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政“大练兵”推动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探索与实践路径

2023-06-07 05:48张海涛
新西部 2023年5期
关键词:练兵育人思政

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讲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思政“大练兵”聚焦思政课教师能力提升,在提升思政课育人成效,引导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实现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有机统一方面成效显著、意义重大。受多种因素影响,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存在教学的效果和目标不贯通、实践教学的创新性欠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契合度不足、思政课体制机制与协同育人要求不相适应等问题。为此,思政“大练兵”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应按照坚持立德树人、“四个服务”和“三全育人”的原则,从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思政课特色改革创新、思政课育人效果提升、创新思政课研究平台等方面凝心聚力,彰显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成效。

思政课程在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性任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深刻阐释了开好思政课、办好思政教育的重大战略意义,并对思政课改革创新作出重要部署,对广大思政教师队伍提出了具体要求。这些举措和部署为推进新时代高校思政课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的价值遵循。2019年8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以来,全国上下围绕思政课程教学,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比拼、教学展示、教学研讨、名师观摩等系列教师练兵活动。由于陕西省开展的高校思政课教师“大练兵”(以下简称思政“大练兵”)活动具有地方特色,题材新颖,反响较好,已成为全国推进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品牌活动。正是陕西积极贯彻和落实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举措,通过教师这个鲜明具有代表性主体,抓住了教师队伍这个关键,借助思政“大练兵”这个契机和形式,并结合当下高校教师队伍普遍存在的结构不合理、数量质量不高、科研水平有待提升等现实问题,着力应对分析和解决破解困扰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这些阻力。目前,以思政“大练兵”为抓手,从提升教学水平、加强教学效果、优化队伍结构、深化教学研究等方面推动思政课系统化改革创新已成为高校深化新时代思政课改革创新的重要途径。

目前高校思政课教学存在的显著问题

高校思政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目前,很多高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等手段打造智慧思政课堂,采用案例式、探究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取得了显著成效。但高校的思政课教学创新改革也出现了教学的效果和目标不贯通、实践教学的创新性欠缺、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契合度不足、思政课体制机制与协同育人要求不相适应等问题,亟需在实践中加以重视。

一是理论教学的效果和目标不贯通。部分教师对全面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理论素养这一目标没有从“知情意行统一”的高度去认识,大多只关注理论知识的传授,忽视了学生思想提升的本质要求。理论教学中传授知识替代了思想引领,导致大学生只有理论认知,缺乏对理论的求知欲和共鸣感,理论入心入脑不足。

二是实践教学的创新性欠缺。实践教学缺乏整体规划方案,多样性和创新性不足,刻意性和任务性较强。实践教学中刻板僵化的教学方式与单调的评价机制,无法从价值维度实现学生与社会良性互动的可持续发展。

三是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契合度不足。课堂教学中需要实践教学支撑的内容不充分,实践教学中针对课堂理论的拓展和现实内化不足。表现为课堂教学中教师设定的讨论题与学生关心的问题对接度不高,课堂教学和社会实践缺乏系统整合。

四是思政课体制机制与协同育人要求不相适应。思政课教师、思政工作队伍、专业教师的一体化思政育人格局还未完全形成,高校思政课主体力量还未在全校范围内形成有效的协同合力。

因此,思政课教学要因势利导、因时而变。“办好思政课,就是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1]不断推进思政课教学提质增效,紧紧围绕思政课与思政教师、教学、育人的衔接与整体性,推动思政课教学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在守正的前提下有序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陕西省开展的思政“大练兵”正是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展的一种实践探索。

思政“大练兵”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原则

(一)坚持立德树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2]思政课是一门“育人”的课程,它不仅是传道解惑,更是在于开启学生的心智,塑造学生的健全人格,提升学生的道德修养。因此,思政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思政课教师作为授业的主体,在思政教育育人机制效果上责任重大。首先“打铁还需自身硬”。思政教师要具备专精的学科知识和较高的理论素养,只有理论彻底,理论才能说服人,思政课讲透、讲活,道理才能深入人心。其次教学相长。要积极主动构建和谐、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发挥学生“学”的主体能动性,实现思政课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效果。最后,思政课教师在传授思政理论知识时,坚持做好新时代的传道、授业、解惑工作,传好马克思主义真理之道,授好推动改革发展稳定之业,解好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所遇之惑,特别要注重对学生思想上的熏陶、价值上的引领和情感上的共鸣,在潜移默化中达到教育人和培育人的效果。

(二)坚持“四个服务”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新时代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要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3]“四个服务”回应了“为谁培养人”这一问题,彰显了教育的初心与使命,反映了我党对高等教育规律认识的深化,展现了教育自身逻辑和国家全局发展逻辑的统一。思政课教师队伍要牢牢坚持和贯彻“四个服务”,始终服务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的需要,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主动践行立德树人这一根本性要求,鼓励全员参与,共同育人。此外,坚持以问题意识为教学导向,积极开发新的思政课程与多样的教学形式,以理论的逻辑力量唤醒学生的求知兴趣,纾解学生理论上的困惑和澄清学生思想上的迷雾,彰显思政课程育人、传道、授业、解惑的魅力。

(三)坚持“三全育人”

《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指出:“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把思想价值引领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和各环节,形成教书育人、科研育人、实践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文化育人、组织育人长效机制。”[4]“三全育人”的出发点是培养人,是新时代推进育人理念和育人方式变革的重大命题,是对包括思政课在内的所有课程的基本要求。在这个育人格局中,将思政课置于突出地位,其他课程都要围绕思政工作融入人才培养的各个环节和阶段。此外,思政课还需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红色革命文化的教育基因、新时代的使命与责任担当,融入思政课教学之中,形成协同效应。同时,发挥思政课价值引领作用,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人文素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世界视野的高素质人才,以达到铸魂育人的目的。

思政“大练兵”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路径

(一)以思政“大练兵”推进师德师风建设

思政“大练兵”不仅要求教师上好一堂思政课,更强调教师自我心性的完善和育人修为的提高。首先,广大思政课教师需要认真学习和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思政课教师座谈会上的讲话,始终坚持“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牢记“四个服务”、拥护“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从道路自信和理论自觉上认同育人教书的责任与使命。其次,广大思政课教师要有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理想。有信仰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为人民服务。思政课教师要坚定信仰、心揣理想,为学生播下希望的种子,引导学生真善美品质的养成和健全人格的塑造。最后,思政课教师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和注重人格魅力的养成。做一个守法和护法的好公民、紧兜道德底线,不僭越法律禁区;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凡事讲原则、讲道理、讲实话,以理服人、以德感人、以行化人;做一个专精尖的专家学者,强化专业知识、拓展理论视野、开发精品课程,讲活、讲透、讲深专业知识,展现业务水准。

(二)以思政“大练兵”推进思政课教师“大队伍”建设

思政“大练兵”涵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突出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思政工作队伍全员育人。因此,以思政“大练兵”为范式,推进思政课队伍建设,一是要建设思政课教师“大队伍”。思政课教师应在工作学习、学生管理、科研教学、生活实践等方面同思政课有机联系起来,形成全方位、全过程、立体生动的“大思政课”新格局。调动多方力量建设一支专兼结合、务实能干、本领过硬、品行优良的高水平思政课师资队伍。二是要善于利用资源优势,密切联系党政干部、社科理论界专家、各行业先进楷模、红色和非遗传承人等,邀请他们进课堂、进课本、进师生的心里,打通社会大课堂和教室小天地。实现思政课由国家、社会、学校、个人全方位参与的新教育格局。三是要积极开展教师教学实践研习活动。每年组织教师开展暑期社会研习实践,到省内外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抗战纪念馆、红色革命教育基地进行学习考察。四是要重视教师培训。选派骨干教师参加教育部思政课骨干教师培训等各类思政课教师培训,进一步夯实课堂内容,增强课堂的吸引力。五是要完善激励机制。制定实施《思政课教师职称评审办法》《教学奖助办法》《科研奖助办法》,鼓励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培育优秀教学科研成果。

(三)以思政“大练兵”推进思政课特色改革创新

思政“大练兵”要练出质量,更要练出特色。为此,要通过完善《深化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实施办法》,在教学体系上凸显思政“大练兵”的学校特色、行业特色。通过开设“四史”类课程、校史类特色课,突出思政课课程体系的学校、行业特色。通过辅学教材、特色选修课教材、学习读物的编写,突出教材体系的学校、行业特色。通过特色精品课堂建设、行业典型案例库建设、教学话语转换等,突出课堂教学的学校、行业特色。通过开拓行业企业实践基地、成立马克思主义研习社、建立“马列书屋”、开展特色校园文化活动等,突出实践教学的学校、行业特色。

(四)以思政“大练兵”推进思政课教学效果提升

以思政“大练兵”为抓手,坚持内容为王,在夯实思政课教师内功上下功夫,做到理论思辨与事实例证、正面弘扬与反面警示、世界视野与历史场域、本质认识与现象解读、理性诠释与情感渲染五个维度的结合。开展名师示范教学观摩活动。邀请教育部思政课骨干教师、思政“大练兵”及课堂创新大赛获奖教师进行示范教学。以思政“大练兵”和课堂创新大赛获奖教师为带头人凝练优秀教学团队,推行“名师+团队”模式,强化教学团队建设。将思政“大练兵”落实到常态化、制度化集体备课中,着力在课堂教学方式创新上下功夫。通过分组讨论、视频观看、情景剧表演等更具表现力的教学方法赢得学生欢迎。考核内容要源于课本且高于课本,以多样的考核形式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五)以思政“大练兵”推进思政课创新研究平台建设

一是积极统筹课堂、实践、网络等多种教学平台,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实践教学的主要形式,兼辅网络思政教学,发挥媒体的优势,不断探索和打造多样的思政理论课创新研究平台。二是明确思政课及其相关课程的主要内容、教学目的、育人目标和评价标准。构建科学合理的教学育人体系,不断推进思政课改革朝着服务社会、服务人民的方向稳步发展。三是统筹思政课专家、骨干教师、研究学者等社会资源,建立思政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智库,开展思政课重点、热点、前沿教学问题研究,科学制定教学预案、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论等思政理论课研讨制度,有力支撑思政课改革创新的提质增效。四是不断深化教师队伍集体备课制度,定期开展多形式、多学科、多视角的教学讨论与交流对话活动,不断强化和细化各课程之间教学设计和内容衔接的融通性与丰富性。

结 语

高校必须坚持系统观念,运用系统思维,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对办好思政课提出的要求,常态化开展集体研讨、集体备课和全员展示、观摩活动,通过集体备课和思政“大练兵”激发整个思政课教师队伍活力。坚持教学质量的生命线不动摇,创新教学方式方法,着力解决思政课普遍存在的“讲、学两张皮”问题,着力打通入脑入心“最后一公里”。鉴于此要做到:一要以透彻的学理分析回应学生、说服学生和引导学生,充分强化思政教育的魅力;二要从理论原则、教师队伍建设、特色创新、教学效果提升、教学研究平台建设突出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多维性和系统性;三要凸显思政课教学与育人原则的有机统一。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北京:人民出版社,2020:6页。

[2][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283页。

[4]习近平:《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载《人民日报》,2017-02-28(01)。

作者简介

张海涛 西安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長、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国外马克思主义

猜你喜欢
练兵育人思政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关于国企党建与思政宣传有效结合的探讨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练兵集锦
孙武练兵
大练兵切忌“念歪经”
多措并举且督且练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