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生成机理与塑造路径

2023-06-07 23:40张志元,李娟娟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2023年3期
关键词:新动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张志元,李娟娟

摘要:我国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发展在实现由“量”到“质”提升的同时也带来了传统产业阶段性产能过剩、要素配置结构不合理、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能力不足、产业提质增效步伐缓慢等问题。塑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是优化经济布局、强化创新引领、保障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必须持续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加快要素市场化高效配置,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聚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现代化水平,为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实体经济

中图分类号:F12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101(2023)03-0047-08

当前外部环境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明显增加,全球经济面临衰退风险,影响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新时代新征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比過去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塑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进入新发展阶段,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持续创新能力不足、经济发展缺乏后劲等问题。《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必须实现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1]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2]33塑造新动能是我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举措。科学认识、准确把握经济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对塑造我国发展新动能提供科学指引,对全面提升我国经济发展质量,打通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堵点具有重要意义。

一、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生成机理

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是在充分发挥超大规模市场优势的过程中,适应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资源要素系统,依靠资本、知识、技术、创新要素驱动而生成的新型生产力。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形成既涉及存量资源的配置和调整,也涉及增量资源的优化和补充,需要二者双向发力共同助力。

(一)优化存量资源配置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

存量是企业在某一指定的时点上生产与积累起来的产品、货物、储备等结存的数量,存量资源是企业在转型发展过程中贯穿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全过程的各种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企业主体通过市场中的交换行为,将单个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市场体系,要素融合累积形成的资金、设备、销售等资源成为稳定市场和实现扩大再生产的存量支撑,社会资源进而得到配置调整,这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范式中资源配置的实现形式之一。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生产过程完全建立在流通的基础上,而流通只是生产的一个要素,一个过渡阶段。”[3]企业生产所需要的生产要素需要通过市场途径来获取,而企业产品的价值也需要通过市场交换来实现。使用价值作为价值的物质承担者,市场交换的最终目的是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而获得价值。马克思指出:“不同的生产领域经常力求保持平衡,一方面因为,每一个商品生产者都必须生产一种使用价值,即必须满足一种特殊的社会需要;另一方面因为,商品的价值规律决定社会在它所支配的全部劳动时间中能够用多少时间去生产每一种特殊商品。”[4]412市场调节资金、设备、劳动力等存量资源在社会各生产部门间的分配,加速生产要素的整合与创新,进而在政府宏观调控下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必须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我国正处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阶段,劳动力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增大、粗放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经济循环不畅问题十分突出,必须推动高质量发展,才能形成优质高效多样化的供给体系,使供求在新的水平上实现均衡。[5]62为加快实现赶超发展、跨越发展、高质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把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做实做优做强,坚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推动跨领域跨行业协同创新,坚持走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激发新动能、助推高质量发展,必须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适应高质量发展的高品质需求,在创新驱动的基础上拓展新动能辐射边界,增强创新力、需求捕捉力、品牌影响力、核心竞争力,加快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推动经济实现量的合理增长和质的有效提升。

(二)扩大优质增量供给催生经济发展新动能

增量是在存量的基础上通过资源的再配置衍生出来的新的资本、技术、产品等新增的总量,增量资源是盘活存量资源后形成的可供支配的新生资源。受要素市场变动的影响,企业在初始的资源配置中无法获得全部的生产要素,“如果资本在最后阶段W'-G'停顿下来,卖不出去而堆积起来的商品就会把流通的流阻塞”,[6]63导致商品存量难以最大化发挥创新优势来满足市场需求,这影响着新一轮的资源配置效率。在资源再配置过程中,技术的更新和改造能够刺激需求,拓宽产品价值实现的渠道,推动资金、技术、劳动力等资源集聚,按照“盘活存量、做优增量”的思路,让存量资源变为增量资源。生产资料的数量,必须足以吸收劳动量,足以通过这个劳动量转化为产品。[6]34劳动生产率的增长,表现为劳动的量比它所推动的生产资料的量相对减少,资本技术构成的这一变化,即生产资料的量比推动它的劳动力的量相对增长,又反映在资本的价值构成上,即资本价值的不变组成部分靠减少它的可变组成部分而增加。[4]718率先增加不变资本投入量的企业,通过加强技术更新和迭代,能够使得工人具有比平均水平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在进一步补齐要素成本短板的基础上,资金、设备、知识、管理等存量资源能够冲破旧有的、束缚自身发展的生产关系,以新的资源要素方式释放价值“红利”,实现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和存量资源的优化升级。随着经济全球化推动要素大规模流动,技术革新赋能产品质量和效益提升,全球经济“科技含量”迅速提升,创新尤其是科技创新成为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抓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正在重构全球创新版图、重塑全球经济结构。”[7]处理好存量和增量的辩证关系,关键在于把握核心技术的发展趋势,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扩大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共享经济优质增量供给,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以经济发展新动能厚植发展新优势。

(三)新发展格局下增量存量相互依存形成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随着世界市场的深度拓展,全球产业关联和相互依赖程度不断提高,要素资源流动速度加快,世界经济进入新旧动能转换期。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背景下,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主要呈现以增量带动存量的发展局面。一方面,存量是增量的必要基础,存量的挖潜优化必然换来新的增量投入。加快形成创新要素集聚效应,提升新技术、新产业的支持和服务能力,营造一流创新生态环境,更好服务于畅通国民经济内循环进而带来增量效益。另一方面,增量决定了存量的状态,增量的提升必然带动存量的调整。增量投入适应资本增殖规律,从资本增殖性的现实出发,追求价值最大化必然要突破利益固化藩篱,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扩大产业开放合作,以制造业为重点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形成刺激全球消费的新业态新模式。增量存量相互依存不僅加快了传统动能驱动向新动能驱动的转换,而且还深刻重塑着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第一,5G和工业互联网为新动能的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2017—2021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呈现上升趋势,2021年我国经济发展新动能指数为5988,比上年增长35.4%。其中,网络经济指数为1 9636,比上年增长48.4%,对新动能指数增长的贡献率高达81.9%(见表1)①。第二,创新链、产业链、服务链发展成为塑造经济新业态的主阵地。2021年,我国创新驱动指数为293.5,比上年增长205%。第三,完善的市场机制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培育提供良好的制度环境。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都会激发市场主体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积极性,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关键在于实现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持续提升增量、存量供需体系的稳定性,不断厚植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优化产业政策实施方式,推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着力补强产业链薄弱环节,在落实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任务过程中锻造新的产业竞争优势。[8]在新发展格局中,创新导向的开放发展是“以我为主”的国际分工,注重产业结构的升级,特别是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目标是占领科技和产业发展的世界制高点。[9]以产业升级为需求牵引,强化产业科技创新,高水平推动信息、数据要素价值释放,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提升全球要素资源配置能力和水平,逐步赢得经济发展新领域新赛道的竞争优势,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实现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发展助力我国经济行稳致远。

二、我国塑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面临的现实困境

面对风高浪急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3.0%,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60‰。伴随着世界已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经济正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我国发展面临新的存量和增量发展困境,制约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塑造,进而影响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经济的稳定发力和提质升级。

(一)传统产业阶段性产能过剩

我国在国际市场低迷、国内需求放缓的背景下,产能阶段性过剩问题在部分传统产业中表现突出,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生产能力与市场需求不相匹配。从我国的产业结构来看,煤炭、钢铁、水泥、纺织、化工、金属等行业为主的第二产业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在市场份额中占比较大,具有资产专用性强、投资回报长、沉没成本高、固定资产规模大等典型特征。但从三大门类产能利用率来看,2020—2022年我国制造业产能利用率均达74%以上,2021年4季度高达776%,2022年4季度产能利用率下降为758%,比上年同期下降1.8个百分点。采矿业产能利用率由2020年1季度的67.1%增加到2021年4季度的77%,2022年4季度下降到76.5%。2020—2021年,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的产能利用率由67.8%上升到75.4%,2022年4季度产能利用率下降到74%,比上年同期下降1.4个百分点(见图1)。这些产业在市场竞争机制作用下呈现资源配置不均衡,引发产业趋同化和同质化竞争,产品研发能力不足,尚未形成有序分工、相互支撑的完整产业链条,产能阶段性过剩造成产业利润下降,金融风险滋生,产业资本无法获得相应的投资收益和经济利益,实体经济无法有效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加剧结构性失衡的矛盾并催生新的结构性问题,不利于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塑造。

受国际紧缩性货币政策变动的影响,我国国际市场的需求日益萎缩,国外消费者消费意愿偏弱,新的产业投资和消费化解过剩产能速度减缓,工业产能利用率整体偏低。2017—2021年,我国的工业产能利用率在74.4%~78%之间波动,明显低于80%。2020年1季度,产能利用率下降为67.3%。1季度以后,我国工业生产逐步恢复,工业经济平稳恢复持续向好,产能利用率稳步提高。2020年4季度,我国工业产能利用率达到78%,2021年4季度下降到77.4%。2022年4季度我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5.7%,比上年同期下降1.7个百分点(见图2)。工业产品库存积压,导致工业产品的供给量超过需求量,与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需求不契合,影响工业产品进口的市场占有率,“引进来”政策带来的经济效应难以最大限度发挥,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外生驱动力明显不足。

(二)要素配置结构不合理

在现有经济运行过程中,要素市场的分配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的重点。我国要素市场化发育尚不够充分,市场决定要素资源配置的边界范围有限、要素流动体制机制存在障碍、资源要素配置不平衡等问题仍较为突出,束缚了市场主体的活力,阻碍了市场及价值规律作用的发挥,成为当前我国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塑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突出短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推动我国工业进入质量提升阶段,各生产要素在国内国际市场的交换和流通,加速了产品的商品化、社会化,产业结构逐步出现失衡,农业和制造业规模逐步萎缩,服务业比重持续上升,最终超过第二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产业。2015—2022年,我国第一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在7%~8.4%浮动,第二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由408%下降到39.9%,第三产业占比由50.8%上升到52.8%(见表2)。相比于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投资小、效益好、服务性强,要素配置比重持续上升,就业贡献率稳步增长,成为带动经济增长和激活创业创新活力的主体力量。但从第三产业整体发展趋势来看,第三产业要素发展动力和发展活力不足,生产性服务业依然是发展高质量新动能的最大短板。制造业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主导力量,生产性服务业是先进制造业不可或缺的中间投入行业和价值链延伸行业,生产性服务业不发达,优质要素难以适配先进制造业的发展需求,导致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缓慢,影响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深度融合,生产性服务业赋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亟待提质增效。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支撑能力不足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适应产业发展规律的关键产业,是全球主要国家增强工业竞争力的战略重点,已经成为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的关键领域。伴随着全球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加速发展,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企业转型升级、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创业就业中发挥着带动作用。据统计,2021年,我国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等“三新”经济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持续提高,达到17.25%,比2020年提高0.17个百分点。其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134%,比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具有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和世界影响力的国际化高新技术企业较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能力不足,技术链和产业链存在断裂现象,缺乏颠覆性技术创新突破。人才队伍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需求相比仍存在较大缺口,高精尖人才缺失,高水平技术技能人才供给不足,人才市场自由流动体系尚不完善,与世界主要科技强国相比存在较为明显的差距。新兴产业力量分散,产业集聚程度较低,大量基础材料、基础零部件、基础装备依赖进口,产品结构层次、附加值比较低。部分新兴产业配套设施建设、产业预警机制和管理服务体系落后,仍处于产业发展的萌芽状态,对新兴产业集群的发展形成掣肘。新兴产业领军企业还没有真正成为研发投入、技术创新活动、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缺乏产学研合作的内在动力和主动权,“1+1>2”的合作效果未能充分展现,产学研合作成效有待增强。

(四)产业提质增效步伐缓慢

根据“微笑曲线”理论,目前我国仍处于全球价值链中低端位置,承接着发达国家产品零部件生产和模块零部件生产加工环节,向产业链高端跃升艰难。从发达国家企业的生存规律来看,发达国家主要负责产品的技术研发、全球化品牌营销,处于“微笑曲线”的两端,即高位获利阶段,利润空间较大。而我国主要集中在产品的初级组装制造阶段,处于“微笑曲线”的最低端,即低位获利阶段,利润空间较小。而具有技术和资金优势的发达国家在全球分工体系中处于优势地位,我国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较多,智能制造水平不高,缺乏产业链现代化治理体系,治理结构有待完善,在全球经济博弈中的地位有待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缺乏国际竞争优势,产业发展路径单一且存在较强的依赖性,容易陷入“低端锁定”困局。一方面,价值链的“多米诺骨牌”连锁效应,进一步体现了产业体系的安全、稳定、高效运行对一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我国产业发展的路径易受市场竞争引发的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因素影响,产业链供应链发展不平衡状况较为突出,“卡链”“断链”风险加大,“脱钩”趋势隐现,给我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带来严峻挑战。另一方面,全球价值链的技术外溢效应推动科学技术创新进步、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同质产品竞争激烈,我国产业对先进技术吸收能力良莠不齐,科技创新领域“重应用、轻基础”的问题突出,自主创新能力不强,高品质、高复杂性、高附加值产品供给能力不足,掣肘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的速度,产业提质增效进程缓慢。

三、我国塑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突破路径

作为传统存量集中和内生增量衍生的国家,我国已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大规模增量建设向存量提质改造和增量结构调整并重转变。高质量发展需要集中精力打通淤点、堵点、痛点,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持续塑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形成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助推经济发展提质增效。

(一)持续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

当今时代,数字技术、数字经济是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先机,是新一轮国际竞争重点领域。要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产业深度融合,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发挥数字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10]通过数字技术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进数字产业化。通过数字技术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推进产业数字化。[5]120-121近年来,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日益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11]《“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国发〔2021〕29号)提出,要以数据为关键要素,以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主线,协同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赋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我国数字经济。在数字治理方面,要统筹数字经济、数字政府和数字社会协同发展,充分发挥数字治理全方位赋能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作用,基于数据要素的协同与合作、数据资源的决策和服务,利用数字技术激活生产要素活力,释放新需求,培育数字治理新动能。在数字产业方面,以发展数字经济产业园为重点,运用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物联网、5G等技术,增设智慧工厂、智能车间,全面延长产业链和创新链,实现产业生态系统化、基础设施网络化、功能服务精准化和运营发展智能化,做强做优做大特色优势产业,积聚智能产业发展新动能。在数字贸易方面,要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新机遇,利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开拓外贸新渠道,构建国内国际联通的全球最大自贸区,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国商贸物流中心,大力发展跨境电商平台,优化全球数字贸易服务生态,推动形成数字化贸易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在数字效益方面,要在提升经济质量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数字产业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包括社会保障、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社会环境和生态保护等。[12]發展数据应用服务产业,提供个性化、精准化、定制化数据产品,推动信息服务普惠民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新动能。

(二)加快要素市场化高效配置

我国需要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向纵深发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充分发挥市场促进有序竞争、深化分工的优势,在更大市场范围内推进要素资源高效配置,提升要素市场化配置水平,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塑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关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中发〔2020〕9号)指出,促进要素自主有序流动,提高要素配置效率,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创造力和市场活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加快建立促进要素自由流动的体制机制,使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等现代生产要素,能够从低质低效领域向优质高效领域流动,扩大优质增量供给,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落实要素市场化配置,关键在于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加强对要素价格、市场交易的调节和监管,促进政务服务从重审批向重监管、重服务、依法行政转变。同时,加快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创设公平竞争的环境,提高不同要素资源的协同配置效率。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需要遵循市场规律,解决好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这三个经济学基本问题,支持各类所有制企业参与要素交易平台建设,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充分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吸引全球要素与资源、商品与服务畅通流动,特别是要用好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开拓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大力发展服务型制造业,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提质增效,培育壮大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三)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

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塑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产业增量优势的关键领域,对化解全球经济复苏面临的风险、激发我国经济内生动力具有重要意义。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提升战略性资源供应保障能力,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2]30这为我国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指明了正确方向。我国需要加快建设与人力资源相匹配的产业体系,充分吸收高素质劳动力,从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瞄准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方向,加快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能力,开展引领性、颠覆性技术研发,打破核心技术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掣肘,不断提升高端产品有效供给能力,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正确航向。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新的增长点,加快形成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柱性和先导性产业,优化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绿色环保等重点产业发展布局,打造特色产业集群,推动形成创新资源集聚、产业生态完善、协作配套良好的产业发展生态。以国家战略性需求为导向,对标世界级集群培育目标,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建设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加快提升集群发展质量和国际竞争力,推动制造业从量的扩张转向质的提升。深化高校、科研院所和龙头企业产学研合作,加快科技成果创新转化,指导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技术升级、产品改造,形成更加稳定的产业链和产业聚集区,激发高质量发展新动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引导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跨国合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高端人才和管理经验,吸引优秀人才集聚,加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培养,形成人才国际竞争的比较优势,开辟开放合作新领域、制胜新赛道。

(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现代化水平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也是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协同发展的微观基础。企业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才能强。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现代化水平,关键是要培育形成一批具有技术优势或市场优势的“链主企业”,以及能够生产某些关键设备和先进材料的“隐形冠军”。塑造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着力培育壮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引导企业进一步优化大而全、小而精的供应链布局,以新能源、电子信息、轻纺工业等为突破口,构建从产品设计、制造到营销的全闭合上下游共生发展生态链,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智能化、绿色化加速转型。产业链供应链稳,工业经济才能稳。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依托工业互联网赋能产业管理全过程,改变产业链供应链运行方式和管理模式,加强“5G+工业互联网”应用,实现全链条系统智能升级,增强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竞争力。新时代要发挥好我国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使我国成为吸引全球优质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成为全球产业链聚合平台与外商投资兴业的沃土,在深入参与国际大循环的过程中打造以科技创新、技术创新、制造升级为核心的产业体系,不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13]紧扣产业链供应链部署创新链,加强技术要素投入,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效益,努力抢占国际产业竞争制高点,形成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确保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安全稳定。实现高质量发展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充分发挥我国全球最大规模市场、最完整产业链体系和新型举国体制等优势,突破“卡脖子”技术难题,坚持科技赋能、创新驱动,在高端装备制造业、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等领域补链延链强链,推动先进制造业技术创新与转型升级,促进我国制造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助推我国在对外贸易与国际经济治理中赢得更大的竞争优势,持续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拓展新动能成长空间,保证产业体系自主可控和安全可靠,为着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注释:

①本文数据来源于国家统计局。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34.

[2]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3]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366.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5]习近平经济思想学习纲要[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习近平.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引领科技发展方向 抢占先机迎难而上建设世界科技强国[N].人民日报,2018-05-29.

[8]习近平.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N].人民日报,2022-12-17.

[9]洪银兴.中国式现代化论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23:304-305.

[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206-207.

[11]习近平.不断做强做优做大数字经济[J].求是,2022(2):4-8.

[12]任保平,李禹墨.新时代我国高质量发展评判体系的构建及其转型路径[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3):105-113.

[13]李鹏.中国式现代化:基于马克思主义政党与经济理论的研究[M].北京:国家行政管理出版社,2021:285.

责任编辑:武玲玲

The Generation Mechanism and Shaping Path of the New Economic

Momentum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Taking the "Second

Zhang Zhiyuan, Li Juanjuan

(School of Marxism,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819, China)

Abstract:China has entered a stage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While the economy is upgraded from "quantity" to " quality", it has also brought about problems such as phased overcapacity in traditional industries, unreasonable structure of factor allocation, insufficient support capacity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and slow pace of industrial quality and efficiency improvement. Shaping new momentum for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an internal requirement for optimizing economic planning, strengthening innovation leadership, and ensuring sustained and healthy economic development. We must continue to advance the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industries, accelerate the market-based and efficient allocation of factors of production, promote the integrated development of strategic emerging industries, and gather strength to modernize industrial chains, supply chains, and innovation chains. We will inject new economic momentum to achieve high-quality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 words:high-quality development; new economic momentum; the real economy

猜你喜欢
新动能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
我国经济怎样实现“高质量发展”
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积极培育和壮大新动能
电商发展过快的成因及对经济的影响
虚拟资本理论发展探究
浅谈我国实体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我国实体经济在金融支撑下的重要意义
鲁企“新动能”
培育县域经济增长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