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凤燕
“语文主题学习”经过多年实验,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给了一线教师诸多启示。教师借助“语文主题学习”探索出多种教学模式,如“1+N”阅读模式、对比阅读模式、比较写作模式等。本期的三篇文章从文体教学角度进行了探索。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革命文化题材的课文有40余篇,约占课文总数的14%。革命文化文本具有很强的思想教育性,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往往过于重视人文主题而容易忽视语文要素。文本中真实的内容、真挚的情感、生动的描写、丰满的人物,都是借助语文要素表现的。如何让革命文化在学生心中“活”起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笔者认为,要在语言文字实践中实现革命文化对儿童精神世界的塑造。
一、梳理内容,把革命故事烙进记忆
革命文化文本大多是根据真实故事编写的,即便是小说,也是有原型的。故事对于儿童具有天然的吸引力,记住故事能让革命文化铭刻在他们的脑海中。
1.紧扣直接要素梳理内容
所谓“直接要素”,就是直接指向文本内容的要素。“抓住主要人物和事件,了解课文内容”是四年级上册教材第七单元的语文要素。这个要素直接指向课文内容的梳理,属于“直接要素”。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讲述的是少年周恩来耳闻目睹中华民族暗弱不振的现实后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書的故事。在教学中,笔者带领学生采取“主要人物+事件”的方式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周恩来之所以在修身课上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因为在耳闻中华不振之后,又在外国租界地目睹了中国妇女被洋人欺压而无处说理的事实,深切感受到中华不振,而要让中华振兴,作为小学生必须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课文内容的梳理中,学生既训练了语言表达能力,又将周恩来立志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事迹铭刻于心。
2.借力其他要素梳理内容
非直接指向课文内容梳理的单元训练要素,可称之为其他要素。教师要发挥教学智慧,发现其他要素与课文内容之间的关系,借助其他要素梳理课文内容。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不少课文的标题就是文章内容的高度概括,有的标题提示了主要人物,有的标题提示了主要事件。梳理文章主要内容可以借助标题来完成。如《邓小平爷爷植树》这篇课文的题目交代了人物和事件,联系本单元的语用训练点——“读好重音”,教师教学时可以通过指导学生读重音“邓小平”“植树”,引导学生读好标题,感知83岁高龄的邓小平爷爷和首都人民一起植树的故事,初步体会邓爷爷“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后代”的精神。
3.利用课后习题梳理内容
课后习题是落实语文要素的重要途径。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的课后习题中一般都有一道指向内容梳理的习题。如《小英雄雨来》课后第2题,教材中给出两个示例——“游泳本领高”“上夜校读书”,习题要求学生“照样子”给其他四个部分列出小标题,再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在对课文的概括、提炼、讲述中,既锻炼了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又把握了主要内容、记住了革命故事,对革命文化也就有了初步感知。
梳理故事内容可以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把革命故事烙进学生的记忆中,让革命文化以一种鲜活的方式走进学生的精神世界。
二、品读细节,让革命形象鲜活立体
革命文化题材的文本,往往通过神态、语言、动作和心理描写等方式塑造革命人物形象,表现革命精神。教师引导学生聚焦这些细节描写,能让革命人物鲜活起来,进而让学生从人物形象中领悟其革命精神。
如《军神》一课,要真正理解刘伯承的军神形象,教师就应该抓住文中刘伯承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引导学生深入体会。如下面的教学片段。
师:你从哪些细节中感受到刘伯承的“痛”呢?
生1:我从“汗如雨下”上,“汗如雨下”说明他痛得厉害。
生2:我是从手术结束后床单被抓破这个细节描写看出来的。
生3:我是从他脸色苍白、勉强一笑中看出来的。如果不是很痛,他的脸色不会苍白,更不会因为笑不出来而故意笑。
……
在细节品读中,刘伯承的军神形象如丰碑一样树立在学生的心中。其他的如刘胡兰、邱少云、黄继光、狼牙山五壮士等人物,教师都可以通过细节品读引导学生感受英雄人物英勇无畏、舍生忘死、坚毅勇敢、坚贞不屈、心怀家国的精神。
三、以史为经,让革命力量激荡人心
革命文化文本所讲述的故事往往有一定的历史背景,给学生补充背景知识,可使教学事半功倍。
1.补充资料,为体会革命精神助力
大多数革命文化文本与学生有较远的时空距离,这种距离常常让他们很难理解革命英雄的行为。教材在课文导语和单元要素中反复提到“查阅相关资料”这一要求,说明了背景知识对教学的重要作用。基于此,教师可以适时引入相关资料,让学生借助背景知识,全面、准确地体会革命精神。如教学《十六年前的回忆》时,笔者补充了李大钊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创建人等资料,帮助学生理解李大钊坚贞不屈、无私无畏、忠于党、忠于革命的精神;教学《七律·长征》时,笔者为学生介绍了长征的相关背景、行军路线、后世评价等资料,帮助学生理解“远征难”,还为学生补充了“飞夺泸定桥”“巧夺金沙江”的故事,引导学生体会一“暖”一“寒”背后心情的一“喜”一“悲”,从而体悟红军战士英勇无畏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2.纵横联结,理解革命文化的意蕴
革命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在革命文化题材文本的教学中,教师还应该让学生感受中国文化的一脉相承,感受革命文化的来处和去处,在历史的沿革中、在时代的共情中深刻理解革命文化的意蕴,以及其历久弥新的生命力,达到对革命文化的深刻认同。如王崧舟老师在《十六年前的回忆》的教学中,这样以史为经,传递革命文化的力量。
师:1927年4月28日,李大钊牺牲了,但他的革命精神,他对革命必胜的信念就像一粒火种,燃烧在后来者的心里,请同学们读一读下面的资料。
生(读):1935年5月29日,红四团的22位勇士,冒着敌人的枪林弹雨,攀着只剩下铁链的泸定桥,奋不顾身,冲向敌阵,夺取了红军长征又一次关键胜利……
师:是的,这样的革命精神,不仅在李大钊、红四团、刘胡兰身上体现着,看——
生(读):1947年1月12日,为了保守党的机密,保护党的组织,共产党员刘胡兰毫无惧色地走向敌人的铡刀,壮烈牺牲,年仅15岁……
师:是的,这样的革命精神不仅在李大钊、红四团、刘胡兰、董存瑞身上体现着,看——
生(读):1964年,我国成功爆炸原子弹。以邓稼先为代表的“两弹一星”科研工作者无私奉献、艰苦奋斗,有些人甚至为此献出了宝贵生命。
1998年,举世罕见的洪灾肆虐全国……
2020年,以钟南山院士为代表的医护工作者……
师:这样的革命精神,一定还会继续传承、继续发扬、继续光大!这样的革命精神,永垂不朽!(板书:不朽的精神)
这样的教学,把历史、过去和当下贯通成一条经线,让学生清晰地感受到革命先辈的精神和中华民族的精神是融通的、革命先辈的精神与时代英雄的精神是共振的,学生在这样的同频共振中理解革命文化、认同革命文化,才能从中获得精神力量,立志成为有理想、有信念的人。
(作者单位:武穴市第二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