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汉学家金谷治的学术思想

2023-06-07 12:38苏豪
中华瑰宝 2023年6期
关键词:金谷思想史论语

苏豪

金谷治是日本研究孔子的代表汉学家之一,他的研究方法和视角为中国本土的孔子研究提供了借鉴。

20世纪70—80年代,日本汉学家金谷治曾多次访问中国,出席在北京、山东曲阜等地召开的中国思想史及儒学研究国际研讨会,是当时中日学术交流的代表学者。

金谷治(1920—2006年),日本三重县人,曾师从武内义雄、冈崎文夫等人学习中国古代思想史,并以近代实证主义文献批判的方法,对中国古典文献进行注释、翻译与研究。在东北大学(日)文学部任教期间,金谷治长期主持文学部中国哲学讲座,从事中国思想史的研究。他还曾任日本中国学会会长、东方学会理事长,对日本中国学研究的发展起过重要的推进作用。

早年投身汉学

金谷治自学生时代就开始接触汉学,他的研究领域和学术思想受其师武内义雄的影响甚大。因此,在了解金谷治之前,有必要先了解武内义雄的学术思想。武内义雄的汉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思想史,并专题研究《老子》与《论语》。

武内义雄的学术研究有几个重要特点:其一,继承和发展了“京都学派”原典批判的治学方法,以扎实的文献考证作为研究展开的基础;其二,依托但不拘泥于考据学的方法,注重思想史研究中的学派传承与思想流变,并进行宏观性、整体性的思想史研究,破除宗教式崇拜与方法论信仰,以“史”为中心;其三,关注佛、道二教发展。武内义雄是“京都学派”的代表学者之一,作为武内义雄的亲传弟子,金谷治继承和发展了其师的学术风格和特点。

“中国哲学乃至思想史研究吸引了新一代中国学者的参与,近年来其方法论有了积极的发展,虽然学界对于谊卿先生学问的评价并不低,但基于古典研究所必须的基础研究及其原典批判,与其相联系的思想史研究方法,应该更加广泛地加以学习。”金谷治曾如是总结恩师武内义雄的研究。他反复强调文献批判的方法论对于武内义雄之研究的意义,阐述文献批判对于古典研究的基础作用,号召新一代学者对其广泛学习并加以运用,他本人对此方法更是推崇备至。

以文献批判研究汉学

在其专题论文《疑古的历史》中,金谷治認为对于古代历史的研究,以批判的立场进行研究为疑古,以无批判的立场进行研究则为信古,历史研究的发展脉络是从信古到疑古,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就是批判的方法。金谷治先后介绍了孟子、王充、刘知几、柳宗元、欧阳修、朱子、阎若璩、章学诚、康有为、顾颉刚等人的疑古观及批判的方法论,还通过文献批判的方式对各家的批判方法及得失进行点评,展示了其文献批判的功底。

金谷治的另一著作《唐抄本郑氏注论语集成》,对于流散的《论语郑氏注》佚文和出土简牍一一搜集、考订与解读,并进行对比阐释,是当代《论语郑氏注》研究的巨著。这些研究都离不开文献批判的基础性支撑。其作《荀子的文献学的研究》《〈尚书〉洛诰篇的错简说》《〈孙子〉竹简的发见》《关于古佚书〈经法〉等四篇》等论著都是以文献批判方法为基础进行勘误与论证发微的。

在金谷治有关对《管子》《老子》《孔子》《论语》等论著的研究中,文献批判方法的运用更是处处可见。可以说,金谷治继承并致力于发扬武内义雄的考据学、目录学,以及文献批判的学问观,是“京都学派”学风的又一代继承者。

但金谷治对于文献批判方法的运用,并非如传统经学研究般沉溺于辞章句理。与其师武内义雄《中国思想史》一样,他的《秦汉思想史》也侧重于探析时代变革之下的精神思潮与学派传承,并且在此方面的表现更为明显而具体。他跳出了对文献本身的探究,通过对复杂时代背景的分析,了解作者时代思潮的特点及人的精神活动轨迹。

《秦汉思想史》全书分为“秦汉的法术思想”“汉初的道家思想”“秦汉儒生的活动(上下)”“淮南子的思想”五个章节,法、道、儒、杂四家思想虽分列不同章节,但思想各有联系。在法家思想一章,金谷治着重论述了被前人忽视的汉代法家思想中对经济与民生的制度改良;在道家思想一章,他重点关注黄老思想的个人本位与政治的联系;在儒家思想一章,他聚焦儒生们的现实改革。从书中各处可见作者的人文关怀。此思想史不是如《史记》《汉书》般思想家传记式的著作,而是通过思想家进而描绘思想流派,通过思想流派勾勒出不同时代中人们的思想模式。这显然是继承了武内义雄《中国思想史》的著作理念,从而更为鲜活地展现秦汉人的思想。

专题研究儒道关系与孔子

就儒、释、道三教关系而言,金谷治致力于探讨儒、道两家的关系,而对于佛教思想的研究较少。金谷治的老师武内义雄认为,孟子的寡欲说在儒家中找不到源头,应是受到老子思想的影响而形成的,也就是说,儒道两家在早期形成时,其思想内核是多有联系的。金谷治就上述观点进行了更详细的阐述。

在《〈论语〉中的隐者》一文中,金谷治认为,在孔子同时代,原始道家思想便已流传较广,《论语》“宪问”“微子”两篇中都可以看到道家隐士的社会责任。这种儒家隐士思想反过来又对道家思想,尤其是后来的庄周思想产生了影响。金谷治在通过文献批判的方法研究《庄子》内篇时发现,如果老子的哲学是庄周的哲学,那么在庄子的原始思想中应该可以看到浓厚的老子思想,但反而被认为是后代所撰的《庄子》外篇中老子思想更为浓厚。由此,他认为公元前3世纪前半叶所出现的隐士立场才应是庄周思想所产生的土壤。庄周思想的产生受到了儒家隐士思想的影响,而非是对老子思想的全盘继承,换言之,庄周思想的形成受到了儒道两家思想的共同影响。

此外,相较于金谷治在管子、荀子研究中对文献批判方法的着重运用,其进行孔子研究时并未在论著中对该方法有过多的体现,而是着重于对孔子思想的阐述,以及将孔子及其思想与时代相联系。也就是说,在孔子研究之上,文献批判只是作为研究的前提准备,真正使他融会贯通的则是武内义雄审视思想史的独特视角,以及思想史中“史”和思想与时代横向及纵向的联系。

金谷治在研究孔子时,破除了宗教式崇拜及传记式书写的桎梏,将孔子置于具体的历史之上甚至思想史的思潮之上。他通过剖析孔子形象,展示儒家思想在春秋时期的立体形态,从而寻找孔子思想在当时社会的生长土壤。

针对研究孔子应以何为基础的问题,金谷治虽对《论语》文献的准确性也持怀疑态度,但在综观历代学者的文献批判及新出土文献的佐证后,他认为《论语》仍是研究孔子思想最为可靠的原典文献。因此,对于《论语》的原文记载,金谷治多采纳吸收,而对于后世之注解则抱谨慎态度。

总体来看,金谷治的学术思想是对“京都学派”及武内义雄之学术传统的继承与发扬。而在此框架之内,他摆脱了既有观念的束缚,从更为“真实”“实践”的角度解读儒道思想,并致力于将其思想大众化、普及化,这从他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相继出版的大众化“口袋书”中可见一斑。

猜你喜欢
金谷思想史论语
天天背《论语》,你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吗?
读《我需要一个朋友》有感
如何读懂《论语》?
金谷園雅集 第一场文人自发的宴游
他错过组织给的三次机会
——浙江机场集团原党委委员、副总经理金谷严重违纪违法案剖析
《论语·为政第二》
为什么弱者难以接近正义——一个思想史的考察
金谷源重组期吃罚单股民欲起诉维权
金谷源重组期吃罚单股民欲起诉维权
半部《论语》治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