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视域下的乡村建设运动再审视

2023-06-07 00:19:44邵晓菲
老区建设 2023年1期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

[提 要]二十世纪20年代,为实现乡村发展,乡村建设运动兴起,并在乡村政治、经济、文化的现代化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一定成绩。由于自身的改良性质、难以处理好现实诉求与行政力量的关系、无法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等原因,乡村建设运动最终走向没落。鉴于乡村建设运动的经验教训,新的时代背景下,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促进乡村更好发展,应切实发挥党和政府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积极引导多元主体广泛参与,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进而实现乡村的振兴。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乡村建设运动;再审视

[作者简介]邵晓菲,天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天津市教委科研计划项目“加快天津文化资源转化、推进文化富民研究”(2017SK042)

二十世纪初,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封建统治者的掠夺以及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中国农村遭受沉重打击,日益走向衰落。为挽救农村,一些有识之士发起了一场以改造乡村为目的的乡村建设运动,这场运动在近代中国社会史中产生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当前,我国已经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朝着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在这一关键时期,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显得尤为重要。党的十九大把乡村振兴战略作为国家战略提到党和政府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上来,并对乡村振兴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多次强调乡村振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重要作用。作为“三农”工作的总抓手,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于解决当前乡村中存在的问题、推动乡村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乡村建设运动再一次获得学界的广泛关注。乡村建设运动与乡村振兴战略同属于民族复兴的时代背景下,前者侧重于探索乡村如何实现发展,而后者则更加侧重于探索乡村如何更好发展,二者在目的上都是要推动乡村的发展。[1]根据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状况,对乡村建设运动的理论及实践进行重新认识和梳理,可以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参考与借鉴。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要反思乡村建设运动失败的原因,也要吸收其有益做法,进而实现乡村振兴事业的更好发展。

一、乡村建设运动的贡献

(一)政治现代化的探索

政治现代化离不开政治的民主化、制度化和法治化等,乡村政治的现代化亦莫能外。乡村建设运动中,各试验区为实现乡村政治的自治化和民主化展开了不同实践,表现出对民主政治的强烈诉求。无论是阎锡山提出的民本政治、“中华报派”和“村治派”提出的村本政治,还是梁漱溟在邹平推行的村学乡学、晏阳初在定县开展的平民教育实践,都在乡村政治现代化方面进行了初步探索。作为当时山西的实际掌控者,阎锡山认为,“国无强弱,惟民是视。”[2]政治要与人民一体,人民要加入政治。山西村治运动在全省建立了各种乡村自治制度和组织,培养人民参加政治、管理乡村的能力,开创了具有山西地方特色的民本政治。作为乡村建设派的前身,“中华报派”及稍后的“村治派”大力宣传村治思想,提倡乡村自治,主张建设“村本政治”,强调乡村自治中的人民性和民主性,坚持将民主制度的理念贯彻到乡村自治组织的设计之中。[3]二十世纪30年代以后,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投入到乡村建设运动之中,为乡村政治现代化出谋划策、身体力行。梁漱溟认为,地方自治应以乡村为单位,乡村问题的解决,天然要靠乡村人为主力。[4]他主张改造原有的社会结构,从乡村入手建构一套完整的乡村建设理论。在邹平推行以村学、乡学为组织的自治制度,注重培养农民的政治素养和参与乡村事务管理的意识,以此达到乡村自治的目的。同样是乡村建设运动的领军人物,晏阳初也十分重视乡村的自治化和民主化,始终将“民有、民治、民享”作为乡村建设的目标。他在河北定县组织开展的平民教育实践,以训练村自治基本人才为目标,对农民进行知识教育以培养他们的政治意识与自治精神,为乡村自治提供保障。在定县县政改革实验中,晏阳初注重引导村民积极参与当地乡村建设,以当地村民来限制和监督权力的使用,推动建立地方自治组织。由此可见,虽然关于政治民主化的具体路径有所不同,但乡村建设运动的发起者都看到了创设乡村自治组织的重要性,通过采取各种措施提高村民参与乡村事务管理的积极性,体现出对乡村政治的自治化和民主化的道路以及现代民主管理模式的积极探索。

(二)经济现代化的探索

经济现代化离不开国民经济的市场化、工业化,对于传统的中国乡村社会而言,经济现代化尤为紧要。乡村建设运动中,为拯救日益衰败的乡村经济,各乡建团体进行了多种尝试。其中,成立合作社、改良农业、开办乡村工业等措施在各实验区较為常见。在合作社方面,晏阳初曾指出,乡村建设运动推动了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迅速发展,中国农村“合作事业突飞猛进,是近十年来的事,与乡村建设运动有密切关系。”[5]根据实际需要、出于不同目的,各实验区建立了购买合作社、信用合作社、运销合作社等不同性质的合作社,有的为扩大农产品销售市场而设立,有的则是为乡村放款而设立,等等。这些合作社具有比较完整的生产和经营管理系统,在经营理念上有较强的市场观念,在实际操作上有较强的效益追求。[6]在改良农业方面,各地区通过推广新技术新品种、防治病虫害、提倡副业、推广新式农具等多种措施,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生产效率低的状况,推动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发展乡村工业是乡村建设运动在经济现代化方面的另一探索。梁漱溟、晏阳初等人主张以农立国,强调我国应该首先发展农业,同时,提出从农业引发工业,最终实现工业化。[7]在以农立国还是以工立国的争论中,他们提出了一条先振兴农业,然后逐步推动工业发展的道路。为推动农村经济的现代化,发展乡村工业成为乡村建设工作者努力的重点。以卢作孚为例,他以北碚为基地进行乡村建设,在发展农业的同时,充分利用北碚各种丰富的资源发展工业。卢作孚认为,“我们积极的乡村运动开始了,第一是吸引新的经济事业。”[8]他在北碚大力兴办各种经济事业,带领当地民众开设工厂,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发展实业,先后投资了铁路、煤矿、染织、织布等行业,带动了乡村工业的快速发展。毛泽东称卢作孚是“中国近代史上万万不可忘记的人”,从侧面反映了他在推动民族工业发展上所做的贡献。

(三)文化现代化的探索

乡村建设运动中,各乡建团体从教育入手,通过开展教育活动提升农民素质,借助专门培训培养专业人才,兴办文化建设活动革除陈规陋习,积极推进乡村文化的现代化。在提升农民素质方面,扫盲识字是一个重要突破口。晏阳初首创的“千字课”涉及识字、卫生、国民国家教育、自然科学知识、文艺等诸多方面,对于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修养具有积极意义。[9]针对农村存在的“愚、穷、弱、私”四大病症,晏阳初在定县展开了以农民教育为核心的四大教育,试图从整体上提高农民的各项素质。在人才培养方面,邹平的乡农学校较为注重“精神讲话”,并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开设了植树造林课、农业技术课等专业课程,对于培养专业的技术人才具有积极作用。乌江实验所建立的农民训练班开设农村问题、园艺、史地、自然等方面的课程,以提高农民专业知识水平。在革除陈规陋习方面,针对农村中存在的烟、赌、毒、迷信等不良风气,各地通过开展多种文化活动进行整改。以无锡为例,各实验区通过发起婚丧改良运动来劝导农民不要大操大办婚事,举办演讲活动宣传科学卫生常识以破除迷信,建立保健制度、定期举行清洁运动来改善卫生习惯。这些活动起到了移风易俗的效果,对革除乡村陈规陋习有着积极的意义。

总之,乡村建设运动中,各实验区通过开展乡村自治、建立合作社、实行农业改良、兴办教育、移风易俗等举措,不仅提高了农民的综合素养,还推动了乡村的整体发展。乡村建设运动在改造乡村政治、经济和文化的过程中所采取的一些具体做法,呈现出一条较为系统的、具有一定现代意义的乡村建设道路。

二、乡村建设运动的局限

(一)缺乏对农村问题的根本性认识

虽然乡村建设运动在政治、经济、文化的现代化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但客观而言,乡村建设工作者对乡村问题的认识并未抓住根本之所在。以梁漱溟为例,在延安访问期间,围绕“通过乡村和平建设还是阶级暴力革命实现民族振兴”,他与毛泽东展开了讨论。梁漱溟认为,中国“历史上只有一治一乱之循环而无革命”[10],主张通过一种温和的方式拯救乡村,并以“中国构造特殊论”否定阶级斗争和暴力革命的必要性。[11]然而,当时的中国外有帝国主义的侵略,内有封建势力的剥削压迫,只有发动农民进行暴力革命,对外打败帝国主义实现民族独立、对内打倒封建势力实现人民解放,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乡村的问题。然而乡村建设运动并没有改变中国乡村的社会性质,只是在维护现有的社会制度和秩序下进行一些社会变革,按其性质来讲只是一场社会改良运动。退一步来说,当时的中国战争不断、动荡不安,带有改良性质的乡村建设运动由于缺少稳定的社会环境注定难以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二)难以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

在乡村建设运动初期,参加乡村建设运动的主要是一些教育和学术团体以及大中专院校,受当时“教育救国论”思潮的影响,这些机构只注重教育在乡村建设中的作用,不愿接近政权、依靠政权,加之国民党政府对于乡村建设运动也缺乏足够的了解,二者很少进行合作。实践证明,不与政府机构合作、单纯以学术立场推进乡村建设困难重重。一方面,一些地方当局经常制造事端干扰乡村建设事业,导致乡村建设的各项工作难以顺利开展;另一方面,乡村建设的许多工作仅靠学术团体的力量是无法开展的,行政权力的介入和协作是必不可少的。随着乡村建设运动的深入,乡村建设工作者逐渐认识到应将学术立场和政治立场结合起来展开工作,希望加强与政府的合作,并提出了“政教合一”的口号。不幸的是,国民党政府因乡村建设运动的蓬勃开展而顾虑重重,担心各种团体力量的壮大威胁其统治。对于国民党政府来说,从事乡村建设的主要目的只是期望通过与乡建团体合作来巩固自己在农村的统治,借社会教育之名以推行政令。因此,由乡建团体与国民党政权合作发起的一系列运动产生的成效不仅极其有限,还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农民的反感。以定县为例,在与国民党政府合作之前,平教会作为独立的私人学术团体可以不执行国民党中央的一些反动法令,但成立实验县之后,国民党中央颁布的法令无论反动与否,都要执行。[12]与国民党各级政府进行合作导致乡建团体失去独立地位,依附于政权反而阻碍了乡村建设运动的开展。可见,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依靠国民党各级政府推动乡村建设是行不通的。

(三)难以提高农民参与度

乡村建设工作者已经认识到农民在乡村建设运动中的重要作用,但对于如何动员农民积极投身乡村建设运动之中,并未成功探索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梁漱溟将乡村不动的原因归结为“农民偏乎静,我们偏乎动;农民偏乎旧,我们偏乎新”[13],表明他未能找到问题的症结。对于广大农民来说,只有在经济上减轻他们的负担,满足他们对土地的需求;政治上推翻地主阶级,使他们获得解放,才能改变“乡村不动”的局面。乡村建设在实际进行中,经常需要农民出工出力,却又无法给他们经济回报,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在土地问题上,乡建团体反对以暴力手段夺取地主土地分給农民,将希望寄托于维护地主阶级利益的国民党政府,直至乡村建设运动宣告失败,土地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政治上,各地虽建立了自治组织,但权力依然掌握在地主阶级手中。各实验区虽然十分重视发挥乡村领袖的作用,也有不少土豪劣绅,利用手中的权力趁机加重对农民的剥削和压迫。因此,乡村建设运动无论是在经济上还是在政治上,都无法满足农民的要求,致使难以获得农民的支持。依附于旧政权的乡村建设运动,只是依靠渐进式的改良道路推行实验,无法实现对社会的全面改造,也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困扰农民的问题。虽然乡村建设运动在实施过程中存在众多不足,但其所做的诸多探索对于今天的乡村振兴仍具有借鉴意义,即使是各种局限亦可为乡村振兴提供某种警示。

三、乡村建设运动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借鉴意义

(一)切实发挥党和政府主导作用

乡村建设运动前期由于不与国民党政府合作导致阻力重重,后期尽管有了政府的参与和作为,但是,总的来讲更是一种民间的、消极的应对。[14]另外,国民党政府参与乡村建设更多是为维护自身统治,反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农民运动,自始至终只把民众置于被动服从的地位,因而难以得到农民的支持,不可能真正建设乡村。而如今的乡村振兴战略是我们党着眼于当前农业农村发展实际和未来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趋势所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于解决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这一战略的提出能够从根本上推动农业农村的建设与发展,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积极参与。因此,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切实发挥党和政府的主导作用。

坚持党管农村工作,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原则之一。首先,在干部配备上要优先考虑农村需要。目前来看,干部配备情况与乡村振兴工作的需要还有一定差距,部分干部对于农村工作的重要性没有清晰的认识,对农村实际状况的了解不够深入。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要鼓励优秀干部深入农村,打造一支能够与农民并肩作战、善于调动农民群众积极性的“三农”工作队伍。其次,完善党领导农村工作的体制机制。完善乡村振兴战略领导责任制,落实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推动县级党委、政府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心放在农村工作上,当好乡村振兴“一线总指挥”[15]。最后,切实发挥好财政的支撑和保障作用。通过不断推动财政制度改革和创新,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将公共财政更大力度投向“三农”领域,为农业农村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另外,还要发挥财政的引导作用。未来乡村振兴需要的资金规模巨大,仅靠财政投入远远难以满足实际需求,亟需发挥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健全多渠道资金支持机制,加快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的多元投入格局。例如,可以通过完善财政奖补和风险补偿机制、加快投融资模式创新应用以及创新财政支出方式,采取资本金注入、投资补助、贷款贴息等方式引导社会资金投入,助力乡村振兴。[16]

(二)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

农民作为乡村建设最重要的主体,要注重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乡村建设运动中,乡建工作者认识到乡村建设最重要的一点是农民自觉,将教育作为培养农民自救意识的关键举措。在这种认识指导下,各实验区积极开展各种各样的教育活动,提高农民素质,调动农民的自觉性。另外,各乡建团体还十分重视推动地方自治,通过成立地方改进会、自治机关及培养农民自治观念等方式引导农民管理地方事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既要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还应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农民加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从而使农民能够自觉地参与到乡村振兴之中。

首先,要通过教育提高农民的科学文化素养。目前,我国农民的平均受教育程度相对较低,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专业知识有所欠缺。要将农民打造成适应乡村发展需要的人才,一方面,应通过不断巩固农村义务教育成果、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等措施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另一方面,应通过构建职业教育培训体系、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对农民定期进行专题培训、搭建产学研合作平台开展系统化的培训等举措提高农民的专业知识水平。其次,要加强农村的精神文明建设以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修养。一方面大力开展移风易俗行动,抵制封建迷信、人情攀比、吸毒赌博等不良风气。另一方面大力宣扬尊老爱幼、团结友爱、勤劳俭朴等传统美德,提升农民的思想道德修养。最后,要坚持完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加强农村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提高村民参与乡村事务管理的积极性与自觉性,培育农民学法用法观念,以便村民能够合理合法地行使自己的权利,参与到公共事物的管理之中,为基层自治贡献力量。

(三)引导多元主体广泛参与

乡村建设运动能开展十几年之久,与当时大中专院校、学术团体、地方实力派乃至政府机关的参与有着密切关系。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既要发挥好党和政府的主导作用、农民的主体作用,也要明确其他主体责任,引导多元主体积极投身到乡村振兴之中,让乡村振兴成为全社会的共识。

鄉村建设运动中,乡建工作者呼吁知识分子到乡村中去、到农民中去。在他们的号召下,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舍弃了相对优渥的生活,到农村从事乡村建设运动。除了知识分子,许多民间机构和团体也不断投入到乡村建设运动中,为乡村建设贡献力量。如今的乡村振兴事业仍然需要多元主体的积极参与,要发挥他们的优势,为乡村振兴提供人才、资金、技术等多方面支持。首先,鼓励各类人才下乡返乡留乡。通过创设有利的政策环境,为人才在城乡间自由流动创造条件,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发展;建立健全乡村人才激励机制,表彰甘于为乡村做贡献的乡村人才,提升他们的荣誉感与责任感,为乡村振兴留住人才。其次,引导各种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鼓励各种社会组织尤其是企业组织通过投资、帮扶、援建等形式,为乡村振兴提供资金支持;鼓励专业协会、文化教育组织等切实发挥自身优势,在农村地区宣传专业知识、提供技术指导、主动认领帮扶项目。总之,乡村振兴事业只有在全党、全社会的积极参与下,才能不断取得新成效,最终谱写好“三农”新篇章。

(四)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

乡村建设运动中,乡建团体在各地开展实验,通过建立合作社、改良农业等措施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农业发展还面临着成本高而效益低、农产品供给不稳定、集体化耕作率低、竞争力和抵御风险能力差等问题。我国的农业发展仍然存在着高投入、低效益的现象,农产品供给不稳定、国际竞争力弱、农业产业化水平低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农村地区的健康发展。为实现乡村振兴,发展集体农业、加快农产品品种改良、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等应该成为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有效措施。

首先,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我国农业生产仍然以家庭分散经营为主,这导致农业生产经营规模小、收益低,难以实现生产环节的规模经济。乡村振兴战略要大力培育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提高合作社质量,加大对合法合规的合作社的扶持力度。其次,加快对农产品品种改良研究。为育种基础性研究以及重点育种项目提供长期稳定支持,加强制种基地和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完善重大品种研发与推广补助政策,强化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体系建设。[17]最后,要强化农业物质装备支撑。加快推进农业机械装备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实现重大突破,推动科学技术更快更好地融入到现代农业发展中。通过不断提升农业机械设备的自主研发能力,促进农机装备实现转型升级,进而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助力农业生产发展。

四、结语

本文主要从历史视角对乡村建设运动进行了回顾,反思了乡村建设运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总结经验,以期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借鉴。虽然改良性质的乡村建设运动在当时特殊的时代背景下未能取得成功,但不能因此就否定乡村建设运动。乡村建设运动通过乡村自治、成立合作社、改良农业、开办乡村工业、提升农民素质、培养人才以及革除陈规陋习等多种措施对于推动当时社会进步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总之,乡村建设运动作为一场振兴乡村的实践,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对于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着重要的启迪。

[参考文献]

[1]叶敬忠.乡村振兴战略:历史沿循、总体布局与路径省思[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2).

[2]阎锡山.阎伯川先生言论辑要[M].太原:太原绥靖公署主任办公处,1937.

[3]杨薇,王欣瑞.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中政治·经济现代化的探索[J].安徽农业科学,2009,(33).

[4]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

[5]晏阳初全集:第1卷[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9.

[6]虞和平.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的农村改造模式[J].近代史研究,2006,(4).

[7]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8]卢作孚.四川嘉陵江三峡的乡村运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

[9]徐秀丽.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J].安徽史学,2006,(4).

[10]梁漱溟全集:第6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11]肖建平.1938年毛泽东与梁漱溟在延安的六次“交换意见”[J].党的文献,2016,(6).

[12]郑大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

[13]梁漱溟全集:第2卷[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

[14]杨伟宏,惠晓峰.20世纪二三十年代乡村建设运动的启示[J].探索与争鸣,2009,(10).

[15]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N].人民日报,2018-02-05(001).

[16]吉富星.财政加力促乡村振兴[N].经济日报,2022-03-04(12).

[17]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N].人民日报,2021-02-22(001).

[责任编辑:邵猷芬]

猜你喜欢
乡村振兴战略
农村改革四十年的演变轨迹及其新时代新征程
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及举措
新农村呼唤更多的知识型“新农人”
乡村振兴战略中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开发
科学与财富(2018年1期)2018-03-03 02:39:44
哪些农村民生问题亟待解决
人民论坛(2018年3期)2018-03-02 08:28:15
实现乡村产业兴旺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的若干重大关系
中州学刊(2018年1期)2018-02-26 21:32:19
新时代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重大理论与实践创新
桂海论丛(2017年6期)2018-02-09 16:02:20
他山之石,来自日本的“乡村振兴战略”
青年与社会(2018年1期)2018-01-29 17:30:50
“党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基层治理创新
党政研究(2018年1期)2018-01-27 18:14:42
论乡村振兴战略的政策底蕴
中州学刊(2017年12期)2018-01-23 20:43: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