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性职业:基于辅导员教师身份的纠偏与重塑

2023-06-07 22:58万宝方
关键词:学术性身份辅导员

万宝方

(南昌航空大学 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南昌 330063)

教育部于2017 年出台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明确规定“辅导员是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1]。但在实际工作中,由于“专门化”“职业化”等呼声越来越高,外界对辅导员的教师身份认同渐趋式微,并逐渐形成了一种偏离的异化认知-“万能保姆”。如果任由这种异化认知持续下去,不仅不利于辅导员个人职业发展,而且对于整个辅导员队伍建设也会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到大学生的管理和培育。因此,重塑学术职业,匡正认知偏差,对于辅导员“回归”教师身份就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

一、“万能保姆”-辅导员教师身份的异化认知

何谓“保姆”?在古代,主要是指宫廷或贵族之家负责抚养子女的女妾。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则指受雇为人照管儿童或从事家务劳动的妇女,或者是保育院负责照看小孩的保育员。从中不难看出,“保姆”这个词的表面含义虽有变化,但其内涵并没有改变。当下被大众称之为“万能保姆”的高校辅导员,又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不同的群体根据自身的理解对之进行描摹画像:无时限服务、无课堂授课、无门槛岗位。

(一)学生对辅导员的异化认知-无时限服务

“辅导员老师吗?班上有同学迟到旷课,课堂纪律不好,还请你多管管。”“辅导员老师,这里是学校保卫处,你带的一个学生出了一点事情,麻烦你现在过来处理一下。”“辅导员老师,您现在睡了吗?现在是晚上快到12 点了,恐怕您睡着了,但是我还是想请假……”“辅导员老师,我要请假,今天周六你也上班的吧?”……

以上场景在外人看来,似乎不能理解,也不可接受。然而在大学校园,以上场景却司空见惯,甚或是理所当然。“有事就找辅导员”,似乎“凸显”了辅导员的重要性,但仔细体味,又难掩其中的尴尬:辅导员的这种“不可或缺”,只限于为学生提供全天候24 小时服务。于是不管白天或者黑夜、上班或者周末,辅导员随时待命,“5+2”“白+黑”就成了辅导员工作状态的生动写照。假以时日,辅导员留给学生的印象由模糊变得清晰,进而固化:辅导员就是为学生提供服务的工作人员,而且这些服务没有时间限制、没有空间边界。或许正是因为如此,学生对辅导员才看得更“透彻”,发现辅导员原来只是一个“假”教师而已,因为辅导员“所作所为”与教师职业身份并不匹配,称之为“万能保姆”似乎更为恰当。

(二)辅导员对自我的异化认知-无课堂授课

辅导员拥有教师和干部的双重身份,这对辅导员来说该是一件“幸福”的事。但对于辅导员而言,这种“幸福”似乎也有难掩的苦衷:作为教师,却很少开堂授课,更别说讲授专业课。当然这或源于时间不够,或源于能力不足,或源于平台缺乏。有些辅导员想去上课,但学校不一定答应,或者限制辅导员上课的课时。为什么?因为辅导员的本职工作不是授课,而是管理学生,辅导员要去上课那就是“不务正业”。是教师却不上课,又焉可称为教师?另一方面,辅导员作为干部,管理的对象却都是学生,在学校管理层级中,又是被管理的对象,且属于最基层,与人们眼中的“干部身份”完全是两码事。

长期大量的事务性工作不但挤压了辅导员对工作进行反思、总结、提升的时间和空间,而且会使辅导员对职业产生倦怠,开堂授课的能力也日渐消退。面对这种困境,辅导员常常追问:“我是谁?我到底是干什么的?”那么他们到底是谁?我们还是用事实来给予回应:辅导员的主要精力在于学生事务管理,作为管理者的功能逐步得到强化,而作为教师身份的特质却日趋消退。这使辅导员对自己的身份感到非常困惑:说起来是教师和干部双重身份,但履行的却是“万能保姆”的职责。

(三)外界对辅导员的异化认知-无门槛岗位

近年来,教育部等政府相关部门对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渐趋重视,辅导员的生存和发展生态确实有所改善。通过设立“最美辅导员”等荣誉称号,加大对优秀辅导员先进事迹的宣传,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辅导员在人们心目中的形象。

即便如此,期望以此让全社会都来重新审视辅导员职业,这条路还很漫长。一方面,在一些人的思想观念深处,辅导员的职责就是照顾学生的生活起居、保障学生的身心安全,这样的工作无需专业和门槛,无需任何“技术含量”,谁不会干呢?另一方面,一些高校对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范围作出硬性规定,要求辅导员与学生“同吃、同住、同学”,美其名曰“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与此同时,辅导员还兼任学校其他职能部门的“办事员”,负责与学生对接,处理与学生相关的事务,美其名曰“提高办事效率”。这些举措一定程度上都强化了辅导员的“保姆”角色,本质上反映了外界对于辅导员职业的偏见。

“万能保姆”与高校教师,两者之间本没有实质性的联系,然而通过辅导员这个中介,两者却可以发生如此紧密的联系,以至于难分彼此,确实有些怪异。究其原因,还是在于相关各方对辅导员教师身份的异化认知,对辅导员教师身份的学术性熟视无睹。

二、学术性:辅导员教师身份的应有之义

辅导员是否有必要追求学术?其是否有时间、有能力进行学术研究?对于这个问题似乎还有争论,要与不要都有各自的理由。其实对于这个问题,根本无需争论,因为不管是从制度政策的外在规定性,还是从教师职业的根本属性,亦或是从辅导员身份自我认同的内在必然性来看,学术性乃是辅导员作为教师身份的应有之义。

(一)制度政策的外在规定性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第3 章第7 条第4 项指出:高校辅导员应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教育引导能力、调查研究能力[1]。《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指出:辅导员应具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的宽口径知识储备,具备较强的组织管理能力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教育引导能力、调查研究能力等[2]。中级辅导员应具备较强研究能力,有一定的实践和理论成果。高级辅导员要求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学术修养,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某一领域有深入的研究并具备有影响力的成果,成为该领域的专家。

与此同时,从高校辅导员的招聘政策来看,要求报名者最低具有硕士学位,有的高校甚至已经迈入“博士”阶层了。尽管要求如此之高,但报名者还是趋之若鹜,竞争异常激烈,要成功应聘到一个辅导员岗位绝非易事。造成这种门槛越来越高现象的原因,固然有就业竞争的趋势推动,但与辅导员教师身份的职业属性也不无关系。

因此,不管是从辅导员职业发展的经历和趋势来看,还是从辅导员职业的准入门槛来看,都要求从业者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并且随着从业时间的增长,科研能力也要随之得到相应的提升。

(二)教师职业的根本属性

高校教师职业的根本属性是什么?它是一种学术性职业,有如下特征:“受过专门知识的训练;受学术劳动力市场的影响;遵从共同学术伦理;以知识作为获得薪酬的条件;有专门的教学或研究领域;具有永久性;有具体的职业称谓;依存于某种学科和专业。”[3]

对照教师职业属性的根本特征,我们可以看到辅导员职业体现出非常明显的教师职业的根本属性:现在高校辅导员招聘准入门槛较高,要求报名者拥有硕士学位,有些甚至是博士学位,他们受过专门知识的训练;从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来说,随着硕士毕业生数量的增长,供应端较为充足,而学校提供的辅导员岗位数量则没有呈现出相应的增长,“僧多粥少”的局面导致现在辅导员岗位竞争渐趋白热化,并以此作为是否获得薪酬的条件;在开展理论研究的过程中,辅导员共同遵从学术伦理,反对学术造假,禁止学术剽窃;《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指出辅导员的职业名称是高等学校辅导员;辅导员主要依靠思想政治理论学科,对思想政治教育和学生管理等方面进行理论研究,积累学术成果。

“教师身份重要表现之一是具有科研意识、知识与能力,这是所有专业人员的共同特征。”[4]辅导员具备学校规范管理后的专门化知识,具备专业教师的共同特征,这是其成为一名合格高校教师的前提和内在要求。

(三)身份认同的内在必然性

从某种意义上讲,高校辅导员的教师身份既来自于制度的外在规定性,也来自于辅导员的内在认同,然而实际上辅导员对自身教师身份的认同并不强烈,不是不愿,而是不敢。情况何以至此?究其根源,我们发现:“在以学术为核心的大学场域中,各类主体尤其是专业教师往往动用各类资源去寻求科研以立身,而广大青年辅导员由于各种原因被隔离或散落在学术场域的边缘,进而导致他们在经济收入、教学、科研、管理以及心理等方面遭遇着一系列现实的冲击和困惑。而这种冲击和困惑很大程度上来自其自身双重身份的尴尬角色,或者说这种双重身份的薄弱性。”[5]

众所周知,学术水平是衡量高校教师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而衡量学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在于学术成果的质量高低和数量多寡。那学术成果从哪里来?答案就是:进行学术研究。目前在高校这个学术场域难觅辅导员的身影,他们迥异于以课堂教学和学术为主业的专业教师,使其成为大学学术场域中的“尴尬人”,也对自身教师身份的认同缺乏底气。有研究者通过调研发现,绝大多数辅导员“表示‘教师职称’晋升是‘幸福的烦恼’和‘矛盾的奢望’,出现‘走着看吧’的消极心态”[6]。故此,辅导员要打破这种身份尴尬,进行学术研究无疑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和要素,也是增强自身教师身份认同的内在必然性要求。

综上所述,外界对于辅导员管理者身份的认同高于其教师身份的认同,要打破这种世俗偏见,回归辅导员的教师角色,彰显其教师身份,惟有重拾学术研究,重塑职业的学术性。

三、学术性职业重塑的路径选择

如前所述,因其工作领域和工作内容存在一致性差异,高校辅导员才有了教师和管理者的双重身份。辅导员虽然主要从事管理工作,但不能弱化其教师身份,不能弱化其教师职业的根本属性,更不能弱化其学术追求。面对外界的认知偏差,辅导员不能“逆来顺受”,而是要深刻反思,根据自身和工作实际,选择相应的路径,重塑学术之路。

(一)工作实践的经验化-构思工作案例

辅导员日常工作主要是围绕学生来开展,包括了服务学生、关照学生,承担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等工作。这些常规工作虽然繁杂,但带有鲜明实践性、对象广泛性和问题多样性。从理论上说,这对于辅导员开展学术研究实在是不可多得的“财富”。另一方面,辅导员要做好日常管理工作,不能只顾埋头拉车,还要抬头看路,善于总结提升,从实践工作中提炼出有益的成分。按照事物发展的一般逻辑,辅导员在管理实践中会不断地积累经验技巧,然而这些经验多是零碎的、感性的,不是系统的、理性的。如果就此止步不前,那也只能让辅导员的思维认识处于低阶思维阶段,而不能向分析、推理等高阶思维发展。

因此,不管是从辅导员的个人成长来看,还是从职业发展的角度看,辅导员把工作由实践上升到经验层面,这是必然要求。为做好这项工作,辅导员可以围绕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日常管理服务、学生发展指导、心理健康教育、校园安全稳定以及辅导员成长发展等主题,结合工作实际和学科特点,运用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理论和方法,对工作中遇到的普遍性问题进行相关分析,逐渐深化其在实践中积累的感性经验,通过构思工作案例,把具体经验转变为具有普适性的深刻道理。

(二)经验总结的理论化-撰写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对某个科学领域中的学术问题进行研究后表述科学研究成果的理论文章,是衡量一个人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的重要标志。如果说构思工作案例是初级辅导员运用理性思维解构实践问题的话,那么撰写学术论文则是需要辅导员运用学术思维,对工作案例进行深入探索,形成一定理论成果的过程,是由初级辅导员向中级辅导员转变的必然要求。那么何为学术性思维?顾名思义,所谓学术性思维,即是以学术的规范和标准,严格按学术规律和方法解决学术问题和理论问题的一种思维模式[7]。运用这种思维模式,可以深刻把握研究对象的内在规律,进而追求对研究对象的一种真理性认知。

当然,撰写学术论文不仅需要从宏观层面构思论文架构,还需要运用学术话语从微观层面进行阐述。什么是学术话语?学术话语“是深深根植于工作实践土壤之上的主体性建构,能否揭示出工作实践之中的‘问题事实’,是衡量高校辅导员学术话语体系建设成效的一个基本尺度”[8]。但是学术话语的掌握既非“浑然天成”,也非一蹴而就,它的形成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和长期性,是经过辅导员个体对工作实践之外的“外部反思”,对遭遇的问题进行学术层面的分析和判断,并进行探索性的解构、分析和回答而获得的,是在撰写学术论文的过程中逐渐掌握的。

(三)理论提升的系统化-申报科研课题

从学理上说,辅导员从事学术研究,既有利于活跃思维、开阔视野,也有利于凸显其教师身份;既可以促进其日常工作的开展,又符合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发展的需要。但在面对自身身份尴尬和学科弱势的境况时,仅仅停留在撰写学术论文层面还不够,辅导员们仍需负重前行。正如有学者所言:“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学者恐怕都多少有些这样的体验:人家用异样的眼光看我们,把我们看成另类;或者让目光从我们头顶上越过去,视我们为无物。这其中自然有一种对政治和意识形态本身的鄙薄在内,无关学术和学问,而只是一种偏见和误解。但除了这种偏见和误解之外,也与我们自己学术上的幼稚不无关系。”[9]

辅导员工作职责很多,但其主要职责是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如果仅以“万能保姆”的角色和水平是难以胜任此项工作的。辅导员要打破世俗偏见,消除外界误解,就须在学术上走向成熟。“因为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学与其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一样,都是以学术性为基础,它是以理服人。以理服人的前提是只有以学术性为基础,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才能说服人。”[10]为提高工作成效,提升职业能力,辅导员有必要申报科研课题,进行系统化的理论提升,“从当代大学生身心成长、发展变化的规律中去发现一些具有共性的问题和总体性的思维特征和行为模式,从而掌握一些有针对性的工作方式方法……以当代大学生的切身利益和共同关注的话题作为申报课题的原始素材,通过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进行深入调查研究,从而掌握高校学生工作的一般规律和原则”[11]。实践证明,只有在丰硕的科研成果加持下,外界对于辅导员的认知偏差才可能会得到匡正。

结语

辅导员的教师身份要赢得外界和自身的客观认同,还需从自身做起。打铁还需自身硬,克服工作繁重、时间不足、学科壁垒等诸多困难,在学术研究方面投入足够的精力,用有分量的学术成果为自身证明。“在面向大学生开展入学教育时,就要让他们明白,辅导员不只是‘管家’,还是‘专家’,辅导员不仅处理学生日常事务,还擅长结合理论研究做学生思想工作,让学生对辅导员凭借科研能力深入开展思想工作有所期待。”[12]事实证明,没有学术研究,辅导员在实践工作中就很难与学生进行深入交流和互动,育人工作成效会大打折扣,其作为教师的职业价值无疑也要大打折扣。唯有重塑学术,辅导员才能形成自身独特的竞争力,在高校教师之林中找到安身立命之地,真正“回归”教师职业身份。

猜你喜欢
学术性身份辅导员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强化学术性和现实性并举
基于相关性分析的网页学术性算法研究
好辅导员这样炼成
跟踪导练(三)(5)
他们的另一个身份,你知道吗
互换身份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
校外辅导员的一天
数年如一日的义务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