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翔
武汉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古建筑亭台楼阁众多,如晴川阁、古琴台、南楼、搁笔亭、白云阁等,其中当数黄鹤楼最为令人神往,它蜚声中外,气吞云梦,与滕王阁、岳阳楼并称长江三胜,又与古琴台、晴川阁并称武汉三大名胜。古琴台是为了纪念俞伯牙弹琴遇知音钟子期而修建的,相传,俞伯牙因一曲《高山流水》与钟子期成为知音,后来钟子期病故,俞伯牙终生不再弹琴。晴川阁的阁名取自崔颢《黄鹤楼》诗中“晴川历历汉阳树”。晴川阁濒临长江与黄鹤楼隔江相望,江南江北,楼阁对峙,相映生辉。
我神往黄鹤楼已经很久了。游黄鹤楼之前,我已对黄鹤楼有了不同层面的了解。从小时候背诵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我初识了奇丽又迷离的黄鹤楼;从仙人子安乘黄鹤于此飞天、费文祎登仙乘黄鹤于此憩驾、吕洞宾乘黄鹤于此飞升的传说,我隐约窥见了充满仙气的黄鹤楼;从历代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我见识了富有诗情画意的黄鹤楼。直到2021年的秋天,我才真正领略了黄鹤楼的无限风光。到了黄鹤楼,方知其历史的兴衰沧桑。
黄鹤楼历史之悠久,可以写成一部长篇史话。其始建于三国东吴黄武二年(223),原址在蛇山黄鹤矶头,曾称黄鹄矶,雄踞于大江东岸,原为军事戍楼,后来晋灭吴,黄鹤楼便失去了军事作用,逐渐发展为观景楼阁。经历了唐宋元明清1700多年,黄鹤楼几经毁损,几度重建,每个朝代的规模不尽相同,而数当今雄伟气势为最。昔日楼台,枕山临江,轩昂宏伟,辉煌瑰丽,峥嵘缥缈,几疑“仙宫”,又因其独有的地理位置和深厚的人文背景,黄鹤楼遂有“天下江山第一楼”的美誉。
黄鹤楼的形制自创建以来,各朝皆不相同,但都显得高古雄浑,极富个性。唐以前的黄鹤楼,规模较小,仅为一座二层的小楼,宋之后,形制规模不断增大,由二层扩至三层,明代变成了“下隆而上锐,望之如笋立”的楼阁式建筑。清代,样式突变,由前朝的楼阁式变成塔式建筑,整座楼雄浑之中又不失精巧,富于变化的韵味和美感。登临黄鹤楼,眼前展现的是壮丽山川,风景殊美,清代文人沈复在《浮生六记·浪游记快》中记述:“楼有三层,画栋飞檐,倚城屹峙,面临汉江,与汉阳晴川阁相对。余与琢堂冒雪登焉。仰视长空,琼花风舞,遥指银山玉树,恍如身在瑶台。江中往来小艇,纵横掀播,如浪卷残叶,名利之心至此一冷。”千年名楼,屡遭兵燹之祸,最后一次建于清同治七年(1868),光绪十年(1884)毁于火灾,荡然无存。
百年之后的1984年,黄鹤楼重新兴建,新址移至距离旧址约1000米的蛇山峰岭上。主楼以清同治年间建的那座为蓝本,规模得到扩大,由过去的三层增至五层,加上五个夹层,实际是十层,结构也由木结构变为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飞檐凌空如黄鹤飞翔,古朴典雅,富丽堂皇。围绕黄鹤楼主楼建设的黄鹤楼公园,楼台亭阁布局巧妙,花卉树木五彩缤纷。黄鹤楼公园内有诗词长廊、黄鹤归来铜雕、九九归鹤图浮雕、鹅碑亭等景点,将主楼烘托得更加壮丽。2021年秋,我终于达成夙愿,与黄鹤楼来了一次“亲密约会”。初登黄鹤楼,极目远眺,长江滚滚东流,一泻千里,江上轮船往来如织,武汉长江大桥如彩虹一样横卧在长江之上,无比壮观,耳畔响起阵阵江风,武汉三镇的旖旎风光尽收眼底。遥望历史的烟云,天地之辽阔,一时心潮起伏,感慨系之矣。
唐永泰元年(765),崔颢登黄鹤楼,题下“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李白多次登临黄鹤楼,每一次登临的感受都不一样。崔颢题诗之后,李白又一次登临。远眺汉阳城、鹦鹉洲,诗兴大发,欲再作诗一首,忽然看到崔颢的题诗,大为折服,叹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竟惆怅搁笔而去。后人有感于此,乃于黄鹤楼东侧修建一亭,名曰搁笔亭。崔颢题诗李白搁笔的故事后来被人们传为佳话,黄鹤楼也因此名声更盛。后来李白与孟浩然来武昌,在黄鹤楼附近相别。长江万古流,挚友相别离,李白写下千古名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首诗写出了李白对朋友真挚的情感和长江滚滚长流的气势,如今两首诗都成为了著名的诗篇。
自唐以来,黄鹤楼就成为迁客骚人寄托乡思的载体。单是唐代,除了崔颢、李白留下的名篇,还有孟浩然、王维、白居易、刘禹锡、贾岛、李商隐、杜牧等诗人为黄鹤楼写下的诸多诗篇,几乎篇篇见乡思。宋代,黄鹤楼又称南楼,先后有苏东坡、辛弃疾、范成大、王质、戴复古等人到黄鹤楼,他们的诗词也各有千秋,也都见乡思。
黃鹤楼三楼大厅,有岳飞身披盔甲,欲拔剑收复河山的壁画。从黄鹤楼下来,走过一段山路,感到一股肃穆之气扑面而来,那里有巍然耸立的岳飞亭。史载,岳飞曾在武昌屯兵镇守达七年之久。武昌如今有岳家嘴地名,据说就是当年岳飞驻军处。这位精忠报国却饮恨而亡的民族英雄也曾经登临黄鹤楼,在《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中抒发了壮怀激烈的忧思:“遥望中原,荒烟外,许多城郭。想当年,花遮柳护,凤楼龙阁。万岁山前珠翠绕,蓬壶殿里笙歌作。到而今,铁骑满郊畿,风尘恶。 兵安在?膏锋锷。民安在?填沟壑。叹江山如故,千村寥落。何日请缨提锐旅,一鞭直渡清河洛。却归来,再续汉阳游,骑黄鹤。”离岳飞亭不远,有一尊岳飞铜雕,他一身戎装,满面忧愤。在他身后,那匹战马也腾跃躁动,虎虎生风。作为背景的青石浮雕上,岳家军气吞万里如虎、大败金兀术的场面和岳飞书写的《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一起,烘托了弥天不散的英雄气。这英雄气与山下的辛亥革命红楼、烈士祠,遥相呼应,显示着这座山的英魂,这也是武昌城的精神。
1927年春,一位“怅寥廓”的青年革命家也登临此楼,吟出那首著名的《菩萨蛮·黄鹤楼》:“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在风雨如磐的岁月里,他心潮澎湃,壮怀激烈,显然已不同于一般诗人,涌动着一种主宰神州命运的豪情……
下山回首,郁郁葱葱的蛇山上,黄鹤楼巍然屹立。江山如此多娇,我胸中不由再次升起一股家国情怀。壮哉黄鹤楼!美哉黄鹤楼!天造地设于斯,是古典与现代的熔铸,是诗化与美意的构筑。江河万古,黄鹤楼悠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