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熙
如果把黄河比作一条巨龙,那么沿岸的古渡就像繁多的龙鳞。在这些古渡中,著名的孟津古渡作为沟通焦作孟州与洛阳的重要通道,留下了许多故事。
孟津河与孟津古渡
“家住孟津河,门对孟津口。常有江南船,寄书家中否?”“与君相见即相亲,闻到君家在孟津。为见行舟试借问,客中时有洛阳人。”这是唐朝诗人王维所作的两首关于孟津的诗。相传,王维曾寓居孟津,住在孟津河畔,家门口正对着孟津渡口,时常有从江南而来的船只。后来,在外遇到孟津人,他都倍感亲切,思乡之情涌上心头。
诗中提到的孟津河,是洛阳市北部流经焦作孟州的一段黄河。唐朝时期,孟津河至三门峡是连通东西两京漕运的黄金水道。如今,孟津沿黄河南岸还有兴洛仓、河阴仓、柏崖仓等唐朝黄河漕运仓储遗迹。孟津口即位于孟津河北岸的孟津古渡,是孟州往返长安的咽喉要道。
孟津之名的由来,可以追溯到三皇五帝时期。《尚书·禹贡》中记载,当年大禹治水时,就曾“导河积石……东至于孟津。”据唐初经学家孔颖达《五经正义》:“孟者,河北地名,春秋所谓向、盟是也。于孟地置津,谓之孟津。”意思是,在黄河北面的孟地设置渡口,称为孟津。在古代,黄河犹如天堑,渡口对于两岸地方发展、人员往来尤为重要。
此外,孟津渡口还对朝代更迭有着巨大的影响。孟津古渡的名声大振就與武王伐纣建立西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时商纣王暴虐无道,周武王“顺应天命”,起兵灭商。“武王伐纣,升舟,阳侯波起,疾风逆流,武王操黄钺而麾之,风波毕除。”东汉学者王充在《论衡》中的这段记述,说的是周武王首次检阅军队,过黄河抵达孟津的故事。相传,周武王就是从孟津古渡过黄河北上,灭掉了商朝,开始了周朝的统治时期。
河阳桥与河阳三城
如果说孟津古渡是连接黄河南北两岸的重要驿站,那么河阳桥(河阳浮桥),则是沟通河阳三城的飘扬纽带。
河阳桥具有悠久的历史。据《晋书》记载,晋武帝泰始十年(274年),掌管朝廷财政的度支尚书杜预“以孟津渡险,有覆没之患,请建河桥于富平津。”而有人认为,殷、周时期的都城都建在黄河边上,但是经历了圣人贤人的时代都没有建桥,必定是因为这里不宜建桥。
最终,在晋武帝的支持下,杜预力排众议坚持建桥并付诸实施。在建桥过程中,从设计到施工,杜预都付出了极大的心血。桥建成后,晋武帝带着百官到桥边设宴,举杯向杜预祝酒说:“不是你,此桥是不能建成的。”
建河阳桥百多年后,古孟津开始有城池。据《水经注》记载,北魏太和二十年(496年)“河北侧岸有二城相对,置北中郎府,徙诸徒隶府户,并羽林、虎贲领队防之。”这就是所谓“北中城”,位于孟县(今孟州)。北魏孝昌年间复置河阳县,治所就在北中城。东魏元象元年(538年)在黄河南岸筑南城,城三面临河,与北中城隔河相望,位于河南府孟津县(今洛阳市孟津区)。又在北中城南面河中的沙洲上筑中滩城,并置河阳关于此。
因三城在河阳县境内,故有“河阳三城”之名。河阳三城地处洛阳北面要津,黄河在此分为两支流贯其间,三城中间有河桥相连,自南北朝历隋、唐至五代,常为军事重镇。
北齐时废除河阳入温、轵二县,河阳三城为军镇。又在北中城置行台,北周改为河阳镇。隋开皇十六年(596年)在河阳镇复置河阳县。
唐置河阳三城使,属河南府。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严重,朝廷常在河阳三城置重兵。杜甫在《后出塞五首》诗中,形象地描述了大军经由河阳桥出征关塞时的情景:“朝进东门营,暮上河阳桥。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宋朝初年设孟州河阳军,宋政和二年(1112年)改为济源郡,河阳县属之;金朝置孟州领河阳县,金大定年间,为避河患迁孟州于上孟州;明洪武初废除河阳县入孟州,明洪武十年(1377年),改州为县,始称孟县。199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孟县撤县建市,设立孟州市。
斗转星移,河阳三城已遗迹难寻,河阳三城之间的河桥也已经被洛阳黄河大桥、济洛西高速公路黄河特大桥等一座座现代化桥梁取代,孟津河上的古渡口也渐渐失去交通功能,昔日孟津河上船帆猎猎、欸乃声声的盛景不复存在。然而,百里孟津河南岸上留存下来的多个老渡口,仍在向人们诉说着从前的黄河故事,并将一直见证未来的光辉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