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的育人体系建设与实现机制探析

2023-06-07 07:52:10邹小华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学报 2023年4期
关键词:立德育人思政

邹小华,梁 慧

(南昌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南昌 330031)

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是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环节。2016 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并强调指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1]2020 年教育部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要在所有高校、所有学科专业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课程思政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它有着明确的目标和鲜明的价值导向,有自身的内在属性。探究课程思政的育人体系与实现机制,对高校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有重要指导意义。

目前,学界关于课程思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关于课程思政内涵的研究,如刘鹤等(2019)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和课程观,它以立德树人为导向、以坚定的政治方向为核心、以明确的德育内涵和德育元素为主题[2];二是关于处理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之间关系的研究,如梅煜、卢黎歌(2020)科学地分析了如何处理好“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之间的重要关系及如何激发高校“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产生协同效应[3];三是关于课程思政建设路径的研究,如杨守金、夏家春(2019)认为整合“课程思政”人才队伍是“课程思政”协作育人的关键环节,要优先搞好骨干教师队伍的建设[4]。

上述学者的研究大多是针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某一层面展开。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领会党中央关于课程思政重要文件精神的基础上,以整体的视角,对课程思政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探究,从课程思政的根本任务、价值理念、行动目标到课程思政的育人体系建设、再到课程思政建设的实现机制,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形成相对完整的逻辑体系。

一、高校课程思政的功能目标

课程思政建设要取得良好成效必须明确课程思政的根本任务、价值理念和行动目标,在这个基础上来构建课程思政育人体系框架,寻求合理的实现机制。

(一)立德树人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的根本任务

课程思政顾名思义就是要在所有课程中贯穿思想政治教育,让所有课程、所有教师都承担起立德树人的责任,推动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格局。习近平总书记在高校座谈会上多次强调“立德树人”是高校的根本性任务,并指出,“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真正做到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做到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要把立德树人内化到大学建设和管理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做到以树人为核心,以立德为根本。”[5]可见,“立德树人”作为我们教育的首要目标必须得到全面的贯彻和落实。这也是教育部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意义之所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明确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战略举措。”[6]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在于“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发挥教育合力。

(二)明确的价值导向是课程思政所承载的重要功能

课程思政的重要使命就是与思政课程协力共振,关注学生成长,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方向,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建设和发展服务。它从全方位、多层次出发,对学生进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引领,特别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课程思政以“立德树人”为核心,深入挖掘各学科的潜在育人价值,以正确的价值导向引领知识教学,使学生在正确的方向上实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强化价值导向对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引领作用,形成了整体的联动效应。

(三)时代新人的培育是课程思政所围绕的核心目标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培养人的问题。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至关重要,从空间坐标来看,在这个百年未有之变局的世界格局中,时代新人培养是应对国际竞争,维护和提升我国国际地位与利益的关键所在;从时间坐标来看,时代新人培养它关乎党的事业的承前启后、后继有人,关乎全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未来属于青年,希望寄予青年。”[7]关于时代新人的培养标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对青年的期望与要求,对立德树人的强调,我们认为,时代新人的实质是新时代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核心要求是“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素质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时代新人的培养围绕六个方面下功夫:

第一,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增强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立志肩负起民族复兴的时代重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青年作为整个社会群体中最富朝气最活跃的部分,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坚力量。

第二,在厚植家国情怀上下功夫。要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学生中牢牢扎根,教育引导学生热爱和拥护中国共产党,听党话、跟党走,扎根人民、奉献国家,始终将人民放在心中至高无上的位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将个人命运与祖国命运紧紧相依,在为国奉献中绽放青春光彩,砥砺前行实现人生梦想。

第三,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习近平指出:“青年是引风气之先的社会力量。一个民族的文明素养很大程度上体现在青年一代的道德水准和精神风貌上。”[8]品德修养是时代新人的基本特质,也是课程思政的重要聚焦点。在教育史上的很长时期,教育主要就是“道德教育”。例如,儒家的教育目标和教育理想就是“成德”和“成人”,古希腊的教育目标也是追求“美德”与“至善”,同时古希腊的道德还具有卓越的含义。当一个人追求“美德”与卓越的时候,那么他也是在追求幸福。

第四,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时代中国青年要增强学习紧迫感,如饥似渴、孜孜不倦学习,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和专业技能,努力提高人文素养,在学习中增长知识、锤炼品格。”[9]要教育引导学生珍惜时光,增长见识,丰富学识,求真悟道。培育勤于学习的精神面貌,刻苦钻研,努力从课堂和实践中获取新知识,丰富人生阅历,增强本领才干。

第五,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做到刚健有为、自强不息,“奋发向上、求实进取”是青春的代名词,是青年人应有的理想状态,也昭示着社会对他们的美好憧憬和希冀。培育求进取的时代新人,就是要培育其昂扬向上的姿态,能够在新时代的浪潮中永葆活力,积极乐观地去应对前进路上的一切困难和挑战;就是要培育其求新求变的朝气锐气,发扬创新精神,用饱满富有生气的力量锐意创造,与时俱进,不断开启人生新篇章。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国家、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业绩。

第六,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教育引导学生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创新思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各方面、多层次的合格建设者,时代新人的培育要求“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课程思政本身体现出多学科的综合优势,在立德树人的同时注重学生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的培养。高校本身就是创新、创造的基地,课程思政建设要与大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培养结合起来,让大学生在成才中成长,在活出生命的精彩中体会素质教育。

二、高校课程思政育人体系建设

高校要完成课程思政的根本任务,达成时代新人的培养目标必须构建相应的育人体系框架来支撑。只有建设合理、有序的育人体系,才能生发出良好的价值功能。

(一)坚定的政治方向和鲜明的政治立场

课程思政在政治方向性方面必须和思政课程相一致,在政治思想、政治立场、政治理想、政治目标上,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中国共产党的绝对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持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最终奋斗目标。帮助学生更全面地树立正确的政治观,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这是“立德树人”任务的根本要求,也是课程思政的中心目标。在这方面必须旗帜鲜明,立场坚定。

政治立场的坚定目的就是巩固党在高校的意识形态阵地。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随着我国日益扩大开放、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我国同世界的联系更趋紧密、相互影响更趋深刻,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形势和斗争也更加复杂。学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可不是一个象牙之塔,也不是一个桃花源。”[10]当前,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面临着许多挑战和冲击,加强和巩固高校意识形态工作任重而道远,课程思政以一种崭新的课堂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为学生营造了全方位多层次的教育格局,在大学生中扎牢主流意识形态的根基,巩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

通过课程思政教学,使大学生在无形中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解决以往单一思政课说服力差、教学感染力弱的问题。同时在这进程中引导学生避开形形色色错误意识形态和不良思想观念的迷惑与干扰。积极引导学生用辩证的思维、理性的视角来分析思考现实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帮助学生理清和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避开各种敌对势力妄想通过意识形态对我国进行渗透的阴谋。

(二)构建学科互动,协同育人教学体系

时代新人的培养目标是综合性的,是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所以,课程思政需要构建多学科的良性互动,形成协同育人体系来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启课程思政建设,是我们全面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各学科有机融合、实现三全育人目标的重要举措。思想政治理论课与各学科课程同向而行、协同育人是课程思政的核心理念,而课程思政建设也必将推动思想政治学科和其他各类学科的交流、合作,促进各专业课之间相互砥砺与协同发展。具体可以通过以下几方面来推进学科互动:

1.构建“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衔接的教学内容体系

构建多学科的良性互动育人体系,课程内容的建设与修订非常重要。从课程开设与课程内容方面来说包括三个层次的体系建设。

其一,作为主渠道的思政课程,思政课程系统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特别是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来武装学生头脑、塑造灵魂,这其中特别要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其二,通识课的改革与创新。大量优质通识课的开设是世界各国高校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课程思政”内容体系的架构,需要通识课程的改革创新。培育理想信念、家国情怀、陶冶情操本是通识课程的应有之义。这方面可以根据学校办学特色,鼓励、引导教师开发具有思政教育功能的核心通识课程,以培养大学生的科学精神、价值理性和人文情怀。

其三,专业课的优化与创新。将专业课程中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价值引导有机统一起来。立足专业学科的内在属性、理论框架和实施方法,创新专业课程话语方式,整理和挖掘各门课程所蕴含的主流意识形态元素和承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到各专业课程教学之中,达到协同育人目标。

2.构建多学科协同育人的教学方法体系

良好教学方法系统应该围绕着时代新人的培养目标来建构,实现思政教育与专业教育“有机衔接”和“基因植入”,破解“两层皮”的困境。法无定法,好的教学方法懂得因材施教,遵循大学生认知规律和成长规律,立足时代新人的培养目标和专业课的学科优势来拓展教学内容,进行系统设计,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提升话语传播的亲和力和有效性。另外,还可以尝试情景模拟、翻转课堂、角色体验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参与和体验中实现理性认知、情感融入与行为认同。探索在专业实验、实习、实践中融入思政元素,推动课程思政由“被动”向“主动”转变,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统筹推进教学组织,优化教学管理体系

课程思政要取得协同育人成效,构建良好的教学管理系统也很重要。学校要有针对性地组织教学管理,加强学生选课指导,增加学生选课有序性和全面性,实现各层次、各门类思政课程的有序衔接;改进学生成绩考核评价方式,引入过程评价、作业评价、考试评价相结合的综合成绩考核评价体系;完善教师听课评教制度,强化专业课的育人效果,以此带动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构建院系、教研室、课程组的基层教学责任主体建设;加强教学质量激励机制建设,制定科学、多元的课程思政教学质量评价体系,把立德树人培养成效作为学科建设考核的重要标准,调动教师参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积极性。

(三)课程思政培育遵循课程自身的内在属性

课程思政有其自身的内在属性与逻辑框架。课程思政在教学过程中必须坚持各专业课自身的逻辑架构,是在遵循课程本身的内在属性前提下,对其固有的德育资源进行的内涵式开发和应用。课程思政自身的内在属性既包含自身的内容体系,还包含自身的方法体系、自身的价值体系等等。课程思政不是对思政课程内容的生搬硬套,而是在自身内容体系的基础上的因势利导、融会贯通;课程思政不是对思政课程教学方式的简单套用,而是在自身方法体系的基础上的灵活运用、巧妙衔接;课程思政不是对思政课程价值的直接复制,而是在自身价值取向的基础上的深入挖掘、创新创造。深刻把握各专业课的内在属性,对我们进行课程思政教学,处理好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课程思政遵循课程自身的内容体系。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教学内容既存在共性又存在个性,共性在于都以立德树人为目标,有共同的价值取向。个性在于思政课程是完全、系统地进行思想理论灌输,而课程思政是在各学科教学大纲的基础上,深入挖掘出各科中潜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并将其融在学科的知识教学及能力培养的过程中,在这一过程中,课程思政始终遵循自身的内容体系架构与学科特征。

第二,课程思政遵循课程自身的方法体系。不同的课程有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课程思政的教学不能直接套用思想政治课程原有的教学方法,而应当结合自身的学科特点灵活运用,遵循课程本身的方法体系,以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及整体教学效果。

第三,课程思政遵循课程自身的价值目标。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协同育人,是和而不同,二者虽朝着共同的方向发力,但都有着自身独特的价值目标。如:科学课的价值目标在于求真和创新;文学艺术课的价值目标在于求美与境界;工程技术课的价值目标在于求质与性能等。课程思政从各学科的价值理念出发,在遵循各学科的价值目标基础上最终达到真、善、美的统一。

(四)课程思政是一项系统工程

课程思政是一种科学的教育理念,贯彻辩证唯物主义的全面观、整体观;是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以全新的视角开展德育建设;是一种有力的教育实践,从多学科范畴稳步落实;更是一项全面的系统工程,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加以推进。课程思政的成功,不仅要着眼于课程思政的教育,将其做深做精,还要将思政课程的教育进一步强化,二者协同发力,形成一个全方位德育“大熔炉”,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格局。

在这一系统工程中,课程思政具体的教学过程是其中关键部分。课程思政的教学涉及多学科、多维度,每一门学科中都包含着丰富的育人资源,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需要综合把握各学科的专业特点,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10]充分利用各学科的教育资源建立多学科育人共同体。同时还要聚焦和把握若干的核心问题,如教师队伍的素养、教学的整体设计、教学的评价机制等,这些共同构成课程思政教学的要素,需要系统地推进与全面建设。

三、高校课程思政的实现机制

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教育理念,一项系统工程,最终还需在实践中得以落实。基于课程思政的内在属性,结合时代新人的培养目标,落实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精神,可以从六方面来探讨课程思政的实现机制与路径:

(一)建立健全课程思政的一体化布局

建立健全课程思政的一体化布局,重要的是要完善高校课程思政的总体部署与工作机制。总体部署是对课程思政全局的整体规划,属于顶层设计的内容,是从全局出发、由上而下的工作部署,对课程思政的实施具有统领作用;工作机制是指课程思政具体的运行机制,是一套科学的制度体系,体系内的各部分之间紧密联系,贯穿于课程思政实施的各个环节,形成有序联动。要推动课程思政实践有效展开,就必须在完善总体部署和工作机制上下功夫。教育部制定并出台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是从宏观层面对课程思政建设的总体遵循,是纲领性的指导文件。《指导纲要》对课程思政的任务目标、内容要求、路径方法等几大层面做了总体谋划,具有长远性和前瞻性,但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仍需要根据各个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地予以落实。各高校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将教育部总体部署与各校实际相结合,量身定制出适于本校的总体规划。

(二)用党百年奋斗的精神谱系灌注于专业课价值理念之中

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中国共产党在其百年奋斗的非凡历程中,形成了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构建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百年精神谱系。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及精神的重要力量,并指出:“我们党之所以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饱经磨难而生生不息,就是凭着那么一股革命加拼命的强大精神。”[11]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作为一种价值力量,是我们课程思政的内容灵魂。要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灌注到各门专业课程的价值理念中,同时,各门专业课程中也有许多固有的与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相契合的价值元素,需要我们挖掘融合。中国共产党人的百年精神包含丰富的价值内容。用共产党人百年奋斗的精神谱系灌注于专业课程的价值理念中是课程思政的重要抓手。

首先就是要灌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价值源泉。即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中国优秀革命传统等,这些文化结晶作为肥沃的滋养土壤,是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精神形成的不竭源泉。将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优秀革命传统灌注于各科课程的教学当中,也就灌注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根。

其次要灌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具体果实。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主要表现为各类具体果实的统一,这些具体果实贯穿于中国共产党百年实践的各个不同时期,包括建党初期及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伟大建党精神、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苏区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时期的抗美援朝精神、雷锋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时期的特区精神、抗洪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抗震救灾精神;新时代的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等。这些精神都是十分重要的课程教育资源,值得我们在课程思政的课堂中深入灌注和挖掘,以培育学生优秀道德品质。

再次要灌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理想内核。这个理想内核就是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性质以及党多年延续而来的优良作风。中国共产党自成立起就始终以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就如同共产党人的魂已深深地扎根于每个共产党人心中,马克思主义政党作为无产阶级先锋队的性质、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鲜明特质、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自我革命,永葆自身先进性和纯洁性的优良传统,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价值核心。将理想内核灌注于课程思政的具体内容中,激励青年一代坚守初心、坚守理想信念,赓续红色血脉、赓续精神谱系。

最后还要灌注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力量之基。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力量和中国共产党人实践的力量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力量之基。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科学的真理为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指引光亮,使共产党人在一次又一次的实践中取得胜利,真理和实践同向而行,为共产党人注入精神力量。

(三)增强立德树人的责任意识,激发高校教师的使命感

大学的本质在于育人。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曾指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积。”[12]育人是教育的首要任务,而育人的关键在于教师。教师是高校教育的主导力量,他不仅仅是知识和职业技能的传授者,还是道德的教化者、价值的引领者,承担着育人的重要使命。课程思政作为一项育人工程,其核心力量也在于教师。《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中也明确指出,“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教师是关键。”[6]因此,全面增强教师立德树人的责任意识、激发教师的使命感是课程思政建设实践的关键路径。

增强教师立德树人的责任意识,激发教师的使命感。首先,要让教师明确立德树人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使教师明确“立德树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高校的立身之本。其次,强化教师立德树人责任。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好老师应该懂得,选择当老师就选择了责任,就要尽到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责任,并把这种责任体现到平凡、普通、细微的教学管理中。”[13]要让教师养成立德树人的责任意识,并落实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再次,要增强教师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是精神之钙,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担着神圣使命。传道者自己首先要明道、信道。”[1]明道、信道,这里的道既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还包括党的教育方针、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等。增强教师的理想信念,让有信仰的人讲信仰,课堂才更具有感染力,课程思政才会有更坚实的成效。最后,还要激发教师的使命感。使命感是一个人对自我属性的寻找与实现,马克思曾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这个任务是由于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14]所谓教师的使命感,就是对从事教师这一职业所肩负的任务的价值认同。这种使命感既包括教师对知识传授、技能传达责任的认同,还包括教师对价值引领、情感渗透、人格感召任务的归属。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会得到学生的尊重、收获身为人师的自豪感和成就感,对自身的职业使命会有更深的认同,也将有力推动课程思政的建设。

(四)着眼时代特征及学生成长规律,强化大学生的使命与担当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新时代的中国青年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不负时代,不负韶华,不负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6]学生是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充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立足大学生的时代特点,遵循学生成长规律同时尊重大学生的个性特征来展开课程思政教育,激发高校学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与担当,是课程思政成功实践的重要法门。

立足于大学生所处的时代特点,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和要求创新教学内容和方式,有助于课程思政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一个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逐渐强起来的时代。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在这样环境下成长的大学生们,将具有更深更强的国家自信、民族底气,也承担着更加艰巨的历史使命。结合这一时代特点,我们在教学中要善于利用时代优势,强化学生的自信教育与爱国情怀。

这是一个科技迅猛发展,互联网加教育的时代。网络教育有效普及,为传统教育增添了新的色彩。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可以充分利用网络教育的优势,创新教育方式,如以线上直播的形式开展大思政教学、运用VR 等技术开展体验式教学、通过线上答疑及时为学生提供价值指导等。另外,在这个网络交往发达的时代,大学生在虚拟空间消磨的时间、精力增多,导致的线下人际交往减少,由于身体的不在场,容易带来的孤独与冷漠,也容易形成部分学生线上和线下不同的情绪表现,严重的甚至造成不同程度上的人格分裂。这种状况对青年学生的道德成长和人格养成都容易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我们的课程思政教育在利用网络优势和便利的同时要更多地关心学生,更多地组织线下活动,包括体育锻炼和劳动、实践活动以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和人格健康。

这是一个更加民主、法治、自由、开放的时代。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更加现代化,也为公民提供了更加自由开放、民主法治的社会空间。教师可以结合新的社会特征,积极引导学生认识法律、尊重法律、信仰法律,在守法的基础上行使民主权利,自由表达观点,培育开放思维,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贡献力量。“00”后大学生一出生就享受着改革开放的巨大成果,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成长,这使他们能够更容易地接触到大量信息,思维也具有更大的包容性。结合这一特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强化正面教育,加强榜样示范、价值引领,使学生能够在开放的信息海中坚持正确的价值导向,培养他们理性地看待一些时代热点问题的能力,自觉地抵制西方不良文化与价值观的冲击。“00 后”学生活泼向上、自尊心强,初步形成了自己的道德观点,开始追问和思考人生的意义,加上独生子女的成长环境,使得这个时代大学生个性相对独立,教师培养过程中要注重平等性,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因势利导采用适当的德育方法。

另外,我们还要看到,当代大学生虽然没有温饱的困扰,生活在物质相对丰盈的时代,但就业、成才的压力并没有减少,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反而加剧。加上这些年受社会、家庭功利主义和成功“鸡汤”的影响,部分大学生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只顾自己的“成功”而较少关注他人与学校的公共利益。另一部分大学生则容易陷于“出人头地”无望的预期而混日子,近年来大学校园出现的“佛系”“丧文化”“躺平”等亚文化就反映出部分大学生的懈怠与消极。因此,我们的课程思政教育要有针对性开展集体主义、团结合作与进取精神教育。独生子女家庭,许多父母对孩子关爱比较多,这样容易带来青年学生吃苦耐劳精神、任劳任怨、实干苦干精神相对不足,这需要我们加强奋斗精神和劳动教育,提升干事创业的本领,进而激发大学生作为中华儿女的使命感与斗志,坚定为中国梦不懈奋斗的决心。

(五)完善课程思政建设的评价激励机制

完善课程思政建设的评价激励机制,制定更加科学合理绩效考核机制,使教师能更专注更高效地完成育人任务,激发教师教育教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提升课程思政的教育效果。具体可以考虑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首先,明确教师评价机制的价值导向。评价机制的核心是价值评判,这种价值导向就是立德树人,立德树人是高校的中心任务,也是高校立身之本,明确价值导向可以淡化目前高校评价机制存在着的功利主义倾向。把教学科研的评价目标与课程思政建设的目标保持一致,持之以恒就会取得好的成效。

其次,引入过程评价机制。高校现行评价比较重视结果,以多少课时,多少论文、项目经费来评判教师业绩与水平,这种重数量结果的评价方式容易忽略师德师风和教书育人的具体过程与投入。需要引入过程评价机制,前期要评价教师教学科研能力与师德师风;中期通过走访、随机听课等形式对教师的教学情况和科研工作进行质与量的考核评价;后期要对教师进行综合评价,以学生的获得感,包括知识、能力提升,道德人格养成等方面的因素为依据,以此评判教师的能力、水平。特别是要重视毕业后的学生对教师的口碑,这种评价机制能够比较全面反映出教师的真实状况。

再次,在评价中平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在教师职称评定方面教学科研绩效构成职称评定的基本要素,不同高校有相应的评价标准,可以合理增加教学要素的权重,促使把更多的时间精力用在教书育人上。引导教师正确认识教学与科研关系,二者并不一定是矛盾的,而是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好的科研能够把学科的前沿带到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热情;另一方面,教学内容与教学资源的开发,教学模式的改革与推广,学生思想状况的调研都可以是很好的研究项目。其中重要的是鞭策那些科研不愿做,教学照本宣科完成任务式的教师。

最后,注重评价机制的科学性。科学性体现在评价标准上要合理、相对简单,能够激发教师教书育人的内在积极性;在评价的时段上可以长一些,现在不少高校年年考核,指标繁多。加上各种填表、整理材料、评估等让老师疲于奔命,应该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干扰与折腾,让广大教师心无旁骛地投入到教书育人之中。

(六)营造课程思政建设的隐性场域

隐性场域,主要是指隐性教育环境,包括校园文化、大学精神、学校氛围、学校制度和运行机制等。使受教育者在无意识的情况下,通过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得到思想、观念、道德、情感等方面的熏陶。这种教育方式淡化了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往往将教育内容渗透到诸如文化、舆论、制度、管理等日常环境中,使教育者在自然、和谐和愉悦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具有特殊且有效的教育效果。抓好隐性场域的构建工作,为课程思政的建设营造一个健康向上的隐性环境。

重视并发挥隐性场域的作用,首先要抓好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重要场所,优良的校园文化能够在无形中感染学生,对学生的品德成长具有重要的陶冶作用。校园文化包括校风、教风、学风、人际关系、氛围等,要树立良好的校风、教风和学风,校风是一个学校的精神和灵魂,一个认真优秀的教员和一个踏实好学的学生可以染化一群教师和一群学生;要构建文明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帮助学生塑造温暖友善的人格;要培育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好的文化氛围能够提升校园的亲和力、凝聚力,铸就学生高尚的道德品质,推动立德树人目标的实现。

其次要注重教师的道德感化。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的言行举止、道德品质、理想信念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是重要的隐性教育资源。习近平总书记曾说,“教师在课堂上展现的情怀最能打动人,甚至会影响学生一生。”[15]因此,教师要格外注重自身素养的提升,通过学习、反思、箴言、慎独等方法不断完善自身品德,以积极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陶冶学生,为学生提供榜样示范。同时,牢固理想信念,用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信念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深受鼓舞。

再次要发挥制度环境的规范功能。制度是人们在生活中有意构建起的行为规范体系,良好的学校制度对学生的道德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涂尔干强调:“就其本质而言,学校纪律是一种道德教育的工具。”[16]学校制度为课程思政构建了一个合理有序的制度环境,为学生提供了明确的行为规范和正确的价值导向,是实现学生德育目标的重要手段。学校制度和运行机制不仅要合法合理,还要体现出公正和人文关怀,让生活其中的师生员工感到安定、和谐、有序,以校为荣。

猜你喜欢
立德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中国德育(2022年12期)2022-08-22 06:16:28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教育家(2022年18期)2022-05-13 15:42:15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实践探索
甘肃教育(2020年14期)2020-09-11 07:57:18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华林 修身立德 以道致远
立德树人 德法兼修 探索法硕人才培养路径
“严以修身”先立德
学习月刊(2015年20期)2015-07-09 03:3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