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 姜波 王磊 曾婕
摘 要:媒体融合是科技期刊发展的必然之路。我国虽然出台了一系列推动媒体融合的政策,但是,与国际主流科技期刊相比,我国科技期刊的媒体融合水平不高,存在推送内容单一、推送频次低、服务意识差等问题。为推动我国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发展,建立符合我国科技期刊现状的发展融合模式,本文提出了四点发展建议:提高对媒体融合的认识,切实推动媒体融合;充分利用新技术,创新媒体融合手段;开展同类期刊合作,尝试集群化运营;加强新媒体人才培养,加大媒体融合的智力供给。
关键词:媒体融合;科技期刊;新媒体
中图分类号:G237.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23)05-0044-04
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与渠道发生了较大改变。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5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51亿,互联网普及率达74.4%,网民使用手机上网的比例达99.6%,即时通信用户规模达10.27亿,网民人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9.5小时[1]。这些数据充分说明,我们已经进入了以手机移动终端为主要媒介的“读屏”时代。
与国际一流科技期刊相比,我国科技期刊的媒体融合程度不高。作为学术成果的重要载体,科技期刊同样也受到了新媒体的冲击,这大大影响着科技期刊的传播媒介、传播方式以及编辑出版模式。本文基于我国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现状,分析了科技期刊在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尝试从我国科技期刊的体制机制、管理模式等角度提出媒体融合发展的相关建议,旨在提高科技期刊的传播力,实现与新媒体的有效融合。
一、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发展历程
1978年,麻省理工学院尼古拉斯·尼葛洛庞蒂提出了“媒体融合”理念;1983年,同校的浦尔出版了《自由的科技》一书,并在书中给出了“媒体融合”的具体概念:“媒体融合”源于技术融合,是在多种技术融合之后产生的新的传播方式。在现代语境中,“媒体融合”中的“媒体”包括广播电视、报纸、期刊、网站、网络平台、娱乐软件以及社交平台等。不同于传统媒体,大众对于新媒体的概念还存在一些争议,大多数学者认为新媒体是指基于数字技术产生,具有高度互动性和非线性传播的特质,能够达到传输多元复合信息的大众传播介质[2]。还有一些学者认为新媒体是以数字压缩和无线网络技术为概念产生的理论支撑,利用其大容量、实时性、交互性和精准性的功能,能够跨越地理界线最终得以实现全球化。何华征提出了新媒體是一个相对概念,具有7个特征:①技术层面全数字化;②应用层面强交互性;③器质层面高智能化;④传播层面自媒体化;⑤社会层面虚拟化;⑥效力层面全方位渗透;⑦发展层面大数据化[3]。新媒体包括社交类、视频类、自媒体类、问答类、数据平台类等多种类型,具体有微信、微博、抖音、QQ、电子杂志、Facebook、Twitter等多种形式。
总体而言,“媒体融合”在广义上讲,是指把传统媒体与互联网、手机、手持智能终端等多种新媒体传播通道有效地结合起来,而本文研究的科技期刊媒体融合是指将科技期刊与新媒体有机结合,并能够通过多种渠道传播学术信息。
二、国际主流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现状
国际主流科技期刊关于媒体融合的研究较早,并在办刊实践中积极推动新媒体与传统科技期刊深度融合,通过先进技术创新数字化产品、打造数字化服务平台,从而实现了转型升级。例如,把受众作为中心主体,以多元化模式产品为基础,打造多个终端平台,深度延伸服务,多层次、多样化、立体化、全方位地满足出版消费需求,实现不同媒体形态在内容、渠道、平台、经营、管理方面的融合出版[4]。此外,国际科技期刊评价机构已注意到新媒体传播在学术信息传播中占据的重要位置,并将科技期刊通过新媒体传播的相关数据作为评价指标。不同于仅以“影响因子”“引用频次”等引用数据为评价指标,2010年兴起的替代计量学(Altmetrics)还考虑了学术信息的新媒体传播情形,它能够在开放的社交网络上,通过各种工具对学术社交网络平台中的文件信息进行聚类分析、计算和测量,以便充分、及时地反映科研成果的影响力[5]。我国于2012年开展了相关研究,笔者认为,未来我国的科技期刊评价也会在很大程度上将相关新媒体传播数据作为评价指标之一,新媒体将成为学术传播的重要载体,因此,科技期刊要更加重视与新媒体的融合。
三、我国科技期刊媒体融合政策及现状
(一)我国科技期刊的媒体融合政策
我国大力支持、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为我国科技期刊媒体融合提供了政策保障。2014年8月18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一年也因此被认为是中国媒体融合的“元年”。之后,国家又先后发布了《关于推动传统出版和新兴出版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2015年3月31日)、《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2020年9月27日)、《关于推动出版深度融合发展的实施意见》(2022年4月18日)等专项政策,足见国家对媒体融合的重视及支持力度。此外,在《出版业“十四五”时期发展规划》《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2019年8月16日)、《关于推动学术期刊繁荣发展的意见》(2021年5月18日)中都突出强调了媒体融合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科技期刊的媒体融合情况并不乐观。以微信公众平台为例,虽然我国许多科技期刊都设立了微信公众平台,但与大众媒体相比,其发展并不理想,除了少数微信公众平台的关注度、影响力较高外,大多数影响力较弱,甚至一些平台处于“僵尸”状态。从我国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表层来看,文章的推送内容单一,原创内容较少,基本都是转发其它媒介发表过的内容,导致信息量不足;部分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还存在服务意识较差,缺少与用户的互动以及推送频次较低,重开通、轻维护的问题。从科技期刊微信公众平台的内在来看,部分平台利用新媒体渠道类型较为单一,新媒体影响力不足,媒体融合出版生态有待优化。此外,各种因素限制着科技期刊与新媒体的深度融合,其中,既有管理机制与相关政策的原因,也有人才、技术、产品、资金等原因。由于新技术应用大多处于探索阶段,功能更完备、界面更友好、更开放的“投、审、编、修”协同工作平台尚未出现,技术创新与运营能力不足,导致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发展受到了一定限制,不仅无法真正实现科技期刊产业的规模化、集约化,也缺乏吸引外部期刊加盟的内在黏力。
(三)原因分析
1.整体规划欠完善
较多的科技期刊在没有做好各方面调研、进行科学规划论证的情况下,就匆匆搭建微信公众平台,纷纷推出公众号。之后,又因為专业技术人员不足、内容更新迟缓无吸引力等原因,导致平台处于“僵尸”状态。
2.定位不清晰
科技期刊的定位决定平台的风格、服务对象以及内容。部分科技期刊在构建微信公众平台时改变了自己的定位,有的期刊甚至为了扩大粉丝量,不仅是内容越来越冗杂,表现形式也为了“夺人眼球”而偏离了最初的期刊定位,导致用户流失。
3.编辑人员整体素质不齐
科技期刊的新媒体传播要求期刊从业者要精耕细作,精益求精。但是,部分科技期刊的新媒体从业者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出版理论和技能教育;甚至存在部分传统出版从业者无法灵活运用新媒体技术和设备等情况,专业素质有待规范提高。
4.服务意识不强
部分科技期刊对自家的数字产品呈现过于依赖大型数据库,服务用户的意识较弱,且开放效果较差,这给用户浏览自己的论文设置了不少门槛,从而导致难以搭建有影响力的数据处理和通信平台。
5.内容缺乏吸引力
部分科技期刊出版单位缺乏构建自有网络平台的能力,与其他同类期刊相比,内容同质化情况较为严重。不少期刊受发展思路、体制机制或技术手段限制,认为纸质刊物能够正常出版即可,缺乏对新媒体资源的整合、运用。此外,视频、音乐等本可以融入新媒体的资源,大多没有被很好地利用,公众号内容仅仅是目录或者节假日祝福等等,无法引起读者对期刊的重视。
四、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建议
作为重要的学术媒体,科技期刊在承载学术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管理体制不同,我国科技期刊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媒体融合方面也应采取一些特殊措施,积极探索符合我国科技期刊发展实际的媒体融合路径。
(一)提高对媒体融合的认识,切实推动媒体融合
国家层面已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媒体融合的政策,为我国媒体融合指明了方向。作为媒体融合的主体,科技期刊出版单位还要加强对媒体融合的重视,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媒体融合是科技期刊发展的必经之路,是实现高质量发展,培育更多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把握我国在科技领域的话语权的重要途径之一;另一方面,要充分认清媒体融合的实质与发展方向,媒体融合并不是简单的媒体叠加,不是同一内容在不同媒体的展示,而是一种全新的出版模式,要从内容、渠道、环境、技术等方面进行全面融合。
(二)充分利用新技术,创新媒体融合手段
要充分利用新兴技术,突出科技创新在推动科技期刊数字化转型,实现深度融合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大力推动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等技术在科技期刊出版领域的应用[6]。要通过购买技术服务以及聘用专门人员等方式,与专业技术公司、大型出版平台等开展合作,实现对媒体融合新技术的灵活应用。
(三)开展同类期刊合作,尝试集群化运营
集群化是科技期刊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在“中国科技期刊国际影响力提升计划”“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等项目的支持下,我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科技期刊跻身世界优秀科技期刊行列,也有不少处于学科前列,但是,位于头部的不多,仍然缺少可以与《自然》《科学》《细胞》等国际顶级科技期刊相提并论的科技期刊。整体来看,“小、散、弱”是我国科技期刊发展面临的困扰。我国4963种科技期刊有3140个主办单位,每个主办单位平均主办了1. 58种科技期刊[7];而国际顶级科技期刊已形成了谱系化、多层次的期刊集群系列,例如《自然》,集群有近百种,以本刊作为旗舰刊,下设系列子刊,在子刊下又设巨刊,另外还辅助有一系列外围刊,其旗舰刊与子刊在相关学科领域都处于优质期刊最顶端[8]。
目前,我国的“中国光学期刊网”“中国煤炭期刊网”“中国地学期刊网”“材料期刊网”“中国农业期刊网”以及“中国钢铁期刊网”等网站已经建立了统一的科研平台。除了以“刊”的形式实现集群化发展外,多个综合类科技期刊还实现了联合发展,将同类论文进行分离、整合,建立统一联合的新媒体平台。例如,2011年创办的“中国高校系列专业期刊”(“网刊”)为普通高校综合性学报专业化、集群化发展提供了借鉴。此外,笔者认为还可以按地域、主管单位、行业协(学)会分类创建新媒体平台,统一组织管理。比如,我国特色科技期刊高校学报的文章发表占学术期刊的19.39%[9],统一由作为主管单位的教育部及其他部委、省教育厅等组织建立统一的新媒体平台,对出版内容进行整合,能够进一步加强媒体融合背景下的集群化发展。
(四)加强新媒体人才培养力度,加大供给媒体融合智力
高素质人才是科技期刊媒体融合最重要的支撑力量。笔者认为,谋求科技期刊融合发展可以利用以下途径夯实人才基础:
1.提高编辑人员运用新媒体的水平。由于我国科技期刊特殊的管理体制,直接引入专业新媒体人才困难较大,通过继续教育提升现有编辑人员的新媒体运用能力是目前较为可行的方案,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职业素质,还能有效把握传播内容。
2.充分发挥高校、行业协会、学会以及科研机构的专业优势。要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媒体融合教育会谈,提高编辑人员对行业的认识和综合业务水平。
3.建立激励机制,吸引国内外专业人才。要提高各层面对科技期刊媒体融合的重视程度,建立具有吸引力的新媒体人才激励机制。此外,可以从其他大众媒体或国际出版机构发现人才、吸纳人才,特别是要重视吸引高端人才加入我国科技期刊媒体融合发展的工作中来。
五、结 语
科技期刊的特殊性决定了自身媒体融合模式的特殊性,不同的期刊出版单位要依据现实条件,制定详细的融合方案、发展路线,认真解决新媒体定位、内容处理、技术利用与人才培养、模式选择、平台评价等关键性问题,制定符合我国科技期刊发展实际的媒体融合方案,从而实现在媒体融合时代的高质量发展。但是,无论怎样联合或是变化,永恒不变的是科技期刊的核心竞争力———要有领先时代的创新性和独立性,只有这样,才能为科技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OL].http://www.cnnic. cn/gywm/xwzx/rdxw/20172017_7086/202208/t20220831_71823.htm,2022-09-16.
[2] 邵庆海.新媒体定义剖析[J].中国广播,2011(3):63-66.
[3] 何华征.论“新媒体”概念的基本内涵[J].武汉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18:103-107.
[4]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8)[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91.
[5] 黄笑炎,张业安.Altmetrics应用于科技期刊评价的问题与优化路径[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30(5):494-499.
[6] 刘长明.从数字化到数智化,智能技术赋能出版融合创新[J].出版广角,2022(6):33-36.
[7]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技期刊产业发展报告(2021)[M].北京:科学出版社,2022:2.
[8] 科技期刊创新发展的“共治”之路[N].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2022-07-28(06).
[9] 郭伟,李伟.普通高校学报办刊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20,31(12):1486-1494.
[责任编辑:李慕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