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建华
打造十大特色消费场景
国际潮购 川酿佳肴 余音绕蓉
今夜无眠 熊猫家园 天府文化
和美乡村 会展博览 运动赛事
天府绿道
培育十大新型消费平台
线上购物 生活服务 社交娱乐
反向定制 消费金融 供应链协同
算力交易 智能网联 国际消费
国际传播
推进十大领域消费创新
培育消费品牌 激励绿色消费
创新数字消费 创新金融赋能
拓展进口消费 优化跨境消费
培育市场主体 包容审慎监管
强化区域合作 创新公共服务
消费,一头连着群众生活,一头系着经济发展,既是城市烟火的现实需要,也是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今年以来,围绕如何提振消费、促进经济发展,全国各地结合自身实际,推出了一系列创新举措,打造主题热点,带动消费增长。其中,淄博烧烤尤其引人注目。各地游客“进淄赶烤”掀起消费热潮,推动形成现象级“破圈”。一季度,淄博GDP破千亿、增长4.7%,餐饮营业额增长25.2%;4月份消费收入猛增16.2亿元,“五一”期间旅游订单同比增长超20倍。应该说,淄博烧烤的火爆,并非是地方美食的“偶然亮相”,而是淄博在品牌打造、造势引流、城市管理、全民动员、形象营销等方面综合发力的结果,其打开消费增长新空间的“流量密码”是当地网络场景营销、地方政府借势而为、企业市民共同努力、消费者自来水效应等多重因素的“链锁反应”。
成都作为全国消费“第四城”,消费资源富集、消费文化多元、消费市场广阔,并且具有产业基础不断厚实、区域联动发展政策持续叠加、在地文化丰富多样等独特优势。当前,成都正加快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省委省政府对此大力支持,出台实施“三品一创”消费提质扩容工程,加快培育“蜀里安逸”消费品牌等政策措施。今年5月,《成都市推动消费提振升级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行动方案》(以下简称《消费行动方案》)印发实施,按照“场景营城、平台赋能、创新引领”的内在逻辑,结合成都比较优势和未来产业发展大势,提出“打造十大特色消费场景、培育十大新型消费平台、推进十大领域消费创新”,不断增强新消费创生环境,推动消费数字化绿色转型,创新消费友好型制度供给,并作为指引全市扩内需促消费、加快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工作框架指南的重要内容。
怎样让人气聚起来、商气汇起来、烟火气旺起来,让消费“马车”跑得更快更好,以《消费行动方案》助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是成都拼经济、搞建设的题中应有之义和有效抓手。
坚持场景营城,加快打造十大特色消费场景
近年来,成都大力实施“场景营城”,始终坚持把打造消费新场景、培育消费新模式作为激发消费创新活力、释放消费潜力的重要抓手,创新营造了沸腾小镇、夜游锦江、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丹景台、麓湖天府美食岛、明月国际陶艺村、蔚崃林盘公园等一批特色消费新场景,依托这些不同场景的打造满足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多样化消费升级的需要,有力地推动了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迭代,有效地促进了供需适配。
《消费行动方案》提出,实施“一场景一示范”,推进国际潮购、川酿佳肴、余音绕蓉、今夜无眠、熊猫家园、天府文化、和美乡村、会展博览、运动赛事和天府绿道十大消费场景建设。如何加快打造十大特色消费场景,应突出以下三个方面下功夫做文章。
一是充分挖掘利用在地文化,在聚焦聚力打造“特色化个性化”消费场景上下功夫做文章。成都文化底蕴丰厚,拥有4500多年的文明史和2300多年建城史,既传承了神秘瑰丽、绚烂多姿的古蜀文脉,又凝练了优雅时尚、乐观包容的天府文化,拥有都江堰、青城山、武侯祠、杜甫草堂、文君井、文殊院、宝光寺、永陵、金沙遗址等众多人文景观。要充分保护和利用好这些宝贵的在地文化,紧扣“特色化个性化”深度挖掘并激活成都悠久历史文化的内在魅力,通过留旧设旧、修旧如旧、研旧承旧等方式方法,将“消费场景营造”与城市有机更新深度融合,创新打造更多“成都味”十足的消费场景。比如,在打造天府文旅消费场景方面,要深入挖掘三国、三星堆—金沙—宝墩、都江堰—青城山等特色文化内涵,创新打造一批享誉海内外的文化地标。在打造熊猫家园消费场景方面,要以大熊猫文化为城市文化标识,鼓励大熊猫IP矩阵开发,培育IP舞台剧、影视传媒、动漫游戏、文创设计等衍生业态。
二是积极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在聚焦聚力打造“国际化时尚化”消费场景上下功夫做文章。作为国内消费市场升级的高级形态,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是具有潮流引领力、全球集聚力、消费规模大、消费能级高的国际大都市。成都要积极顺应消费升级趋势,紧扣“国际化时尚化”消费场景营造提升传统消费、培育新型消费、扩大服务消费,通过多产业、多领域、多业态、多IP融合发展的消费服务体系,创造独特消费体验,塑造消费时尚,传播消费文化理念和品位。比如,在打造国际潮购消费场景方面,要大力发展国潮消费,推动天府文化IP与国内外知名品牌跨界合作,推出一批天府“潮货”“潮品”“潮牌”。
三是主动契合城市发展需求,在聚焦聚力“定向化定制化”消费场景上下功夫做文章。当前,成都正以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为统领,大力塑造“三城三都”品牌、规划建设天府绿道系统、启动实施和美乡村建设等城市发展规划战略和重大工程。特色消费场景的打造要契合成都城市发展需求,紧扣“定向化定制化”打造呈现林盘、绿道、川菜等具有鲜明成都標识的新消费场景。比如,在打造公园绿道消费场景方面,要依托成都100公里绕城绿道和锦城湖公园等湿地公园,科学布局公园(绿道)阳光帐篷区,有机植入骑行租赁、营地露营、亲子研学等消费业态,发展绿道+美食、绿道+夜市、绿道+国风等多元融合业态。
立足平台赋能,聚力培育十大新型消费平台
平台经济作为数字经济的代表在我国快速发展,在带动就业创业、拓展消费市场、创新生产模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平台经济具有交易便捷、消费不受时空限制、就业创业容量大等特点,是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的重要支撑。从纽约、伦敦、巴黎、东京、迪拜等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实践经验来看,新经济平台驱动数实融合,不仅是城市服务提升的关键手段,也是消费进一步复苏和高品质生活的内生动力。近年来,成都持续深化“平台赋能”,聚焦数字消费新场景,从打造示范场景,到提升建设极致场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以电子商务平台为代表的平台经济发展迅猛,平台经济发展迈入到了全新的发展阶段。
《消费行动方案》提出,围绕“培育十大新型消费平台”,聚焦线上购物、生活服务、社交娱乐、反向定制、消费金融、供应链协同、算力交易、智能网联、国际消费、国际传播十个细分领域,培育一批自主创新能力强、引领产业价值链的平台型企业,推动平台消费综合竞争力进入先进城市行列。如何加快培育十大新型消费平台,应注重把握以下三个方面的重点。
一是着眼抢占品质消费制高点,积极搭建新型消费平台。近年来,随着VR、AR、5G、AI等技术的广泛运用,通过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技术,能够将线下的商品、商圈、消费场景等复刻到线上,推动实现了线上消费与线下消费的无缝连接。要加快建设健全“互联网+新消费”公共平台,丰富线上服务产品供给,发展体验服务、共享服务、智慧服务等新业态新模式。比如,在培育线上购物平台方面,要加快培育发展直播电商、种草电商、兴趣电商、社区电商等新消费业态,培育一批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本土平台企业。
二是着眼激活消费市场新动能,持续提质新型消费平台。依托互联网、云计算、虚拟现实等技术的融合应用,消费市场的新活力被不断激发、新动能被不断释放,要积极引导生活服务业链接平台开展在线营销推广,推动线下服务网点数字化升级;实施便利店等零售企业上线行动,加快推动老字号产品营销、场景和线下店铺运营的数字化;鼓励商圈运营管理方优化商圈运营管理平台,升级打造沉浸式、体验式、交互式消费场景,创新发展“无接触交易服务”“无人化服务”。比如,在培育智能网联平台方面,要支持搭建智能网联平台,通过泛在网络、移动技术实现无所不在的互联,提供随时随地随身的智能融合服务,赋能远程医疗、智能网联汽车、元宇宙等领域快速发展。
三是着眼抢抓消费提质新机遇,高效用好新型消费平台。当前,从实物商品到生活服务,从线上购物到线下商场,消费数字化、品质化、个性化、多元化、品牌化提质扩容的趋势日益明显。顺应消费提质扩容的时代潮流,高效用好新型消费平台,既是抢抓消费升级新机遇的客观需要,也是促进消费潜力加速释放的必然要求。比如,在培育算力交易平台方面,要充分发挥和利用好国家超算成都中心、华为成都智算中心等集聚作用,谋划打造可信可管、供需匹配的算力交易平台,解决算力输出、应用、交易等难题,赋能传统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着眼创新引领,积极推进十大领域消费创新
当前,消费日益呈现出提质、转型、分化、创新等新趋势新特征,迫切需要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新的供给和产业体系加快形成,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以释放新型消费的巨大动能。近年来,成都始终坚持“创新引领”,创新推出促进新消费发展“16条”、《成都市以新消费为引领提振内需行动方案》《打造特色商业街区行动工作方案》和《成都市特色商业街区建设指引》等支持性政策,推动成都成为消费新场景试验田、消费新业态策源地、消费新模式先行区、消费新生态“培育场”。
《消费行动方案》提出,围绕优环境、强服务,重点聚焦培育消费品牌、激励绿色消费、创新数字消费、创新金融赋能、拓展进口消费、优化跨境消费、培育市场主体、包容审慎监管、强化区域合作、创新公共服务方面,推出十大消费创新举措。如何加快推进十大领域消费创新,应紧扣以下三个方向用劲发力。
一是以创新培育消费增长点。要积极主动顺应消费升级需要,坚持从供给端着眼发力,积极倡导低碳生活、绿色消费等新风尚,创新打造“数智赋能消费”“金融赋能消费”等新模式,创新培育“蜀里安逸”品牌、“蓉宝”系列文创产品等新品牌,不断用创新的思维、创新的手段、创新的平台培育消费新增长点。比如,在创新培育消费品牌方面,积极联动“成都智造”培育“蜀里安逸”品牌,鼓励本土消费品制造企业发展直连消费,打造国际化消费品牌。在创新金融赋能消费方面,要用好金融杠杆撬动消费规模提升,支持在蓉消费金融公司增资扩股,扩大消费信贷规模;支持跨境支付持牌机构以大运会为契机,开展入境人员市内消费移动支付试点,并向境外游客推广,持续优化跨境消费支付环境,吸引扩大国际消费。
二是以创新延展消费产业链。要创新实施“消费促进”“消费提质”“消费满意”等系列工程,通过培养立体化的多元消费矩阵、以新兴消费推动传统消费升级迭代、创造全新的消费场景等不同的渠道和多样的方法,带动广大消费者和产业链、供应链实现协同创新和互促发展,推动实现以消费产业链的有效延展促进消费水平的持续提升。比如,在创新数字消费供给方面,要推进春熙路、交子公园、蓉北等重点商圈建设智慧商圈,打造一批智慧商业街区,推动传统商圈向数智商圈转型升级;推广应用数字人民币促消费,抢滩布局元宇宙消费应用,建设数实共生的元宇宙商圈、商场、商店等消费场景,打造智慧商务管理服务平台。
二是以创新提升消费便捷度。要坚持以便利化激发消费者的消费意愿,以便捷度提升消费度,通过优化调整支付样式、公服模式、供给方式、监管形式等多措并举、综合施策,不断促进消费环境提质,持续提升消费服务水平,推动形成以优环境、强服务促进消费、拉动需求的良好生态。比如,在创新包容审慎监管方面,要加快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柔性监管机制,大力实施“互聯网+”监管执法,积极推行首违不罚和不予行政强制措施清单管理等。在创新入境消费便利方面,要积极争取144小时过境免签川渝两地“此进彼出”试点,加快打通人员跨境消费堵点,不断提升便利化水平。
(作者系中共成都市委政策研究室社会处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