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智力崇拜”走向“智慧崇拜”

2023-06-08 00:47:35刘杨
求知导刊 2023年6期
关键词:良知智慧

摘 要:文章剖析了德育工作中的唯成就论现象,指出这往往是“智力崇拜”的结果,其本质是以结果来衡量一个人、一件事的最终价值,而这是有害的。教育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价值信念,即尚善、求真、臻美,德育工作要在“智慧崇拜”中展开。

关键词:智慧;理智美德;良知

作者简介:刘杨(1980—),女,江苏省苏州市吴江盛泽中学。

一、“智力崇拜”:一则案例引发的思考

在学校班主任工作交流会上,笔者听到这样一个案例:高二年级一个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对班级工作表现得特别积极。有一次,他主动向班主任提出帮请假的值日生搬水。出了教室,他并没到底楼取水站取水,而是径直跑到教室旁边的办公室搬走了属于其他教师的饮用水,他对询问的教师则称是班主任让他来搬的。作为劳动委员,班主任安排他提醒每天的值日生做值日,有一天晨会,班主任询问大家卫生是否做好,这个学生很积极热情地说已经督促值日生做过了。后来班主任叫来做得不到位的值日生,他们竟然都不知道轮到自己值日……这样一个很擅长表現的学生,凭借自己优异的成绩,几乎每个学期都能拿到“三好学生”“优秀班干”,他是教师眼里的优生,同学心中的榜样,亲人期待的“龙凤”。

诚然,作为教师,我们常常青睐那些学习好、表现优异又很有上进心的学生,他们既让人省心又让人觉得有成就感。然而,教师也要思考:如果一个人的进取和积极表现源于直接的功利目的或者个人虚荣,那么这样的进取心还值得我们青睐吗?教师所说的聪明灵活的学生,同学们评价的“识时务者”应该成为我们推崇的对象吗?教育难道以追求结果的优秀作为价值导向吗?这不能不让人联想到长久存在于我们观念中的天才崇拜、智谋权术崇拜,以及当今时代人们对精致利己英才的追捧。

对于大部分人而言,“崇拜拥有光环的人”这种观点极具吸引力,然而我们也应该看到这背后体现了一种错误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它暗示着我们应该以结果来衡量一件事情的最终价值,而这种结果往往被简化为分数成绩、荣誉地位、金钱财富。更重要的是我们常常赋予结果以更高的道德价值,那些取得良好结果的人,也就是世俗意义上成功的人,似乎更应该成为我们学习和模仿的对象。

不能否认,当代部分高中生存在这样的价值倾向:赚钱多就能成为偶像,长得漂亮就应该被“万人膜拜”,粉丝多就值得效仿。相反,对于那些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不成功”的人,他们会从心里感到不屑甚至是鄙视,他们认为辛苦的体力劳动是“愚笨”和“底层”的代名词,在他们的潜意识里,少劳多得甚至不劳而获才是聪明而又优越的。如此价值追求下,这些学生以投机取巧、求简省、讨便捷为追求,几乎没人愿意选择“笨”方法,大家都以走“捷径”为荣。

一个社会鼓励什么样的价值追求和道德标准,就会成为这个社会的底层信念,也是最重要的信念,因为它告诉人们什么价值是值得所有人追求的,什么样的人是值得所有人尊敬的,这种价值追求和道德标准会改变一个人的行为动机和一个社会的精神风貌。

西塞罗说,教育的目的是让学生摆脱现实的奴役,而现在年轻人正竭力做着相反的努力——为适应现实而改变自己[1]。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深刻地反思世俗的价值观,不能强调“结果的价值”而忽视了“过程的价值”,因为结果其实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和偶然性,一个人拥有什么并不等同于他应得什么,我们需要谨慎地赋予一件事情以道德价值。

二、智慧崇拜:德育工作的底层信念

康德说,一个行为是否符合道德规范并不取决于行为的后果,而是采取该行为的动机[2]。相较于一个人所获得的成就,我们应该看重的是其行事的动机和态度,以及行事过程中所秉持的精神品质,因为它们能彰显人的德性。

苏格拉底认为,美德即智慧,智慧与德性相连,拥有德性才拥有智慧。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我们要关注人的德性,秉持向善、求真、臻美的至高理念,去造就有德行、有品格、有格局的人。

(一)尚善:比成绩更重要的是人格

法国作家雨果说,善是精神世界的太阳。没有“善”,人的精神世界将一片黑暗。

“永不卑贱,永不虚伪,永不残忍”,这是英国作家狄更斯借助一个文学形象——大卫科波菲尔的姨婆说出的自己对于善良的理解。

永不卑贱,即人不能轻贱自己,更不能轻贱别人。在班主任工作中,笔者发现那些难管的班级通常聚集了几个难管的学生,他们散漫任性、不守规矩、轻狂自负甚至是嚣张,学习成绩往往处在班级末尾。在与他们的交往中,笔者发现这些孩子的弱点:他们很怕自己被进一步“看轻”。分析他们逆反行为背后的动机,不难发现这是出于自我保护的心理,以叛逆行为对抗无形中的道德评价:学习成绩处于下游便是“差生”,为了不被教师、同学看轻便故作不屑甚至嚣张,以显示自己的强大。事实上,自尊是自强的前提,自尊不是自我掩饰,而是对内心的反省,是能承认自己的不足,直面现实的过程。

永不虚伪,意味着坦率诚实,不欺人也不自欺。高中阶段面对繁重的学习压力,有些学生会手足无措,力不从心,但是他们不愿表现这种焦虑,而是表现得随意、无所谓甚至戏谑嘲弄。这些学生随性散漫的行为方式背后的潜台词是:我学习成绩不好,不是我能力不够,而是我不愿、不屑于用功。以此欺人,也是自欺,这种想法正是源于“成功者才有价值”的错误信念,掩盖自己的缺点和问题,拒绝他人的正面审视,更无法实现自我剖析。作为教师,要鼓励学生袒露自己而不是一味掩饰,应该对他们越挫越勇、百折不挠的努力姿态给予足够的欣赏。

谈及永不残忍,有这样一个例子:高三年级一次家长会后,一名母亲对着班主任说起自己儿子的事情而眼泪汪汪,而旁边的儿子竟然漠然地没有去看自己母亲一眼。麻木冷漠的神情让人感到震惊。“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学校若不能让人学会懂得尊重他人、体恤他人,不能让人拥有人之为人的慈悲情怀,那便是教育的扭曲。相较于学习好,那些懂事、心慈的学生更能让人看到人性的美好。

(二)求真:比“结果”更重要的是“过程”

追求真理的精神是智慧的“源头活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罗素说,三种单纯而强烈的情感支配了他的一生,其中之一便是对知识的追求。追求知识本身会成为精神及生命的支柱,成为人真正快乐的根源。美国斯坦福大学教育研究所教授威廉·戴蒙认为,动机是很重要的学习要素,但大部分成年人谈的动机,通常指的是通过考试或考上某个大学等短期动机。研究显示,如果没有更长远的目标存在,这些短期目标和动机通常会走向徒劳无功,很快就会在毫无方向的活动中消耗殆尽。可见,强调结果或者是某个短期目标并不能培养人对于学习的热爱,我们要能让学生拥有促进自己终身学习和发展的素养。

达尔文在他的《回忆录》里说:“作为一个科学家,我的成功,不管它有多大,是取决于种种复杂的思想品质和条件的。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热爱科学;在长期思考任何问题方面,有无限的耐心;在观察和收集事实资料方面,勤奋努力;还有相当好的创造发明的本领和合理的想法。”

(三)臻美:比“一枝独秀”更美的是“春色满园”

智慧让人感到高妙,它让人感受到精神的“会心”与“相融”。教育工作者崇尚智慧,就意味着教育要不断追求“人与人精神际会时精微之境界”,也就是师生之间或是生生之间能真正达到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互融、精神的意会、思想的启迪。

崇尚智慧的教育本质上应该体现人际交流和谐之美,能让人感受到精神的快乐和丰盈。“独学而无友”绝不可能生长出使人走向广阔、走向深邃的智慧之能量。

三、德育工作:在“智慧崇拜”的信念里展开

“教育的原则是通过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导向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现存世界的全部文化包括校园文化、教学文化、家庭教养文化、社会生活文化等。人的灵魂觉醒之本源和根基,是人自身成长发展的原初动力。教育的过程是导向,而不是灌输。教育的终极目的是人的成长、人类的共同进步。

(一)做“智慧之师”:唤醒人的良知

王阳明在《传习录》中告诫弟子聂文蔚,尧舜之所以伟大,不是因为他们拥有什么样的特殊才能和伟大成就,而是因为他们做到了“致良知”,遵从了自己的德性良知,做了他们认为最应该做的事情。孟子曰:“人之所不學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

据说北欧人很反感别人夸赞自家孩子长得漂亮,因为那不是孩子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取的,他们更喜欢听人家夸赞自家孩子懂礼貌,因为这才是真正属于孩子的本领,这样的本领一旦得到肯定,孩子会自觉保持。

有个学生的母亲曾庄重地对教师说,她并不期望孩子通过学习和高考获得什么现实的东西,分数和结果不是她所看重的,她更重视女儿通往高考的征程,因为她希望通过高考磨砺和检验孩子的忍耐力、持久力以及那种为梦想而拼搏的精神。这位母亲让人敬佩,从她身上我们可以看到持守与自谨。

作为教师,应该不断反思自己,树立正确的价值追求和道德标准,因为价值追求和道德标准将成为个人成长过程中多种文化力量的一部分,而它将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例如,我们不能过度关心学生的成绩,而要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坚强、勇敢、认真、执着而欣慰;作为教师,应该有这样的价值信念:与先天所得相比,更重要的是后天的品格。教师要尽可能避免使用“你很聪明”“你天赋很高”等评价鼓励学生,而是要给予他们“你很勤奋”“你有很强的忍耐力”等类似的评价,让他们从潜意识里感知什么是最被看重的东西。

(二)用“智慧之法”:导向而不是灌输

教育的过程是导向,而不是灌输。我们今天读论语,仍然能够从中感受到先哲的智慧课堂——有条不紊、循循善诱、广阔深邃、富有启迪。

智慧课堂里,教师的行为是“唤醒”。教师运用那些有效的“精神产品”,诸如文学、影视、个人的自然体验和社会体验,去提升学生的精神境界。例如我们在关注那些特别有上进心的学生时,更应该关注他们上进心背后的动机。教师要做的是引导并试图唤起学生的内省力,进而使他们能够将积极进取视作内心需求,而不是功利手段。只有发自内心的道德需求才能为人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他们也才会走得更高更远。“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只要教师放弃自己在教育中的强势,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应学生的存在,用自己的外部情绪和内部思想去感染学生,他们就容易在教师的温暖热切、博大精深中透视自己。雅斯贝尔斯说:“所谓顿悟……是灵魂的眼睛抽身返回自身之内,内在地透视自己的灵肉,知识也必须随着整个灵魂围绕着存在领域转动。因此教育就是引导‘回头即顿悟的艺术。”[3]。学生从“顿悟的艺术”改变自身,从而达到“自我教育”。

(三)造“智慧之境”:合作而不是竞争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一个人有同伴压力的时候会不自觉地进入表现状态,提升自己的做事效率,暗中和同伴竞争,这本质上是一种社会竞争,争相超越对方让自己显得更有价值。其实,社会竞争并不是人的专利,很多动物都有类似的现象。这就意味着竞争的意义是无须我们再去强化的,人只要在群体里就得自然地去面对竞争。然而,如果教育工作者不断地强化这种要素,那么就势必会打破某种心理平衡。因而,一个智慧的教师要让学生发现群体的力量与美好,让他们愿意融入集体和社会中,这才是教育工作者应该做的工作。

《静悄悄的革命》让笔者认识了日本当代著名教育学者佐藤学。佐藤学是“创建学习共同体”思想的提出者和实践者,在他看来,21世纪的优质学校,需要实现每个学生学习的权利,让每个学生能够相互协同、合作学习,同时能够促进每个教师都能和其他教师一起相互学习、共同合作、不断进取,作为一个专家不断成长。他说:“所谓‘学习是同客体(教材)的相遇与对话,同他人(伙伴与教师)的相遇与对话,同自己的相遇与对话,从而产生并雕琢自己的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说,学习原本就是合作性的,原本就是基于同他人合作的‘冲刺与挑战的学习。”[4]

当我们沉醉在那些美妙的教育环境与氛围中的时候,教育的智慧便悄然无声地生长。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充满温情的学习交往中,教室里会绽放智慧之花。

[参考文献]

尼尔·波兹曼.娱乐至死[M].章艳,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伊曼努尔·康德.判断力批判[M].韦卓民,译.武汉:崇文书局,1964:10.

卡尔·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1.

佐藤学.静悄悄的革命[M].李季湄,译.长春:长春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良知智慧
Chapter 11 A clear conscience第11章 良知未泯
良知
醒狮国学(2019年6期)2019-09-16 04:38:07
良知与知识之辩:陶望龄论“学”
哲学评论(2017年2期)2017-04-18 01:15:32
“良知”的义务
连环画报(2015年12期)2016-01-14 11:24:20
良知说话
诗选刊(2015年6期)2015-10-26 09:47:11
有智慧的羊
良知
公务员文萃(2013年9期)2013-12-19 02:09:01
智慧派
智慧与创想(2013年7期)2013-11-18 08:06:04
智慧决定成败
网球俱乐部(2009年9期)2009-07-16 09:33:54
智慧往前冲,统计百分百(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