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奏响富民曲

2023-06-08 01:48郇岩
时代报告 2023年4期
关键词:睢县村民

郇岩

从睢县胡堂乡乡政府向南3公里,有一个2000余人的村庄叫文庄村,短短两年时间,带领村民共同致富的刘梦勤,如一粒种子,在这片神奇古老的土地上,点燃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开启了一段向美好奔赴的旅程。

没有寒暄,没有客套。随着村支部书记刘梦勤带路,我们一路走、一路问、一路观。不远处,河南老家乡实业有限公司的门前一群年青人正对着偌大的场房直播带货;村西头睢县农之友种植专业合作社村民以土地入股的300亩示范区,种植的绿化树、套种复合种植的大蒜、香菜春意盎然;车子转了一个弯,在睢县胡堂乡民生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厂区内,负责接待的周厂长,一边讲解着新型墙体材料的前世今生,一边指着厂区内进进出出的大小货车聊个尽兴。

乡村振兴路在何方?在希望的田野,在这片热土,在胡堂、在文庄,记者找到了答案。

立足实际,责任担当

2014年,刘梦勤从部队转业回到地方后,正是家族企业河南亚新窑炉有限公司——民生隧道窑砖厂红火之时。2020年12月,有着16年军龄的刘梦勤在村民的期许中,高票当选文庄村村支部书记。

面临选择,刘梦勤经过反复思想斗争,站在为公为私、责任与利益的分水岭,毅然做出决断,身为共产党员,决不能辜负上级党委的重托,不能辜负广大党员和群众的信任,个人富不算富,共同富裕才是真正的出路,要干就要干出名堂,去践行人生的价值,上任伊始,他在党员大会上立下铮铮誓言。

长期以来,这里的村民都以传统的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为主要收入来源,脱贫攻坚过程中,村里的产业初步发展,村容村貌极大改善,乡村振兴的号角吹响后,村庄的发展百业待兴。

有人说,新官上任,头三脚难踢。军人雷厉风行的工作作风一时间被他发挥得淋漓尽致。开弓没有回头箭,有困难,他想法解决;资金短缺,他用人脉资源筹措。

方向决定道路,道路决定命运。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上任伊始,新一届领导班子结合村里实际,选择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提出了“因地制宜,稳中求进”的发展理念,在各项经济社会事业发展进程中,不断把村里的骨干积极分子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提升党建水平,增强造血功能。

方向和道路确定之后,如何实施,从哪里入手,作为村集体经济十分薄弱的前提下,群众需要什么就做什么是刘梦勤的发展理念。立足基础优势,强化创新驱动,推进深层加工,挖潜增收,产品逐步升级,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科学管理体系和支撑高质量发展的产业链条。修大路、净村容、装路灯,急群眾所急、难群众所难,因地制宜、因人施策,在他的带动下,一个个落地有效、行之有果带村民走上小康路的理念付诸实施。

在此基础上,村委一班人又依托自身优势,联合返乡创业的自家兄弟刘勤锋筹资近亿元对睢县胡堂乡民生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进行升级改造,采用睢县亚新智能科技环保有限公司研发的大断面多拼式节能隧道窑,综合利用睢县及周边县区的建筑渣土、生活污泥、河道淤泥、煤矸石及煤泥等大宗固废为原料,生产新型墙体材料;并利用窑炉产生的余热,发展有机腐竹、脱水蔬菜、粮食烘干等农副产品加工项目;利用豆渣等原料发展养牛、养猪、养鸭等养殖业;以牲畜粪便为原料制作有机肥。流转土地300亩,发展大豆、玉米等农业产业种植,再以大豆为原料,进行腐竹等农产品加工。他们又采取“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农户”经营模式,带动本村及邻村150户养鸭、15户养牛、20户养猪等养殖业发展;发展优质大豆、玉米种植面积1000亩,蔬菜种植面积达500余亩。

400多个日夜,他心在文庄、魂在文庄,文庄村处处留下了他的脚印,家家都能看到他奔波的身影。目前,一个2000余人的小村庄却有着5个龙头企业,年销售额1.2亿元,“一村一品”成效显著。

返乡创业谱新曲

走进睢县产业集聚区的睢县亚新智能科技环保有限公司生产车间,隆隆的机械声,车床马达的轰鸣声与焊接工序四溅的火花交织在一起,令记者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仓库门前,一排排标有越南、柬埔寨、津巴布韦、乌兹别克斯坦字样的装配式窑炉配件和电气控制柜有序地码放在待发货区。“这些都是近期要发往国外的产品。”董事长刘勤锋介绍说。

2002年,19岁的刘勤锋离开家乡,南下深圳,他要在那个热血沸腾的城市闯荡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在那里他被应聘到一家以智能化生产为主的深圳欧科传动有限公司,从事基础工作——生产管理。凭借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骄人的业绩,2006年,他成为欧科传动有限公司高管、股东和执行董事,那一年,他23岁。

2014年9月,睢县生态环境保卫战拉开序幕,刘勤锋谢绝挽留,回到家乡创业,在睢县产业集聚区选址并投资建厂,成立河南亚新窑炉有限公司。其间他本人也通过自学考试考取洛阳理工学院的大学学历,知识的充盈以及眼界的开阔,刘勤锋很快便与研发团队致力于维修少、能耗低、产能大、绿色环保窑炉的研发。

2017年,随着《工业和信息化部、环境保护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关于加快烧结砖瓦行业转型发展的若干意见》文件的出台,刘勤锋和他的研发团队研发利用砖瓦烧结窑炉协同处置河湖淤泥、城市污泥、建筑渣土及其他大宗固体废弃物的成套技术,进一步扩大大宗固废循环利用范围,并实施自动化改造,推动智能制造。

2018年,该公司率先制定了国内第一部移动式节能隧道窑企业标准。2019年通过专家审查,正式成为国家移动式节能隧道窑行业标准,在全国推广。

“目前,该公司已累计在国内外建设固废处理线350条,消纳固废3.5亿吨,撬动社会资金220.5亿元,促进社会就业10.5万人。可实现年产值3亿元,安排就业人数600余人。”自公司成功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后,产品已在国内20多个省市100多个地区和亚非欧等“一带一路”沿线十几个国家承接项目落地。

该公司拥有3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技术专利,公司制定的企业标准已成为行业标准。并与河南理工大学和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是集产、学、研为一体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有30多个施工队,常年在国内外工作的有150多人,已安排就业人员1000多人。聊起这些,在该公司服务企业的县发改委原党组书记李茂峰颇有感慨。

采访中,记者获悉:河南亚新窑炉有限公司、河南睢县亚新智能科技环保有限公司的科研成果“大宗固废高效制备节能墙体材料关键技术及成套装备研发”喜获“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此项目获奖是河南亚新公司近年来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墙材行业唯一的一个装备制造企业获得的省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企业。

睿智、沉着、冷静,与刘勤锋面对面地交流,没有违和感,没有距离。

谈及这些年回乡创业的感受,刘勤锋唏嘘不已。他说未来亚新公司在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多地担当起社会责任感和事业使命感,以更博大的情怀回馈家乡、反哺社会。 助力乡村振兴,带富一方乡邻。

宝剑锋从磨砺出,十余年来,刘勤锋先后获得河南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优秀民营企业家”“商丘市优秀青年创业者”“睢县政协常委”;亚新有限公司也获得“河南省节能环保示范企业”“河南省绿色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全国科技创新企业”“立信企业”等荣誉称号。

乡风文明开出幸福之花

如果说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基石,那么弘扬孝道则更是实现兴家立业、人生幸福的源头。俗话说,人孝百愿成,百善孝为先,良好的家风家规,让刘梦勤自小就懂得尊老爱老,与人为善。他的父亲、叔叔、堂兄弟七八个都曾经是军人,老父亲复员回村后在村里当了十几年村支部书记,做人做事耿直善良,有担当有情怀,村民无论事大事小他都会帮助,乐于助人,口碑很好。回忆起爷爷当年用一块宅基地换取一斗米养活8个孩子的往事,刘梦勤的眼里泛着泪光,父亲常说即使生活富了,也不允许浪费一粒粮食。解人之困,帮人所难,从父亲身上看到了大爱,在当下,过年过节,企业就会拿出数万元,为村里的老人、为留守儿童送去肉、米、面、油等生活用品。

竞相开放的林木鲜花,干净整洁的环村道路、文化广场、戏曲舞台、综合服务中心等景观为群众生活提供舒适美观的生活环境;一个个以民俗文化、文明新风、孝善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建广场为主题的文化长廊让人耳目一新。随着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人人有活干,家家无闲人,社会福利让村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自豪感大幅提升。

围绕村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他们还开展“星级文明户”“乡村光荣榜”等评选表彰活动,大力宣传表扬好人好事。

2022年重阳节这天,文庄村的村民像过节一样汇集在村文化广场上,这一天,全村60岁以上的老人能参与的参与,能上台表演的都上台表演一个节目。活动在村民们自发编排的扇子舞中拉开序幕,歌曲、河南地方戏豫剧《打金枝》唱得有声有色,一个个精彩的节目引得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演出的同时,在广场的另一侧,身穿红色马甲的村民志愿者也开始忙碌了起来,他们和馅、擀皮、包饺子,不大会儿工夫,一碗碗热气腾腾、爱意融融的饺子端到了桌上,老人们围坐桌前,尽情品尝,笑声、夸赞声不绝于耳,一幕幕温情画面令人动容。

村民程婷婷,在村里可是有名的孝顺媳妇,婆婆共有4个女儿、1个儿子,一辈子没享几天福,起早贪黑,到了晚年,竟卧床不起,公公肺癌晚期,生活不能自理。安顿好婆婆,她又拉着公公去县医院看病,床前床后,她比闺女都心细。20多年,一直都与公婆一个锅里吃饭,饺子宴刚刚开始,程婷婷便推着老人走上舞台,在雷鸣般的掌声中,程婷婷第一个端来饺子喂婆婆。此时此刻,在场的老人有的落泪,有的报以掌声。

如今,村里企业、学校、老年康养活动中心、村民文化广场一应俱全,为村民们逐步解决了群众就业、教育、就医、养老、住房等问题。村里还成立了村剧团、老年腰鼓队,每年定期举办“十星级文明户”“孝善敬老模范”等评选活动。

在刘梦勤书记的关心影响下,村里的孝贤多了,婆媳關系和了,父子关系亲了,邻里关系近了,家教家风正了,村风民风淳了,干群关系融洽了,党群关系更紧密了,干部干事创业的劲头儿更足了,刘梦勤也先后被推选为县、市人大代表。

产业拓宽富民路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说到底,关键在人。选好用好致富带头人是乡村振兴的治本之策。在今天,发展培养专业技术性更强的致富带头人更为重要。乡村振兴的发展过程中,创业致富带头人是引领群众在乡村参与生产或创业的领头雁、压舱石。近年来,农民工返乡创业数量大幅增长,很大程度上是家乡有吸引他们的产业和产业发展的带头人。一大批发展产业的带头人,通过发展产业,带动了本乡本土的农民。村民夏远亮,50多岁,家里除养了300多头牛外,还购置了3辆机动三轮车,闲下来时就到村办新型墙体材料有限公司搞运输,一趟200元,一天下来能拉五六趟,算下来,一个月可是一笔不少的收入,再加上养牛的收入,一年保守收入20万元左右。用他的话说,自己挣钱自己花,谁的脸子也不看,老两口儿的小日子过得美得很。

女大学生刘书婷,2016年毕业于信阳师范旅游管理专业,2014年入党,是村委委员、支委,也是乡村合作社的法人、协管员。几年间,她凭着在学校所学专业,利用“互联网+”把直播间搬到“现场”,形成“生产—加工—销售”的产业链、利益链,使合作社养殖、种植的特色产品呈现在消费者面前。眼下,她在抖音平台上的粉丝达数万人。

“2022年以来,通过快手、抖音等平台,我们的农产品网上销售额达10万余元。仅年后一段时间,直播带货就发出了上千单,今年村里打算专门开辟一间电商直播间,培养自己的主播团队。”刘书婷说起这些,颇有成就感。

企业成功的第一步就是提高产品的质量。两年来,随着销售渠道的不断拓宽,销售量的与日俱增,以她为法人的养殖和种植合作社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大,也给周边群众提供了就业岗位,过上了小康生活。

从“自家生产什么卖什么”到“市场需要什么生产什么”,数字技术帮助生产者瞄准市场需求。如今,文庄村种植养殖合作社、家庭加工厂近十家,农产品专业化程度的加深,也进一步拓展了市场份额。

村民曹现华,今年41岁,2022年花费60多万元盖起12间楼房,村民称之为小别墅。用他的话说,以前家里穷,兄弟多,于前些年外出打工,除去吃喝,一年到头没挣几个钱。2016年回到家乡进入亚新公司,通过岗前培训,加之努力,目前已成为亚新公司的高级技工。视频连线得知,他于前些日子去越南做技术指导。电话那端的他一脸喜气,他说他们亚新的产品在国外是香饽饽,尤其是他们这些技术工最受当地人追捧。对于眼下的工作他除了满意还是满意:“既然公司给我提供了这个平台,我要让更多的国家了解咱文庄的亚新,胡堂的亚新,中国的亚新。”

返乡创业青年刘恩光,2009年毕业于太原科技大学机械设计专业,毕业后凭着一腔热血在江苏打拼。在之后的逢年过节,看到家乡的变化让他的思乡之情与日俱增。27岁那年,不顾公司的再三挽留,毅然踏上了回乡之路,之后进入亚新公司。10多年,凭顽强拼搏的精神,让脚下的路越走越宽。目前,已升任亚新公司总经理的他,负责对外业务洽谈。连线中,他正在津巴布韦洽谈业务。十几分钟的对话,让记者了解到亚新公司在国际市场的地位,尤其是东南亚国家,市场需求量前景广阔。说起目前的工作,他表示:“我是农村出来的孩子,家乡的山水养育了我,回乡创业近10年,我就希望我的创业经验、模式能对未来的大学生回乡创业有所启发,对家乡的发展有所帮助。眼下最大的困惑就是语言的障碍。下一步,一定要多掌握几国语言,让我们的亚新产业在地球村遍地开花。”

争当好支书,建设好班子。短短几年,刘梦勤为文庄村攒下了一定的经济基础,闯出了通向乡村振兴的幸福大道。村集体收入从无到有,全村社会总产值达亿元,村民纯收入翻了几番。这些耀眼的数字,是他们在乡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一条路一条路蹚出来的,一年一个台阶迈上来的。

远景、愿景、美景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说起该村的发展规划,刘梦勤充满信心:“充分利用亚新科技环保有限公司的创新技术和科研成果,做大一产,做优二产,促进‘三产融合,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循环经济产业链。充分发挥本村60多名成功人士在外创办的30多家公司的带动作用,扩大就业;按照中央、省、市、县关于《乡村建设行动实施方案》文件精神,打造集传承文化、体现工匠精神、环境建设为一体的‘中国砖瓦艺术小镇,让文庄村真正实现农村美、产业强、农民富,让村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大手笔勾画大格局,大格局彰显大气魄,大气魄引领大发展,经过砥砺奋进的快速发展,“美好生活”不再是一个遥不可及的愿景,而是一个清晰的路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皆是美好生活之花绽放的痕迹。采访结束,胡堂乡党委书记孟庆云谈及愿景,她信心满怀:“着眼长远,把生态环境做美,把高效农业做精,把乡村旅游做特,把集体经济做实,继续打造乡村特色文化品牌,让更多的年轻人爱上乡村,回到农村,建设乡村,促进乡村的振兴。”

“在打造‘河南省孝德示范鄉镇的基础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升农民精神风貌,强力推进孝善文化村、特色产业村、精神文明村、平安和谐村建设,让胡堂乡的经济发展因孝善文化而得到有效推进,让百姓生活因孝善文化而更加幸福安康,真正实现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方位振兴。”

猜你喜欢
睢县村民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油站建起来,村民富起来
商丘市关工委到睢县 慰问基层“五老”代表
脚下有泥土 心中有村民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河南通许凸起东部(睢县—商丘段)地热田热储特征及资源评价
商丘好人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A dress of mother's love
睢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