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禁毒日专访:戒毒离不开心理干预

2023-06-08 21:14
心理与健康 2023年6期
关键词:戒毒毒品个体

访谈专家 盛利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

整理编辑 杨槟

每年6月26日的国际禁毒日,也被称为“全球禁毒日”,是联合国于1987年设立的,旨在呼吁全球关注毒品问题,促进全球对毒品问题的防治和打击。无论是从个人还是社会的角度来看,毒品都会带来极大的危害和影响。

随着心理学的不断发展,心理干预在戒毒工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本次国际禁毒日的特别采访中,我们邀请到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定医院成瘾医学团队的盛利霞副主任,深入分析戒毒工作中的心理干预措施和康复管理方法。

希望此次采访能够为广大读者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帮助,让我们共同呼吁、传播“拒绝毒品、珍爱生命”的正确理念,努力推动全球毒品禁止和戒治工作的稳步进展。

本刊编辑:首先请盛主任为我们介绍一下目前我国禁毒戒毒的整体形势。

● 盛利霞:当前毒品问题,是全球所有国家不得不面对的社会问题,不仅对吸食者的身体和精神造成严重伤害,还会通过社会影响,对国家的经济发展带来难以估量的影响。

中国在历史上就是一个深受毒品之害的国家,曾因鸦片泛滥被称为“东亚病夫”。新中国成立后仅用几年的时间让毒品在新中国基本绝迹,开创了世界禁毒史上的奇迹。然而,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社会发展,毒品问题卷土重来,又重新抬头,毒品犯罪和吸毒的情况日益严重。根据《2021年中国毒情形势报告》,截至2021年底,全国现有吸毒人员148.6万名,新发现吸毒人员12.1万名。

滥用品种更加多样。受毒品供应和流通数量“双降”影响,国内主流毒品价格高昂且普遍掺假,毒品买不到、吸不起、纯度低成为普遍现象,部分吸毒人员减量降频,或寻求麻醉类、精神类药品和非列管物质进行替代,或交叉滥用非惯用毒品以满足毒瘾。氟胺酮和合成大麻素年内列管后,查处滥用人数呈先升后降态势。部分地区还发现吸食含依托咪酯、美托咪酯的“烟粉”和“烟油”、含天然阿片类物质的“卡痛叶”等替代物质。滥用毒品替代物质后,可诱发精神障碍或心血管疾病,存在引发肇事肇祸风险。一些不法分子利用具有镇静、催眠、麻醉作用的精神药品制成“迷奸水”“听话水”,实施强奸、猥亵等犯罪活动。

我国现行戒毒模式有以下几种:1.自愿戒毒。即在卫生医疗部门内开设戒毒医疗机构,吸毒人员可以自愿在里面接受为期一个月甚至更长时间的药物治疗与康复。2.社区戒毒。有别于过去封闭式环境的戒毒治疗方式,是由公安机关决定将吸毒成瘾人员安排在其生活的社区,由有关基层组织和机构进行戒毒管理的一种戒毒模式。3.强制隔离戒毒。依法将戒毒人员隔离在一个专门的治疗场所内,在与毒品隔绝的环境下进行戒毒治疗。4.社区康复。由城市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在社区基层组织和家庭的关怀和帮助下对吸毒成瘾人员实施生理脱瘾、心理矫治、劳动康复、职业培训等一系列康复措施。

本刊编辑:听了您的介绍,结合不时有当红艺人吸毒的新闻爆料,我们认识到毒品离我们并不远。那么如何能更好地防范毒品侵害呢?哪些人格特征的人更容易掉入毒品的陷阱?

● 盛利霞:研究证明,吸毒人员往往有一些共性的个性特征,比如冲动、猎奇心理重、情绪不稳定等。

1.冲动:个体行为冲动,法律观念淡薄,想干即干,丝毫不考虑此行为带来的后果,尽管事后可能会出现短暂的自责,但是下次出现诱惑的时候,仍然会重复冲动行为。

2.猎奇心理:个体喜欢追求新奇也就是喜欢追求多样性、新奇性及复杂性的感觉和体验,为满足这种猎奇心理,甘愿冒险去尝试某些行为。他们往往不愿意受社会约束,不喜欢单调的生活。

3.情绪不稳定:个体的情绪管控能力较差,在遇到应激事件的时候,容易出现焦虑,甚至是抑郁情绪。

除上述特征外,部分人可能还有自卑心理,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需要刺激性的物质提高自己的自信。

所以,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应该教会孩子延迟满足,遇见新兴事物的时候理智分析,训练他们的沟通、减压技巧,管理自己的情绪,一旦发现自己无法管理自己的时候,及时就医。

本刊编辑:您刚才提到了我国现行的几种戒毒模式,那么在戒毒过程中,可对戒毒人员采用哪些心理干预措施呢?

● 盛利霞:药物依赖具有复杂的生物、心理与社会因素,导致心理、家庭、职业及社会功能损害。药物依赖的治疗期分为急性脱毒期和康复期,仅有少数的毒品在急性脱毒期有药可治,几乎没有药品可以防止复发,均是在康复过程中出现的某一症状的对症处理;吸毒又是一个慢性脑器质性疾病,需要长程综合治疗,药物治疗指标不治本,吸毒者的自我改变和主动配合才是戒毒成功的关键。因此,心理社会干预是成瘾治疗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对个体心理行为及家庭社会环境两个方面的干预。主要有以下几种治疗方法,可以单独或联合应用于不同的治疗形式与治疗场所中。

◆ 動机强化治疗。是以个体为中心,激发个体积极改变自己的内在潜能,尊重来访者自己的内在需求与选择,强调改变是患者自己的责任。也就是通过医生的心理治疗来唤起吸毒人员戒毒的愿望和付出行动的关键步骤。没有戒毒的动机,就无从谈起戒毒成功。

◆ 预防复发治疗。以认知行为治疗理论为基础,通过帮助个体识别复发的高危情景,学习应对复发高危情景的技巧,增加自我效能而预防复发。吸毒人员复发的主要原因是心理渴求,唤起渴求出现的线索存在于吸毒人员的生活场景中,但这又是吸毒人员回归社会后无法规避的,预防复发治疗可以让吸毒人员学会处理这些高危情景,减少复发概率。

◆ 正念防复发治疗。结合正念冥想和认知行为治疗,主要目的是通过提高个体对触发因素、习惯性思维模式及自动反应的自我意识,培养个体接纳目前体验,摆脱习惯性思维模式及自动行为反应。

◆ 家庭治疗。家庭治疗在患者治疗后便可开始。治疗内容包括指导家庭成员如何正确面对成瘾者及帮助患者康复,具体包括鼓励家庭支持患者保持操守,督促患者参加治疗及康复活动,支持患者适应社会生活,指导患者改善婚姻关系和人际关系等。家庭治疗可以很好地训练吸毒人员的沟通技巧,同时帮助吸毒人员处理应激事件,减少情绪不稳定以及行为冲动的出现。

本刊编辑:我们知道,有些吸毒人员经过戒毒可以完全摆脱毒瘾,而有些则会走上复吸的老路,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差别?

● 盛利霞:精神活性物质使用所致障碍的康复管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患者、家属、社会共同参与,多种治疗方法和康复技术同时应用,才能提高成功戒毒的概率,降低复吸。

首先要建立良好的康复环境,对于成瘾者来说,需要尽可能干净的康复环境,也就是远离毒品,断绝和其他尚在吸毒的人员联系,远离吸毒场所、渠道等。同时,还需要社会对戒毒人员的支持和帮助。

其次是维持良好的支持体系,包括医生、家人、志愿者以及社区行政管理人员的支持。戒毒人员在康复过程中,需要克服心理和生理的渴求,稳定的治疗动机才能有效地提高戒毒的成功率。由于吸毒人员的性格特点,加之吸毒后导致人际关系恶化,容易出现自卑、焦虑等负性情绪,如不及时处理,则可能导致复发。因此支持体系尤其是家人的理解和帮助至关重要,早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可有效降低复吸率。

支持体系内所有成员均应认识到在治疗、康复过程中,复发往往不可避免的,这与自身、外部环境关系密切,应与患者充分讨论,找出与复发相关的因素进行干预,能有效减少复发,促进社会功能。

最后是建立无缝连接的治疗理念。根据治疗阶段的不同,治疗方式有脱毒、心理社会康复、回归社会等;这也决定着治疗场所不同;同时治疗内容也包括脱瘾治疗和共病精神障碍、传染性疾病的治疗等,这些治疗方式、场所、内容需要有机整合,需要多学科的参与,形成无缝连接的机制才能保证戒毒成功率。

本刊编辑:在本次访談的最后,也是在“6·26国际禁毒日”之际,请问盛主任有什么想对读者说的话?

● 盛利霞:借此机会想呼吁所有读者朋友们: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也想和吸毒人员说,有很多的医务人员愿意帮助大家康复,只要大家一起努力,成瘾只是一个慢性疾病,不是绝症,是可以治疗的。

猜你喜欢
戒毒毒品个体
销毁毒品
抵制毒品侵害珍惜美好年华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火烧毒品
浅谈戒毒康复爱心基金在戒毒康复工作中的应用
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自首现象浅析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论自愿戒毒:法规范、定位与制度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