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豪放派”词风中感受英雄情怀

2023-06-10 10:45高玉波
初中生学习指导·提升版 2023年6期
关键词:密州边关报国

高玉波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称“诗之境阔,词之言长”,意思是说诗往往在阔处着眼、大处落笔,而词的情感较为细腻、转折较多。至宋代,词发展成为一种完全独立并与诗相抗衡的诗歌体裁,语言精练,意境深婉,风格细腻。“婉约派”代表李煜、晏殊、李清照的词作多以日常生活为主。苏轼扩大了词的表现功能,开拓词境,独创“豪放派”。

苏轼、范仲淹、辛弃疾的词作题材广阔,有报国之志、黍离之悲;境界宏大,有大漠孤烟、沙场点兵;气势恢宏,有千骑出猎、弓如霹雳。“豪放派”词作令我们感受最深的是词人赤诚的家国情怀。

文学家的豪放

千古奇人苏轼,一生经历坎坷,但成就不可尽数。他是文学家,官至翰林学士、礼部尚书;他是书法家,跟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他是美食家,创东坡肉至今流传……他在写了《江城子·密州出猎》一词后,曾致书鲜于子骏表达欣喜:“数日前猎于郊外,所获颇多。作得一阕,令东州壮士抵掌顿足而歌之,吹笛击鼓以为节,颇壮观也。”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 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一个“狂”字,展现了苏轼报国情怀之浪漫。年仅四十岁被贬在密州的苏轼,虽无决胜千里之能,却有挽弓射虎之心,犹有回朝报国之志。多次被贬的苏轼,在密州率众狩猎,手牵黄犬,臂架苍鹰,是何等的畅快!如果能够等到朝廷重新重用的诏令,定将挽弓向西北,全力射天狼!这样意气风发的英雄形象,表达的是苏轼报国之心;这样豪放粗犷的词风,开创的是“豪放派”的英雄情怀。

政治家的豪情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不仅是文学家范仲淹对古代仁人志士的赞美,更是政治家范仲淹自己的心声。他少年立志“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执政造福一方百姓;他“腹中有数万甲兵”,驰骋疆场令对手西夏惮服;他的《渔家傲·秋思》里饱含着军旅生涯中从未改变的报国情怀。

渔家傲·秋思

[宋]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一个“异”字,再现了范仲淹军旅生涯之艰苦。雁离衡阳无留意,是因边塞之寒;号角声连连,点明战事频频;群山重围中,孤城紧闭,可见边关荒凉人落寞。离家万里的边关将士,借一杯浊酒纾解思乡之苦。朝廷腐朽,不重边功。坚守边关的将士们流下了思念家乡和功业难成的英雄泪。“燕然未勒归无计”,是边关将士发自肺腑的豪情,更是范仲淹的满腔爱国情。

爱国武将的豪壮

在风雨飘摇的南宋,“战”与“和”是朝堂重臣一直在讨论的主题。战并收复失地是爱国武将辛弃疾一生的事业。被主和派排斥、诬陷的辛弃疾空有一腔热血,却不能奋勇杀敌,只好把一腔报国志浓缩在给友人陈亮的壮词之中。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一个“壮”字,表达了辛弃疾壮志难酬之悲慨。辛弃疾离开军旅后,仍想念着军营的号角、战场的激烈、沙场点兵的豪迈。已成过去的雄壮、豪迈、壮美的军旅生涯,依然在醉眼中呈现。重回沙场,是辛弃疾心底最真实的渴望。在现实中,他“了卻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梦想,再也无法实现。“可怜白发生”,写尽了多少英雄的辛酸和悲壮。

自古英雄多磨难!但是再多的磨难也挡不住真英雄的光芒——无论是密州出猎的苏轼“射天狼”之愿,还是驻守边塞的范仲淹“勒石记功”之怀,抑或是梦回连营的辛弃疾戎马半生“君王事”之情,都浓缩在一首首“豪放派”词作之中。这些词作展现出凛然于天地间的英雄豪情。

[群文链接]

仔细阅读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岳飞的《满江红》、王安石的《桂枝香》,同学们可以深刻感受到“豪放派”词作的名士之风、英雄豪情。

(此文为大连市西岗区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五项管理”专项课题“中学生课内外阅读有效融合的策略研究”XG2021026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大连市第三十七中学)

猜你喜欢
密州边关报国
李迪川:矢志不渝,逐梦报国
密州在哪
苏轼密州诗文研究的新成果
——评《苏轼密州诗文编年》
坚守初心 治水报国
报国何时尽此心
边关的雪
江城子·密州出猎
我在边关深爱着我的国,也深爱着我的家
边关月(独唱)
边关巡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