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抱“暴暴”
——六年级心理辅导课教学设计

2023-06-07 03:40林诺纯
江苏教育 2023年21期
关键词:纸团卡片负面

林诺纯

【设计理念】

六年级学生逐渐步入青春期,他们情绪起伏较大、易冲动,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年龄特点和不够丰富的生活阅历让他们较难做到换位思考、体谅对方的情绪。本课通过主题活动让学生感受换位思考和理解、接纳彼此情绪的重要性,同时能体悟对彼此的理解是化解负面情绪的良药。

【教学主要环节及设计意图】

一、觉察音乐中的情绪

教师播放贝多芬钢琴独奏小品《丢失一分钱的愤怒》节选。

教师:同学们,说说你从音乐中感受到了怎样的情绪?感受没有对错,真实分享就行。

学生1:钢琴曲节奏紧凑,好像有一种令人紧张、匆忙的情绪。

学生2:听起来很欢快,像孩子在轻快地跳跃、玩耍。

教师:这首曲子节选自著名音乐家贝多芬的钢琴小品《丢失一分钱的愤怒》,他借音乐抒发自己丢钱之后恼怒又沮丧的心情。有没有同学和贝多芬一样在觉察到自己陷入负面情绪时会用音乐抒发情绪?

学生纷纷举手。

教师:接下来,老师要给大家介绍一个朋友,他是一名六年级学生,名字叫“暴暴”。

设计意图:通过带领学生觉察音乐中的情绪,引出主题“如何面对负面情绪”;另外,让学生了解音乐家用创作来抒发情绪的方法,为后续课堂活动埋下伏笔。

二、“暴暴”的一天

教师拿出1 张较大的卡通人形轮廓卡片(见下页图1)贴在白板上,同时给每个同学发1张A4大小的卡通人形轮廓卡片。

教师:他就是“暴暴”,老师用3 件事情描述“暴暴”一天的校园生活,请同学们一边听,一边在“暴暴”卡片上用一些关键词写下你对他的印象。

第一个事件:“暴暴”上学迟到,不理会老师和同学的关心,自己闷闷不乐地走进教室。

(图1)

第二个事件:课堂上,“暴暴”被老师点名提醒,他直接和老师“怼”了起来。

第三个事件:中午,“暴暴”觉得周围讨论数学题的同学打扰了自己的午休,和同学发生了争执,然后生气地离开了教室。

教师:请大家说说自己对“暴暴”的印象。

学生1:我觉得他是个脾气暴躁的人。

学生2:他不会与人沟通。

学生3:他没有礼貌。

教师:大家喜欢“暴暴”吗?

学生:不太喜欢。

PPT 展示4 幅图片,图片内容分别为:表情紧张,脑海里全是“考试”的学生;学生趴在自己书桌上,后面站着生气的妈妈;面露困倦,深夜写作业的学生;躺在床上睡不着,睁着双眼的学生。

教师:请同学们看图说话,说说“暴暴”前一晚经历了什么?

学生1:“暴暴”写作业不顺利,有道题目不会做,可能就是前面同学讨论的那道数学题。

学生2:“暴暴”写作业很慢,被妈妈批评了。

学生3:“暴暴”第二天有考试,他感到紧张。

学生4:“暴暴”晚上没有睡好。

教师:经历了这样一晚,“暴暴”有哪些情绪呢?请同学们在“暴暴”卡片的反面用任意颜色、线条、图案或具体的表情来展现一下他的情绪。

学生活动。

教师:请同学们按小组展示自己的“暴暴”卡片。

学生1:“暴暴”心里乱成一团,非常急躁。

学生2:“暴暴”很害怕,怕被妈妈批评,也怕自己考试不及格。

学生3:“暴暴”已经哭了,因为一晚上发生了太多不开心的事。

学生4:我在“暴暴”的脑袋上画了一簇代表他愤怒情绪的火苗。

学生每说出一种情绪,教师就在大“暴暴”卡片上贴1张代表情绪的彩纸。

教师:同学们,看看老师的大“暴暴”,再看看自己的小“暴暴”,他现在状态好吗?

学生:不太好。

教师:老师发现,大多数同学不太欣赏“暴暴”。但是了解“暴暴”前一晚的经历后,你对“暴暴”的评价是否发生改变?说说理由。

学生1:改变了,前一晚发生那么多事,换谁都无法快速缓解负面情绪。

学生2:我好像理解他了,我有时候也会遇到和他一样的情况。

学生3:我没有改变,心情再不好也不可以向同学、老师发泄。

教师:我们改变态度,是因为理解、接纳了“暴暴”的情绪;我们不改变态度,是因为不认可他处理负面情绪的行为和方式。

教师: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回答老师的2 个问题。你周围的人身上有过“暴暴”的影子吗?

几乎所有学生举起手。

教师:有没有那么一刻,你身上也有“暴暴”的影子?

大约五分之四的学生举手。

设计意图:通过分享“暴暴”的故事,帮助学生看见、理解和共情他人的负面情绪,同时也引导学生发现那些不恰当的表达负面情绪的言行。

三、糟糕的情绪会传染

教师:老师用1 张白纸代表“暴暴”原本平静、柔软的心情。但是,由于遇到了一些事情,他变得愤怒、委屈、伤心、紧张、担忧……现在,“暴暴”的心情变成了这样。你愿意接过“暴暴”的情绪纸团吗?

教师一边说,一边把代表各种负面情绪的颜料挤在纸团上,然后把纸团依次传递给班级学生。有些学生接过纸团,有些学生拒绝。

教师:请接过情绪纸团的学生举起手,我们一起看看发生了什么?

部分同学举起手。

学生:他们手上沾上颜料了。

教师:虽然负面情绪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和这个“情绪纸团”一样,若不加以处理和疏导,也会影响到身边的人。“暴暴”没有找到合理表达负面情绪的方式,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带到了学校。

设计意图:通过传递“情绪纸团”活动,将问题外化,引导学生意识到负面情绪会影响身边的人。

四、出谋划策,抱抱“暴暴”

教师播放动画短片,短片内容:卡通小人积累了一天的负面情绪最终在和宠物狗的拥抱中得到了缓解。

教师:请在观看时思考,你有什么好办法帮助“暴暴”缓解负面情绪?

教师:每说出一种方案,就摘下大“暴暴”身上的1 张代表“负面情绪”的彩纸。让我们来挑战一下,下课前能否将“暴暴”恢复成最初的模样。在彩纸都被摘下后,每说出一种新的方法,就给“暴暴”贴上一张粉色的“爱心抱抱”卡片(见图3)。

(图3)

学生1:听自己喜欢的音乐。

学生2:可以运动减压。

学生3:深呼吸,看看美丽的风景。

学生4:可以和好朋友聊聊,倾诉一下。

学生5:吃好吃的,如甜甜的巧克力。

教师:感谢大家的帮忙,“暴暴”现在看起来好多了。同学们,“拥抱”自己或他人心里的“暴暴”就是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找到合适的抒发情绪的方式。“暴暴”的出现提示我们要重新审视自己当下的状态,找到真正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师拿出一个类似“暴暴”的毛绒玩偶。

教师:如果你愿意抱抱自己内心的“暴暴”,也愿意理解、关心身边的每一个“暴暴”,就请抱一抱这个“暴暴”玩偶吧。

学生自发轮流传递,并拥抱“暴暴”玩偶。

设计意图:通过给“暴暴”建议,鼓励学生分享积极应对负面情绪的方法。最后,抱抱“暴暴”玩偶的动作具有仪式感,回应本课主旨“拥抱负面情绪”。

【教学反思】

本课设计的虚拟人物“暴暴”存在于每个孩子甚至成年人的心里。当我们遇到压力、挫折而又暂时无法得到纾解时,“暴暴”就会出现。它让我们变得暴躁、愤怒,看上去脾气很坏。“暴暴”是每个人内心的负面情绪,只有接纳它、拥抱它,才能更好地与自己或他人相处。

课上,学生与“暴暴”共情,把自己对负面情绪的真实看法投射在“暴暴”身上,在教师的引导下觉察和理解负面情绪,学习积极应对负面情绪。课的最后,学生传递“暴暴”玩偶,深深地拥抱它,仿佛正在和自己、和伙伴心中的负面情绪和解,这一幕意味着本课的主旨得到了落实。笔者希望校园里的每一个“暴暴”都能被温柔以待。

本课有两点不足:第一,学生提出的不少缓解负面情绪的好方法在课上没有得以记录和呈现。若能及时利用板书或多媒体进行展示,课堂效果更佳;第二,笔者没有对学生提出的具体方法进行分类和归纳,不利于学生课后回顾和记忆。

【点评】

情绪和人际交往是心理课中重要且常见的主题。《抱抱“暴暴”》这一课,授课教师从学生的日常校园生活中发现具体问题,设计课程,切实帮助学生面对、处理人际交往中的负面情绪。老主题融入新创意,让人有眼前一亮的感觉,亮点如下。

1.题目亮。“抱抱‘暴暴’”作为课题能激发学生想去了解课程内容的兴趣。贯穿全课的“暴暴”主题活动亦能激起学生参与其中的兴趣。在层层推进的活动中,学生学会看见自己行为背后的情绪,并通过换位思考看见同伴行为背后的情绪、情绪背后的原因,进而学习、理解他人情绪。

2.设计妙。六年级学生已具备足够的认知基础来谈“情绪”,可以说出“要调整情绪”“要换位思考”“要试着理解他人”。但是,尚不丰富的生活经历不足以支撑学生处理人际关系时进行抽象思考,而趣味的、形象可见的活动可以直观地把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展现在他们面前,继而引发思考。授课教师运用表达性艺术辅导的方法,将负面情绪具象化,帮助学生将真实的情感投射在“暴暴”身上。通过传递“情绪纸团”活动,将问题外显,让学生认识到糟糕的情绪会传染,并意识到负面情绪会影响身边的人。最后,通过“揭下负面情绪彩纸”和“贴上一张粉色的爱心抱抱卡片”将抽象的概念与感觉具体化,让学生发现自己可以拥有更合适的化解负面情绪的方法。

3.氛围好。关于课上的师生对话,授课教师对负面情绪的接纳和理解不仅安抚了学生,也是一次很好的示范。用心设计的“闭眼投票”环节,让学生无惧他人评价作出真实的反应。几乎每位学生的真实想法和情绪都能在课堂上得到倾诉。这样的真实表达、真情流露让教师的辅导能顺利介入且有实效。

4.效果佳。课堂上,全体学生与“暴暴”的共情促进了他们对情绪的表达与感受。学生踊跃地传递、拥抱“暴暴”,在帮助“暴暴”处理负面情绪的过程中提出不少实用的方法。学生将来在生活中遇到类似问题时也能借鉴使用这些方法。总之,课堂目标达成度高、课堂效果佳。

猜你喜欢
纸团卡片负面
摆卡片
倒过来的卡片
快走,带刺的“纸团”
负面清单之后的电改
一张卡片
远离负面情绪
正面的人和负面的人
纸团作怪
热热闹闹排排坐
论负面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