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一帆
(沈阳音乐学院,辽宁 沈阳 110818)
新时期,随着国家产业调整以及人们经济物质水平的提高,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社会和市场对艺术类人才的需求呈逐年增长态势,各类高校相应增加了艺术类专业及招生名额。而随着“艺考热”的逐年升温,艺术类院校的招生和毕业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在相对于需求增长有限的情况下,这无疑极大增加了艺术类毕业生,特别是音乐、美术等专业人才的就业难度。基于此,分析新时期艺术类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因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对策,对于提高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解决就业难等现实问题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地方政府的宏观调控与配套就业政策对毕业生就业有重要影响。新时期毕业生与用人单位是双向选择、互惠互利。但目前仍存在部分毕业生对自己的专业前景并不了解,用人单位也更多地会从企业自身的利益出发制定人才招聘计划,因此在艺术类人力资源的匹配过程中政府需要进行宏观调控和政策引导,帮助毕业生制定自身职业规划,也帮助企业尽快招募到合适的人才。目前地方政府的人力资源政策以及就业指导政策存在过于宏观和模糊的问题,部分政府缺乏相关思维观念,因此在实施对毕业生和招聘企业的引领实践中有不足和欠缺,如政府缺乏政策的顶层架构,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基于专业特点,往往选择发达城市就业,而发达城市一般就业已经趋于饱和,竞争压力特别大〔1〕,再如部分地区政府极少举办以政府为主导的专项人才招聘会,也缺乏利用新媒体技术,网络技术等进行官方的宣传、宣讲和说明,导致地方政府的就业引导作用难以得到有效发挥。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一线阵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影响人才培养模式。首先,艺术院校专业设置及教学内容与人力资源市场需求的匹配程度会极大影响到毕业生就业。当前我国艺术相关的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大多数都开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重视人才培养与市场用人需求。但近些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产业结构优化和迭代升级的效率也较高,艺术院校的专业设置调整和人才培养在正常周期运转下仍难以匹配市场日新月异的用人需求,虽然很多学校有市场导向的意识,但在专业设置与人才培养模式的调整上仍无法跟上产业用人需求的变化。其次,目前绝大多数艺术类院校的教学模式和方法尽管已部分使用了新兴的多媒体、网络、在线平台等多种新技术和新方式,但大部分高校现有的教学模式,仍过于重视理论课的学习,或是教学大纲多年不变,延续使用已经不合时宜的理论教材,忽视了学生实践能力的锻炼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普遍偏低。再次,艺术类院校就业培养制度至关重要。有部分学校盲目扩招,既没有设定专门的毕业生就业指导部门,也缺乏配套的师资,软硬件设施无法满足学生学习要求,毕业生质量必然相对较低,在学生毕业进入用人单位后,也难以满足用人单位对学生专业能力的要求。此外,部分学校开展的狭义的对岗培训,往往使得学生专业面过窄,在实际双向选择的就业形式变化中,反而并不适用于新时期那些需要大量参与供需见面会的艺术专业学生〔2〕。
如果艺术类专业学生的业务能力和综合素养能够满足企业需求,将极大地提升艺术类院校的就业率。首先是艺术类毕业生文化素质,包括理论知识及专业相关文化知识储备。由于艺术类专业的特殊性,社会人才需求对于艺术类毕业生的历史知识储备、艺术修养等均有着较高的要求。提升毕业生自身的文化修养和知识储备,需要长期持续不断地学习和感悟,目前部分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存在专业视野狭窄、专业结构单一、知识储备不足、文化素质不高的问题,不能满足企业的用人要求,这也是导致毕业生就业受到不利影响的主要因素之一。其次是艺术类专业毕业生的实践能力不足。大多数用人企业都希望招聘到的员工,在经过短期培训后就可以上岗快速为企业盈利,但实际上在短短几年校园学习生活中,艺术类专业毕业生的实践经验不足,毕业后不能立刻上台,一般还需要经过为期半年以上的再培训。最后是毕业生的气质形象和应变能力等。对于用人单位而言,企业管理者更青睐于气质形象佳、应变能力强的毕业生。还有部分毕业生存在就业理念传统守旧、就业方向模糊、职业定位不明、就业期望值过高、追求短期实惠以及功利化倾向等情况,往往抱着试一试、玩一玩或短期就业的心态,在回答企业人事问题时,暴露出事业心不强,责任心不强等问题〔3〕。
首先,政府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完善艺术类专业毕业生面向基层项目的配套政策,健全毕业生到企业就业的激励政策以及对解决当地毕业生就业问题企业的政策扶持,如政府可以对积极参与西部建设,自愿去西部就业的艺术类专业毕业生给予一定补贴,保障其基本的生活费用,再如政府可通过更加积极的产业政策,构建文化产业园区等方式吸引文艺类企业入驻本地区,解决艺术类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其次,政府应鼓励当地企业与学校的校企合作,联合育人,一方面政府可协调企业与学校之间的关系,积极促成合作办学;另一方面政府部门可对校企合作的企业和学校给予一定的政策扶持和经济补贴;最后,新形势下,随着多媒体技术以及移动终端的普及,地方政府还应充分利用融媒体环境与技术进行宣传和服务体系构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纠正社会、企业,学校、毕业生等错误的就业认知,帮助学生获得社会认同感,并助其树立良好的就业创业价值观,形成意识增强,环境净化,服务提高的一条龙就业服务体系。如政府可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做好人才资源库和企业资源库建设,定期主导组织开展大规模、专项的艺术类人才招聘会,搭建企业和毕业生之间的信息桥梁,给当地艺术类院校毕业生就业创造更多机会的同时,也提高了就业的准确性和针对性〔4〕。再如,政府可在2016教育办公厅主办的《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指导下,做好基层就业、西部就业、自主创业的宣传工作,利用互联网技术,打造就业创业平台,并为毕业生提供创业担保贷款、创业培训、法律支持等优惠扶持政策〔5〕。
艺术类院校首先要明确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为了满足产业发展需要和企业的用人需求,因此在专业设置方面应与未来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相一致,按照市场需求和产业的发展需求来进行人才培养和专业设置〔6〕。在新形势下,高校应结合自身特点以及专业性质,建立校企合作,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可在互联网技术加持下,通过建立对口企业网络招聘平台等方式,建立与企业联合培养,定向输送的人才就业方式。据2021年教育部就业指导中心的相关数据显示,已经有约21.5%的艺术类院校与所在城市企业签订了校企联合办学的战略性协议,以更好地帮助艺术类专业学生顺利实现就业。其次,艺术类院校或是专业应努力提升其教学质量。鉴于文化产业发展趋势和艺术公司的用人偏好,艺术类院校需要适度增加实践课程的比例(明确实践教学环节范围、结构和比例),加大师资配置力度,特别是“双师型”教师团队的建设,加强对毕业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舞台机会,提升其实践业务能力,促进学生将内在知识转化为自身素质,以更好地满足人力资源市场的用人需求。最后,艺术类院校应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和新媒体技术,设定专门的毕业生就业在线扶持平台或在线对口企业网络招聘平台等,利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项目化教学,网络教学,讲座,职前培训等方式培养毕业生的职业素质,职业道德等,帮助其建立自身职业生涯规划,明确职业定位,继而科学、准确地进行职业选择〔7〕。
内因才是根本,外因只是条件,决定毕业生就业的根本因素还在于自身的强大和优秀。首先,作为艺术类毕业生,应该具备扎实的文化内涵和理论知识基础,不仅局限于书本上和课堂上的知识,艺术类院校毕业生在校内期间要尽可能地去上好计算机、英语等文化课,同时辅修各种跨系跨专业的选修课程,丰富和增加自己在文化、艺术等领域的知识储备,提升文化修养和职业道德素质,这将极大地提升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的胜出概率;其次,毕业生还要注重自己实践能力的锻炼和提升,一方面积极参与学校和院系提供的实践机会,文化节、文艺汇演、知识竞赛,心理讲座,就业培训等,来提升自身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要注重对自身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有意识地锻炼业务实践能力以及人际协作、语言沟通、心理素质等综合素养〔8〕;最后,因为艺术类的专业特色,艺术类毕业生应注重自身外在气质,应变能力以及面试技巧的优化,提升企业对应聘者的第一印象,增加入职的成功率。
互联网的飞速发展,对各行各业都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也给艺术类院校毕业生就业问题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政府应充分发挥宏观调控作用,完善就业政策,院校应建立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高校人才培养模式,艺术类毕业生也应努力提高自身业务能力和综合素质。只有如此,艺术类专业毕业生才能迈过眼前就业难的问题,继而帮助艺术类专业毕业生提高就业质量,实现自我人生价值,为社会和国家作出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