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荣钊 王波平
内容摘要:小学农事诗叙写农家生活和农耕事宜,于学生劳动教育大有裨益。农事诗以“农事、农人、农情”三方面为主内容题,再现劳作,聚焦典型,情感真挚,尽显“真”醇。在艺术特征上,表现为物与境的冲淡风格,为心灵的庇护所,具有“淡”味。
关键词:小学农事诗 内容特征 艺术特征
农事诗以农耕活动、农人生活、农村民俗为吟咏主题,反映农业活动和农耕劳作等。农事诗是小学古诗教学的重要内容,既有农村生活的洗礼,也有农家风情的熏陶,更有劳动教育的意义。小学语文农事诗,同样以农事、农人、农情为主要内容,诗中蕴含着冲淡之物境和悠闲之风情。
一.小学农事诗的内容创作
“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身处农村,诗人有感而发,挥毫成篇。细观小学农事诗内容,可分为农事、农人、农情三个方面。在农事反映中,场景多样,有耕作、收获、庆祝、闲暇等;在农人塑造上,选取典型,既有细节描写,又有强烈对比;在农情抒发中,触景及情,欢喜悲悯,各不相同。
(一)农事劳作的真实反映。天地变化,四季轮回,劳动是农人亘古不变的主题,从耕耘到收获,再到庆祝丰收,一切都是那么真实而又自然。
其一,耕作。耕种季节,春雷始鸣,插秧、采桑,动作娴熟,争抢农时。插秧。如万里《插秧歌》,聚焦于插秧的动作,夫“抛”妇“接”,一人拔秧,一人插秧,四个动词,都为提手旁,展现劳动的紧张,插秧的娴熟。采桑。如翁卷《乡村四月》,试看“才”和“又”两虚词,有着从容自在之意,忙而不乱。葱茏中采桑,澄静中插田,件件不落,事事有序。耕种。如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两首:“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寻常的劳动,寻常的情感,以正侧的不同角度描绘,跃然纸上,仿佛亲历。金黄的梅子,饱满的杏子,雪白的麦花,黄橙的菜花,这不正是萧红笔下祖父的菜园子,小孩子在这样的“乐园”中,多么自由自在,肯定忍不住去倒腾两下。要说学点什么,那就跟随勤劳的大人进行劳动,种瓜点豆,在这样的模仿中,“耕读传家久”的耕种文化就一点点刻在中国人的骨子里。
其二,收获。收获时节,欢心雀跃,打稻、采芣苢、采莲,农民们迎来了一年中的甜蜜时刻。连夜打稻,节奏欢快,丰收愉悦,如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四十四)》:“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笑语声代表着丰收的喜悦,连枷声代表着打稻的辛苦,在诗人笔下描绘着农民们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满足,淳朴而有味。白日采芣苢,同歌互答,欢心喜悦,如《周南·芣苢》,通过“采、有、掇、捋、袺、襭”这六个动词的有层次、有程度地更替,在重章复沓中感受到劳动成果由少到多的过程。白日采莲,莲叶田田,心情愉悦,如王昌龄《采莲曲》,采莲欢愉之美,及物及景及人。莲花袅娜,“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莲子多情,“莲”与“怜”同音,“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清如水。”(《西洲曲》)莲中鱼多情趣,“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江南》)采莲女风姿卓越,“尔其纤腰束素,迁延顾步”(梁元帝《采莲赋》)。采莲情境,写真如幻,少女妍丽,采莲欢愉,情韵悠然。
其三,庆祝。庆祝时刻,载歌载舞,拜社、迎客,民风淳朴,情谊悠长。丰年祭祀,如王驾《社日》:“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仲春之际,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收获颇丰。丰年留客,如陆游《游山西村》,着一“游”字,展现丰收之年的喜悦气象,情谊“足”而“莫笑”物简,景色多变却哲理藏。此前,陆游因力主抗金,受到排挤而被罢官,在山阴老家闲居,淳朴的乡情给予诗人极大的慰藉。“以游村情事作起,徐言境地之幽,风俗之美,愿为频来之约。”(方东树《昭昧詹言》
其四,闲暇。劳作之余,亦有闲暇时分,可以读书、游村、烤火、会友,生活情味十足。写读书的无忧与适意,如陶渊明《读<山海经>》,读书得人闲、物静、天时之宜。写游村的悠闲与平静,如王建《雨过山村》:“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竹溪板桥,鸡鸣声幽,天然和谐。写烤火的温暖与惬意,如范成大《冬日田园杂兴(其八)》,人们围火而坐,互道家常,简单而朴实;写会友的喜悦与深情,如孟浩然《过故人庄》,人们“话桑麻”,相约“就菊花”,主客融洽。清代沈德潜称孟诗“语淡而味终不薄”(《唐诗别裁集》),此诗以口语铸对,似信手拈来,语浅而情深。
(二)典型人物的真实再现。诗人们体会农村生活,以诗歌为媒介讲述百姓的遭遇,提取具典型人物,再现情境。其中通过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形象较为直观,而劳者与不劳者的强烈对比较具讽刺意,需要加以点析。
一方面,以细节描绘见长。小学农事诗中对劳动人们的正面描绘较为直观,在某一特定的场景,注重在動作、神态等细节描写。其中有李绅的《悯农(其二)》,刻画了辛勤劳作的农民形象,锄禾者在烈日中一锄头一个坑地刨地除草,不是傍晚,也不是早晨,而是烈日当空时,汗水也止不住地留下。又有白居易的《观刈麦》,描绘为生计捡遗穗的贫苦妇人,幼儿携旁,一手拾穗,一手持篮筐,何其悲凉。还有《卖炭翁》中凄苦的卖炭老翁,两鬓斑白,十指苍苍,衣衫褴褛。他们是千千万万底层人们的一个缩影,没有惊世骇俗的容貌,一个动作,一种神态,却深深烙印在读者的心中。
另一方面,用强烈对比暗讽。其中劳者与不劳者的强烈对比最为典型,需要分析讲解,体味底层人民的悲惨境遇。捕鱼人与买鱼人对比。如范仲淹《江上渔者》,对比有三:环境上,“江上”和“风波”对比;情态上,“往来人”与“一叶舟”相对;动态上,“来往”和“出没”不同,从中可以感受到千千万万“捕鱼人”的艰辛,词浅而意深。养蚕妇与罗绮者的对比。如张俞《蚕妇》,先是以蚕妇进城前后的神态作对比,着一“满”字,展现泪水之多,伤感至极;后是以现实作比,所见所感,劳者无获,获者不劳。读之,神态是伤感的,见闻是不公的,感受是愤懑的。再有梅尧臣《陶者》张碧《农父》,将劳苦人民与不劳子弟进行对比,发人深醒。
(三)诗人情感的真挚流露。游历乡间,看农家百态,情之所至,溢于言外,或为景美人美倍感喜爱,或为耕稼之艰心生怜悯。
其一,喜悦。田家为乐园,有自然美与人文美,在此境中,田家乐中有为农的喜悦,也有观农的羡慕。怡然田园劳作,如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诗人守“拙”归园,耕作成果虽不好,但能够坚守本心。在田园耕作中,他重新找回了内心的平静与充实,体力劳动虽艰辛,但“愿无违”的精神愉悦更为可贵。欣羡农家淳朴,如王维《渭川田家》,诗绘田园,“此瓣香陶柴桑”(黄培芳《唐贤三昧集笺注》)。王维与陶渊明二者都表现了喜农情感,但描写的角度不同,一为旁观者,是在朝官员;另一为参与者,为归隐农夫。王维“观”农人语,即“田夫荷锄至,相见语依依”;而渊明则参与其中,“与”农人语,为“相见无杂言,但道桑麻长”。游览者置身事外,看到的是美丽祥和的田园傍晚,不知庄稼之艰,只能“即此羡闲逸”;农家子只得“晨兴理荒秽”,谙田间甘苦。王维喜爱的是一片精神的暂避所,渊明喜爱的是这份灵魂的归属地。
其二,怜悯。田园虽乐,但耕作亦苦。农民为生存而奔波,不仅有身体的劳累,还有自然灾害的破坏,更有阶级的剥削,诗人们批评现实、忧念苍生。饱受自然灾害之苦,如陶渊明《怨诗楚调示庞主簿邓治中》,天气干旱,虫害肆意,粮食低产,生活困苦。痛斥苛捐杂税之繁,如聂夷中《伤田家》,官员税收敛财,地方豪强“趁火打劫”,田家人借高利贷纳税,如挖肉补疮,实在惊悚,讽刺中深含同情。怜悯农民处境,李绅《悯农》二首道出农人的身心疲惫:春华秋实,由禾苗培育成稻谷,这为农民的一份辛苦,粒粒饭的享受离不开滴滴汗水的辛苦。农民的劳作,无论时间,不分地点,此为农民身体劳累。谁知辛苦后面还藏有一份“悲苦”,由“一”到“万”的丰收喜悦还未感受,却被沉重的赋税与盘削所冲击,只留下沉痛与悲哀,为农民遭受精神迫害。残酷的现实压得农民们喘不过气,身心俱疲,毫无生的希望。
二.小学农事诗的艺术特征
细赏小学农事诗的中的艺术特征,表现为诗风的“冲淡”,主要为物与境两层境界。冲淡之物,其色温和平淡,其形淡中生意;冲淡之境,由物造景,以人格写意,俊逸飘然。
(一)冲淡之物。田园之物,冲淡而有味。在色彩上淡而温和,以绿、红、白三亮色调和搭配,轻柔舒缓;形态中淡而生意,于晴雨中平静自然,万物无拘无束,是自由自在的天真神态。
其一,色彩柔和。列宾曾说:“色彩,就是思想。”小学农事诗中色彩主调有绿、红、白三色,其质地鲜明而淡雅,易于学生感知、想象与体会。一是生命鲜活之绿。初生之绿盎然。绿如生命的孕育,由微弱渐进,逐渐强壮,是鲜活之色。是初生嫩绿,如“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高鼎《村居》),绿意中稍带着点鹅黄。成长之绿茁然。如“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翁卷《乡村四月》),生长迅猛,绿色铺天盖地而来。也有待熟荫绿,如“六月青稻多,千畦碧泉乱”(杜甫《行官张望补稻畦水归》),青油吐秀的稻田,孕育着丰收与希望。二是朝气蓬勃之红。红色是一个鲜艳、亮丽的色彩,不易遮盖,也难以融合,使了劲收敛也会在暗底中瞅見那一抹红。有明媚舒展的鲜红,如“水上桃花红欲然”(王维《辋川别业》)、“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也有暗沉内敛的深红,如“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王维《辛夷坞》),花开花落之中因果相继,无始无终,自然本性永恒。三是纯净无瑕之白。既能够展现自我的耀眼,也能够以己衬色温暖他物。如“绿遍山原白满川”(翁卷《乡村四月》)、“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王维《新晴野望》),在青白对举中,白也不失其色,熠熠生辉。再看“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这两句,白甘当陪衬,为绿灌溉,为绿渲染。
其二,形态柔和。农村景物姿态万千,于雨中朦胧,于晴阳清丽,淡而生意。无论何时都是那样自由恬静,只是静候于此,等待孩童们发现和探索。有雨中朦胧姿态。如翁卷《乡村四月》,苍茫原野为静,子规鸣啼为动,动静结合,有声有色,这是一种灵动自由的生命状态。有晴中清丽景象。如王维《新晴野望》,为“无氛垢”之底境,雨后晴野的清幽秀丽,淡而远,淡而雅,淡而有致。也有晴雨无闲乡村风景。如范成大《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雪白菜花稀”,万物自由自在,无忧生长,闲静平淡,田园风景煞是令人歆羡,“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二)冲淡之境。小学农事诗意境冲淡,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诗人们有着超功利的审美态度,洋溢出积极的审美精神,展现着人与社会、自然和自我的相融和,呈现醇美风貌。
一是人与社会:和谐相亲。冲淡中人与社会呈现安宁和乐,寄托着诗人美好的生活理想。“小家”和谐融洽。夫妻齐心,共同劳作,“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老少相依,其乐融融,“野老念牧童,倚杖候荆扉”;姑嫂相唤,气氛愉悦,“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大家”团结安定。“豚栅鸡栖半掩扉”,无盗窃之忧;“拄杖无时夜叩门”,可随性造访;“杏树坛边渔夫,桃花源里人家”,能逍遥乐哉。
二是人与自然:景致相融。冲淡中重返自然,呈现一种自我、本真的生命状态。在休憩间看云舒云卷。如柳宗元《渔翁》,渔翁是诗人志趣的个体化,高洁、悠然自得,却又虚无缥缈。渔翁与明秀的山水融为一体,人与自然达成精神的默契融合。于造访间赏青山绿水。如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友人居住环境清幽,当物“我”相逢,情谊浓浓。“两山排闼送青来,一水护田将绿绕”,拟人巧妙,赋予“一水”“两山”以生命情态,山水亦有情而相迎。从隐居或躬耕间感田园乐趣。如王维《田园乐》:“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田园风光静美,和谐而有诗意。
三是人与自我:物我相忘。冲淡中人已消退或淡忘,是对生活、 生命深度体验后所达到的一种人生的化境。陶渊明独得此境,创设“桃花源”,王维在“辋川”有收获,苏轼于“东坡”想学,田园亦是生活休憩和心灵安顿的佳处妙境。陶渊明志在淡泊。《归园田居》:“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不为五斗米折腰而回归田园,自得其乐;《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欣赏那份宁静与淡泊,于“悠然”间“见南山”。王维情系空灵。“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山水田园静谧,隐逸情致超然。苏轼心向稼穑。“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清欢有味,进退自晓,甘苦自知。
参考文献
[1]罗丽.中国古代农事诗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2]乔力.二十四诗品探微[M].济南:齐鲁书社,1983.
[3]朱光潜.诗论[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
[4]戴建业.澄明之境:陶渊明新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9.
[5]黄钜.唐代农事诗流变论述[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20(6).
课题项目:本文系广西教育科学规划2021年重点课题“统编教材小学语文古诗题材研究”(编号:2021A045)、广西民族师范学院民族教育协同创新中心课题“小学古诗专题研究”阶段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