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单元主题式学习是整合教学资源、深化学生思维能力的重要途径。在单元主题式学习的大背景下,文章以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为例,从链接现实生活经验、重组单元教学素材、巧引数形结合思想、开展实践操作活动等方面,分析和总结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目的是让学生在高质量的数学教学中不断发展创新思维、逻辑思维,增强解决数学问题和分析信息的素养,以此深化数学教学的价值。
关键词:单元主题式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思维能力
作者简介:宋洁(1996—),女,江苏省南通市海安市李堡镇中心小学。
在新时代教育背景下,强化学生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综合技能成为数学教学的重要发展目标,对此,教师应致力于开发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教学路径。而单元主题式学习对于此目标的实现具有一定优势,它能通过整合教材内容、展现整体教学目标等方式,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在此基础上,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会得到明显提升。
一、在小学数学教學中实施单元主题式学习的重要价值
单元主题式学习指的是以数学课程目标为核心,以单元化的知识内容为单位,对知识进行重构和优化的一种学习模式,它强调整合性和连接性,对于构建知识网络、搭建知识框架具有重要作用。在单元主题式学习模式下,学生能够认识到各知识点间的关联,精准地调取相应的知识解决问题,同时,学生对单元内部的有效信息也能有更为深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学生从整体看待问题的能力会获得明显提升,能够以整体和局部相结合的视角思考和解决问题,这对于他们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1]。除此之外,单元主题式学习对于提升数学课程教学的整体质量也大有裨益。在单元主题式学习中,学生的知识学习不再局限于某个知识点,而是按照由零到整的方式,对相关知识点进行归纳和整合。如此,学生便能够在脑海中建立立体的知识体系,他们的记忆能力和调用知识的能力也会不断提升。单元主题式学习也有利于在单元视角下整合数学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素材,并能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展现知识结构,从而强化学生的思维能力。总之,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引入单元主题式学习,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数学教学的创新进步具有重要价值。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利用单元主题式学习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策略
为了提升单元主题式学习的实际效果,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教师可以依照“链接生活—重组教材—数形结合—实践操作”的教学顺序(如图1),构建优质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将单元主题式学习理念真正融于课堂之中,推动数学教学的顺利开展。
(一)链接现实生活经验,凝聚单元主题
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理论对数学教学具有启示价值,尤其是小学阶段的数学教学,小学生尚处于思维发展的起步阶段,生活化教学能有效强化小学数学教学效果[2]。鉴于生活化教学对数学教学的积极影响,在单元主题式学习的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有计划地链接学生的现实生活经验,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事件、生活常识、生活现象等,融入概念教学、习题训练等环节,让学生在主题式的生活化教学活动中深度感悟数学概念的内涵,明确解决数学问题的具体路径。教师选择的生活素材和生活案例,既要契合小学生的真实生活经验,还应能反映出基本的数学原理和数学思想,促使学生在贴近现实生活的单元主题式学习中发展数学学科核心素养。
【案例一】《元、角、分》
教材分析: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五单元《元、角、分》,与小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相关,相关知识在学生购物、记账等生活经历中占据重要地位。
单元主题:如何认识元、角、分?
实施策略:在课堂导入环节,为了启发学生自主思考,教师可以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入手,借助语言引导等方式,链接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回顾自己购物付款、记账算账等经历的过程中了解元、角、分的概念以及具体形式,为正式教学做好铺垫。
预设过程:
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独自前往便利店购物的经历?回忆一下,我们购买商品需要用到什么?
生:人民币!
师:没错。现在有一位同学遇到了棘手的问题,想要寻求同学们的帮助。他去便利店买棒棒糖,已知1根棒棒糖5角钱,他想要买2根棒棒糖,那么他应该向店员支付多少人民币呢?
生1:10角!
生2:1元!
生3:两个5角。
师:同学们都表达了自己的见解,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同分析“元”与“角”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教学总结:教师以语言引导的方式,让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借助生活中常见的购物现象,并结合《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等单元的知识,让学生在关于“角”的加减运算中初步了解“角”与“元”之间的关系,启迪学生的单位换算意识,从而促使学生积极探索和归纳元、角、分的概念和本质,以此凝聚单元主题——如何认识元、角、分?
(二)重组单元教学素材,优化单元主题
数学教材是根据数学教育教学的基本情况编写的,它在整体上具有普适性,是课堂教学的主要素材。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不同学校和班级存在个性化特征,若一味地按照教材内容开展教学活动,很可能会出现教学进度与学生学习水平不相符的情况。对此,教师可以根据单元主题式学习的特点,重组单元教学素材,对教材内容、教学进度等进行调整和规划,循序渐进地为学生呈现由浅入深的知识结构,从而使他们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点,以此优化数学教学,最终提升单元主题教学效果[3]。
在重组教材的过程中,教师要遵循适度原则,决不能出现“为了重组而重组”的形式主义现象,而应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优化数学单元教学体系,让学生借助重组后的单元化知识开展探究学习活动,这样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案例二】“数的认识”大单元教学
教材分析:根据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中的内容,以强化知识关联性、培育学生整体性思维为主要目标,将《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认识10以内的数》《认识11~20各数》等单元融合起来,构成教学大单元“数的认识”。
知识总结:在正式教学前,教师从小学一年级学生的接受能力出发,对教材中有关数的知识进行全面整合,按照知识的推进方向设计教学计划,以此启发学生的深度思维,具体如表1所示。
教学对策:教师提前设计知识归纳表,按照表中的课时顺序开展教学活动,将教材中有关数的知识点进行重新归纳和整合,依据“数一数”“比一比”“分一分”和“写一写”四个教学主题,开展“数的认识”大单元教学活动,让小学一年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0~20各数的含义和基本关系,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同时,教师利用重组后的教材知识开展教学活动,将具有同源性的知识点纳入同一体系中,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点的把控能力,学生也能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为日后学习更高难度的数学知识做好准备。
(三)巧引数形结合思想,展现单元主题
数形结合思想是小学数学的基本思想,它能促进学生的思维转换。教師可以在单元主题式教学中巧妙引入数形结合思想,让学生在数与形的有机转化中明确单元主题内容,更为全面地了解单元式主题学习下的小学数学知识体系,从而实现高质量教学[4]。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分析和研究数学问题中的显性和隐性要素,根据具体的问题考查方向,利用以形助数、以数解形等手段,解决抽象的数学问题,从而在单元主题教学中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案例三】《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
教材分析:小学一年级学生对于抽象的运算概念和符号等尚未形成准确的认识,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加减法的概念。
单元目标:在正确认识0~10各数大小关系的基础上,利用其进行加减运算,区分“+”“-”“=”各个符号的使用方法。
单元主题: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
教学过程:从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以及单元目标出发,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数形结合思想,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通过绘图的方式表达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教师可以以简单的数学问题为切入点,初步培养学生数形转化的意识,如开展“运用长方形表示‘2+1”的课堂活动,让学生利用绘图法明确加减关系。学生经过思考后,便在草稿纸上绘制出相应的图形,如图2。
学生通过绘制简单的长方形,直观地展示“2+1”的加法运算,从可视化的角度理解抽象的运算符号和运算规则。在此基础上,教师便可引入更高难度的加减法问题,让学生锻炼自己的数形转化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
(四)开展实践操作活动,落实单元主题
一般来说,理论与实践结合是数学学习的最佳状态。为了落实单元主题,使学生从整体把握单元知识,教师可以开展实践操作类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单元主题的推动下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统一,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由此,学生的实践能力会逐渐增强[5]。实践操作类的教学活动,既要与单元主题相契合,也要满足小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真正体现主题教学的价值。同时,教师也要创新实践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以新颖和趣味化的形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相关活动中,促使他们在实践中掌握单元知识、学习数学技能。
【案例四】“认识图形”大单元教学
教材分析:“认识图形”大单元由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认识图形(一)》和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认识图形(二)》构成,综合教材上下册的知识点,构建“认识图形”的大单元知识结构,让学生全面掌握图形知识。
单元主题:你的身边有哪些图形?
教学过程:小学一年级学生正处于与外部世界建立联系的成长阶段,他们对于外部世界的认识大部分来源于自己的探索。因此,在“认识图形”大单元主题教学中,教师应给予学生探索外部世界的机会,让他们在实践调查中了解图形的基本表现形式以及不同图形之间的关系。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借助实践任务单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操作活动,任务单示例如下。
“认识图形”大单元实践任务单
在我们的生活中隐藏着丰富多样的几何图形,它们交织成了一幅美好的生活画卷。接下来,请同学们在生活中感受图形的魅力,观察校园、家庭和社会中存在的图形,并对其进行分类。
学生以实践任务单为载体,能将学习和探究的场域扩展到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通过观察法和记录法等实践方法,广泛地获取有关图形的知识,将课内知识与实践活动联系起来。在这一过程中,书面知识变得更为立体,学生也能初步建立起几何直观意识和立体化的知识体系。
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单元主题式教学,将数学教学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并对教材进行重组和归纳,让学生灵活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开展探究学习,有助于落实单元主题式学习。在此过程中,小学生能够通过分析和解读数学基础知识、数学问题等途径,不断强化自己的数学思维,从而获得数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有效发展。
[参考文献]
毛彦霞. 小学数学主题单元教学的整合策略探讨[J]. 新课程,2020(43):116-117.
冯天凤. 单元主题式学习促数学思维提升: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例[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4):873.
时若瑜.小学数学深度学习的单元主题式教学策略研究[J].新课程,2020(48):102.
周苗慧.小学数学主题单元教学的认知与实施策略分析[J].新课程(上),2019(4):16.
张少琳,王丽娜,赵雁. 深度学习下小学数学单元主题教学的研究[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37):18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