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耀 赵云梅
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赋予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战略地位,并提出了相应的要求。贵州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着经济增长缓慢、财政收支趋紧、科技创新不足等问题,只有提升干部治理智慧、培育生态文明意识、打造旅游亮点、提升科技含量及增强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才能实现旅游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良好局面。
2022年1月18日,国务院印发《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赋予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战略地位,提出要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工作成绩和做法的充分肯定;提出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成绩,则是对未来寄予新期望和更高要求。贵州今后一个时期的生态文明建设,应宏观把握经济形势和影响因素,精准施策,统筹高质量发展,以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成绩。
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评价状况
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牢固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生态环境不断改善、绿色发展加速提升、生态制度体系逐步健全,生态文明建设整体性跃升: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9.7%,高于全国和西部省份,经济总量接近2万亿元,比2011年增长约3.5倍;全面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4%以上,能源消费增量控制在1850万吨标准煤以内的目标任务;全省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4%,主要河流出境断面水质优良率100%,城市(县城)污水处理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分别提高到97%和98.1%,森林覆盖率提高20个百分点达到62.12%,退耕还林面积居全国第一,沙漠化治理面积居全国第一,绿色经济占比达到45%左右。2021年末,贵州共有自然保护区89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1个,自然保护区面积850.81千公顷。系列数据显示贵州生态文明建设成绩斐然,优良生态环境成为最大的发展优势和竞争优势。
从全国范围来看,贵州生态文明建设评价结果有喜有忧。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环境保护部、中央组织部《2016年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结果公报》显示贵州绿色发展指标排名第17位(其中二级指标资源利用、绿色生活指数均排名26位,环境治理、增长质量指数均排名第19位,环境质量、生态保护指数均排名第7位),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排名第2位。《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报告(2022)》绿皮书显示贵州2019年生态文明综合指数排名第23位,比2012年下滑6位,绿色发展指数偏低,排名第26位。多份评价报告显示,贵州环境质量良好,森林覆盖率、空气、水体和土壤环境的排名均非常靠前,但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协调程度、生态活力等方面的表现大都较为一般,甚至还比较靠后,使得综合评价结果并不突出。
贵州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形势
1、经济增长放缓
经济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标,生态文明评价指数较高的省份通常都是经济发达的省区。近十年来,贵州经济增长率高于全国,但由于起点低、家底薄、短板多,总体发展不足,这极大地制约了贵州生态文明建设。今年以来,受国内外多重因素影响,经济持续恢复的基础不稳定,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尤其是受疫情影响,贵州支柱产业旅游业发展艰难,对经济增长形成很大的影响。根據监测数据,2020年全省旅游总人数比上年下降45.6%,旅游总收入下降53%。2021年全省接待游客6.44亿人次,仅为疫情前的56.7%,旅游总收入6642.16亿元,为疫情前的53.9%,相比而言差距较大。2022年清明、五一小长假,民航、铁路、公路等部门统计信息反馈均不同程度低于疫情前同期。可见,经济形势一方面影响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的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必然对生态文明建设造成影响。
2、财政收支趋紧
当前全国经济增速潜在趋缓,财政对冲经济下行压力的难度增大,中央财政对贵州转移支付增幅趋缓。另一方面,疫情带来的经济影响,叠加进一步落实国家和贵州出台的减税降费纾困政策,财政可能将在短期内更为紧张,而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财政刚性支出必须给予有效支持,财政收支平衡和可持续运行压力增大。财政紧运行也会给生态文明建设领域带来影响,如2019年节能环保支出195.25亿元,占3.3%,而2021年全省一般预算公共支出中节能环保支出减少到162.11亿元,占2.9%。在固定资产投资方面,有关生态文明的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已连续三年下降17%以上。未来五年,既是贵州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跃升期,又是贵州经济社会转型发展和新旧动能转换升级的关键时期,面临多重发展任务,财政紧运行将成为常态。
3、科技创新不足
科技创新能力和人才支撑水平明显不足,科技成果转化率低,已成为制约贵州发展最突出的瓶颈之一。由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区域科技创新评价报告》显示,贵州区域科技创新能力“十二五”期间长期停滞在全国第30位的落后局面。2020年贵州区域科技创新水平指数为46.95%,较上年提升了2.46个百分点,居全国第27位。但其他如万人R&D研究人员数(排名29位)、十万人博士生毕业数(排名31位)、万人大专以上学历人数(排名29位)、每名R&D人员研发仪器和设备支出(排名27位)、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新增固定资产比重(排名29位)、十万人累计孵化企业数(排名30位)等指标的位次均大幅下降或排位挂末。贵州科技创新短板中的短板是创新环境,这是导致区域创新能力倒退的重要原因。“十四五”期间,在全国各地“抢人大战”持续高热态势下,贵州要汇能人、聚英才,“打造全国最有吸引力、凝聚力的人才高地之一”,提升综合科技创新水平,优化创新环境,形势不容乐观。
4、环保问题多发
贵州一些地方和企业违法开采、建设,破坏生态的问题仍时有发生。例如,2021年贵州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深入一线、深入现场,查实了一批突出生态环境问题,首批通报的9个典型案例涉及九个市州相关部门。2021年12月,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督察发现曾被督察过的安顺市平坝区夏云工业园区生态环境违法违规问题仍然突出,环境污染严重。在2021年开展的“利剑2021-2025”专项行动中,贵州全年共立案查处各类环境违法案件2052件,罚款金额2.07亿元,分别比上年多53.1%和44.3%;查办《环境保护法》配套办法及移送涉嫌环境犯罪五种类型案件226件,比上年多24.2%。在2022年3月中央第二生态环境保护督察组向贵州省反馈督察情况中指出,贵州一些流域、区域生态环境问题还比较突出,不合理开发资源,非法开采矿产资源,侵占大量耕地和林地,造成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严重,对生态环境造成威胁。上述事例反映出在当前贵州生态文明建设中,仍有地方和部门存在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定力不够、重视不够、生态文明意识不强等问题。
5、自然灾害频发
自然灾害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大敌”。贵州是多种灾害频发的省份,灾害类型有干旱、洪涝、冰雹、水土流失、泥石流、山体滑坡、低温、霜冻、凝冻、森林火災、地震等,有“无灾不成年”之说。在所有自然灾害中,水旱灾害的发生频率最高,造成损失最为严重。水旱灾害又可诱发地质灾害的发生,特别是洪涝灾害,容易诱发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造成更严重的灾难后果。据统计,2019-2021年,贵州遭受不同程度洪涝、干旱、地质、风雹、低温冷冻等自然灾害,共造成1006.51万人次受灾,因灾死亡失踪133人,紧急避险和转移安置46.41万人次;农作物受灾面积52.44万公顷;倒塌房屋3432户11414间,不同程度损坏房屋13.64万户29.72万间;因灾直接经济损失169.63亿元。自然灾害的发生与生态环境破坏互为因果。贵州自然灾害类型多、分布广、发生频次高、强度大,其发生和危害程度的不可控、不确定性都可能造成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给生态文明建设带来负面影响。
推动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
1、提升干部治理智慧
面对当前趋紧的经济形势,必须提升干部治理智慧,推动高质量发展。
一是提升统筹发展能力。即在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改革上贯彻生态理念,统筹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四化”建设、乡村振兴建设等全过程,使有限的经济投入实现多重目标。
二是树立科学绩效观。即各项工作既要算经济账、长远账、整体账、综合账,不能因小失大、顾此失彼,更要坚决杜绝浪费资金又没收到经济效益,还对生态环境造成系统性、长期性破坏的政策决策。
三是提升疫情时期谋划经济的能力。要进一步提高疫情研判、决策的能力和科学精准防控水平,以前瞻性思维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恢复经济社会活力。近年来,贵州省委、省政府密集出台了一系列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举措,但在恢复市场活力,科学防疫上仍需下功夫,尤其应切实采取措施促进支柱产业旅游业尽快得到恢复,以带动就业和其他行业发展。
四是提升用辩证思维解决问题的能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要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立长远观、系统观,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善于抓住主要矛盾,矛盾的主要方面,善于抓住问题的牛鼻子,把好钢用在刀刃上。
2、创新举措打造亮点
一是建议参照省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模式,由省生态环境厅研究定期召开生态文明大会,针对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和突出矛盾,制定出台具有指导性、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政策措施;通过整合各类优势资源,支持和帮助大会举办地加快生态文明建设;通过生态文明大会促进生态经济、绿色技术投资开发,带动旅游业的发展,营造生态文明建设氛围。
二是由相应部门参照2016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原环境保护部、中央组织部等部门联合印发的《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对贵州年度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进行动态评价,使其成为督促和引导各地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指示器”和“风向标”。
三是由贵州省委宣传部发布生态文明研究专项招标课题,采取购买服务方式编制《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绿皮书》《贵州生态文明建设评价报告》等,总结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进展及成效,并以此为基础培育一家高校或科研院所建立相应的研究中心。
四是出台《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施方案》,与原有补贴式、被动式和义务式的生态补偿方式形成互补,通过试点到推广实施,调整生态生产关系,调动人们主动开展生态保护的积极性,推动贵州生态环境建设迈上新台阶。
3、培育生态文明意识
贵州公众生态文明意识虽然有所提高,但是参与度不高,崇尚生态文明的社会新风尚尚未形成。
一是创新生态文明宣传教育的载体和形式,在国家、省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创建生态环境教育基地,在新建、在建流域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等增加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功能,组织引导社会公众开展丰富多彩的环境教育活动,提高全社会生态文明意识。
二是建立广泛的公众参与机制。通过多媒体宣传保护生态环境的正面典型,曝光破坏生态的不良行为,聘请环保协管员、环保义工、开通环保热线等渠道,鼓励和引导公众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和监督,拓宽公众参与环保的途径和方式。
三是建立生态文明教育人才库,在干部教育中开展生态文明专题讲座,并且在大中小学、企业、社区开展针对不同受众的生态文明讲座和活动,引导群众实现消费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转变。
四是以课题招标或委托的方式,组织编写面向不同对象,兼具科学性、理论性与科普性的生态文明读本。
4、改善科技创新环境
科技创新是发展的新引擎,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离不开科技创新。
一是充分发挥省科技创新领导小组职能,规划、指导和制定推进科技创新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
二是营造科技资源共享环境,积极推进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公布一批开放实验室清单;协调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共享实验室”,构建产学研融合模式;打通行业间数据的共享与互联互通,让数据跑起来等。
三是加大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创新扶持。制定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企业和社会加大对生态科技的投入,通过项目支持、财政补贴、科研奖励等方式,支持企业和科研院所从事环境友好型技术的研发,对环境友好型科技企业的技术改造给予产品价格优惠、固定资产进项税抵扣、绿色信贷、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
四是优化生态文明建设科技创新环境。完善生态科技投入、管理、成果转化的政策法规,完善生态科技成果评估与鉴定、科研项目及科研经费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确保生态科技活动依法有序地开展。完善生态知识产权的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的法律法规,确保生态知识产权和科技成果能够得到有效保护。
5、加强自然灾害应对
一是充分利用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风险综合普查成果,深入分析和用好普查资料,准确掌握贵州自然灾害风险隐患底数,为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灾害风险提供科学决策依据。
二是加强灾害监测预警预报和信息管理,提高气象、水文、水土保持、地震、地质和环境等监测预报水平,为区域自然灾害精准防御提供信息保障。
三是推进防灾抗灾减灾救灾工作,着力抓好防洪工程、抗旱工程、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大型及防洪重点中型水库水电站和主要防洪城市、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和避险移民搬迁工程等建设,重点加强城镇防洪工程和洼地排涝工程建设,强化地震易发區房屋设施加固、病险水库的治理。
四是建立和完善自然灾害应急救助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提高突发环境事件、重大大气污染、水污染、辐射事故等应急救援能力。同时建立和完善社会动员机制,充分发挥红十字会等群众团体、民间组织、基层自治组织和公民在灾害防御、紧急救援、恢复重建、灾后心理疏导等方面的作用。
五是提高“科技设防”能力。推进监测预警预报高新技术的开发与运用。启动灾害风险防范领域重大科技专项,建立省部共建重点实验室、科学研究中心、合作研究中心,实现自然灾害监测预警预报的信息化、现代化。
作者简介
赵 耀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生态文明教育
赵云梅 贵州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生态文明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