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营造健康良好市场环境

2023-06-08 04:13:35陈润
中国经贸导刊 2023年5期
关键词:无序反垄断市场经济

陈润

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是营造市场主体健康发展良好环境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反垄断法律体系、资本引导机制和反垄断监管还存在亟需完善的地方,应继续夯实市场公平竞争的法规基础,完善资本引导机制,加强对资本无序扩张的监管。

一、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一)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天然要求

一方面,市场决定资源配置是市场经济的一般规律,市场经济本质上就是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这要求经济活动中遵循和贯彻价值规律、竞争和供求规律。平等有序的竞争既能够推动企业创新,充分激发市场活力,又能够淘汰落后企业,提升整个社会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另一方面,更好地发挥政府作用,进行科学的宏观调控和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反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经济优胜劣汰的积极作用,保障市场主体多元化趋势的持续推进和各类市场竞争主体平等竞争、有序竞争。

(二)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是弥补“市场失灵”的必要手段

垄断和信息不对称是市场失灵的具体表现,市场机制并不能有效约束和制止垄断行为,必须通过“有形之手”对“市场失灵”进行矫正。一方面,垄断行为是对市场机制的破坏,垄断减小了竞争的程度,损害了中小企业正常经营,也损害消费者权益。这要求继续完善公平竞争制度,改革市场监管体制,加强反垄断监管。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既是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更加公平的市场环境,也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有力保障。另一方面,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的缺陷,资本天生追求利润的本性和投资冲动往往容易导致过度投资,叠加面对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经营风险,资本的过度扩张会放大市场固有缺陷,导致经济运行的整体风险提升。维护市场的合理竞争格局,防止资本的无序和过度扩张,对防范化解经济风险至关重要。

(三)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的重要内容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我国市场经济必须沿着社会主义的方向发展。一方面,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既要积极鼓励与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又要加强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引导。反垄断、防止资本无序扩张,有利于促进企业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大局、服务人民根本利益,这也是社会主义本质属性的体现。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随着时代发展和经济形势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实践中也出现一些新问题。这要求与时俱进地完善相关法律制度,加强平台经济、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执法,又要防止对垄断的定义超出法律边界,对资本的正常流动和商家的合法经营造成阻碍。

(四)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是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的重要任务

市场体系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有效运转基础,《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行动方案》提出要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市场体系。一方面,要求完善市场规则。另一方面,要求强化市场监管。

二、当前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存在的问题

(一)反垄断法律体系有待进一步健全

一是现行反垄断法对于资本无序扩张缺乏较为明确的规定,存在缺少涉及条款和精准的量化标准等问题。二是平台企业经营的细分市场被全部包含和预判,现行的反垄断法适用在很大程度上仍是被动地进行事中事后的个案监管和处理,制约了反垄断规制的有效实现。三是数字经济时代下的新竞争规则等还未形成,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两部法律交叉重叠的问题尚需解决。

(二)资本引导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一是市场准入制度缺乏对资本无序扩张的限制。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规定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以外的行业、领域、业务等,各类市场主体皆可依法平等进入。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虽然明确鼓励类、限制类、淘汰类产业,但资本无序扩张主要瞄准的是互联网、文化娱乐等鼓励类产业,并没有对大规模资本进入加以限制。市场准入承诺即入制、备案制等都是鼓励放宽市场准入限制,并无对资本无序扩张行为做出明确限定。二是我国制造业成本高,收益率相对较低。制造业生产链条长、投资规模种类多、回报率走低,对资金的吸引能力较弱。相比之下,房地产、互联网、金融业的投资回报率较高,并且资本通过跨业经营能够获得税收优惠,更能吸引社会资金流入。三是公平竞争审查制度存在缺陷。随着市场主体大幅扩容、线上线下市场加速融合,市场主体的竞争合作关系、竞争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目前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没有对资本无序扩张做出明确界定。

(三)部分垄断行为难认定造成监管困难

一是垄断形式更加多样。平台经济的经营范围不斷扩张,其垄断具有较强的隐蔽性和复杂性,监管部门难以有效应对灵活多变的新业态、新模式及新场景。二是反垄断规制技术相对滞后。源自技术创新和技术应用带来的挑战,反垄断技术面临着更加繁复的类型化场域界分与适用方法匹配的问题。大多数基于平台技术性特征而产生的竞争行为脱离了监管,监管部门在事前监管和风险预判上相对乏力。三是遏制垄断和鼓励创新存在两难。不少大型互联网企业如网约车、共享单车、美团等企业的经营方式既是创新又存在垄断可能。

三、推进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的政策建议

(一)夯实市场公平竞争法规基础

一是加快推进《反垄断法》修订和完善配套法律制度。在垄断协议规制制度中适当考虑算法共谋问题,增加经营者市场支配地位认定的考虑因素,完善经营者集中申报标准制度,增加互联网、平台经济、数字经济等领域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专门条款,增强《反垄断法》的操作性。二是健全竞争法律规则体系。在《反不正当竞争法》《经营者集中审查暂行规定》《网络交易监督管理办法》《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经营者反垄断合规指南》《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指南中添加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相关条款。三是落实好《优化营商环境条例》。以法治手段维护公平竞争环境,保障各项改革依法有序推进。加强与市场主体生产经营活动密切相关的行政法规、规章、行政规范性文件的公平竞争审查。

(二)完善资本引导体制机制

一是健全市场准入制度。在市场准入负面清单、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中增加对相关领域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条款。在承诺制、备案制中对资本无序扩张行为做出限制。二是完善公平竞争审查机制。修订完善公平竞争审查实施细则,健全公平竞争政策实施机制,完善公平竞争审查抽查、考核、公示和第三方审查和评估机制,确保各类所有制市场主体在要素获取、标准制定、准入许可、经营运营、优惠政策等方面享受平等待遇。三是引导和督促企业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鼓励支持企业在促进科技进步、繁荣市场经济、便利人民生活、参与国际竞争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加强对资本无序扩张的监管

一是着力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监管体系,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管,增强反垄断合规监管的差异性、灵活性、精确性。指导企业根据经营项目的反垄断法律法规,完善企业的反垄断合规制度。二是重点加强互联网企业、平台经济、科技创新、信息安全、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监管执法,强化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监管。三是加强政策支持和技术支撑,增强对资本无序扩张行为的监测预警能力,提升电子证据判定、获取、分析水平,为市场公平竞争执法提供有效证据。四是着力加强竞争法律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的宣传培训,增强政策透明度和可预期性,健全投诉举报查处机制。

猜你喜欢
无序反垄断市场经济
车身无序堆叠零件自动抓取系统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市场经济
张博庭:煤电不能再这么无序发展下去了
能源(2017年11期)2017-12-13 08:12:30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商情(2012年48期)2017-11-08 11:46:59
高速路上右行规则与无序行驶规则的比较研究
无序体系中的国际秩序
政府救市是市场经济的倒退吗?
IT时代周刊(2015年8期)2015-11-11 05:50:41
浅议“区域”的反垄断问题
反垄断亮剑
中国连锁(2013年9期)2013-04-29 00:4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