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欢
(甘肃警察职业学院网安教研部,甘肃 兰州 730046)
人民警察作为一个特殊职业,一直将保卫国家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保障公民人身财产安全作为自身的重要使命,以武装力量作为打击犯罪的主要手段,以维护治安作为主要目的。但当前社会和信息的发展,尤其是大数据的广泛应用,使得犯罪方式呈现智能化、数据化、网络化等特点,犯罪分子更多地开始利用数据进行犯罪行为,或者将数据作为重要对象进行犯罪,这使得我国公安部门工作受到极大的挑战,传统破案方式逐渐难以应对新型犯罪。因此,培养能够利用大数据技术破案的警察,是当今中国警察院校(以下简称警院)培养专业人才的必经之路。
警院是以培养国家预备警官为目标,以输送公安专业人才为目的的专业院校。现阶段我国警院预备警官的培养方式,大部分与一般高校相同,以传统的授课—学习为主,区别在于课程体系的设置内容更趋于警察职业的专业性。警察职业课程虽然涉及范围广,包括治安、刑事科学技术、经济犯罪侦查、信息网络安全等,但没有突出对大数据方向的特殊培养,换言之,学生从警院毕业后,掌握的专业知识仍以理论为主,实践性较差,不能尽早地投入相关实战中。大数据背景下,随着犯罪手段的不断升级,公安工作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方法和手段,破案不应再依赖于传统的刑侦、技侦、网侦等,而是应全面开展合成作战,通过各种侦查手段的融合,使犯罪分子无处遁形。这就需要警察在工作时,具有高度的信息敏感性,对各种数据痕迹进行分析和取证,从而还原犯罪过程,及早破案。因此,亟须在警察院校人才培养模式中加入对“数据警察”的培养,在开设基本的警察素养课程之外,添加数据挖掘分析等相关课程,使之成为打击数据犯罪的一把利剑。
大数据时代需要警院培养出既能参加公安实战,又能应用数据的人才。因此,警院学生信息素养的高低直接决定着当前智慧公安的建设及现代警务流程的再造,反映着现代警院毕业生的整体形象,同时也是大数据时代公安工作整体水平的体现〔1〕。从数据警察工作的特点和本质出发,笔者认为,其应该具备以下基本素质。
警院是未来警官的培养教育基地和成长摇篮。因此,警院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教育至关重要,会直接影响国家的法治事业,同时也与社会的稳定以及人民的安全息息相关,决定着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作为警察这一特殊人才培养的基地,警院应该更加着力于学生的政治素质培养。
当代警院大学生的思想政治主流方向相较其他院校学生而言,比较积极向上,对于党的教育路线方针和政策绝对拥护。不论是在思想上还是在行动上,都能够紧跟党和国家的步伐。对待政治问题,有一定的辨别力,能够客观理性地对待。国内警院大多实行军事化管理,学生日常管理实行分数考核制度。警院对学生政治素质的培养,应始终将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将思想政治教育始终贯穿于学生的日常教育管理中,不断强化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在学生入校后,应重点关注学生的政治思想,定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重视思想政治课的教学,使得警院学生形成令行禁止、作风过硬的素质。
相对而言,警察不是一般的职业,他承载着维护国家和人民的重要责任。要成为一名出色的警察,必须具有优良的业务能力。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对警察这个行业的业务素质要求日益提高,并向全面化发展。总体来讲,警察的业务素质能力可以概括为以下几点:
1.熟练的法律知识应用能力
警察作为执法者,应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因此,警院在培养学生时,开设了多门法律课程,为学生未来从事执法工作奠定基础。当前犯罪分子的知识和技能水平不断提高、犯罪手段逐渐多样化,学生学好法律,就可以在公安工作中发现违法犯罪行为时保持敏感和警惕,可以依据法律执行相关任务。这样不仅可以做到执法公平,也维护了法律的权威。学好法律可以让学生在未来的工作中运用法律武器严厉打击犯罪行为,维持社会的稳定秩序,保护社会公众的安全,防止出现违法违规、徇私枉法的行为。
2.全面的知识体系结构
在公安工作中,根据不同的岗位,分成了若干警种,如交警、刑警、特警、治安民警等。警院在培养未来的预备警官时,应针对不同专业、不同警种开展相关课程和训练。在日常的培训学习中,更要具备相应的语言表达能力。在开展公安工作时,警察经常与人民群众打交道,如何让人民群众满意,如何正确规范办案,都是十分重要的。如治安民警,面对的是广大人民群众,要有耐心,办案要细心,为群众解答疑虑时要具有足够的专业性。如交通警察,多半会遇到交通事故处理,在执法过程中,要做到有理有据,公正严明,更要把握相应的语言表达。同时,对办案中常见的法律文书,需熟练掌握其写作和运用。因此,警院在学生的日常培养过程中,应全面构建其知识体系,加强情景实训,将课堂教学过程实践化,加强与各地公安机关的合作和交流,让警院教师和学生多接触真实的公安工作,摆脱教学培训过程中的教条化、理论化,使学生毕业时能快速适应岗位要求〔2〕。
3.职业道德素质
警院在培养学生时,应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主要宗旨,使得学生在未来从事公安工作时,能够将人民群众作为工作关注的重心,使人民群众不断提高对警察这一职业的满意度和认可度。从预备警官开始,学生要自觉遵守人民警察职业道德规范,对党忠诚、服务人民、公正执法、清正廉明、团结协作、勇于献身、纪律严明、文明执勤。与犯罪行为划清界限,不得为犯罪活动提供保护。在成长为合格警官的道路上,要具有“时刻准备为人民牺牲一切”的无私奉献精神〔3〕。
目前,全国许多高校都开设了大数据相关课程和专业。一般的大数据技术相关专业,必不可少的三门科目是数学、计算机科学和数理统计。警察专业要进行警务大数据应用,在具备大数据相关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对公安业务知识相对熟练。警院亟须厘清建设大数据相关专业的思路,明确相关专业的定位和培养目标,始终将警察实战需求放在第一位,着力培养具有较强科技素养,能够进行大数据分析、预测、决策的新时代警务人才。警院应密切关注大数据时代的需求,构建大数据相关课程体系。一般来说,其中基础课程包括计算机应用基础、逻辑学、高等数学、信息安全概论;核心课程包括Python语言程序设计、数据结构、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人工智能、公安技术基础;专属课程包括网络安全与执法概论、大数据侦查、警务大数据技术、警务视频分析技术、大数据与犯罪预测技术。
当前,警院能讲授大数据相关课程的师资力量明显不足。究其原因,主要有三点:第一,警院在教师招录时未设置大数据相关方向的专业。警院在招聘教师时,通常以开设学科作为主要依据,招录教师主要以警察专业为主。现阶段,各地警院开设大数据相关专业的较少,所以很难将大数据相关教师作为招考时的重点。第二,相关教师培训机会较少。公安机关业务口办案时使用的各类大数据平台或者系统,多数依托外包公司,由相应的软件公司进行开发,完成后对一线办案民警进行指导培训,并协助完成后续操作〔4〕。院校教师脱离相关业务实践,很难有机会接触办案过程。第三,按照警务大数据方向培养学生,需要教师既熟悉公安知识和业务,又有大数据相关知识基础,而现今的警院教师往往只具备其中一种知识储备,很难兼任两个方向的教育和培训。
因此,亟须优化师资结构,对教师加强理论和实战化培训,对具备大数据知识储备的教师,派驻公安合成作战或大数据指挥研判中心进行跟班学习。另外,还可招录一批警院警务大数据相关专业毕业生,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警院在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时,应发挥警察行业优势,主动与地方公安部门对接大数据警务人才需求,根据警务实战要求培养相关大数据警务人才。警院通过建立实战应用基地,搭建网络安全实验室、大数据分析实验室等,积极与网安总队开展合作,聘请实战专家长期担任学校驻校教官,承担专业化教学任务,培养网络安全与大数据相关人才〔5〕。警院还可以建立起辐射周边地区的实战应用示范基地,共同开展相关业务理论、技术研究以及系统开发等。
在学历生培养中,警院可以建立相关兴趣班或社团,根据课余或寒暑假时间,对学生进行警务数据分析相关内容特训,每年组织参加各类大数据或网络安全相关知识比赛,为实战打下良好的基础。针对毕业学生,可组织其去公安机关大数据研判中心或合成作战指挥中心实习,熟悉相关业务,开展综合实战演练,为基层或公安单位提供相关数据分析支持。对在职民警开展大数据、智慧公安等相关讲座,进行相应技术能力培训。
加强校企合作,探索校企联合培养模式,积极与国内大型企业合作共建,共享资源,合作建设视频侦查实验室、网络攻防实验室、电子取证实验室等,把实训教学和大数据警务应用相结合,立足警务大数据应用,建设课程库、资源库、人才库,着力打造实训教学体系,着力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就业前景。
为了培养大数据应用实战型警务人才,亟须全面落实“教—学—训”一体化教学改革,从教育、学习和实战三方面着手,构建大数据平台支持的师生实验与科研环境。在教学过程中,形成大数据采集和监控,监控学生的学习举动,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进度以及个性化的特征,有助于教师对不同学生采取相对应的教学方法,极大地改善教学效果〔6〕。此外,学生也能够及时反馈自己对教师授课内容和方式的认可度,为教师进一步改进教学计划提供有力支持。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学校通过与公安单位的合作,搭建大数据警务应用综合实践平台,为大数据的研究和实战提供有力的支撑,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工作中,让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动手操作能力。
大数据时代,警院的人才培养不能局限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要与时俱进,结合时代的变化和需求的变化,紧紧把握一线公安机关的人才需要,创设新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以培养出大批高素质的信息化人才,实现科技强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