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生态农业助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2023-06-07 15:30张笑徐敏
鄱阳湖学刊 2023年2期
关键词:生态农业有机农业

张笑 徐敏

为使社会生态农业与乡村振兴联系更加密切,为广大新农人群体注入希望,为成千上万的生态产品消费者带来新知,为乡村振兴战略引入新思路,为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转型的实现夯实基础,第14届社会生态农业(CSA)大会于2022年12月24—31日采用线上方式成功举办。与会的政府代表、国内外专家学者、企业家、乡村振兴先进代表、生态新农人、媒体朋友等各方人士,围绕“新时代·新农人——社会生态农业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展开讨论。

此次大会由北京市顺义区生态农业发展协会主办,分享收获(北京)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诚食(北京)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地球生态(北京)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和德龙在田(北京)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协办,之一资本、抖音数字学堂、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和北京低碳农业协会提供支持。

一、开幕式

2022年12月24日上午,大会正式开幕,先后举行了吉林省吉乡贞品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联合社揭牌仪式、社会生态农业全国总公司成立仪式和CSA新农人创客学院《全国新农人校友报告》发布仪式。其中,在社会生态农业全国总公司成立仪式上,好农场创始人、董事长、CEO程存旺介绍了全国总公司的设立愿景、组织架构和运作方式。他指出,社会生态农业全国总公司希望联合生产者和消费者,共建可持续生产+生活社群,其主要工作有:降低成本,统一对接农资、快递等;对接技术服务;消费者互动;法律顾问服务;信任服务;选品服务、质量把关、分销策略;政策服务;提供销售运营服务;产品开发服务;拓宽渠道服务;等等。

全国社会生态农业网络总顾问温铁军教授对社会生态农业全国总公司的成立作了点评。温铁军回顾了社会生态农业运动 20 年以来“从一个教训到另一个教训”的实践经验,并强调:全国总公司要以社会企业为自己的发展目标;参照韩国韩莎琳合作社和西班牙蒙德拉貢的成功模式,重视产业链的搭建,逐步建立起涵盖农业、加工、金融、保险的完整体系,并依托内部的强信用体系来高效对接产销双方;在实践中,要强调对数字技术的运用,利用数字技术最大化地节约成本。

二、主论坛

2022年12月24日下午,大会举办了4场主论坛。

(一)社会生态农业巅峰对话

在该场主论坛上,温铁军、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刘文奎、北京分享收获农场创始人石嫣、程存旺、抖音集团CSR乡村培训课程研发总监刘耕等人在抖音平台直播连线,与网友们高频互动,纵论社会生态农业,探讨有机农业发展的现状与前景等众多话题。其中,俞敏洪总结了东方甄选的发展历程,指出当前运作模式与社会生态农业农场对接中观察到的一些现象,即在产品标准化、客户信任度、产品价格三个方面彼此还存在一些差距,并提出了一些改善建议;温铁军强调了有机产品非标化、非工业化的本质,指出当前消费正从工业文明阶段转入生态文明阶段,要将生产端的数据变现并发掘其价值,从而在新时代、新农人之外拓展出新消费、新客户;刘文奎介绍了善品公社在增加农民收入方面的努力,认为农业的现代化一定要以农民生产、经营方式的现代化为基础,从合作社开始制订标准、组织群众,带动农民形成规模效益,再使用公共品牌来对接市场;石嫣介绍了自己对新农人群体的新观察,分享了社会生态农业典型农场对本地村民的价值回馈数据,强调了新农人群体天然具备的社会企业属性,期待全国总公司为新农人们再创价值;刘耕表示,为了让更多用户了解不同农场的产品,一些CSA农场可以通过抖音平台发布差异化内容,以满足消费者需要。

最后,温铁军指出,在当前世界面临的复杂变局下,全球化将趋于解体,取而代之以区域化的经济协作联合体,劳动密集型产业将会加大转移,之前各种累积的成本将会暴露出来,混乱和困难的局面将会是长期的,危机尚未见底,农村的形势会随着城市经济的下滑而出现更近一步的下滑。当前中国新上山下乡运动方兴未艾,乡村振兴成为应对危机的压舱石,广大新农人面临如下机遇:在市场需求方面,疫情提升了生命价值化的需求;在政策背景方面,合作社体系逐步得到完善和落实;在技术方面,数字化将会释放巨大的优势。

(二)结束投机时代,开启培育型资本,打造生态化未来——温铁军教授对话美国慢钱主席伍德·塔实(Woody Tasch)

温铁军介绍了中国乡村振兴的宏观历程,指出乡村振兴需要极大的投资金额;与此同时,收回这些投资的周期非常久,在某种程度上中国政府正好扮演了慢钱投资的角色。他还解析了东亚与美国农业模式的差异,认为东亚农村社区有着历史悠久的互助传统,当下中国正在推进的合作社事务延续了这种传统,加入了金融元素。

塔实先生介绍了慢钱(Slow Money)的发展历程,指出其在“小是美好的”这一价值判断下保持耐心、着眼长远,以本土、小农、小规模、环境友好与可持续为主要投资标的。他还进一步介绍了慢钱的运作模式,认为慢钱实质上非常贴近 CSA 的理念,即以合作社的方式运作,投资食物和其他与可持续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

石嫣博士回顾了翻译塔实先生《慢是美好的》这本书带给她的收获,认为自己成立分享收获农场的过程也是慢钱理念的一次重要实践。

(三)“新时代·新农人——社会生态农业助力中国式现代化”主题圆桌论坛

该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发展与公共政策学院副教授、心·田计划发起人萧淑贞主持。广西桂林嘉树益康水果种植家庭农场负责人唐世荣分享了自己从化学农业转向生态农业的亲身经历和避坑经验。兰州大学教授杨肃昌分享了他对新农人的理解:不是为了吃饱而生产,而是为了理念和健康而生产。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科技学院副教授李恩介绍了吉林省吉乡生态农业合作社成立的宗旨,即力图打通产销双方并形成高效对接。河北农业大学葛文光教授强调,生态化的可持续的农业应该是新农人的标配,合作社通过产品开发、以物易物等各种方式来促进互动,可切实地帮助新农人形成协作。西南大学讲师张赛介绍了她从校内培育CSA新生力量开始,围绕耕作学课程和组织学生不断参与等方式大力推进社会生态农业实践的历程。

(四)全国社会生态农业合作网络发展研讨会

与会嘉宾就社会生态农业合作社模式及全国总公司商业模式展开深入讨论,从实际问题出发并提出针对性解决方案。

与会嘉宾认为,要明确总公司社会化企业的定位。之一资本管理合伙人杨利军提出,之一资本是自有资本,不会过多追求盈利,而是希望打造一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会议明确指出,总公司是为各省级合作社提供服务的平台,要保证总公司的可持续性;只有总公司持续运营,才能保证持续提供服务;要明确总公司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实现生产者互助、消费者互助。与会嘉宾还探讨了区域加工厂和前置仓的问题,同时提出搭建城市餐厅和销售门店的建议。最后葛文光教授提出,全国总公司要量力而行,只有从人、财、物三方面系统考虑,才能保障其长期长效地运转,更好地服务于各省合作社。

该场论坛特邀全国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专委、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原党组成员、理事会副主任杨建平作为特邀观察员进行指导点评。杨建平指出,全国总公司是服务型的平台,也注定是小众的;农业的特性是微利的,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能追求高回报和短期效益;总公司的立足点要找准,要扎根于为生态农场服务,建立生产者联盟;团队是成败的关键,对团队的要求要非常专业;总公司的成立过程要在商言商,不排斥、不羞于谈利,但也不唯利是图;平台一定要追求稳定性,同时要保证灵活性和弹性;由于全国总公司服务生产者一定是各有特点的,遇到的问题也是差异化的,所以要在平等的基础上保持差异性;商业模式、组织特点和盈利模式要提前想清楚,不要着急迅速做大,要稳扎稳打,前期规模不妨小一些,这样也方便管理团队的成长。

三、分论坛

2022年12月25—30日,大会举办了多场分论坛,分别为“分享收获·乡村振兴生态新农人培训体系发布及生态伙伴分享会”“乡村振兴·镇村干部论坛”“有机农业土壤碳汇研讨会”“CSA网络社会企业和金融投资论坛”“生态和生活健康方式论坛”“构建人与自然共同体论坛”“生态产品可持续设计论坛”“生态农业技术养殖论坛”“生态农业生产投入品论坛”“数字技术助力乡村振兴”等。以下为部分论坛纪要。

(一)有机农业与土壤碳汇研讨会

该论坛由北京低碳农业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吴建繁主持。她探讨了双碳背景下有机农业发展机遇和碳中和实现路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农业碳排放现状。目前农业的二氧化碳排放占比并不高,但并不等于农业不排放温室气体,农业非二氧化碳排放(包括甲烷、氧化亚氮等)还是比较高的。农业的甲烷排放占我国甲烷排放总量的41%,减排压力不小。农业碳排放主要源自反刍动物的肠道发酵和森林。(2)有机农业的发展机遇。有机农业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技术,维持土壤健康、生态系统健康和人体健康,它从源头上杜绝化肥、化学农药、调节剂、添加剂、转基因等的使用,防止它们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目前有机农业已成为全人类的追求,有机农业生产面积逐年扩大。2020年全球有机种植面积达7490万公顷,与2012年相比翻了两倍;截至2021年底中国有机种植面积达257万公顷,列居全球第六。在当前应对气候变化的新形势下,有机农业发展迎来诸多新的机遇:一是党的二十大提出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有机农业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路径。二是国家“双碳”目标战略的提出,有助于推动有机农业大发展。国家发布农业减排固碳十大行动方案,各个领域均提出碳达峰实施方案,并出台了一系列保障措施,可为有机农业发展提供重要支撑。三是2022年国家发布《促进绿色消费实施方案》,提出要大力推广绿色低碳食品,扩大这方面的消费,各省均出台一些非常务实的举措。四是在当前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格局下,国家出台两个非常重要的文件,即《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和《“十四五”扩大内需战略实施方案》,其最核心的内容就是倡导绿色低碳消费。五是千分之四的全球土壤增碳计划正在积极实施,农业生产中将近90%的二氧化碳减排份额完全可以通过土壤的固碳减排计划来实现,而有机农业正是从土壤改良开始的。(3)实现碳中和的路径。农业实现碳中和最主要的途径是减少非二氧化碳即甲烷和氧化亚氮的排放。首先要摸清农场或相关领域碳排放家底,然后形成从低碳到零碳甚至负碳的减排方案。其次要开展有机农场碳中和行动,分六个步骤进行:确定目标,确定边界范围,识别边界内碳源与碳汇,盘查与分析,制定行动方案并分期实施,最后进行评估与认证。总之,减少农业非二氧化碳排放对加快实现“双碳”目标至关重要,“双碳”目标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农业现代化目标,是新阶段赋予新农人的新使命、新机遇,加强有机农业“碳源”“碳汇”管理,是提升有机农业绿色竞争力、实现有机农业碳中和的必要路径和手段。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认证认可技术研究中心高级工程师孙天晴博士报告的主题是“有机产品、碳足迹与碳标签”。她首先对“有机农业”“有机产品”“碳足迹”“产品碳足迹”“农产品碳足迹”“农产品生命周期”“碳标签”等概念进行阐述,在此基础上探讨有机产品生产遵循的健康、生态、公平、关爱四大原则,以及中国有机产品(包括有机作物、有机动物、有机加工品)的生产情况。接着她介绍了生命周期和全生命周期两种碳足迹评价方法,对有机产品生命周期碳排放等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国际国内碳足迹核算标准和产品碳足迹评价过程,指出碳足迹评价对于最大有效实现资源节约、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行业绿色发展产业升级转型以及有效应对出口潜在的贸易壁垒具有重要作用。最后她简要回顾了碳足迹标签的历史和各国碳标签标识(包括碳排放标签、碳减排标签、低碳标签、碳中和标签、碳等级标签和环境标签等多种),以及碳标签对于激励消费者践行低碳生活、促进绿色供应链构建、降低绿色发展政策执行成本等方面的有益作用。

北京市耕地建设保护中心高级农艺师于跃跃围绕“有机生产与土壤固碳案例”的主题,分享了三个方面的内容:(1)土壤的价值。一是生态价值。人类的一切活动都是从“脚踏实地”开始的,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土地滋养的植物。土壤是连接无机界和有机界的枢纽,有净化、降解、消纳各种污染物的功能,直接影响温室效应。植被和土壤是陆地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既是源也是汇,当排放大于固定就是源(燃烧),当排放小于固定就是汇(减少扰动)。土壤碳库受人为影响很大,对大气碳库改变影响显著。IPCC指出,农业90%减排份额可通过土壤固碳来实现。三种土壤碳汇核算方法(即实测法、因子估算法和过程模型模拟法)在结果应用方面,既有助于了解田块培肥效果,为科学规划提供依据,又有助于掌握区域碳汇情况、为碳汇交易提供有利支撑。二是生产价值。有机农业产量对土壤的依赖度高。土壤内在价值的核心是有机质,它就像诺亚方舟一样防止水土流失、保水保肥、适宜空间,为微生物提供营养,维持土壤健康可持续发展。土壤有机碳库包括鲜活的微生物、动植物残体和腐殖质三部分,受人为因素影响大。(2)有机农业的产量。据统计,从2015—2021年,中国有机农业的规模增加了2.9倍,有机农业的产量增加了3.1倍,这两个数值都是成倍地增加,但是相比较而言,有机农业的产量基本是持平的。从2015年开始,有机产品亩产波动很大,很难支撑有机市场的需求,目前限制有机农产品消費的关键是其亩产太低,如何提高土壤养分供应能力是提高有机产品产量的关键。(3)典型措施和方法。所有的措施只为增加土壤有机质,用自然的方法和原理进行土壤质量提升和作物养分供应。首先要判断土壤质量,摸清家底,然后针对土壤的改良、培肥、作物养分等方面的需求,利用生物炭改良土壤并培肥,在培肥过程中要量化施用,加强与常规农业施肥对比,避免技术性壁垒。

北京市畜牧总站正高级畜牧师任康分享了绿色低碳养殖典型案例。他指出,养殖过程中会产生甲烷、氧化亚氮等温室气体,养殖业减排应遵循“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的治理路径,从生产效率、营养调控、能源消耗和粪便利用处理四个方面入手进行减排。养殖业碳减排措施主要有:(1)提效增产,降低单位产品碳排放。一是营养调控,增效减排。如针对反刍动物甲烷排放问题进行日粮营养调控策略,但在成本投入、经济效益、食品安全和效果可持续性等方面也存在问题。示范牧场通过提高奶牛生产,降低粪便及有害气体排放,实现奶牛养殖过程中碳排减。二是繁殖调控,增效减排。通过相关技术提高繁殖力,降低单位產品温室气体排放,是非常有效的减排措施。(2)节能降耗,降低能源消耗导致的碳排放,这是立竿见影的减排措施,但存在资本投入、需要考虑后期运行成本和收益等问题。(3)末端利用,如优化处理工艺、粪污处理减排模式、开展资源回收利用等,进行减量化源头控制、无害化过程控制和资源化终端控制,减少粪污处理碳排放。最后,他提出了绿色低碳养殖建议:一是企业要开展碳核算,摸清排放家底,确定减排重点;二是需要与专业机构合作,减轻成本负担,获取减排技术;三是应用低碳减排技术,减少生产排放,实施低碳生产;四是供应绿色低碳产品,获取生态价值,实现绿色发展。

(二)生态和生活健康方式论坛

该论坛由石嫣担任观察员,全国社会生态农业网络项目官员张笑主持。

之一资本人力资源总监徐芸介绍了之一资本有机工作生活新探索。一是定位与探索。作为有机产业的系统投资商,之一资本聚焦于可持续消费的孵化与投资,以及农业科技、食品科技、生态有机等方向的创新项目,并崇尚知行合一,通过有机厨房、健康饮食、农耕践行,追寻身心健康与工作有机融合的新模式。二是城市有机厨房。通过在北京的写字楼里建立有机城市厨房,推广健康的饮食观念,践行生态有机的饮食习惯,共同创造适应城市工作环境、针对城市办公人群的健康饮食制作系统。以食物为载体,开始与自己的身体建立联系,与食物建立联系,与城市周边的有机生态农场建立连接,与共同关注可持续生活方式的企业、学术机构、政府组织建立连接。它不仅是一个让大家吃到美好食物的员工食堂,更是一个开放共同参与的空间,是一种自我探索健康生活方式的过程,是一个内外部学习交流的平台,是团队建设的场所,也是传递爱与幸福的载体。三是健康饮食哲学。身体是生命最宝贵的部分,每个人选择食物的方式就是他(她)对待这个世界的态度,吃进去的食物会成为人体的一部分。食物是生命品质的投资。健康饮食并不是吃得越素越好,而是让人获得真正的身心自由,让头脑和身体建立连接,对身体行为有觉知,更好地保护自己的健康。吃有机健康食物可降低生活成本,不用把钱花在治病上,是对自己未来身体健康的投资。四是有机农场践行。之一资本在北京郊区的有机农场租了两亩地,每周进行一次农耕劳作,伙伴们以自然为师,回归土地,从播种到收获体尝农人的苦与乐,以此践行可持续生活方式。五是在一碗茶中醒来。每周一晨会前伙伴们喝茶冥想,香浓的茶气唤醒全身的活力。在奔波、涣散、琐碎的生活里,“在一碗茶中醒来”成了大家生活中最美好的仪式,帮助大家回归宁静、专注当下,开启一天的美好工作。

Abovefarm创始人Ada Qin探讨了用科学方法精准检测有机生活对人体健康的改善成效,重点分享了团队的“有机达人”项目。该项目从消费者视角出发,建立在信任与理性两大基础与生态、健康、公平、关爱四大原则之上。2021年11月,项目第一期实验顺利展开,经过一个月的实验,参与者的农药、重金属等7项环境干扰物指标有了欣喜的改变。目前新的一期有机达人实验正在进行当中,之一资本的伙伴们也报名参与了实验。2022年项目在饮食干预以外,新增从饮食到运动、作息、情绪四个方面的健康生活方式干预;在检测项目方面,也从内分泌干扰物拓展到了肠道菌群。“有机达人”项目作为一个探索中的实验仍在不断完善,未来希望有更多更好的生态食材供应商、公益合作伙伴加入其中。

深圳市零废弃环保公益事业发展中心无毒先锋团队高级项目主任吴婷就食品安全问题进行了探讨。2018—2021年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等相关的抽检数据显示:因风险化学物质超标而导致食品不合格的项目数占总不合格项目数的57.48%。吴婷重点介绍了食用油中的邻苯问题。邻苯是一类脂溶性化合物,普遍用作塑胶材料中的塑化剂,具有明显抗雄激素作用,会对婴幼儿内分泌和生殖系统的发育产生影响。邻苯的暴露也与肥胖、2型糖尿病以及儿童哮喘发病率增加有关。另外,食用油中不仅有邻苯问题,还有其他一些需要关注的风险化学物质。吴婷介绍了她所在的深圳市零废弃环保公益事业发展中心针对食品安全问题采取的相关行动,如在平台发布核查建议函等,促使相关部门重视问题并进行整改。

中山大学特聘副研究员钟淑如探讨了城乡融合的可持续食物系统。钟淑如指出,在城市食物系统这个非常长的流通环节里,小农户生产的蔬菜会产生约30%的浪费才能到达消费者手中。同时,在社区零售、生鲜平台等新渠道的挤压下,小农赖以生存的菜市场正在迅速衰落,而小农产品的非标性导致它们很难进入主流的销售渠道。种种原因导致当下的食物体系呈现生产/市场大规模、长链条、韧性低等特点,行业中存在结构性的产能过剩,生产者承担着主要的风险,数量与质量、生产和环境的矛盾日益凸显,食品安全与健康问题引发消费者担忧。此外,替代性食物网络仍存在投资大、见效慢、声音弱等难点与挑战。未来建设可持续的食物系统,需要从理念、生产、流通三个方面着手努力。

法中环保文化促进会联合创始人兼会长王琳洁介绍了法中环保文化促进会作为一个中法合作的平台,在法国推进可持续生活方式并引领企业生态转型的经验。在过去,法中环保文化促进会开展了聚焦森林生态农业的新芽项目,通过参与有机种植分享有机理念与知识,联结关注生态农业的不同人群,形成团结的共同体。王琳洁还分享了欧莱雅、轩尼诗等企业在生态转型、可持续方面的创新方案与转型经验。她指出,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正把对生物多样性和可持续的考量融入公司发展战略和商业模式中,以追求企业长期的价值创造,思考企业未来更加和谐的新经济模式。

石嫣博士从三个方面对嘉宾的发言进行了总结:一是当下没有任何一种生产方式可以解决所有的问题,农业面临的主要挑战仍然是高度的化学依赖;二是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仍然存在,许多人需要依靠不断的消费去满足自己的欲望,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去消费;三是越来越频发的极端天气在未来会成为更多农人的挑战。

(三)构建人与自然共同体论坛

该论坛由萧淑贞主持。

北京一同行文旅创新发展研究中心单美娜探讨了呼伦贝尔根河市敖鲁古雅使鹿鄂温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古老生存智慧:在极地生境,资源极度匮乏,鄂温克人向大自然学习,在他们眼里大自然什么都有,他們对自然深度熟知,并用于衣食住行各个方面。他们用桦树皮(从树上剥下来后不影响树的生长)制作生活中常用的各种大小不一的容器,包括载重力达300公斤的大船;发明了独有的狩猎工具、滑雪板、鹿哨等;搭建撮罗子居住,不用活木,厨房用太阳能;陆地交通工具靠驯鹿;树上建“靠老宝”仓库;从大自然馈赠的浆果、菌类、松塔中获取药材。使鹿鄂温克人古老生存智慧的内涵就在于扎根于自然,与大自然融合为一体,是千百年自然生长演化而来的。单美娜回顾了18世纪中叶至今使鹿鄂温克人的经济、社会组织形式历史变迁,看到这个民族驯鹿文化的韧性,及其千百年未曾改变的生存理念:以集体劳动为主,分散个体劳动并存,整体大于一切;自觉遵守新玛玛楞权威;扶持弱小孤寡;以平均分配为主,轮分制为辅;公平至上,出力者均有份;按需取用,只取所需;全员利益最大化,平等互助合作。直至100年后的今天,鄂温克的驯鹿文化仍然存在。生产资料私有并未使当地人经济地位悬殊,没有产生剥削,没有贫富分化。鄂温克族群逆行追求社会协作和共同富裕的生存方式,类似于共益型组织,这与整个生生不息的森林生态系统是紧密相关的。鄂温克族群古老生存智慧对于现代人的启示是:把人和自然和谐相处作为方法;从生态危机到生态责任,要以遵循自然规律为前提;确保地球上所有的物种持续、安全、健康地生存,走向另一种人文主义关怀。

杭州余杭青山自然学校创始人之一朱虹昱博士呈现了乡村从水源保护到未来理想共居的自然聚生样貌。他首先介绍了青山自然学校成立的过程:7年前青山村饮水水源地——龙坞水库面临水污染问题,其中70%的水污染是由农业生产中的化肥农药、除草剂等造成的,于是发起善水基金公益项目,由于该项目需要可持续的长期的资金支持,为了用一种更可持续的方式让这个项目运转下去,想到在当地建社会企业。青山自然学校就是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是由阿里巴巴公益基金会、万向信托和大自然保护协会联合发起并捐赠支持建立的自然教育基地,由本地社会企业运营。该基地采用中国传统夯土建筑工艺,实现对废弃村小的再利用改造。青山村水保护项目开始运营后,水体质量提升非常快,现已经变成了国家的一类水。由水保护项目延伸开了,作了更多的的探索,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建设乡村社区。对村子里原有的一些产业进行统一管理,建设“自然好邻居”项目,生产绿色农产品,共建节日活动(包括复兴端午游龙等传统活动),组织志愿巡护队伍,开展志愿者活动(如读书会、堆肥和有机农业理念的宣传等),组织青山talk活动,办村报,等等。二是自然教育和体验设计。建自然学校植物园,设计一系列连接人与自然的课程,如夜观昆虫、探索手册、自然巡护和怀斯曼户外课程等;开展与环保相关的“人人三小时”活动,如无痕山林、环保标识制作、植物手册共建、花园养护志愿活动等。三是履行企业社会责任。参与各种不同的公益团建活动,做不同类型的志愿者,为乡村建设贡献力量。到上海、武汉等城市办系列水保护展览和讲座等,普及水保护知识和理念。近两年开始做生态保护和咨询项目,如Hike With Scientist项目、与大自然保护协会合作在萧山做生态修复项目和开展ESG系列活动等。四是跨界链接。与公益机构合作建美好咖啡馆;建设融设计图书馆,收集传统手工艺品,并将它们变成一件件陈列品,结合了村子不同的特点做各种手作。青山伙伴从不同地方来到青山村,做了很多有意思的尝试,如无废青山游园会、萤火虫探秘公共参与活动等。此外,还有各类艺术机构和各行各业的伙伴来到村子里开展各种活动。总之,青山村由最初的水保护项目衍生出很多业态,构成了一个像网络一样的大空间,成为“未来乡村”的试点。

北京市怀柔区九渡河小学校长于海龙以“田野里的课程”为题,讲述九渡河小学是如何在乡村这样一个大环境中开展有特色的劳动课程的。教育部制定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指出,劳动课程理念是加强与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的联系,倡导丰富多样的实践方式,这为学校的劳动教育确定了方向和目标,也即劳动课程要以实践的方式存在。九渡河小学的劳动课程强调学生直接体验和亲身参与,注重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真实需求出发,亲历情境、亲手操作、亲身体验,让学生通过设计、制作、试验、淬炼、探究等方式获得丰富的劳动体验,习得劳动知识与技能,培养劳动精神。该校从一年级到九年级义务教育阶段的劳动教育是以任务群的形式存在的,内容从日常生活劳动到生产劳动再到服务性劳动。随着科技的进步,基础性劳动需求会逐渐减少,要为未来为乡村振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培养人才,尤其需要培养孩子们的创造性劳动能力,因此不能简单地沿用传统的课堂传授形式,而是选择田野里的课程。该校校长对课程的定义是:让孩子在投入真实的社会之前,在校园这个小社会里提前活一回。为此学校需要把校园这个环境充分地还原成尽量和社会贴近,让孩子在解决真实问题、面对真实挑战的过程当中,培养他们建设乡村的能力和素养,也即让孩子在校园这个安全的环境当中提前试错。基于这样的思考,九渡河小学制定了自己的办学准则:在条件、资源和地域等限制中激发创新,在坚韧中成长;立足山村,连接世界,成为山村生态圈的引领者;让学习变得有意思、有意义、有可能。期待以办学准则为基础的价值体系,让学校拥有持续优质的能力。接着,他重点分享了该校的劳动课程如何让学习变得有意义、有意思、有可能,其核心理念就是:真实情境使知识有意义,为学习提供强大的动力。

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生态城市研究所主任工程师程洁心分享的主题是城市与自然的链接。她以典型实践案例进行探讨:在北京加气厂的老旧小区,通过公众参与的形式,设计并营造一个生态社区花园,试图修复的不仅仅是土地和景观,更是修复人与人、人与土地、人与自然之间断掉的连接。生态社区花园示范项目,将“共建共享-美好社区”的理念目标贯穿于的更新改造的全过程,同时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经济、环境和社会的共赢,其创新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方法创新,强调“适宜技术、低成本、高参与”更新模式探索。二是技术创新,强调社区更新应该切实引入生物多样性的理念,贴近自然、模拟自然。设计营造均采用“朴门永续”理念,向自然学习,充分实现绿色生态目标,包括运用土壤改良、雨水下渗、生物多样性提升等新的技术和理念。三是制度创新,如延展议事委员会制度和开创性设立社区规划师制度。四是模式创新,包括居民共建、社会共享、政府搭台、专业演艺活动等方面,基于制度化基层操作经验,培育社区造血功能,推动社区自我更新发展,打造永续社区典范。在这个基础上,提出在清河街道构建社区花园网络,即:以打造自然友好节点为核心,进一步优化完善社区绿色空间微更新方法,并通过参观、课程、活动、交流等形式,培育社区花园“种子”力量,向街道其他社区扩散传播,实现区域绿色生态价值。社区花园网络包括绿道系统、公园绿地、建筑里的绿色空间、社区绿色空间、阳台花园几个层次,旨在通过一系列的行动串联起清河的各种绿色空间,形成一张可持续有机生长的绿色之网。社区花园网络计划为儿童参与公共空间营造了机会,并提供了绝佳的社区教育公共平台。目前落地的清河生活馆屋顶花园项目,作为全市100个小微空间项目中唯一一个屋顶花园,入选北京城市公共空间改造提升示范工程试点项目库。她最后强调:改变从城市开始、从身边开始,要实现自然向好、扭转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趋势,必须要打破保护与发展的二元对立论,真正树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整体论观点;必须创新保护思路和机制,在保护地外的广大城市和乡村地区,积极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新途径。

上海食物森林项目发起人潘瑞婷将“食物森林”视作大自然赐予人类的玩具。在她看来,这套玩具是由七个模块组成的,从大到小、从高到低依次为冠层、次冠层、灌木、草本、覆地、根茎、爬藤。利用好这七个层级的模块,可以拼搭出无限种组合的生态模型系统,这些系统拥有自循环可再生能力,能将系统中的各种元素转变为自我成长所需的营养和资源,玩家可从中获取丰富的食物产出。她根据自己的实践经验和体会,把食物森林的定义改成下面的公式:食物+森林+幸福安康。她认为,“食物”两个字大有文章可做,它对应了很多个不同的课题,如微生物的食物、鸟儿的食物、昆虫的食物、土壤的食物、人类的食物、大型哺乳动物的食物等。“食物+森林”的组合就是喂养土壤的最好“食物”,因为森林是土壤能够呈现的最好状态。“幸福安康”来自于两个部分,一是可持续的生活方式,二是分享收获。基于此,她指出目前在都市农场和消费者中普遍存在一些痛点,并就此提出对策建议:对于农场来说,要多渠道盈利,要免耕管理,要开发深度的用户沉淀,要平衡劳作参与;对于消费者而言,要有深度的饮食体验,要有安全放心的食物,要减少消费碳足迹。她最后还指出,食物森林可以一次性解决城市中诸多农业方面的问题,其原理非常简单,即同频共振。构建一个完整层级的生态模型,就相当于打包了一套一站式的解决方案,只要解决其中一个问题,就等于一次性解决其他很多个问题。她希望未来能与更多的利益相关方合作,一起推进2030可持续发展目标。

四、闭幕式

2022年12月31日,大会举办“农业强国·乡村振兴”闭幕高峰论坛、“汇聚可持续世界女性力,开启全域有机新时代”论坛和“陪你跨年”50+全国生态新农人市集暨大会闭幕式。

“农业强国·乡村振兴”闭幕高峰论坛由石嫣主持。她首先介绍了社会生态农业的几大特点:一是服务于中小生产主体,让生产者与消费者直接对接,减少中间环节;二是倡导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三是通过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订单,产生订单化生产,降低生产、流通风险;四是消费者参与,与生产者共担风险、共同受益;五是农业销售的短链模式,与互联网生态系统思维高度共性;六是更合理保障生产者利益,减少中间环节,并且保障消费者权益。她接着介绍了北京市顺义区生态农业发展协会的发展情况和主要工作内容,以及历届社会生态农业大会的举办情况。最后,她总结了此次大会的基本情况:这是社会生态农业大会举办以来的第三次线上大会,共举办了25场活动,线上的直播活动时间接近100小时,在抖音、视频号、b站、云上智农、有播等平台上同步播出,累計共有90多万人次观看;其中大会主论坛的巅峰对话等,由于有温铁军老师、俞敏洪老师等连线助阵、破圈,单场会议有10万人次观看,创造了大会有史以来的新高。她对参会的93位嘉宾,50多家传播机构和合作伙伴,参与新农人跨年市集的上百个农场,几十位志愿者和工作团队,以及一直担任大会总顾问的温铁军教授表示衷心感谢。

在闭幕高峰论坛上,五位与会嘉宾分别作主旨发言:

福建省南平市科技局副局长薛强分享了南平市科技局发挥科技特派员制度优势、助力乡村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具体做法:一是优化选人用人机制,全面部署产业链创新,着力解决科技特派员如何选派的问题;二是服务重点技术需求,推动产业技术进步,着力解决科技特派员如何服务乡村振兴的问题;三是强化资源要素保障,为产业发展赋能,着力解决科技特派员工作如何保障的问题。

成都农村产权交易所德阳分所总经理谢玉萍分享的主题是“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她介绍了德阳农村产权交易平台设立的背景,如何通过政策推动、考核推动、培训推动和市场推动来提高农村产权交易,及其在交易品种、交易方式和服务方式三个方面的大胆创新。她指出,经过五年的探索实践,德阳分所取得如下成绩:一是农村产权流转日益规范;二是集体经济交易的农村资产有300多种、4000多万的交易额;三是大量资源性资产、经营性资产、公益性资产在8年的时间里为农户增收175万余元、为集体增收了将近22万元;四是防范基层廉政风险。德阳所是乡村振兴的探索者、实践者、支撑者。

河南兰考南马庄合作社发起人张砚斌从五个方面介绍河南兰考南马庄合作社五个阶段的发展情况:第一阶段合作社成立之初的定位就是生态农业,经营生态大米;第二个阶段大米滞销,温教授帮忙卖大米,发展了很多固定的交易者;第三个阶段是由一些经纪公司牵头、在当地农业局的推动下成立了由20家农业专业合作社组成的联合社,不仅解决了销售问题,甚至实现了供不应求的局面,并在政府支持下和俄罗斯等国建立了紧密联系,2019年开始尝试将大米推向城市社区,大米逐渐成为当地品牌;第四个阶段是得到政府各部门领导的大力支持,多管齐下组织销售;第五个阶段尝试线上销售,在网上成立销售平台,通过抖音等媒体方式宣传产品。河南兰考南马庄合作社从常规生产一直发展到今天的有机生产,每年一个新的台阶往前发展,尽管发展得不快,但发展得很稳。

陕西袁家村运营管理公司总经理董珂介绍了袁家村的发展模式:袁家村在2007年之前只有62户628人,2021年旅游客流量达到700万人次,综合产值约15亿元。成绩的取得主要源自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还原本村人的传统生活方式,开发了关中印象体验地;二是打造农民的创业平台,把十里八乡的手艺人面向整个区域去孵化;三是基于流量和业态,用最好的手艺人吸引持续的消费,培育出自己的农副产品品牌,由此形成一个良性资产的模式。旅游只是手段,目标是产业。袁家村通过发展旅游业来培育自己的农副产品,而且一村带十村,整个平台逐步发展为合作社,形成良性的循环。

福建屏南乡村振兴研究所副院长周芬芳介绍了福建屏南2015年开创乡村“工料法”创新实践的基本内容:一是“村级实践+乡级主导+县级支撑”的三级联动工作机制,二是精准施策、乡村治理现代化,三是健全机制、制度。其突出成效是实现了工匠增收、技艺传承、老屋修缮、环境宜居的“四赢”局面,被国家审计署肯定为“基层创新典型经验做法”,被吸纳到省委、省政府1号文件予以推广;温铁军团队调研后撰写的福建屏南工料法与乡村振兴的建议案,得到中央领导批示;国家住建部、农村农业部召开专题会议予以全国推介。她同时指出,福建屏南为适应新时代乡村振兴建设的探索实践提出了新形式,其中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不断地进行完善提高。

农业农村部经济研究中心张照新研究员对嘉宾分享的案例进行了点评,提出三点感受;一是认为现代要素要怎么进入农村,农村要素该怎么盘活,这些案例作出了特别系统的解析;二是这些案例在不同领域有非常大的创新,在乡村振兴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三是要解决乡村振兴中的各种问题,需要更多的人来参与,需要各个领域各展其能,不能光靠政府。

温铁军最后总结指出,当前我国已进入为农业强国战略打好基础的新阶段。在新阶段,农业发展不是像过去那样以積极融入全球化为主要发展目标,而是要考虑如何推动农业现代化高质量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14亿人的规模巨大的共同富裕。农业现代化是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协调统一的现代化,不是简单地用数字堆砌出所谓的高速增长,如果没有对自然基本的敬畏之心,是很难实现生态文明的。此次大会讨论的内容和交流的案例,要与二十大提出的中国式现代化和二十大之后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的农业强国思想紧密结合。社会企业家的目标不再是教科书所说的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而是要承担社会责任,而最大的社会责任就是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因此有很多新的领域需要去探索。他希望大家共同思考什么是高质量发展、什么是高水平市场,不是简单地用旧阶段的思路去思考,而是必须在思想创新上有引领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带动社会的经济创新、制度创新、组织创新乃至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责任编辑:胡颖峰

猜你喜欢
生态农业有机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有机旱作,倚“特”而立 向“高”而行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九十九分就是不及格——有机农业,“机”在何处?
第八届“一带一路”食品安全与生态农业论坛
一位90后的生态农业梦
有机心不如无机心
如何养一条有机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