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布权,尚琦
编者按:自2020年1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发挥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防止资本无序扩张、依法规范和引导我国资本健康发展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同时为政治经济学研究提出了新的任务和方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加强新的时代条件下资本理论研究。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这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研究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那么,如何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资本的重要论述,如何从学理上认识新的时代条件下各类资本的性质和作用,以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资本理论,本期刊发的四篇文章,从不同角度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以期引起学界的进一步思考。
摘要:资本是市场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是影响经济乃至社会发展的重要变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规范与引导资本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特别是围绕“发挥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为资本设立‘红绿灯”“促进各类资本良性发展”以及“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是党领导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等方面发表了重要论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规范和引导资本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理论的赓续与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于资本理论的创造性探索,擘画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本发展新路径。在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必须遵循资本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科学地引导好、规范和利用好各类资本。
关键词:习近平;资本;规范;利用
中图分类号:F014.1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2101(2023)03-0001-0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國内国际环境所带来的发展机遇与风险挑战,对关系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探索,实现了经济实力历史性跃升。党的二十大报告特别提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1]28 资本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是影响经济乃至社会发展的重要变量。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规范和引导资本发展,既是一个重大经济难题,更是一个重大政治难题。2022年4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关于依法规范和引导我国资本健康发展进行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指出:“必须深化对新的历史时代条件下我国各类资本及其作用的认识,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发挥其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2]217习近平总书记围绕规范和引导资本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科学地厘清了长期以来理论界关于社会主义社会中资本问题的争论,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合理地利用资本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一、习近平关于规范和引导资本的重要论述
(一)“发挥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能不能利用、如何利用”,既是一个重大理论难题,更是一个重大实践难题。这其中涉及到“如何认识资本”“树立怎样的资本观”问题,这一问题从改革开放初期至今,一直困扰着许多人的思想和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深入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对待和处理资本的正反两方面经验,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理论研究。”[2]219鼓励人们特别是理论工作者运用比较方法研究资本,通过对资本的历史和资本实践的研究,人们在经济实践中逐渐把握了资本的特性与规律,打破了资本专属于“资本主义”这一传统认识,将资本纳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视域,保留了资本“物”这一属性对经济的驱动性,突出资本的社会属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资本同土地、劳动力、技术、数据等生产要素共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繁荣发展作出了贡献,各类资本的积极作用必须充分肯定。”[2]218资本作为社会生产中最具流动性的生产要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充当了“催化器”的角色,在促进资本投资、扩大对外开放以及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是市场配置资源的工具,是发展经济的方式和手段,社会主义国家也可以利用各类资本推动经济社会发展。”[2]217-218资本与市场经济产生和发展是同步的,离开资本的市场或离开市场的资本都是违背经济规律的。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基本经济制度,其中的“多种所有制”就为“三资”留有存在与发展的空间;党的十九大更是把“两个毫不动摇”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而确定下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本是带动各类生产要素集聚配置的重要纽带,是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发挥资本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积极作用。”[2]219这表明,我国鼓励包括资本在内的各类市场要素活跃在商品生产交换的各个环节,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带动社会各个领域发生一系列变革。
(二)“为资本设立‘红绿灯”
资本最初是以商人资本和借贷资本形式存在的,可以说是先于资本主义社会而产生的。这表明,资本并不是资本家独有的“社会产品”,而是因为资本在资本主义社会处于支配地位和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并且资本人格化的资本家表现出对物质利益的狂热追求而导致了贫富差距两极分化的资本主义社会现状,才将资本与资本主义社会紧密联系起来,形成“资本=资本主义”的逻辑思维。马克思早就揭示了资本的逐利性以及生产剩余价值的客观事实,也系统性地剖析了资本的实质在于人与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生产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包括公有资本、私有资本和混合资本:公有资本的所有权掌握在党和国家手中,其运行符合社会主义制度要求;私有资本的所有权掌握在私人手中,其运行的逐利性动机并没有变,隐藏在私有资本背后的人与人之间剥削与被剥削的生产关系也没有变;混合资本的所有权属是多元的,其性质主要取决于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其运行往往体现主要控股主体的特征。如何在利用私有资本中实现趋利避害,严格规范与引导私有资本就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资本具有逐利本性,如不加以规范和约束,就会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危害。”[2]21这是因为私有资本追求价值增值的实质并不会因为社会性质的变化而消失殆尽,当有人把私有资本的积极作用过度夸大,私有资本的文明一面就会瞬间被它的野蛮一面所蚕食,因此必须依靠强有力的手段对私有资本进行规范和引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为资本设置‘红绿灯。遏制资本的无序扩张,不是不要资本,而是要资本有序发展。”[2]211-212这就是说,在市场这条借用资本发展的“宽阔马路”上,我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亟需对各类资本在如何选择“行车道路”“行驶速度”“车辆限高”等问题上做出必要规范,对“闯红灯”“压线”“酒驾”“无照驾驶”等这类禁止性行为问题需要设定明确的法规界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个独具中国特色的伟大创造,资本纯粹以“资本一般”形式存在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是必然的,尽管如此,但经过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检验,社会主义社会的资本和资本主义社会的资本仍然有很多不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搞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们党的一个伟大创造,既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必然会产生各种形态的资本”“既不让‘资本大鳄恣意妄为,又要发挥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功能”。[2]211这表明,我国在肯定资本作为生产要素能够发挥积极作用的过程中,始终坚持资本运行的“社会主义”底色,既要激发资本作为生产要素的经济活力,又不能任由资本毫无节制地野蛮生长。
(三)“促进各类资本良性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深化经济领域改革,明确了资本充当市场调节的工具和手段这一角色,超越了从生产关系或生产力单一维度对资本的理解,形成了对资本的“整体性”把握。在肯定了“资本一般”即具有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积极作用前提下,资本“能不能用”这一命题已经有了答案,而“如何利用”就要在资本总体性把握下进行更有深度的思考与实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用科学理论指导实践,促进各类资本良性发展、共同发展,发挥其发展生产力、创造社会财富、增进人民福祉的作用。”[2]219这意味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与发展的过程中,要优化企业的资本结构,无论是公有资本、混合资本还是私有资本,都要深入研究各类资本的变化规律和特点,引导各类资本在增进人民福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中发挥自身独特的作用。为此,习近平指出,“要加快国资国企改革……做强做优做大国有资本。”[3]同时,还要“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4]这意味着,站在新发展阶段,必须坚决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打造更为开放的资本市场格局,为各类资本发展营造一个极为有利的市场环境,从而促进各类资本良性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完善开放型经济体制,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促进投资便利化,以优质市场环境吸引更多国际资本在我国投资兴业。要支持和鼓励我国资本和企业走向世界。”[2]220这就需要当前我国必须深化资本领域改革,着力打造一个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为各类资本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充分释放资本活力,引导资本走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道路。特别要针对非公有资本存在的良莠不齐以及不正当竞争等问题,要全面落实非公有资本的国民待遇,优化非公有资本的要素构成,有效化解非公有资本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玻璃门”“旋转门”“弹簧门”等政策性问题,充分发挥非公有资本的独特优势,不断开放非公有资本的生产和經营领域范围,让更多的非公有资本在参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得到可持续发展。
(四)“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是党领导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天然具有流动性和无序扩张的倾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各类资本运行过程中,必须明确主体监管责任,加强规范和引导。对此,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是党领导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切实承担起主体责任,提升资本治理本领,加强政策宣传和预期引导,坚决防范发生系统性风险。”[2]221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一切工作的核心,要充分发挥党的组织优势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切实履行领导经济工作的职能。公有资本产权归属于全体人民,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承担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有效保障公有资本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必须在现代企业制度的组织机制中坚持党的领导。混合资本在股权多元化的大背景下将变得更加复杂,一些小小的产权纠纷也可能形成“蝴蝶效应”而被无限放大或被歪曲,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障国家利益和各资本主体的合法权益与和谐发展。私有资本固有的贪婪性和进取性也只有在党的监管下才能确保其在多种所有制的基本经济制度框架中不越位,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确轨道上得到健康发展。可见,对于社会主义社会中各种形态的资本,都要通过党的全过程价值引导,积极培育企业诚信文化,引导各类资本和资本主体诚信生产经营,鼓励他们积极参与第三次分配,引导资本服务全体人民共同利益的价值目标。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要正确处理资本和利益分配问题……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3]为此,党必须肩负起资本治理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党的决策和引领作用,通过完善个人所得税等制度,规范各类资本性所得,多措并举管控好资本,使得各类资本始终遵守国家制度和法规,使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利用资本方向不转向、不倾斜、不偏倚、不变色,“使之始终服从和服务于人民和国家利益”[3],从而为促进我国资本良性运行和经济高质量发展,为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习近平关于规范和引导资本重要论述的历史性贡献
(一)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理论的赓续与发展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的系统性理论主要集中在《资本论》之中。《资本论》基于唯物史观和辩证法的科学方法,植根于19世纪英国、法国、德国等国的社会现实,对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的“资本”进行了深刻论述和批判。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版的序言中就明确强调“我要在本书研究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以及和它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交换关系”。[5]8这不仅反映了该著作的内核和要义,也郑重声明了他所研究资本的社会蕴意。马克思强调,“资本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的、属于一定历史社会形态的生产关系,后者体现在一个物上,并赋予这个物以独特的社会性质”[6]922,其中体现了他的历史唯物主义的视野,既对广义资本的范畴锁定,又对资本外延深刻把持。马克思明确指出,“资本是资产阶级社会的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7]31尖锐地批评了在资本逻辑主导下资本实现了对劳动者和劳动产品的占有和支配,从而导致了劳动异化的现象。资本本身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矛盾体,它不仅决定了以资本为基础的生产方式,“已经包含着现代的一切冲突的萌芽”。[8]当然,马克思在揭示资本的二重性时并没有完全否定资本的作用。他指出:“它榨取这种剩余劳动的方式和条件,同以前的奴隶制、农奴制等形式相比,都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有利于更高级的新形态的各种要素的创造。”[6]927-928从封建社会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过程中资本则在社会矛盾运动过程中发挥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正如马克思所言:“资本一出现,就标志着社会生产过程的一个新时代”。[5]46此后,列宁继承了马克思对于资本的基本观点,继续强调“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9]217,而在苏维埃政权建立后推行的新经济政策,试图借助市场来激活社会主义经济,提出了“私人资本主义能成为社会主义的帮手”[9]221这一独创性观点,为创造社会主义的经济形式奠定了基础。同时根据俄国在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的基本国情,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条件下“存在资本”打开了一个重要缺口。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资本作用的评价是二重的。一方面,资本有积极作用,即在敲响封建社会丧钟的过程中,资本是一种重要的物质力量,发挥了革命性作用;另一方面,资本有消极作用,即资本的无序扩张必然产生劳动异化、贫富差距、生态恶化等,损失公平与效率。在马克思经典作家那里,共产主义社会形态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且扬弃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缺陷的社会形态。马克思正是在批判资本的基础上,得出未来社会以公有制、计划经济按劳分配为基本特征的科学结论,对资本在未来社会的存在持否定性态度。马克思不可能超越特定的历史时代去预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存在一个包括私有资本、公有资本以及混合资本在内的资本范畴。习近平总书记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的辩证性评价,同时又进一步肯定了社会主义条件下仍然会存在资本,但必须严格科学监管和合理利用资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如何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这是新时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必须研究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2]219资本的“历史使命”还未完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未达到“终结资本”的条件[10]。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正确处理资本和利益分配问题。既注重保障资本参与社会分配获得增殖和发展,更注重维护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坚定不移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2]220其要义在于,只有将资本这一“社会力量”与“人民至上”相链接,才能发挥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最大功能。习近平总书记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资本理论的同时,肯定各类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提出一系列规范和引导资本的措施,将社会主义社会资本引导流向“以人民为中心”、致力于共同富裕的实现,是在继承马克思辩证资本观前提下对规范和引导资本观点的重大发展与创新。
(二)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于资本理论的创造性探索
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毛泽东对资本主义认识的也经历一个变化过程。在党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泽东指出:“由于中国经济现在还处在落后状态,在革命胜利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还需要尽可能地利用城乡私人资本主义的积极性,以利于国民经济的向前发展”。[1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减少或降低“私”的比例,通过和平赎买资本方式推动全行业公私合营,积极鼓励工人阶级针对资本家进行“五反”斗争,以确保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在《不要四面出击》的讲话中,毛泽东主张把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区别对待,从而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恢复了国民经济,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以后,在中国大地上基本消灭了私人资本,国家资本主义得到了保留并成为支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重要力量。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毛泽东基于国际复杂形势对资本进行不同的研判:一方面想学习和利用资本,主张商品经济是一所大学校;另一方面偶尔又把“资本”等同于“资本主义”,从而导致人们对资本的质疑、对资本积极作用的否定,甚至出现“谈资色变”的现象。当然,对资本持有革命性态度不仅仅限于观念层面,完全的计划经济体制也使资本缺乏生存土壤。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从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开始便逐渐引入“资本”“资本市场”等术语。值得一提的是,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就改革开放过程中人们对姓“资”姓“社”的疑惑进行澄清,提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12]373针对有人对“三资”企业的各种质疑,邓小平特别强调,“‘三资企业受到我国整个政治、经济条件的制约,是社会主义经济的有益补充,归根到底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的。”[12]373于是,人们对资本的态度开始由“思想恐惧”逐渐转向“选择利用”,从而助推和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1993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资本”一词首次被写进党的文献,这也意味着对“资本”有保留性的接受以及对资本在我国改革开放中积极作用的肯定。在此背景下,理论界掀起一个关于“资本”再认识的热潮,形成了“增殖手段”“未来服务”“物质资本”“所有制股本”“长期资金”“财富存量”等六种不同解读,[13]由此也引起了广大民众的对资本特别是外资的再次热议与怀疑。为此,江泽民指出,“我们积极利用外资,就是发展我国经济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借力方式。要通过学习和实践,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利用外资上的‘借力技巧”。[14]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资本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面对如何把持资本“用”与“管”的效度问题,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加强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促进资本市场主体健康发展。”[15]至此,资本不仅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客观存在而被接纳,而且在各个领域的经济实践中被大胆地利用。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各类资本在我国呈现出良好发展趋势的同时,也显露出一系列社会性问题,如收入差距拉大、劳资关系紧张、生态环境恶化等,特别在数字金融领域等新兴的产业形态中,不仅私有资本异常活跃,而且存在许多重大的风险隐患。这给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带来了许多严峻的挑战。为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摸着石头过河”,着力规避利用各类资本所带来的社会性问题、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深化资本领域改革,从而走出一条新时代规范和引导资本的新道路,利用资本水平显著提高,监管体制逐渐完善,监管效果进一步增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资本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生产要素”,要“发挥资本积极作用”[2]217来建设社会主义,再次肯定了资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伟大文明作用”,彻底打破了资本属于资本主義“专有物”这一传统观念,摘掉人们对资本的“有色眼镜”。与此同时,习近平强调“要设立‘红绿灯,健全资本发展的法律制度。”[2]220这是新时代对各类资本发展的有益探索和独创性结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关于辩证资本观和历史资本观的基础上,独具慧眼地将资本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相融合,开辟出了一条利用资本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道路。
(三)擘画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资本发展新路径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转入新常态,各类资本有了新变化,同时也对“市场与政府关系”提出了许多新要求。如何适应这些新变化和新要求,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大实践课题。从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实践来看,过去对于市场经济以及资本规范和引导仍然经验不足,常常陷入“一放就乱、一乱就抓、一抓就死”的困局。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和对微观经济活动的直接干预,不断推进土地、资本、劳动力、技术、知识、数据等重要生产要素的市场化改革。习近平总书记坚持辩证资本观和历史资本观,坚持用发展眼光认识资本,强调“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注重激发包括非公有资本在内的各类资本活力,发挥其促进科技进步、繁荣市场经济、便利人民生活、参与国际竞争的积极作用,使之始终服从和服务于人民和国家利益,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2]219我国将资本与社会主义制度深度融合的目的就是力图发展“最先进的民族的共同监督”[16]691下的“世界市场和现代生产力”[16]691,它是走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要路径。同时,习近平总书记始终警惕资本的无序扩张和野蛮生长,他强调指出,“要全面提升资本治理效能。增强资本治理的针对性、科学性、有效性,健全事前引导、事中防范、事后监管相衔接的全链条资本治理体系。”[2]221资本治理体系的建立与优化需要具体到规范和管控资本的各个方面,从而促进资本治理能力的巩固与提升,二者相得益彰、共同发展,为资本合理运行与规范资本提供坚实的制度基础与有效的治理手段。
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整体性视角在资本“能不能用”“如何利用”问题上进行了创造性探索,深化了资本领域改革,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经济成就:“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国内生产总值从五十四万亿元增长到一百一十四万亿元,我国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达百分之十八点五,提高七点二个百分点,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从三万九千八百元增加到八万一千元。”[1]8其中,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所取得的伟大成就表明,资本作为生产要素全面成为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强大优越性,能够有效规避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资本的消极作用,从而焕发了资本促进市场发展的强大经济活力,为实现中国共产党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三、习近平关于规范和引导资本重要论述的逻辑意蕴
(一)遵循资本的历史逻辑,发挥资本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积极作用
资本从来都是一个历史范畴,它在一定历史时期产生,又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消亡。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不再从事那种可以让物来替人从事的劳动,——一旦到了那样的时候,资本的历史使命就完成了。”[7]69作为一种生产关系的资本,其内在必然的包含着人们在生产过程中的剥削关系,并在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得到前所未有的理想环境,实现了自身命运的“高光”时刻;作为一种市场要素的资本,其内在投机行为充当了市场经济“晴雨表”的一个重要指针,弥补了市场资金的缺口,构成了人力和技术等要素流动的引擎。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有着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必将替代资本主义,而那个时候,资本将不复存在。可见,资本存在历史阶段在于,当“人不再从事那种可以让物来替人从事的劳动”阶段,社会的发展和前进已经不再需要“资本”充当任何角色。这一阶段不止于停留在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在生产力总体水平欠发达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仍然需要有“资本”存在的理由。可以说,只要有市场,就必然有资本。改革开放是我国認识资本和利用资本的分水岭,打破了传统观念里“资本”与“资本主义”的机械联系,厘清了作为剥削工具的“制度性资本”的土壤和边界,提出了“计划”和“市场”都是手段的观点,为社会主义国家利用资本奠定了思想基础。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确立到进一步深化,不仅对资本的认识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且在实践中积极探索对资本“如何利用”的问题。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17]这说明,我们距离马克思所设想的社会主义在生产力发展水平上还有很大距离,从历史角度看,各类资本必然客观存在于我国社会主义整个初级阶段。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探索如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发挥资本的积极作用,同时有效控制资本的消极作用。”[2]211所有的资本都具有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两面性”。其中,公有资本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方面没有或少有对抗性矛盾,因而发挥其作用是直接的,积极的;私有资本在生产关系和生产力方面仍然存有对抗性矛盾,因而发挥其作用是间接的,双重的。私有资本在我国被看作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生产要素,但绝不意味着只看到资本具有激发市场经济活力的功能,同时也需要时刻警惕资本带来的不利后果。要在利用资本的实践中深化对资本认识,把握各类资本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下的特性和规律,提高利用各类资本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和引导资本的重要论述,对于“如何利用”资本这一难题作出精准回答,对于引导、规范以及利用各类资本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二)深化资本的理论逻辑,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资本理论研究
资本原始积累促成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分离,“大量的人突然被强制地同自己的生存资料分离,被当作不受法律保护的无产者抛向市场。”[5]851处在异化中的劳动和资本显然是对立的,其中,“劳动”变成了失去主动性的“雇佣劳动”,“资本”变成了主导性的“资本力量”,二者在资本主义根本矛盾深层作为“社会撕裂”的两种利益代表,必然以敲响资本主义的丧钟为结局而达到新的和解。马克思指出,“资本不是一种个人力量,而是一种社会力量”“资本是集体的产物,它只有通过社会许多成员的共同活动,而且归根到底只有通过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活动,才能运动起来。”[16]46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经济形态下的“资本”,是以野蛮的、血腥的、赤裸的逐利属性存在的,到未来公有制社会将蜕变为“资金”而存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资本得以被私人即资本家利用,但在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社会主义国家,资本则被当做集体产物对待,被看成一种“社会力量”完成了与社会主义制度的融合。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虽然国内国际环境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相应地利用资本的实际条件与客观环境也产生了重大变化,但资本的逐利性从本质上是没有改变的,资本内在促进市场经济发展的社会属性也没有改变。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新的时代条件下资本理论研究。”[2]219加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的正确认识和正确定位是我国规范与利用资本的前提。在人类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资本原始积累既是资本主义社会对封建主义社会所犯的历史“血债”,又是资本主义脱胎于封建主义的必要“阵痛”。然而,社会主义在“扬弃”资本主义社会过程中“要不要资本”“要不要资本原始积累”还需要进一步澄清,特别是如何认识私有资本所内蕴的二元悖论,如何认识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和社会主义社会形态下“资本”既不能完全“和解”、也不能完全“对立”的事实,更是亟待解决的重大理论问题。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正确处理不同形态资本之间的关系,在性质上要区分,在定位上要明确,规范和引导各类资本健康发展。”[2]219当前,我国经济建设无论从所有制层面,还是产业产品层次方面,无论是实体经济,还是虚拟经济,总体都呈现出“资本+”的态势,资本与不同所有制、不同产业产品、不同经济样态相结合必然表现不同的属性,因而在未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既要不断深化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本一般理论的研究,还要坚持辩证地、发展地、历史地认识和把握我国各类资本的特殊属性,正确把握各类资本的发展方向,深入思考规范和引导各类资本的基本原则、主要方式和实现路径,使各类资本能够沿着正确道路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三)坚定资本的实践逻辑,引导各类资本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在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实践中,资本从未缺席,它是以资本家的“天使”和工人阶级的“恶魔”而存在的。资本成为资本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集合体,扮演着合乎历史规律而又不光彩的社会角色。从市场经济实践层面来看,从“资金要素”到“资本市场”也存在着一般性的社会意义。马克思曾说:“资本,别的不说,也是生产工具,也是过去的、客体化了的劳动”[5]9对资本的客观界定以及作为“生产工具”的强调,是对资本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肯定,也是利用资本进行经济建设与资本实践的理论支撑。事实上,在各类生产要素活跃的大市场中,资本总是处于一个重要的、不可替代的地位,既“见不得”又“离不得”。特别是在市场经济开放程度不断提高和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条件下,资本的形式和形态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形成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在资本主义社会制度还未全面彻底土崩瓦解之前,社会主义经济实践中到底对“资本”进行历史性继承、革命性改造还是辩证性“扬弃”,都是社会主义发展社会生产力中需要解决的重大实践问题。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客观环境的变化导致各类资本在实践中需要突破以往理论上的桎梏,否则就容易陷入到利用资本的现实困境中。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言,“马克思、恩格斯没有设想社会主义条件下可以搞市场经济,当然也就无法预见社会主义国家如何对待资本。列宁、斯大林虽然领导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但当时苏联实行的是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基本上没有遇到大规模的资本问题。”[2]211找寻一条更为适合中国经济发展的资本实践道路,也是需要通过实践反推出来的,这更体现出目前我国规范和利用资本激发社会主义生产力活力是一项重大实践课题。既然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建設无法回避“利用、规范和引导资本”这一重大实践问题,那就要在实践中实现从“要不要资本”到“如何规范资本”的理性回归。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消除各种市场壁垒,使各类资本机会平等、公平进入、有序竞争。”[2]220这表明我国正在依法依规引导各类资本健康发展,对资本兴利除弊,激发资本文明面,避免资本野蛮生长。特别是要强化政府宏观调控,促进“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相结合,为各类资本发展道路上设置必要的“红绿灯”,警惕资本领域“黑天鹅”和“灰犀牛”事件,尤其警惕“资本大鳄”、平台垄断等侵犯百姓利益的“大资本”失范行为,以避免资本实践逻辑带来的不利后果,如不良资本渗透民生权利、干扰经济秩序、侵蚀生态环境等这类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规范和引导资本的重要论述是遵循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原则的真理性论断,是为良性资本吃了一颗“定心丸”,为恶性资本划了一条“禁止线”,从而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规范和引导各类资本实践的科学指南。当然,我们还要在实践中不断积累治理资本的经验,切实把握资本发展的实践理路,引导各类资本走独具特色的中国道路,从而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
[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N]. 人民日报,2018-12-22.
[4]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1:35.
[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7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7]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287.
[9]列宁全集(第4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
[10]张旭.正确认识资本的特性与发挥资本要素的积极作用[J].当代经济研究,2022(5):5-15.
[11]毛泽东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431.
[12]鄧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13]武建奇.应对资本范畴进行怎样的“再认识”[J].经济研究,1995(3):72-76.
[14]江泽民.全面分析和正确估量当前形势,把握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N].人民日报,1994-05-05.
[15]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要大力发展资本市场,加强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促进资本市场主体健康发展[J].资本市场,2007(10):4.
[16]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
[1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0:10.
责任编辑:武玲玲
Historical Contribution and Logical Implication of Xi Jinping's
Important Discourses on Regulating and Guiding Capital
——Taking the "Second
Gao Buquan, Shang Qi
(School of Marxism, Yan'an University, Yan'an Shaanxi 716000, China)
Abstract:Capital is an important factor of production in the market economy and an important variable affecting economic and even social development. Since the 18th CPC National Congress,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has put forward a series of new ideas, new views and new assertions on regulating and guiding capital, especially, he made a series of important expositions on "playing the positive role of capital as an important factor of production", "setting up a 'traffic light' for capital", "promote the benign development of various types of capital", "standardizing and guid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capital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Party's economic work" and other aspects.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s important remarks on regulating and guiding capital are the contin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the classical Marxist writers' theories on capital, and the creative exploration of capital theories in adapting Marxism to the Chinese context, which draws a new path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apital under the socialist market economy syste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in the new era. In the new journey of Chinese modernization in the new era, we must follow the historical logic, theoretical logic and practical logic of capital, and guide, standardize and utilize all kinds of capital scientifically.
Key words: Xi Jinping; capital; regulate; utiliz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