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勋强
清丰县位于豫鲁冀交界处,地处黄河故道,气候适宜,土质优良,具有种植红薯的传统优势。近年来,清丰县委、县政府提出建设“现代农业强县”发展目标,明确了红薯产业作为“红白绿”三色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健全完善红薯产业链链长制,大力扶持引导红薯产业发展,2022年,全县红薯种植面积10余万亩,产值达4亿元,韩村镇以红薯产业被评为“国家农业产业强镇”,清丰县被评为“国家乡村振兴创建示范县”“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为持续做大做强红薯特色产业打下了深厚基础,开辟了广阔天地。
夯基垒台,培育红薯产业发展新优势
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文件精神,进一步完善红薯产业发展规划保障、机制保障、政策保障,夯实产业发展根基。一是强化规划引领。学习借鉴外地先进经验,以前瞻五年、十年的眼光,将红薯产业全链划分成引领区、示范区、带动区三个模块,涵盖育苗、种植、销售与加工等产业各个环节,制定清丰县全域红薯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积极招引种苗、深加工、销售等上下游企业,培育壮大本地产业链企业,“三区”并进推动产业发展。二是健全推进机制。高规格建立红薯产业发展领导机制,明确一名县委常委担任红薯产业链链长,统筹负责红薯产业培育壮大、招商引资等全产业链工作;组建现代农业产业服务中心,专责推进全县红薯产业发展;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创新开展红薯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大比武”活动,定期组织现场会、观摩活动,激发红薯产业发展活力。三是持续政策保障。健全产业发展政策扶持体系,修订完善《关于印发清丰县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农业产业扶贫的奖补意见》等,对集中连片种植户、新型经营主体及年产值突破亿元的薯制品加工企业进行奖补,加强银企对接和信用体系建设,协调银行机构降低贷款门槛,帮助种植户、企业家破解资金难题。
立柱架梁,引领红薯产业发展高质量
以建链、强链、补链、延链为导向,着力解决红薯产业发展中的框架性、结构性问题,提升红薯产业发展核心竞争力,培育全产业链发展新动能。一是突出创新赋能。深入挖掘河南华薯公司研发潜能,开发运用全国首个红薯种苗无糖培养技术,建设全国红薯行业一流的脱毒组培实验室和全国首家红薯种苗培育植物工厂,依托新阳种业等上游企业,在全县建立规模化种苗繁育基地,努力实现年繁育种苗能力5亿株以上。深化与中国农业大学等校企产学研合作,设立研究生校外实践和双创基地,启动种苗病毒检测服务,全力把好薯苗质量关。二是突出技术支持。制定《红薯种植技术手册》,建立全县红薯种植户技术指导微信群,打造红薯标准化种植基地、示范方;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强化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邀请外地紅薯种植技术员定期深入田间地头开展现场教学;利用县职业技术学校平台,开设红薯种植技术短期培训班,邀请本地“土专家”开班授课,培育红薯种植“新农人”。三是突出市场导向。畅通销售网络,依托豫鲁冀万邦农产品批发市场,开设红薯销售档口,组建红薯经纪人团队,实行保底收购、集中采购,打通田间收购“最后一公里”;依托电商产业园等平台,鼓励采用网络销售、网红带货等模式,拓宽销售渠道;加大财政投入,高标准建设甘薯储藏窖,推广窖藏错季销售,提升鲜薯溢价能力,增加群众销售收入;积极推广薯类食品高端、休闲、营养、健康理念,倡导红薯加工企业开发雪糕、汤圆等新产品,开拓红薯销售新市场。
积厚成势,打造红薯产业发展大品牌
积极培育壮大产业文化,厚植文化底蕴,推进产业发展与产业文化深度融合,打造“清丰红薯”区域品牌形象,提升“清丰红薯”的知名度、美誉度,增强影响力、竞争力。一是发展展会经济。依托清丰县会展中心,筹备举办全国第三届甘薯行业产销对接大会,组织县域红薯育种企业、红薯加工公司和红薯种植合作社等登台亮相,集中展示清丰红薯产业发展成果,交流产业发展经验,擦亮清丰红薯品牌。借力借势清丰家居、食用菌等特色产业大型展会,全市重大交流活动等机遇,布展“清丰红薯”营销专场,吸引更多客商了解关注清丰红薯产业。二是培育龙头企业。加大企业扶持力度,着力壮大河南华薯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濮阳新阳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等省级龙头企业,支持大地密码、华董科技等电商企业做大做强。出台品牌创建奖励政策,对评为国家级、省级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荣获省级和国家级知名品牌的加工企业,首次命名的中国名牌农产品、河南名牌农产品以及有机食品、绿色食品、无公害食品等企业,实施分级奖励。三是打造区域品牌。积极挖掘“清丰红薯”“清丰红薯粉条”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等品牌价值,充分发挥清丰县“践行县域治理‘三起来示范县”,韩村镇“国家农业产业强镇”等契机,积极申报“清丰红薯”地理标志;加强品牌宣传推广,在2022年清丰红薯相关新闻多次被央媒和省市媒体报道的基础上,积极打造“清丰红薯”豫北地区区域品牌,为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擦亮“国家乡村振兴示范县”品牌助力添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