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荣秀,邱玉珍,李金龙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福建 福州 350004)
肛肠疾病患者术后可普遍出现疼痛等并发症,深部肛周脓肿及复杂肛瘘等肛肠疾病术后伤口较深,创面较大,需要对创面进行充分清洗和引流,而且术后需要经常换药,可导致患者产生强烈的疼痛感,部分患者难以耐受,甚至会出现拒绝换药或者终止换药等现象,可加重患者痛苦,影响手术疗效及预后改善,因此,采取有效的镇痛措施至关重要[1-2]。肛肠疾病患者术后受换药以及排便等因素的影响容易造成中枢及外周敏感化并引发剧烈疼痛感,因此,及早采取针对性的镇痛措施极有必要[3]。临床上多于换药后为患者提供止痛药物以促进疼痛缓解,单一镇痛模式镇痛效果不佳,多模式镇痛对于缓解术后不适感有重要价值。本次研究随机抽取肛肠疾病患者86例,患者均自2021年 10月~2022年8月在我院接受肛肠手术治疗,分析患者应用双氯芬酸钠栓纳肛与肛周亚甲蓝注射联合治疗对于缓解术后疼痛所发挥的作用,研究内容如下。
本次研究对象为86例肛肠疾病患者,根据患者就诊顺序及随机数字表法对患者实施随机分组,本次研究将患者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各组病例数均为43例。对照组:男性患者占26例、女性患者占17例,年龄范围为20~77岁,年龄平均值为(47.68±5.19)岁,病程为1个月~16年,平均病程为(7.16±1.34)年,疾病类型如下:痔疮20例、肛裂4例、肛瘘6例、肛周脓肿6例、肛乳头瘤2例、其他5例。观察组中男性及女性数量分别为25例、18例,年龄范围为20~78岁,年龄平均值为(48.02±5.17)岁,病程为1个月~17年,平均病程为(7.20±1.32)年,疾病类型如下:痔疮21例、肛裂3例、肛瘘5例、肛周脓肿7例、肛乳头瘤1例、其他6例。患者经随机分组后临床一般资料经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
纳入标准:①经肛门指诊联合肛门镜检查、结肠镜检查等检查方式并综合患者临床症状等确诊;②患者凝血功能正常,具备手术指征;③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Ⅰ级、Ⅱ级;④患者意识正常,思维清晰,开展本次研究前均对患者进行风险告知,患者自愿加入本研究。
排除标准:①伴哮喘患者;②伴活动性溃疡患者;③伴造血系统功能异常者;④合并肝肾功能障碍或心血管疾病者;⑤有酒精滥用史或者药物滥用史者;⑥⑦伴直肠糜烂者。
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术后采用双氯芬酸钠栓(由湖北潜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为H42020273,规格为50mg)纳肛,将2粒双氯芬酸钠栓置入患者直肠。调配亚甲蓝注射液,包括0.1%肾上腺素(生产厂家:天津金耀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2020526,规格:1mg),1~2滴、2mL亚甲蓝(生产厂家:北京市永康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1020556,规格:2ml:20mg)及10mL 1%利多卡因(生产厂家: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071,规格:2ml:0.4g),于患者创面以及创缘实施点状注射,确保注射均匀,注射总量不可超过8mL。术毕24h后将敷料拆除时向肛门内置入双份氯酸钠栓1粒,连续用药1周,1粒/d。仅给予对照组患者肛周亚甲蓝注射,注射药物以及注射范围和剂量均同观察组患者。
术后为患者提供综合护理干预。
(1)对比术后6h、术后24h及术后48h、术后72h患者疼痛度,以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疼痛度,总评分为10分,分值越高则患者疼痛感越强烈。
(2)对比换药前、换药时、换药后30min、换药后2h及换药后12h两组患者心率(HR)、呼吸频率(RR)、收缩压(SBP)与舒张压(DBP)变化情况。
(3)分析术后不良反应情况,术后不良反应计算方式如下:(肛门坠胀感例数+创缘水肿例数+尿潴留例数+伤口烧灼感例数)/总例数*100%。
术后6h、术后24h及术后48h观察组患者疼痛度均轻于对照组(P<0.05),术后72h两组患者疼痛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术后疼痛度对比分)
换药前及换药后2h、换药后12h两组患者HR、RR、SBP及DB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换药时、换药后30min观察组患者生命体征明显更加稳定,两组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见表3。
表3 比较两组术后不良反应情况[n(%)]
观察组手术当日及术后2d及术后3d 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睡眠质量分)
肛周局部具有非常丰富的神经,对疼痛刺激敏感度较高,术后疼痛可严重影响患者换药依从性[4]。而且手术操作可导致神经及组织不同程度地受损,伤害性刺激还会影响神经末梢并释放神经激肽A、谷氨等,继而影响脊髓背角神经元,在一定程上可导致兴奋性与反应性发生变化,造成中枢敏感化,使得患者呈现持久性疼痛状态[5-6]。联合镇痛模式近年来在临床上获得了日益广泛的应用,可通过多种机制产生镇痛作用,能够保证镇痛的充分性,联合镇痛还能够减少药物用药质量,从而可降低副作用发生风险,保证用药安全性。
亚甲蓝亲神经性较强,可对疼痛传导发挥有效的阻滞作用,能够对神经传导发挥作用,镇痛效果较好。但是药物起效相对较慢,而且容易导致患者产生灼痛感,而且用药后存在一定的副作用[7]。双氯芬酸钠镇痛及消炎效用较强,能够抑制体内前列腺素合成,可强化痛觉神经末梢对致痛物质的敏感性,进而可发挥镇痛、消炎的效果。双氯芬酸钠置入肛门后能够在体内缓慢释放,镇痛效用持久,镇痛效果确切。利多卡因血药浓度较低,能够发挥镇静与镇痛作用,还能够使痛阈得到提高,联合应用过利多卡因及双氯芬酸钠既能够使双氯芬酸钠在溶液中的稳定性与溶解性得到提高,还能够减少注射点疼痛感,使注射部位组织损伤得到减轻,能够增强镇痛效果,使患者痛苦得到缓解。
亚甲蓝肛周注射容易存在注射不均匀现象,导致创面封闭不完全,一旦受到刺激,可造成肛门括约肌痉挛,导致疼痛感加重,故而单一镇痛治疗无法取得理想的镇痛效果,故而应采用多模式镇痛。此次研究结果显示,肛周亚甲蓝注射及双氯芬酸钠栓纳肛可取得更好的镇痛效果。围术期给予患者综合性干预措施对于能够稳定其心理状态和情绪状态,可提高其手术认知度以及配合度,有助于提高镇痛效果及临床疗效。此次研究中,术后6h、术后24h及术后48h观察组患者疼痛度均更轻,换药时、换药后30min观察组患者生命体征明显更加稳定,观察组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风险更低,手术当日及术后2d及术后3d 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郭剑蕾等研究[8]中,采用单一镇痛治疗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20.0%,联合应用双氯芬酸钠栓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达6.67%,可见联合镇痛效果更佳,与本次研究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予以接受手术治疗的肛肠病患者双氯芬酸钠栓纳肛与肛周亚甲蓝注射治疗可有效减轻其术后疼痛感及换药时不适感,显著提升其睡眠质量,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恢复。此次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性,研究时间短、研究样本量少等,故而有必要实施多中心、大样本、长时间研究以深入验证肛肠病术后患者应用双氯芬酸钠及肛周亚甲蓝注射治疗对于缓解患者疼痛度所发挥的作用,以期为临床合理选择镇痛方式和镇痛药物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