院就诊筛查:患者感到不适到医院就诊时,医生会开对应检查申请单,通过CT、超声、MR等检查及病理等检验技术,进一步筛查患者身体情况。发现疑似或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由检查检验科室医生进行上报(包括肿瘤部位)。检查检验结果将同时存入医院信息系统,方便进一步治疗干预。

1.3 系统平台的建立

在医院信息系统越来越庞大的情况下,信息集成平台的建设显得尤为重要。集成平台通过整合医院现有业务的流程和资源,使数据在不同业务系统间实现互联互通,打通各个业务信息系统的关联,使各系统之间能共享数据,交换资源,统一管理[5-6]。肿瘤患者的数据涉及医院信息系统(简称HIS系统)、放射影像信息系统(简称PACS/RIS系统)、超声/内镜/病理等多个信息系统。通过医院信息集成平台,与各个信息系统做对接,获取HIS系统中患者的基本信息及病历诊断信息,PACS/RIS系统中患者的检查结果信息等,进而整合数据资源,集中显示筛查后的肿瘤患者信息,其流程图如图3所示。

1.4 系统功能设计及实现

肿瘤患者的筛查管理系统包括肿瘤患者上报、肿瘤患者管理、肿瘤患者追踪、肿瘤患者统计四个模块,如图4所示。

肿瘤患者上报:移动CT下乡筛查或患者来院就诊进行一系列检查,相关的医技检查科室(包括放射科、超声科、内镜中心、病理科)在进行检查时发现疑似或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通过筛查后上报系统,告知临床科室及相应的管理部门进行后续处理。医技检查科室一旦发现肿瘤患者,在报告审核界面选择肿瘤筛查选项,进而选择疑似或者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所在部位,如甲状腺、肺、肝、肾、胃、肠、乳腺或输入其他可备注信息,提供可维护界面由各个医技检查科室进行专人管理维护疾病部位字典库。

肿瘤患者管理:肿瘤患者筛查管理系统接收到医技检查科室上报的疑似或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后,通过时间段及疾病部位筛查出所有上报的患者[7]。针对具体患者,可以查看患者基本信息、疾病情况、报告科室等数据,并对其进行处理记录,如已电话联系等,为其进行后续预约复诊,可院方代为预约或自行预约等。如果是院方预约则注明预约时间、预约科室、门诊性质等信息。

肿瘤患者追踪:医技检查科室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直接标记为危重患者进行上报,启动危急流程,同时通过短信平台发送短信给开单医生及对应科室负责人,对应科室明确治疗方案,确定是否有手术指征,并做好后续的随访服务工作。

肿瘤患者统计:通过各种统计条件,实现对肿瘤患者的统计分析。针对不同时间段,不同疾病部位,不同处理方式或者不同预约方式等均可实现相应的统计功能,做不同的统计分析,并支持数据导出使用。同时,对检查科室上报的肿瘤患者在24小时内未处理的,通过黄色进行标识;超过24小时仍未处理的肿瘤患者,通过蓝色标识;确诊为恶性肿瘤的患者,通过红色进行标识;所有已处理完成的肿瘤患者,则标识为黑色。通过不同颜色的标识,可以为临床科室及肿瘤患者筛查管理人员进行更好的区分,更便于统计。

2 总结与展望

2.1 应用总结

基于集成平台实现了肿瘤患者筛查管理系统和各个医疗业务系统交互,使不同系统间的数据实现互联互通,保证了数据来源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并缩短了应用的开发周期,提高了信息系统的运行效率和降低了系统的维护费用[8]。该肿瘤患者筛查管理系统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医务工作者手工操作,节省了时间和精力,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系统中借鉴了危急值管理模式,系統获取了危机信号后,会立刻发送短信内容提醒医生,使患者可以在最佳的时间内获得及时的治疗,提高了医疗效率以及响应速度,切实实现了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致电肿瘤患者帮助其进行预约,充分体现了医院的人文关怀,有效提高患者的返院就诊率,大大提高了患者满意度。通过不同颜色进行标识,极大地方便了医务工作者的查询统计以及后续分析总结,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该肿瘤患者筛查系统仍有一些不足,如该肿瘤患者筛查系统有部分功能不完善,需要进一步改善。

2.2 未来展望

在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医疗服务宗旨下,肿瘤患者筛查管理系统需要与医院随访服务进行紧密结合,做好两者间的数据对接,完善原有功能,通过低成本的调查方法,比如在大于60周岁的人群中,调查多种肿瘤高危因素并进行量化评估以便发现肿瘤高危风险人群,并对这些高危风险居民进一步地检查和治疗,提高了肿瘤的早发现率和早诊率,并做好随访和长期随访工作,做好这两者间的数据对接,完善原有功能,实现肿瘤患者在就医过程中全流程追踪、更高质量服务。完善统计分析查询功能,为科研、教学以及管理等方面提供数据支持,形成有效的信息共享、反馈跟踪的闭环机制。下一步,与基层社区医院等医疗医联体/医共体进行对接,实现肿瘤患者数据的全方面、多层次的互联互通,为肿瘤患者提供全过程的长期随访服务[9]。

猜你喜欢
肿瘤患者
个性化疼痛护理在肿瘤介入术后疼痛中的应用
实施护理干预预防肿瘤患者化疗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多元文化护理理念在肿瘤患者临终关怀中的应用
肿瘤患者PICC相关感染因素及其护理干预措施
优质护理服务在肿瘤患者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化疗对老年恶性肿瘤患者医院感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