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雪琴
内容摘要:新课程教学中,“任务活动”逐渐普及,这是一个很好的改变传统的单纯接受式的学习方式,然而,在运用这一教学技术时,我们似乎渐渐偏离了教学轨道,走入另一个极端,师生为“任务”而“任务”,缺乏了对文本的感情投入与理性归纳。如何避免这些问题呢?本文以《中国建筑的特征》的教学为例,重视教学技术,发挥教师教学的个性化,从教师的“独特的解读思维”“小视频的灵活运用”“历史底蕴的展现”三个方面谈如何“入”得“任务活动”中,“出”得“任务活动”外,从而真正让前置教学、课堂教学中的“任务活动”的建立和形成能够充分调动、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关键词:任务活动 入得其中 出得其外 教学技术 教学的个性化
教学是一门技术,也是一门艺术。
新课程教学,从技术的角度来说,我们努力变“教案”为“学案”,变“教授式”为“座谈式”,变“讲理”为“悟理”,变“师引”为“生导”……改变传统的单纯的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调动、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学习方式,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教学生涯中应该直面的永恒课题。
那么,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改善学生的学习态度、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逐步养成合作探究、自主学习的习惯,为学生未来人生的可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简而言之,我们如何在有限的课堂与课外时间里,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呢?借助“任务活动”吗?近来许多公开课中展现了各种的“任务活动”,学生们分组讨论、写简报、画导图、角色扮演……其用意在于促进学生“听说读写思”、小组合作能力的发展,但是,更多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是有的教师已经把语文课上成了几个“任务活动”的排列组合,“任务”之间缺乏文本解读的理性衔接,缺乏师生的感情投入,甚至“任务”成了单纯的学生活动,教师的点评引导已然缺席。
笔者想,难道是我们走入另一个极端了?当我们学习了“新”的教学理念与技术时,我们是不是忘了教学的艺术性?我们在对传统教法加以改进甚至颠覆时,是不是忘了“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是不是忘了我们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个性?教学的艺术性与我们教师个人如何解读文本有关,与我们教师的学养涵养有关。是的,一堂课,还展示着一个教师的独特的教学角度、思考角度,以及他对自己的学生学情的理解。
有感于此,本文尝试着以《中国建筑的特征》教学为例,谈谈“任务活动”教学中教师个性解读个性教学的可探究之处。
一.“入”文章条理,“出”文章情怀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列出课文的结构提纲”,所以,我们在学案“任务活动”的设置中(前置教学)必然涉及本文四大块的条理解析与内容陈述,我们或者要求学生制作简报、导图,或者要求学生制作表格,借助各类图表,期以梳理文章的行文逻辑,体会文章理性之美。
“任务活动一”,填空,理清全文结构,理顺文章内容:[1]
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至第2自然段)段意:
第二部分(第自然段至第 自然段)段意:中国建筑的九大基本特征
第三部分(第自然段至第 自然段)段意:
第四部分(第18自然段至第20自然段)段意:
“任务活动一”中,学生理清了全文结构,理顺了文章内容,课堂上再耗时细致解析,既耗费课堂时间,也显不出梁先生谋篇构文的“隐情”所在,还显得本文似乎纯粹只是一篇科学小论文了,故,笔者尝试着不按照本文的1→20自然段的“条理”中拉开课堂的序幕。那么,从哪儿切入呢?
知识的“入”“出”勾连目的是让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有个恰当的入口,以收到化难为易、以简驭繁的教学效果。不同文体、篇目与授者、生源,有着不同的课堂切入点。那么,从何而“入”?笔者从第19自然段切入。启发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要把“热河普陀拉的一个窗子与无数文艺复兴时代窗子”“天坛皇穹宇与罗马的布拉曼提所设计的圆亭子”,“罗马的凯旋门与北京的琉璃牌楼”,“巴黎的一些纪念柱与我们的华表”进行比较。
“热河普拉陀的窗子”与“文艺复兴时代的窗子”同样的通风透气采光、古香古色、庄严肃穆;“天坛的皇穹宇”与“罗马的布拉曼提圆亭子”,一个是徐志摩写的“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地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一个是泰戈尔写的小短诗,“天空掠过一只飞鸟,什么都没有留下”,它们同样都是诗歌,只是长短不同而已。
是的,梁先生点醒读者,中外建筑都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都是历史留给人类的精神财富。然而,当年的人们大都不明白中国古建筑的重要性,不可修复性,不可替代性。当初梁先生撰写此文最希望谁来阅读呢?
此时,引导学生关注人教版的普通高中教科书《语文》必修下册第55页的注解①,注解①介绍梁思成曾著有《中国建筑史》。《中国建筑史》成书于1944年,换而言之,中国建筑的特征在《中国建筑史》中已有所阐述,那为什么在1954年梁先生又撰写了《中国建筑的特征》呢?而且,此后,梁先生还写了《中国的塔》等一系列社科类论文,为什么呢?
梁先生一生致力于考察研究古建筑保存古建筑,可是,1953年,首都改建加快了脚步,左安门,城楼、城台、瓮城,拆;安定门,城楼,拆;朝阳门,拆;东直门,西直门……拆!梁先生高呼“保护古建筑”,甚至在公众场合痛哭流涕,甚至因之卧病在床,然而,终究抵不过郭沫若吴晗们的“经济发展论”,无以为继,梁先生开始动笔写一系列中国古建筑的文章,呼吁大家爱护古建筑,告诉大家中国古建筑也如外国的古建筑一样值得珍惜,告诉大家各国各民族的建筑如文学般具有“可译性”,因为建筑也有自己的“词汇”与“语法”,所以我们要了解本国的古建筑的九大特征。故而,梁先生的良苦用心在文章末尾部分,或许,当初梁先生就是以此发端,逆推而上,构思了这篇文章——这就是笔者的《中国建筑特征》课堂系列“任务活动”的理性衔接的环节所在,这也是李镇西老师所说的“以学生‘学的邏辑来设计教师‘教的流程”[2]。
固然,《中国建筑的特征》按照提出观点、阐释观点、表明意图的逻辑论述,对中国建筑的特征给予了“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层层深入的阐释。但是,作者写作文章的思路,有时是与我们解析文章的思路逆向而行的。
故而,我们的教学从“任务活动一”的文章条理与内容的填空“入”手,“出”来的是学生们体会到梁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学生体悟到了梁先生写作此文时心情,正如艾青所言“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至此,我们的学生就不只关注科学知识部分,他们还关注梁先生的思维方式。至此,科学精神的培养和文化内涵的理解就得到落实了。
二.“入”动漫视频,“出”建筑术语
从学情来说,本文学习的主要困难之一:大量建筑术语造成阅读障碍。阅读疲乏感让学生失去阅读文本的兴趣,探究文本的动力。
“任务活动二”,引导学生在bilibili或百度中搜索“卯榫”“斗拱”等动漫小视频,由教师在课前剪辑成一个个一分钟多的小视频,动漫解析中国建筑九大特征。
众所周知,小视频注重于图文、声像等信息的有机结合,使知识信息来源更为丰富,内容更充实,形象更生动。它展示在学生跟前的是一套图文并茂的有声教材、视听结合的多媒体教育环境、教学环境无限延伸的教学系统,这不仅符合面向群体、面向未来、面向世界的先进教育理念,同时也能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特别是由学生自行搜索的小视频在课堂上播放时,我们的课堂既满足了搜索资料的学生的成就感,还让观看小视频的学生产生了钦慕感、新奇感。同时,教学的效率也会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Bilibili中“木有章法”的《传统的卯榫结构》,“科学之美ustc”的《榫卯·惊艳千年的结构美学》等等,都是很好的素材,请学生选其一二,下载,再用“剪辑师”剪辑,制作成一个个小视频。小视频的播放,不仅消除了学生对陌生术语的疏离感,还让学生由衷地产生民族自豪感,或许笔者还激发了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呢。
诸如面对“梁架、柱间、斗拱、举架、瓦面、四面坡”等等建筑术语时,再如体现中国建筑特点(三)中木材结构、框架结构的神奇时,还可以展示“故宫建筑”“恒山悬空寺”等等的小视频,当然,45分钟的限制,我们无法将小视频一一展示,但我们可以较为完善地准备好各种视频,然后便是“等待”教学时机。善于等待,课堂上视学生的好奇所在,有所选择的播放1-2个小视频。教师在对学生的理解文章的思路过多干扰,往往是有害的;正确的方法应该是顺着学生的好奇心因势利导。“教”永远应该服务于“学”[2]。
当然,动漫多了,语文课堂的主次就不分了,这也是我们应该注意把握的分寸。
三.“入”“知人论世”,“出”建筑“文法”与“可译性”
巧借“知人论世”,理解文章长句,消化文章“文法”“文章”“可译性”等语言文学概念。
本文文章长,长句多,部分学生初阅读时难免产生排斥感,而且,有关建筑设喻的文学概念,以及如何理解概念之间的关系也让部分学生茫然不知所措。学生梳理3-13自然段说明中国建筑特征部分的难度不大;14-20自然段说理部分中使用了“文法”“文章”“可译性”等语言文学概念,学生就难以理解了。怎么办呢?笔者尝试着从“知人论世”入手。
梁思成(1901—1972),1901年4月20日生于日本,1915-1923年就学于北京清华学校,1924年赴美留学入康乃尔大学,不久转学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1927年获宾大建筑系硕士,1927年、1928年在哈佛大学美术研究院学习。1928年回国,到沈阳东北大学创办了建筑系,并任教授兼系主任直到1931年。1931-46年担任中国营造学社研究员、法式部主任。1941年还担任前中央研究院研究员。1946年为清华大学创办了建筑系,担任教授兼系主任到1972年。
虽然,梁先生15岁前在日本生活,但彼时的日本也深受西化影响,26岁后又前往美国学习,更是深受西化语言的影响文章善于长句表达,再者,梁先生从事科学研究,科学论文中使用长句表达也有利于严密逻辑。
有趣的是,课堂上简介梁先生的学习与成长的历程让学生在感情上接受了梁先生的长句,随后,笔者再从日常生活角度与学生一同感受建筑的“可译性”,乃至理性上解析文章“长句”,学生也欣然接纳了。
“可译性”这个词,其实是梁先生生造出来的。什么是“可译性”呢?笔者上此课时,恰逢中美双方在阿拉斯加州会面,此次中美高层战略对话中,杨洁篪掷地有声地说“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张京翻译了这番话,“in front of the Chinese side……”。中英之间的互译,就是不同语言的“可译性”。以此为引,引导学生思考“各民族间建筑的‘可译性”。
梁先生一生致力于追求“为中国创造新建筑”的宏伟事业,在这篇论文中,他并不是孤立地封闭地讨论中国建筑的“特征”,而是将建筑“特征”的外延延伸到文化的层面,拓宽到“各民族的建筑之间”,拓展到“不同的民族、时代”进行对照联系。于是梁先生在理論上提出了建筑的“可译性”概念,辨证地看待世界建筑的共性和个性。“可译性”的内涵,体现了梁先生做为一代建筑宗师“各美其美,美美与共”(费孝通语)的大文化观。
这个模块,相信大家会设计一个类似如下的“任务活动”。
“任务活动三”:
1.如何理解各民族建筑之间的“可译性(translatability)”?不同的语言和文学的功用之一:不同民族的建筑的功能,为了解决同样的问题,表达同样的情感,不同的民族使用不同的语言文字写出了文学作品和通俗文章
2.依据课文,填写下表,思考:梁思成阐述建筑特征,为什么要引入“文法”“词汇”等概念?分析这些比喻的表达作用
“任务活动四”,将如下复杂信息提炼为“是”字短句。
1.(14自然段)至如梁、柱、枋、檩、门、窗、墙、瓦、槛、阶、栏杆、隔扇、斗拱、正脊、垂脊、正吻、戗兽、正房、厢房、游廊、庭院、夹道等等,那就是我们建筑上的“词汇”,是构成一座或一组建筑的不可少的构件和因素。
课前练习,课堂互改,学生完成了“任务活动三、四”,如此,我们解决了教学的难点。其间,背景简介的适时出现,既增添文章的人文情怀,也让学生从感情上接纳了梁先生的有关建筑的“比喻”,以及文章的长难句了,同时,也拓展了文章的深度与广度。
语文课堂的起承转合常常是一个个教学模块的起承转合,每个模块,承载着我们想要达到的教学目的,某个“任务活动”的教学模块中,学生为何学习,课堂藉此解决哪个教学难点还是哪个教学重点,授课教师应是了然于胸。每个模块之间又是如何的衔接,课堂教学如何才可以如行云流水般自然,这也是我们授课前必然殚精竭虑的构思重点,我们不希望某“任务活动”结束了,学生热闹了一番,究竟解决了什么问题,一无所知。
我们在转变观念,努力地学习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理论知识,并通过反复练习以逐渐形成我们稳固、复杂的教学行为系统,包括我们正在反复练习使用“任务活动”这一教学技术。那种只是单纯的把文本的教学重点、难点设置为几个“任务活动”,通过学生的一番操练便以为完成了本课教学任务的教学模式,并不是我们的追求,我们应该在“任务活动”中寻求展示教师的个性、创造性与教学要求的内在统一。
我们应该“入”得技术中,我们还需要“出”得技术外,展示教师们独具魅力的“艺术”性。一堂课的艺术性既体现在教师如何构建宏观的知识框架,也体现在教学的某一个模块、某一个小环节的过程中。这门艺术与教师的个人学识存储、个人风范有关。语文教育要让学生有乐趣,也要让教师有乐趣。这是一种美好的境界,更是一种值得追求的理想。
参考文献
[1]温儒敏.王本华主编.统编高中语文教科书·教学设计与指导.必修下册[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2]李镇西.李镇西:怎样备好一堂课?我有5条建议[N].中国教师报.2021-1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