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贇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思政教育工作在高校教学中的作用愈发重要,受到了极大的关注。当前开放的教育环境,使我们拥有了多样化的学习渠道,了解到更多的世界,极大地开阔了眼界;但是中华文化却在我们的学生群体中处于较为弱势的位置,过圣诞节、万圣节胜过我们的一些“传统节日”,是近几年来常见的一种现象,因此,提高我们新一代青年的文化认同感、文化自信,刻不容缓。与此同时,各行各业对于高校毕业生的个人品质、道德涵养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那么如何增强新一代青年的文化自信,品德素养,实现高校立德树人的育人目标呢?课程思政是一个关键的因素。当下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正努力突破单一的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模式,除了增加相关类型的课程,将课程思政内容融入到专业课程中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渠道,将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课程相融合,也可以称之为是一种双向奔赴。因此,如何用好专业课程这一渠道,将思政元素有效地融入到专业课程中,在专业课程中挖掘思政元素,融入到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之中,真正实现立德树人、润物无声的育人效果是关键。
2020 年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明确了课程思政建设的开展思路和具体要求,“艺术类专业课程,要在课程教学中教育引导学生立足时代、扎根人民、深入生活,树立正确的艺术观和创作观。要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积极弘扬中华美育精神,引导学生自觉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增强文化自信。”理工类的专业课程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以及伦理道德,以及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数字合成与特效技术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专业技能课,兼具了艺术性和技术性质,可以认为在这一类专业技能课程中融入课程思政,是加强课程思政教育的最好的方法。
课程思政是近年来较为热点的研究话题,关于它的定义,不同的研究人员有不同的观点。朱广琴等老师认为课程思政的关键就是挖掘专业课程中的思政要素,从而使得专业课程具有育人的功能。但也有学者持其他观点,比如学者赵继伟提出:课程思政是依托或者借助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通识课等课程而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课程思政是一种思想教育,而不是单纯的思想政治。在此,笔者认为,课程思政确实不应单单指思想政治教育,它应当是在各种课程中挖掘以及融入思政元素,从而使得课程具有育人的功能,从而培育出更好的当代好青年。
《数字合成与特效技术》课程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专业技能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制作数字合成与特效视频的能力,通过课程的学习,掌握后期特效的制作手法与技巧,从而创造出自己的特效视频。课程内容主要包含实拍、特效处理、合成、输出等内容,其中特效处理、合成部分在此类课程中,一般选用After Effects CC 软件作为教学使用,该课程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支撑和促进作用。
之所以选择这门课程作为研究对象,其一是当下影视行业发展迅猛,影视行业需要掌握数字合成与特效技术的人才;其二是数字合成与特效技术这门课程,需要使用大量的案例,助力学生掌握技能,由此课程中可以融入课程思政元素的切入点较多;其三是学生在课程学习中会产出不少作品,作品可以反映创作者的思想,通过作品传达的思想以及诉求,传达想要表达的情感,是这门课程是一门与行业企业合作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我们常常可以通过行为反射出一个人的思想,鉴于此,如果可以将课程思政与这门课有机结合,一定会碰撞出不一样的火花。
课程思政融合专业课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旨在挖掘各类课程蕴含的思政元素以及在专业课程中融入思政元素来建立有机的课程体系,在数字媒体专业课程教学中,建设课程思政,是提高师德师风是能、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也是促进数字媒体专业学生做人做事做学的重要保障。
课程思政与《数字合成与特效技术》的融合与创新主要是针对课程内容、课堂形式以及考核评价进行设计。首先在设计过程中,主要考虑了以下三点:学情、思政元素、课程内容。
学情分析:《数字合成与特效技术》是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学生大部分处于17-21 岁的阶段,这个阶段正是构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间节点,是踏入社会前的个人独立生活成长最迅猛的阶段。
思政元素的选取:开展思政教育,首选我们要明确具体要思政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层面提出了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从个人层面而言,主要包含爱国、诚信、敬业、友善四个准则。考虑到学习者的情况,本次设计主要选取个人层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业课程思政的内容。
课程内容:数字合成与特效技术这门课程,是数字媒体技术的核心专业课,以往开展课程时,更多地会去注重学生对于软件使用、制作技巧等内容的掌握。在本次创新融合创新中,为了更好地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中,我们可以将课程内容单元化设计,在每个单元中,融合一定的思政元素以及数字合成与特效技术的技能点,将单元主题进行故事或者情景设定,激发学生的兴趣点,从而实现更好的融合。
依据以上课程思政与《数字合成与特效技术》融合与创新设计所考虑到的因素,教学团队深度挖掘课程知识点相关思政要素,仔细斟酌其切入点,撰写了相应的《数字合成与特效技术》课程思政的教育设计,如表1所示。
表1 《数字合成与特效技术》课程思政教学方案设计
打破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线上理论讲课、案例示范、线下创作指导,联系相关企业,完成企业需求,企业参与评价,形成课内、课外的联动,学校、企业、教师、学生、专业从业者的多维课堂。关于线上课堂,笔者进行了慕课设计与制作,将影视后期的基础知识、软件操作以及行业标准等内容,分割成一个个小的知识点,制作成视频。与此配套的文件资料也一同上传至课程平台,以供学习者学习使用。在实际的课堂中,我们也可以借助线上的课堂进行翻转课堂,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数字合成与特效技术这一类技能型课程,采用过程性考核与总结性考核相结合的模式,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构成,考核侧重于学生的专业技能以及职业素养两方面,将思政元素与课程考核相结合,需制定多元评价标准,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1.考核构成
学生学业评价与考核以成绩的方式体现。成绩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即平时成绩和期末成绩,其中平时成绩主要由考勤30%、平时作业40%,期末创造性作业40%构成。最后学生该课程成绩由40%平时成绩+60%期末成绩形成。
2.考核内容
(1)特效制作
重点考察学生对于数字合成与特效制作能力、特效效果呈现、团队协作能力、行业标准规范的熟悉程度及职业素养等。
(2)特效内容设计
重点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对于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审美水平、工匠精神以及整体的宏观意识等。数字合成与特效技术课程中采用的案例大多在弘扬中华文化,因此在考核内容中,会比较注重学生对于中国文化的认同感,意在希望学生可以创造出弘扬中华文化的特效作品。
(3)团队协作
主要考察学生在制作特效过程中,是否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合作氛围以及结果。
3.评价方式
(1)教师评价
教师根据课程标准以及课程思政的要求,对考核内容进行评价,以成绩的方式体现。
(2)学生互评
创造性作业在完成之后,在班级进行公开展示,学生可以对特效作品水平进行投票和点评,小组成员之间进行互评,主要评价在合作过程中做的好以及有待改进的部分。
(3)行业从业者评价
行业从业者结合特效设计与最终效果呈现,以及在制作过程中的是否有遵守行业规范等,对考核内容进行评价,给出成绩。
在开展教学时,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其融入到课堂的细节里。单元项目式教学,在很多环节都可以融入思政元素,从而实现更好的育人目标。这里我们以神话故事现代改编项目为例,实施的主要环节为:教学环节、作品赏析、项目实战,如表2 所示。
表2 课程思政与《神话故事现代改编》融合与创新的实施
在教学中,先进行导入以及相关类型作品赏析,引导学生思考这其中的思政元素。在神话故事现代改编的课堂中,我们带领学生一起赏析神话故事,剖析其中的寓意,进行头脑风暴,引导同学们将故事发生的时代背景设为当下,调整故事内容,通过特效向观众传递自己的想法。
通过将思政元素融入到《数字合成与特效技术》的课堂中,不难看出,可以助力实现我们的育人目标,这其中的创新点,莫过于将操作技能点的分章节形式调整为项目式单元设计,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调整为综合性项目单元设计,对教师和学生的要求较高,这里需要把控力度,以免引起学生产生躺平的心态;另外,教师对于课堂赏析的作品以及学生作品的评价,反映了多元价值观下教师的价值观,教师本身需要注意自己的价值观的正确性,在与学生的交流中,给予正确的引导。
【相关链接】
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Shanghai Zhongqiao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University)是一所非盈利性民办本科高校,为全国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大学。
学校创建于1993 年,2002 年经教育部批准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2019 年12 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2020 年6 月,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上海中侨职业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