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州地坑院,民居史上的活化石

2023-06-07 06:21刘忠民
祝您健康 2023年6期
关键词:陕州门洞天井

◎ 刘忠民

上千年前的豫西先民居住在哪里?他们繁衍生息的环境是个什么样子?带着这样的疑问,我来到了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州区的陕塬,走进地坑院,一探究竟。

陕塬处于黄土台阶平板中心,村中民居多为地坑院。“上山不见山,入村不见村。平地起炊烟,闻声不见人。”这就是地坑院的真实写照。

陕州的人们称地坑院为地窑,又叫天井院。这种地坑院属于黄土高原地区独特的民居形式,堪称人类民居史上的活化石。它隐藏在地平线之下,因此被形象地称为地坑院。

陕州黄土层堆积深厚,一般在50—150 米,土质结构十分紧密,有抗压、抗震、抗碱作用。因此,凿挖窑洞,坚固耐用,当地的地坑院窑龄最高已200年以上,至今仍有人居住。此外,这里地下水位较低,一般在30 米以下,这些都为“地下挖坑,四壁凿洞”这种民居形式地坑院的形成,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我来到的这处地坑院被茂密、高大的树木掩映着,四周1 米多高的围墙下是深达6 米多的一方天井。随行的向导介绍说,天井即为地坑。当初,人们首先开挖出10 余米见方的地坑,然后在地坑的四壁开挖窑洞,窑洞高3 米左右,宽4米左右,深约10 米,窑洞两米以下的墙壁为垂直,两米以上至顶端为圆拱形。一个地坑最多可挖出十多个窑洞,其中一侧的窑洞凿穿,修成阶梯形甬道,斜通向地面,这便是人们出入的通道,称为门洞。在门洞一侧挖一个拐窑,再继续向下挖深二三十米,一眼充沛着甘甜的水井就完成了,加装上一把轴辘汲水,饮用水问题迎刃而解。

沿着幽深的门洞进入地坑,给人一种豁然开朗、别有洞天的感觉,从地坑院落往上张望,天空高远蔚蓝,白云飘飘荡荡,偶有飞鸟划过,留下清脆的鸣叫,余韵悠长,情趣盎然。地坑院具有坚固耐用、冬暖夏凉、挡风隔音、防震抗震的特点,冬季窑内温度在10 摄氏度以上,夏天保持在20摄氏度左右,人们称它是“天然空调,恒温住宅”。作为陕州先民居住文化的符号,地坑院这种窑洞式民居蕴藏着浓厚的文化积淀和丰实的文化内涵,反映了一定社会历史阶段人们的生存智慧、社会状况、经济水平等。

在地坑院里种植花草树木,是院里人家的一大讲究。每户人家庭院中央,果树都会受到精心呵护,它们也用枝繁叶茂来回报主人。夏季,人们在树下乘凉、休憩;秋季,新鲜可口的果实可满足人们的口腹。“前梨树,后榆树,当院栽棵石榴树。”因“梨”与“利”同音,榆树称为金钱树,石榴多籽(子),取多子多福之意。门洞旁栽一棵大槐树,谓之“千年松柏,万年古槐”,寓意幸福长久安康。春暖花开,地坑院花团锦簇,置身其中有一种娴静、清新的农家情调,心情格外爽朗。

在地坑院村落,映入眼帘的往往是那些金黄的玉米串、火红的辣椒串、粉红的红薯串、洁白的大蒜辫子;这些庄户人家的丰收果实的自然色彩,在冬天的蓝天白云下,是那样鲜艳夺目、吉祥协调,极富生活韵味。

地坑院是四千年前老祖宗的智慧结晶,这种“洞穴”式民居,建筑风格独一无二。陕州地坑院这一古老的建筑,散发着千年的古韵,迷人的气息。沉浸其中,仿佛跨过数千年的时光,静谧、祥和、隽永,犹如一部竖版手书的蝇头史书,字里行间散溢着历史的光辉,它随时光款款而来,让人心醉,不忍释怀,细细品读,香韵绵长!

猜你喜欢
陕州门洞天井
Neve Tzedek天井住宅
语言音乐学视域下的陕州梆子地域风格探究——兼谈陕州梆子的“本土”身份
儿时的记忆
天井庭园,幻境犹深
探秘陕州地坑院
新出北宋陕州漏泽园党项配军墓志研究
砂筒在门洞搭设中的应用探讨
校园的天井花园
大班科学活动:门洞变变变
隋唐时期陕州行政区划的变革及其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