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患者PICC相关感染因素及其护理干预措施

2016-10-11 23:02李雪君卫建宁
中国医药科学 2016年7期
关键词:肿瘤患者护理措施

李雪君+卫建宁

[摘要]目的分析临床肿瘤患者PICC相关感染性因素,并探讨其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我院2010年4月~2012年7月接收肿瘤PICC留置患者50例作为调查对象,行常规PICC留置处理;将2012年9月~2014年11月接收患者作为观察组,行PICC留置改进后的护理,观察临床感染情况。结果本次调查结果显示,肿瘤患者PICC相关性感染因素为:静脉选择、导管固定、患者身体状态等;观察组患者经由相关护理措施后导管感染率为6.0%,和对照组的20.0%相比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针对肿瘤患者PICC相关性感染因素制定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感染发生率,价值突出。

[关键词]肿瘤患者;PICC;感染因素;护理措施

近年来,肿瘤疾病发病率持续上涨,危害患者生命安全。目前,临床均借助化疗疗法治疗,常用措施为中心静脉导管(PICC),该导管可快速建立静脉通道,减轻患者临床疼痛度。然由于PICC留置期间易出现感染、静脉炎等病症,间接增加患者疼痛和医疗负担。因此,如何预防PICC导管感染是临床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进一步探讨肿瘤患者PICC相关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本研究将我院接收患者作为调查对象。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为我院2010年5月~2014年11月之间的100例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根据时期不同进行分组。将2010年4月~2012年7月接收肿瘤PCII留置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男、女患者分别31例、19例,年龄25~75岁,平均(45.5±1.5)岁,疾病史1~4年,平均(2.1±0.1)年,导管留置时间4~356d,平均(152.2±12.2)d;将2012年9月~2014年11月接收患者作为观察组,男、女患者分别32例、18例,年龄26~76岁,平均(45.6±1.6)岁,疾病史1~5年,平均(2.2±0.2)年,导管留置时间5~360d,平均(152.3±12.3)d。两组PICC肿瘤患者年龄段、疾病史等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年龄25~76岁;(2)诊断为恶性肿瘤且行PICC置管;(3)PICC血流感染患者同意进行血培养及导管尖端培养,在患者知情同意的情况下计划拔管。排除标准:(1)PICC置管禁忌证;(2)怀疑全身感染或其他部位感染;(3)上腔静脉压迫综合征者;(4)有严重出血倾向或穿刺部位皮肤破损者。

1.3万法

临床选用BD公司生产的中心静脉导管和美国碧迪公司的PICC穿刺包,均可连接可来福无针密闭型输液接头,并选用统一的生理盐水作为封管液体。手术期间,医护人员需确保在无菌环境下执行相关操作,将PICC导管植入患者血管,若期间出现局部疼痛、红肿或患者表现为寒战、高热等症状需行拔管处理,分别采取患者分泌物、静脉血等进行检验。

1.4临床诊断

临床针对局部伴有疼痛、红肿等患者分泌物进行检验,结果证实为细菌感染;血行感染患者发热、寒战,对病原体的血液进行分离,并将其他的感染源排除,在下列情况下满足其中一条即可诊断为导管相关的血流感染:导管样本的培养是诊断导管相关血流感染的主要标准,半定量和定量培养结果分别为≥15.0cfu/c㎡、≥102.0cfu/c㎡,亦伴有不同程度的中毒症状;中心静脉血培养阳性率检测结果高于外周静脉血培养结果。

1.5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主要选用SPSS18.0软件进行相关数据的研究和分析,按照临床参数种类进行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影响因素

对照组患者发生感染10例,感染发生率20.0%,其中置管操作导致感染4例(40.0%),导管固定不牢移行导致感染3例(30.0%),患者免疫功能降低导致感染3例(30.0%),各因素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干预效果比较

两组肿瘤患者PICC留置期间均出现感染现象,但观察组患者感染者3例,感染率为6.0%;对照组感染者10例,感染率为20.0%,两者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3.1临床PICC感染的相关因素

(1)置管操作因素。本次调查结果表明,PICC导管留置过程中的相关操作是导致感染的主要因素,如:临床置管操作前期未对操作环境进行特殊化处理,普遍存在大多数操作人员穿普通工作服的现象,间接降低无菌性;导管预处理过程中行基础化的肝素液冲管处理;少数患者选用头部静脉,增加其反复性送管率,加大血管损伤;导管固定期间选用透明敷料,一旦患者出汗过多,将导致其皮肤潮湿;(2)导管移行。导管佩戴过程中,存在于肘窝处的导管易出现异动现象,加大临床感染率;(3)免疫功能降低。肿瘤患者化疗处理后白细胞计数将降低,或致使其处于骨髓抑制状态,间接降低免疫功能,加大感染率;患者未充分掌握导管维护措施,诱发感染。

3.2护理干预措施

3.2.1置管时机临床肿瘤患者PICC置管前期,需密切评估患者病情变化,针对白细胞指标下降、感染期、败血症期等患者来说,应避免PICC置管。并且,临床所使用的导管需尽最大限度的选择三向瓣式PICC管,可有效预防返流、降低不良反应。

3.2.2置管操作(1)置管环境。临床置管前期,医护人员需对操作环境进行消毒预处理,让其自然干燥,随后借助紫外线消毒空气,时间为20min。置管过程中需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佩戴口罩、无菌手套等;(2)导管处理。目前,临床导管处理过程中均借助肝素液冲管,致使临床效果不明显。因而,临床需选用合适、有效液体进行冲管处理。如:地塞米松,将该药物充分稀释后浸泡导管,可有效预防静脉炎病症。糖皮质激素可控制炎性因子,减少相应炎性因子的释放总量,从而减轻炎性反应,增强抗过敏性能;(3)穿刺部位。临床置管期间首先需选择粗直、瓣膜少的静脉,若无法查找可选择正中静脉血管,位于肘周上方二指处,于此处穿刺处理可预防导管的移动,降低感染发生率;(4)消毒剂。导管留置前期需对患者皮肤进行消毒处理,一旦消毒剂选用不当,将直接造成感染。在这种情况下,需选用合适消毒剂及消毒方法,如:首先用酒精消毒3~4次,随后再用安尔碘消毒3~4次,消毒面积为10.0cm×10.0cm,按照顺时针、逆时针的方式交替进行,自然晾干,以达到最终的消毒目的。

3.2.3导管固定

临床用无菌透明敷料固定导管,以保证皮肤干燥。此类敷料更加适用于易出汗患者,可有效降低感染率。并且,导管外露部位还可固定于患者前臂,避免导管的移动,进一步降低感染。

3.2.4封管PICC导管的封管处理意义重大,需引起高度重视。可于封管处理前期借助生理盐水进行冲管,随后借助肝素液封管。如:脂肪乳、化疗药物使用后,需立即使用生理盐水脉式冲管,以减少药液附着量。肝素液抗菌效果突出,可预防血栓沉积量,在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此外,临床期间还需强化无针正压接头的应用,可使用可来福正压接头进行液体的输注处理,输注前期首先需对接头内缘、外缘进行逆时针、顺时针相互交替式消毒处理2次,封管后再按照此类方法消毒,随后借助无菌纱布包裹、固定,预防接头污染。此类接头需每8天更换一次,临床优势:可降低医护人员损伤,更为主要的是此类接头协同作用显著,尤其是上腔静脉高压患者,可有效预防血栓的形成,降低静脉炎病症的发生率。

3.2.5观察临床肿瘤患者化疗结束后需密切观察患者温度、血常规等情况,一旦出现感染性征兆后应立即进行细菌培养,确定病原菌。同时,还需观察肿瘤患者病情变化情况,一旦出现不适现象后立即进行检查,以及时发现感染性因素。

3.2.6健康教育肿瘤PICC置管患者住院过程中,医护人员需向其讲解相关注意事项,如:管道的维护措施、洗澡保护措施等,确保每位患者均充分掌握相关知识。患者出院后,医护人员还需电话随访,以了解患者院外情况,并针对其存在问题耐心讲解处理措施,进而提高置管安全性。

3.2.7感染处理临床PICC置管期间,若出现局部感染现象,医护人员需立即取分泌物进行培养,根据其培养结果进行处理。若期间患者出现高烧、寒颤等症状,需在排除其他感染性病源外,抽取患者血液培养,于医师叮嘱下服用抗生素药物,做好相关操作记录。

综上,PICC是临床化疗期间最为常见的措施,从患者外周静脉上穿刺置入导管,以确保药物和营养进入患者心脏血管,具有操作简便、安全性高的临床特点。但是,肿瘤患者PICC置管期间易出现感染症状,间接降低其临床疗效。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在临床肿瘤患者PICC导管感染的因素有:静脉的选择、导管的固定和患者的身体状况。通过对感染性因素的探索制定出选择合适的置管时机、导管固定、病情观察、健康教育、感染处理等护理干预措施,临床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即临床措施实施后置管处理的观察组患者感染率为6.0%,未实施任何措施的对照组感染率为20.0%,说明临床针对肿瘤患者PICC相关性感染因素制定个性化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感染发生率,价值突出。

猜你喜欢
肿瘤患者护理措施
优质护理服务在肿瘤患者锁骨下中心静脉置管中的应用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