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阳
编者按
一年之计在于春。2023年河南省委一号文件近日正式印发,为做好今年“三农”工作划定路线图、施工图,对我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作出具体部署。省委一号文件开篇便鲜明提出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奋力实现从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的蝶变,在建设农业强国中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今年我省“三农”工作怎么干?如何加快建设农业强省?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建设农业强省的“头等大事”。2023年省委一号文件提出,切实扛稳粮食安全重任,对接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
今年是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省正以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为抓手,抓住耕地和种子两个关键,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和种业振兴,保持粮食稳产增产好势头。
以“田”破题
向高标准农田要产量
春日里,走进安阳县瓦店乡广润坡高标准农田示范区,青青麦苗长势喜人,智慧农业触手可及。
一个5G+智慧农业云平台可以实现对5.6万亩农田的远程操控,“火眼金睛”的遥感无人机可以拍出厘米级的图像数据,对农作物长势作出判断。在这里,农民“玩”着手机,开着“飞机”,就能把地种好。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建设高标准农田示范区,不仅体现在建设标准“高”,更体现在科技含量“高”。今年,我省确保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1.61亿亩以上,全省分类分区域新建高标准农田255万亩、改造提升280万亩。探索“投融建运管”一体化推进模式,加快推进在建的2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建设。
“通过‘投融建运管一体化推进,我省为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提供了‘河南模式。”省农科院研究员田建民说。
“到2025年,要按照每亩不低于4000元的标准建成1500万亩高标准农田示范区,全省高标准农田面积将达到8759万亩,可以增加粮食产能33亿斤以上。”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说。
以“种”解题
中国碗里盛更多河南粮
粮安天下,良种先行。位于新乡市平原示范区的省农科院育种试验基地内,小麦新品种正在加快培育。
“种子是农业生产中科技含量最高的基础环节,也是现代农业的‘芯片。”省小麦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所长雷振生说,“亩穗数、穗粒数、千粒重,组成了小麦的产量结构,而能直接影响这些因素的唯一先天物质条件,就是种子。”
当前,全省小麦种植面积8500万亩,几近“天花板”。扛稳粮食安全重任,挖掘粮食增产潜力,路径在提高单产,而良种的贡献至关重要。
我省小麦、玉米、花生等作物新品种选育水平全国领先。小麦品种郑麦9023、矮抗58、郑麦366、百农207和玉米品种郑单958等先后成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品种。2021年全国种植面积前10名的小麦、玉米、花生品种,河南省品种分别有6个、4个、5个,占比最高。
近年来,河南聚焦攻克种业关键核心技术、培育突破性新品种,建设了一批种业创新平台,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神农种业实验室等着力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国家小麦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9个国家级高水平研发平台加快提升种业科技创新能力。
“我们要围绕现代农业发展需求,加强育种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在小麦等主要农作物育种上潜心攻关,实现种质资源研发和育种创新的新突破,努力选育出更多更好的農作物新品种,进一步做强做优种子品牌,为农业高质高效发展和现代化河南建设作出新的更大贡献。”雷振生表示。
在省农科院育种试验基地,有大大小小多个粮食作物和重要农产品的试验田,种业创新版图正在扩大。抓住种子这个要害,举全省之力打造的“中原农谷”的“四梁八柱”初现。
春天是播下希望的季节,春天是努力耕耘的季节。聚焦耕地和种子,农业大省河南正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中展现新担当新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