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8月《新神榜:杨戬》在中国大陆上映,让观众再次感受到了追光动画制作团队对动画创作的执着与用心。近年来,随着追光动画团队的努力和动画制作技术的逐步成熟,《新神榜:杨戬》的画面整体质感有了新的飞跃和突破,相比《白蛇:缘起》和《新神榜:哪吒重生》而言,动画电影的视觉效果明显升级了,其中最为突出的特征之一就是将中国传统建筑的美融入了电影的全过程表达中。国产动画电影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之美,是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的另一种呈现。
以往许多国产动画电影对建筑的表达都仅仅是为了陪衬故事情节,并不重视从中国传统建筑美学的视角重组剧情的目标,也不重视用建筑美学的内涵来渲染剧本的叙事精神。而《新神榜:杨戬》则非常精致地刻画了剧中的建筑以及建筑场景的组合,分别从建筑的思想、叙事、形象、空间、材料等方面体现了创作者对中国传统建筑精神融入中国传统神话电影的美学思考,是创作者的一次审美超越,更是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美好期盼。
一、建筑思想之美
《新神榜:杨戬》的故事以魏晋时期为历史背景,以神话传说中的二郎神杨戬为主人公,以沉香劈山救母为故事线索,叙述了神仙之间的恩怨情仇。电影的特点除了精彩地叙述古老神话传说故事外,还包括震撼的画面效果,其中就有对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彩表现。电影故事交织于神界和人界,但不论故事的情节如何发展,始终都保持着对建筑的生动展现和刻画,这些建筑形象与故事主题相吻合,呈现出独特的思想之美。而电影中的建筑审美体验恰好与中国古代建筑文化深受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的影响有关。儒家建筑“以现世为生命修为”为人生理想,道家讲究建筑与人“物我两忘”的人生境界[1],在这两种思想的交汇中,中国传统建筑化作精神寄托的工具,而电影《新神榜:杨戬》中的建筑,恰好渗透了这两种思想,彰显了中国古代建筑别样的美。
首先,电影彰显了建筑思想的礼仪之美。中国建筑的本质是“人生的建筑”(Architecture of lifel),中国文化中“以人为本”的思想体现了以“礼制”为本的伦理特性[2],这是中国传统建筑思想有别于西方传统建筑思想的重要体现。从这点来看,《新神榜:杨戬》所描绘的山门、牌坊、宫殿、码头、商业街道、古塔等建筑都是中国传统“礼仪”思想的外化,是中国古代建筑讲求尊卑秩序和严密礼制等级的生动体现,也可以说建筑的“礼仪”性是该电影表现神界建筑宏大、气派、华丽的基础。特别是电影在描绘瀛洲建筑时,建筑布局十分强调中轴线对称,建筑组合非常讲求高低有序,建筑单体也特别遵循左右对称的原则,建筑群整体的序列感和秩序感十分强烈,这些内容正是中国传统建筑礼仪思想的体现,表达了该电影对中国传统建筑礼仪思想的审美思考。
其次,电影彰显了建筑思想的和谐之美。中国古代建筑偏重群体组合,在设计布局上特别注重高低不同、大小不同、长短不同的建筑连接与搭配,建筑在理性与浪漫的交织中,注重有机、有序的组合,体现了中国传统建筑追求和谐之美的特质。譬如该电影对神界宏大的方壶仙岛赌场、码头场景、瀛洲仙岛仙乐坊等建筑进行了巧妙的布局与组合,注重不同建筑之间的联系、过渡和协调、注重其与自然的融合。因此电影画面渲染出来的每一帧镜头都要避免违和感,每一个画面都构建了建筑群体有序组合之美,尽显创作者对中国古代建筑和谐布局的深刻理解。
再次,电影彰显了建筑思想的自然之美。中国人自古以来崇尚自然,“天人合一”的思想一直影响着中国传统建筑的传承与发展。该电影对建筑的表现具有亲近自然的意境,无论是表现神界的建筑还是表现人界的建筑,都能感受到建筑与自然界的融合,其中建筑与山石、流水、云雾结合,成为大自然的一部分,成为自然界的一种风景。因此电影传递出了建筑与自然以及建筑与人不可分割的原始力量,能唤起观众亲近自然、热爱自然的美好感受。正是这种思想,使电影中的建筑审美不仅有儒家“上下与天地同流”的思想表述,也契合了道家“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的思想境界[3],更把电影追求天地合一、万物有序轮回的自然观无声地推向了新的高度。
二、建筑叙事之美
“叙事学”(法文“Narratologie”英文“Narratology”)理论最早由法国文艺理论家托多罗夫提出[4],而德烈·戈德罗和若斯特在合著书籍《什么是电影叙事学》中指出叙事学可以区分为表达叙事学和内容叙事学,前者关注表现形式,后者则更关注被讲述的故事、人物行动及作用等[5]。基于此,动画电影《新神榜:杨戬》选择了以建筑为载体的叙事逻辑,使观众有不一样的观影感受。一方面,从电影的表现形式来看,画面元素是电影最根本的视觉基础,不同的画面元素构成了视觉感受的来源,画面元素成为电影叙事的基本单位,因此《新神榜:杨戬》中诸多场景的选取不偏离以建筑为代表的画面元素,对建筑的刻画整合了故事内容的完整性表达,使观众的观影思路更清晰、观影感受更舒服了。电影表现的建筑仿佛拥有了生命,紧系故事主角的命运,成为影片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鲜活角色,这正是该电影以建筑叙事带来的审美愉悦。另一方面,从电影故事情节的表达来看,该电影总是在制造内容情节与观众心理期待的“矛盾”,而电影的内容情节又能够借对建筑场景的渲染来控制和影响观众的感受,把观众的思绪带入电影的故事情节中,使观众心理的“矛盾”得以化解。从这个层面来看,《新神榜:杨戬》中的建筑不仅仅是固定物质性质的存在,更以叙事的方式赋予电影中出现的建筑风格、建筑空间电影的主题,传递社会情感价值和历史文化意义的作用,让影片有了更广阔的讨论空间。
基于上述对建筑与电影叙事关系的理解,该电影以杨戬为代表的神仙穿行于神界與人界,途中的一系列建筑变成了电影叙事的线索和舞台,建筑已经超越了作为电影场景道具的功能。回顾电影的故事叙述,影片以杨戬落魄为一名赏金猎手开始,讲述他在类似人间“商业街”的建筑中靠抓取通缉犯赚取赏金来维持生活,进而推向他与寻找“万物如意盏”的女子在建筑中的对话,再到后来他追赶沉香,为寻事实真相而跑遍瀛洲、蓬莱、方壶三座仙山,并在途中遇到四大金刚、申公豹与巫山神女的经历。在这些故事情节的推进过程中,电影始终在浓墨重彩地展现中国传统建筑之美,并且电影的全部故事片段与特定风格的建筑相互依托、相互陪衬,烘托了故事的整体性,使观众的观影情绪时而紧张,时而舒缓。可以说,整部电影的故事线索都是不同建筑场景切换的结果,最终该电影以表现传统建筑的画面美感来完成故事情节的起承转合,很大层面上可归功于对建筑的生动描绘使电影故事有了更完整的叙述,建筑成就了电影的叙事之美。
三、建筑形象之美
动画电影《新神榜:杨戬》的故事情节、画面效果均饱含浓郁的历史感与中国式审美意蕴,其对建筑形式的表现淋漓尽致地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电影中的建筑形象有优美的轮廓和多彩多姿的形式,建筑除了注重组合外,单体建筑十分讲究台基、屋身、屋顶的组成,最典型的特征是建筑坡屋顶形象,屋檐上翘,形如飞鸟展翅,轻盈活泼,表现了《诗经·小雅》中形容的“如鸟斯革,如翚斯飞”之美。[6]
《新神榜:杨戬》对建筑形象之美的创造,可以认为是创作者对中国传统建筑关于“形”与“象”的深度理解。从老子提出“形而上者谓之道”之后,我们理解的此道可谓精神中的具象,可阐释中国传统建筑中“形”的精神之美。王夫之说“物生而形形焉,形者质也。形生而象象焉,象者文也”[7],可以解释建筑从“形”到“象”的辨证关系,如电影中牌坊、楼阁、仙塔等建筑呈现出来的形象都是有内容的,是建筑的物质性表达。而“形生而象象焉”则阐述了建筑具体而丰富的表现形式,让观众“因形生境”,将建筑的物质性与精神性对应,使其成为“象”,给观众留下的观感记忆不仅仅停留于建筑的形,而是形神兼具的建筑形象模式,建筑在电影画面中生成了与故事主题互动互推的艺术效果。正如电影中杨戬、申公豹、巫山神女等神仙们在建筑中的打斗场面、悬疑对白等故事情节,都是借助建筑台阶、飞檐、斗拱、雕刻等镜头的切换来完成对故事情节的烘托,并加强了故事情节与气氛的起伏。电影还以中国传统建筑的“形”和“象”暗示了故事中神仙们的命运走向,给观众既有的审美定势带来了意外的观影惊喜。
其实,优秀的电影都善于借助物质的形来反映人物的内心情感,从物到人,从叙事到抒情,电影就是一门将物质转化为精神的综合艺术。《新神榜:杨戬》选取中国传统建筑作为物质媒介,使建筑的“形”与“象”随着剧情的转变而转化,使电影中建筑古朴的外形风格、庞大的尺度、精美的细部等建筑形象给观众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这本身也算是这部动画电影在审美创造上的又一个突破。
四、建筑空间之美
建筑空间是容纳电影故事情节,尤其是展现动画电影效果的重要方式。一般来说,电影中建筑空间呈现的画面效果与电影的历史背景、主题思想和表现形式有关,电影展示的建筑空间风格、空间组合与装饰特色能更直观地阐释电影的主题,因此电影能使建筑所承载的社会文化更好地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动画电影《新神榜:杨戬》,就是创作者充分利用中国传统建筑空间所具有的灵动自由、装饰丰富的特点,通过画面镜头高低、远近视角的切换,来生动展现建筑的空间形态之美,还将杨戬、巫山神女、申公豹等神仙的情感投射到建筑之中,使故事角色与故事场景相交融,使电影主题与观众情绪实现了“心物感应”,所以该电影的画面效果更美了,故事意境也更深了。
从对整部影片的观影体验来看,首先是电影表达了建筑空间的灵动之美。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通常以“柱”为主要承重构件,为空间的灵活分割提供了可能性,使众多神仙在建筑空间中的活动充满自由。但他们的行为却随故事情节的发展相互渗透,因为电影中建筑空间的若分若合、若开若闭使神仙交往的故事更有逻辑,画面更为丰富,场景切换更有支点,观众的观影体验也更轻松了。该电影的这种表现手法既展现了中国传统建筑空间的美,又展现了神话故事在电影叙事上的巧,二者相融相生,实为一種精彩的享受。其次是电影赋予了建筑空间惊艳的美。影片中视觉效果最精彩、最柔情、最动人的部分是巫山神女在琼楼空间中的飞天舞,众神女在高大的圆形空间中仿佛随风而起,裙袂飘飘,在漫天花雨里女神与建筑空间都美得惊人。画面中神女们衣裙曼舞的美,除了来自于创作者对人物形象的极致刻画外,还得益于建筑宏大空间尺度与人物造型比例上的把握,也得益于建筑空间丰富却不突兀的装饰,衬托出了神女们绚丽舞姿的美。
此外,影片中建筑空间的美,除了有创作者对真实建筑空间的思考,建筑空间中的元素、材料与构造方式都是创作者对现实生活的体悟与反思,是生成电影建筑空间之美的动力。此外,电影中的建筑空间还不遗余力地展示着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细节,从色彩搭配,门、墙、窗洞的装饰,无不渗透着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这就是建筑空间立意的高格,也是空间之美的源泉。因此电影中朱红的立柱与斗拱,弧形的围栏与扶手,高耸的穹顶图案与雕刻,甚至长垂的蔓纱,都充满了诗情画意,无不让人惊奇与赞叹。
五、建筑材料之美
动画电影《新神榜:杨戬》中的木结构建筑给观众留下深刻的记忆,画面场景不仅幻构了神界建筑的宏大、华丽和端庄,还表现了人界建筑的质朴、空灵和秀气,建筑的材料之美都能自然够流露于荧幕之上,投射进观众对中国传统建筑的认同之中。电影既重塑了木建筑材料的性格特色,又表达了木建筑材料蕴含的人文思想。
首先,电影展现了建筑材料的性格之美。电影中大量镜头聚焦于木构建筑的刻画,木建筑材料呈现的温润感十足,渲染了建筑的东方神韵,契合中国古人崇尚自然的居住观和一切顺应天命的人生观。因为在中国古人看来,建筑是庇护灵魂的场所,树木是天地交流的通道,木材也代表生命,象征生气,木构建筑代表了建筑生命的自然属性。中国古人对木材的认识早已超越了木材本身的属性,木材的性格就如人的性格。木材天然的纹理、清香的气息、加上岁月年轮的清洗,会给人自然真实的生命体验,这种体验又促进了建筑性格的生成,成就了中国传统建筑简约、质朴、文雅和通透的艺术效果。因此电影中呈现的木建筑材料之美,能够引起观众的心理共鸣,触发观众的联想和思考。
其次,电影还展现了建筑材料的思想之美。中国人偏爱木材,崇尚自然,视建筑为人生活的容器和生命循环的象征。中国古人认为建筑的存在状态即是人的生存状态,建筑随人的生活变化而变化,就如人生老病死,四季变换轮回,月亮阴晴圆缺一样,建筑材料代表了中国古人的兴衰轮回观。所以中国古人用建筑来比拟人生,人兴则建筑兴,人败则建筑败,那么追求建筑的永恒是无意义的,这是和西方石材建筑追求建筑永恒价值观显著的不同之处。在中国古人来看,既然建筑是有生命的循环,能够轮回重生的木材料建筑就是古人对理想生活的寄托,这也奠定了中国传统建筑材料之美的思想基础。基于此,电影《新神榜:杨戬》中对神仙故事的描写,本质来源于创作者对中国传统建筑木材料的理解,创作者将神界的木构建筑形象比拟成人界的建筑形象,其实就是借“神”述“人”,表达人神共存于天地轮回之道的状态。因此,当电影描绘神界的歌舞升平时,依然对木建筑淋漓尽致地进行了宏伟、奢华、精致地刻画。相反,电影故事对比人界苦难生活时,依然重点描绘木构建筑的荒芜、破败、凌乱与凄凉,这就是电影将木材料建筑对比带来的震撼的视觉冲击,暗合了中国传统建筑追求“天人合一”的自然美学思考。
结语
中国拥有丰富的优秀传统建筑文化资源,为中国动画电影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思想与素材来源。《新神榜:杨戬》正是通过精彩的图像语言,将中国传统建筑之美融入故事的表达,赋予了动画电影艺术创作的新境界,也更加契合当代人的审美需求了。毫无疑问,电影和建筑都是历史的记忆,都是文化的载体,都是一个民族文化最具体的表现之一。中国传统建筑的文化特质能够创新电影的艺术感染力,无论中国当代电影如何发展,中国传统建筑所体现的文化审美,一定能让更多国产动画电影的创作与创新更富文化思想力和艺术表现力。当然,中国的动画电影的文化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挖掘传统建筑文化宝藏,利用更先进的电影技术手段复原、展现、解读中国传统建筑文化是这个时代的需求,更是民族电影发展的需要。中国动画电影需要民族文化自信,需要不断提升电影科技含量和文化的软实力才能让更多优秀的国产电影走向世界。
【作者简介】 蔡泉源,男,湖南永州人,韶关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博士,主要从事中国传统建筑文化与建筑美学研究。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22年度韶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础教育特别委托课题)“高校美育资源助力粤北农村中学美术教育发展的策略研究”(編号:W2022015)、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十四五”规划2022年度课题“粤东西北乡土文化融入本地高校美术学科的发展路径研究”(编号:22GYB91)阶段性成果。
参考文献:
[1]何韶颖.浅析中国传统建筑的人文精神内涵[ J ].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9(02):228-230.
[2]梁璐璐.中国电影中建筑意象与电影意境的建构关系[ J ].当代电影,2008(08):100-104.
[3]戴菲.中国传统建筑的美学神韵[ J ].大众文艺(理论),2009(09):76-77.
[4]耿俊.弗朗索瓦·若斯特对电影叙事学的贡献[ J ].贵州大学学报(艺术版),2022(10):34-40.
[5][加]安德烈·戈德罗,弗朗索瓦·若斯特.什么是电影叙事学[M].刘云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8:10.
[6]沈福煦.中国古代文化的建筑表述[ J ].同济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1997(11):1-10.
[7]李伟.徽派建筑传统美学及其在电影中的文化建构[ J ].当代电影,2018(06):72-74.