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武术课教学与课程思政的融合研究

2023-06-07 01:03:03王继娜邓享涛
体育科学研究 2023年4期
关键词:武德武术思政

王继娜,宋 玲,邓享涛

(集美大学体育学院,福建 厦门 361021)

随着时代的发展,新时代的教育理念不仅仅是要求学生在文化课程上的优异表现,还对学生的思政水平有着较高的要求。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对做好相关工作作出了具体部署和指导。新时代的课程思政是以“立德树人”作为基本的道德教育理念,尤其是对于传统武术教育来说,武术课程不仅让学生学习武术的竞技技巧,锻炼他们的身体,还需要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受到“武德”的熏陶,把武德教育理念中的孝悌正义、扶危济贫、助人为乐、见义勇为等信条,作为实际生活中为人处事的规范,真正地彰显我国传统武术教育的精髓。可以说,将课程思政的学习有机地融入传统武术教育中,不仅是当今武术教育的一大学习任务,也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弘扬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

1 研究对象和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武术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以及课程思政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通过查找和武术传统教育以及思政教育相关的文献资料,将这些资料和平时学习的内容相结合,了解有关课程思政理念下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革新情况,为本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1.2.2访谈法

采访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有关的人员,将论文出现的一些论点对他们进行访谈,深入了解他们的意见和建议。

1.2.3实地观察法

深入实地观察和记录平时教师及学生在课程思政理念下的学习状况,并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在获取第一手资料的同时,进一步加深对论文论点的理解。

1.2.4 逻辑分析法

将查找到的文献资料、观察及采访到的信息进行整合汇总,分析其中存在的逻辑关系,找出和论文相关的结构特点,进一步加强论文的逻辑关系,巩固有关论点。

2 结果与分析

2.1 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要求和价值

2.1.1 新课改下思政教育的新要求

新课改下的课程思政教育就是指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政治教育两方面的学习,将学习的课程和思政教育理念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基本要求,让学生通过日常的学习不断地渗透课程思政的主要内容,形成一种协同效应,帮助学生加深对课程思政教育学习目标的认识[1]。课程思政教育要求学校在教育中要以学生自身作为教育的主体,把学生自身的思想作为课程教育的主要方针,引导学生能够在日常的学习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课程思政教育还要求学生明确自身的政治立场,培养自身的政治修养,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为培养他们成为国家民族复兴接班人做准备[2]。同时,各高校还要坚持“以身作则”的教育理念,不断加强教师师德的培养,提升他们的教学能力,通过自身行为举止的示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提高政治觉悟,承担起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社会责任。

2.1.2 课程思政理念在武术与传统体育教学中的价值

以往的武术和其他传统体育教学,大部分教师无论是在教学内容的选择,还是教学设计的设置上,都极为重视对学生的技术训练,忽视了学生思想道德和政治教育,这种注重学生技能学习,淡化思政教育的教学形式已远远满足不了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新课改下的课程思政则坚持以课程作为“德育”的载体,让学生在日常的课程中接受新时代的道德思想教育,帮助学生更好地接受现代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受到更好的道德熏陶[3]。因此,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充分发挥课程的渗透作用,挖掘课程思政理念在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教学中的育人价值,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断提高自身的内在修养,使课程里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内涵得到更好宣扬[4]。

2.2 思政教育与武术教育的契合点

2.2.1 思政教育与武术教育的教育理念契合

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就是要构建一个“寓德于教”的道德教育体系,把“以德树人”作为教育的宗旨,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但要学会各项课程内容的技术,还要致力于成为一个有用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武术和其他传统教育中也都会倡导“以德服人”的道德品质,主要表现为武术运动员要有自我约束的能力,在从事武术活动中应该要有一定的道德规范,不能依仗自身的武力而作出一些伤害他人的事。武德思想和新课改的思政教育在这一点上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提倡学生在掌握知识技能的同时,更要学会做人的道理,严格遵从“见义勇为、扶危济贫、助人为乐、孝悌正义”等中国传统美德,坚持德育的教育理念[5]。课程思政中还强调学生要有爱国主义精神,坚持维护民族统一和领土完整的社会价值观,而武德教育中也是倡导“仁爱”和“爱国”的武德思想。在中国的历史上也涌现出许许多多具有崇高民族气节的英雄人物,他们为了中国的统一和兴亡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性命,以维护国土完整为己任,诠释了爱国、奉献、敬业、忠诚等精神,这些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无不体现了武术传统教育中的“武德”思想。而在现代课程思政教育中,同样要求现代教育要认真落实和强调爱国主义精神,加深对民族精神的理解和感悟,传承红色基因,学会感恩,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自觉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新世纪人才[6]。

2.2.2 思政教育与武术教育的文化内容契合

新课改下的课程思政教育的文化内容就是要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和政治方面的树立和培养,是对祖国新时代接班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进行全方位的建设[7]。而中国武术和传统体育文化的主要内容就是奉行“厚德载物”的民族精神,要求武术运动员在日常学习中不仅仅学到“术”,更要认识到在武术和传统体育当中包含着深刻的关于“道”的教育。中国武术和传统体育文化中所说的“道”,其实就是指人们做事的行为规范和道德伦理,所谓“修身、治国、平天下”讲究的就是“习德”,做事先做人的人生哲学。不管是课程思政还是武术和传统体育所倡导的文化内容都要求人要以道德伦理和政治素养作为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重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和谐精神,强调学生不仅要树立正确的道德品质,还要有一颗爱国之心,要有维护领土完整、祖国统一的爱国精神。课程思政所包含的文化内容,与武术以及传统体育教学重视的内涵可以说是完美的融合,在各个领域方面的要求都是高度契合的,不管是在教育理念方面还是教育方式方面都反映了我国传统的思想美德,传承了中国内外兼修的最高境界,是两者之间文化内容一致性的体现[8]。

2.2.3 思政教育与武术教育的教育引导者契合

新课改下的课程思政是我国党中央重视青少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体现,其教育的重点对象就是学生,这也是在各高校全面实施课程思政教育的意义所在。“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学生是民族的未来和希望,教师要重视青少年的人格培养,正确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养。武术和传统体育教学的主体也是青少年武者,古代传授技艺的师傅也是提倡“习武先明德”,大部分武者也是从小就开始学习武术技艺,因此,课程思政和武术文化的教育引导者是相当契合的,课程思政和传统武术教学都十分注重学生的品德,而个人的品德都是由从小身处的环境和所接受的教育而形成的,这就决定了课程思政和武术文化教育的主体都是青少年学生。青少年学生正处于明辨是非,建立自身价值观的主要时期,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教师不但能够帮助学生锻炼强壮的体魄,还可以培养他们勇敢拼搏、自强不息、仁爱和谐的思想道德品质[9]。

2.3 融合思政教育与武术传统教育的有效措施

2.3.1 重视课程思政的教育意义

根据新课改的要求,课程思政的教育意义在于能够充分发挥学校“育人”功能,在传授知识和技艺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培育和弘扬传统民族精神,传承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10]。在新课改之前,许多院校更加倾向于传授知识和培养优秀的技术人才,对于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方面的教育有所缺失,尤其是对于武术和传统体育课程来说,这项技艺的特殊性决定了这方面的人群相较于一般学生来说,拥有更好的身体素质,换句话说就是武力值更加强大。而强大的武力值决定了一旦他们的道德思想出现偏差的时候,会给周边的人甚至整个社会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这也是为什么在现代武术和传统体育教学中一再强调要以“武德”培养作为教育的重心。因此,有关院校一定要重视课程思政的教育意义,一定要深刻理解课程思政的融入对提高于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要坚决实行课程思政的教育要求。将课程思政理念落实到相关教研室和武术课堂上,要细分武术课堂教学中体现的思政元素,确立一套完善的评价体系,进而落实到每一位教师,使其能有完整的参照体系进行教学和评价与自我评价标准。这样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学习武术理论知识的同时,也提升自身的思政觉悟。在确立武术课教学的思政评价体系上可以做到:(1)将武术技能与思想融合,在教学训练中始终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寓思想于行为之中,加强思政教育,使其成为一门具有思想性和文化性的体育课程。(2)时刻关注学生思想是否积极向上,是否有良好的品德和道德修养。深知体育在促进大学生身心发展、人格塑造、行为习惯养成中的独特价值。(3)武术技能教学也要兼顾学生的思政意识,通过专项理论与训练,掌握武术课中的传统武德、民族精神、思想境界与技术技能,使学生在专业方面一专多能,并对学生的各项水平进行有效的评价。这种评价体系要求教师着重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深刻理解思想决定他们的行动和深度,这对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及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具有深远的意义。只有将课程思政的要求落实到实际行动当中,才能充分发挥思政教育课程的育人作用,也才能将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精髓,深刻地隽刻在学生的骨血当中,从而为我国培养出新世纪的优秀人才[11]。

2.3.2 加强教师队伍管理

在课程思政中,除了作为主体的学生以外,最为重要的角色就是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师,他们既是这个课程教育的传播者,也是课程思政推行的最为重要的力量之一[12]。想要更好地实施并达成课程思政的教育目标,就要持续抓好教师队伍的培训工作,尤其是有相当一部分的教师只注重武术技艺的传授,而忽略了学生“武德”方面的培养,因此,加强师德建设是课程思政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当前,中国经济的崛起和全球化的发展,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也面临了重大的挑战,而学校作为学习的摇篮,想要更好地发展我国的传统武术文化,就一定要承担起文化传承媒介的责任。

武术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体育活动,承载了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中蕴含的武德文化精神也彰显了我国的民族精神,能够更好地熏陶学生的文化素养[13]。学校应全力加强教师精神文化的建设,严格要求教师的行为规范和教学内容设计,在教授任一拳法或器械的过程中都需将相应的思政元素融入其中,例如武术对练,能够营造学生间形成互帮、互助、和谐、宽容等的人际氛围,培养学生的的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坚韧不拔的精神;武术散打,传递给学生不畏挑战与敢于亮剑的拼搏精神,给予学生失败的体验,从而塑造戒骄戒躁 、永不言败的人生价值观念。一方面要让教师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模范;另一方面要注重教学内容的优化,要求教师从学生的特点出发,积极尝试各种教学模式。将课程思政和武德思想两者中所蕴含的文化精神有机地融入到日常的技艺教学,有效地推动学生的精神文明建设。因此,学校可以定期设置教师的师德培训课程,通过加强教师层面的思想道德建设来影响学生的精神层面,让教师以自身的行为和思想作为学生的典范,更好地强化学生的思想教育。

2.3.3 武德和思政内涵的相互促进

武术和传统体育文化中所宣扬的人文素养以及思政内涵中的要求可以说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武德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可以作为青少年建设自身价值观的参考,甚至其中涵盖的英雄文化精神是可以作为青少年的信仰和“偶像”,通过实际事例作为青少年教育的典型素材,以真实的人物性格特点帮助青少年塑造自身气节与操守[14]。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准绳,结合爱国情怀、民族精神培育学生的武德观念。将中华武德的文化内涵、历史渊源和突出特色的知识转化为学生自身拥有的实践技能和修养,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与实践创新等能力。“拳以立德”,使武德与思政巧妙联系起来,在长期的武术课教学实践中,养成良好的人格,培养出有理想、有担当、有本领的创新型人才。武德和思政内涵的相互促进,可以更好地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更好地实现“育人”“做人”的教育目的,这是我国进行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手段,也是武术教育的重点所在。学校可以设计有关专题课程,以我国的一些民族英雄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挖掘并宣扬他们的英雄事迹来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1)新课改下的课程思政以课程作为“德育”的载体,将新时代道德思想教育渗透于日常课程中,有机地将学生的各类课程和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结合起来,帮助学生能更好地接受现代社会主义的主流意识形态,受到更好的道德熏陶。

(2)武德思想和新课改下思想道德教育要秉持德育的教育理念,把“以德树人”作为教育的宗旨,加强对学生爱国主义精神教育,坚持维护民族统一和领土完整的社会价值观,加深对民族精神的理解和感悟,激发学生强烈的爱国热情。

(3)课程思政所包含的文化内容和武术以及传统体育教学重视的内涵可以说是完美的融合,其核心思想就是要求人们要以道德伦理和政治素养作为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重视人与人之间交往的和谐精神。两者都反映了我国传统的思想美德,传承了中国内外兼修的最高境界,是两者之间文化内容一致性的体现。

(4)新课改下的课程思政和武术传统文化教育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个人的品德都是从小身处的环境和所受到的教育而形成的,这就决定了课程思政和武术文化教育主要集中在青少年学生身上,这是帮助他们建立自身价值观的关键时期。

3.2 建议

(1)院校和教师要重视课程思政的教育意义,坚决实行课程思政的教育要求,将课程思政的要求落实到实际行动中:①将武术技能与思政融合,寓思想于行为之中;②时刻关注学生的思政意识;③兼顾武术技能与中华武德对学生的独特教育价值。

在发挥育人价值的同时,挖掘文化传承的功能,将我国的文化精髓融入到日常学习与生活中,为我国培养出新世纪的优秀人才。

(2)学校要承担起文化传承媒介的责任,全力加强教师精神文化的建设,严格教师的行为规范,优化教学内容,将优秀传统文化与思政元素融入其中,要求师生做到学思结合,知行统一。将两者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发扬光大,让学生体悟到我国的文化精神内涵,促进学生精神文明建设的形成。

(3)坚持“德育首位、育人第一”的思政理念。弘扬武德文化中的民族精神,加强对青少年价值观的引导与教育。将“拳以立德”内化于心,外显于行,引领学生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追求,更深刻地体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详实的事例和真实人物的性格特点,塑造学生自身气节与操守,更好地培养青少年学生的民族文化精神及其政治修养,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情怀。

猜你喜欢
武德武术思政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当代陕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2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活力(2021年6期)2021-08-05 07:24:10
中华武术
黄河之声(2021年9期)2021-07-21 14:56:32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武术研究(2021年2期)2021-03-29 02:28:06
武德文化在教学活动中的体现研究
武术研究(2020年5期)2020-11-23 11:31:58
思政课“需求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1:54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当代陕西(2019年9期)2019-05-20 09:47:22
武术课堂核心素养之武德教学探讨
武术研究(2019年11期)2019-04-20 12:15:22
论散打教学中武德教育的有效渗透
武术
小主人报(2016年11期)2016-02-28 20:5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